中壢街區博物館-新珍香花生酥

中壢街區博物館-新珍香花生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老闆講古給大家聽

老老闆講古給大家聽

中壢有三寶,鐮刀、牛肉、花生酥。

參加藝文陣線活動後才知道原來中壢有這三種名物,與中壢那時是桃園和新竹間中繼貨物集散地有關。不過,小時候牛肉街(不是牛肉場)很有名,花生糖從小吃到大,雖然不知道是寶,但是吃得倒不少。

新珍香的糖,大概就是自用送禮的好選擇。從過年時節的生仁糖,到偶爾嘴饞會買的各式酥糖,比較少吃但喜歡又極具罪惡感的貢糖,甚至過節時拜拜的紅包子,我們家都是在新珍香買的。看記憶中酥糖的價格就知道我們是老主顧了,我可是從一包75元就開始買起的呢。

花生酥,主角當然是花生,新珍香的花生新鮮、香氣自然不在話下,和麥芽糖混勻後結塊,切條。花生的新鮮度與烘焙得宜的火侯,讓你一口咬下時,即刻可享受到花生仁的酥與香,襯著適當甜度的麥芽(真的不會太甜),和紅茶或是台灣茶可是絕配。不過因為是烤酥的整粒花生與麥芽糖裹在一起,真要說起來應該算是偏硬的點心,或許小孩與牙口不好的大人要先從小塊的試起喔。除了原味,店裡還有多種不同口味,我個人偏好薑味,淡淡薑的香氣與花生味意外合拍。杏仁口味也是受大眾喜愛的口味,又是花生又是杏仁,Oh, so rich!另外另外,還有萬惡的奶油花生酥,這大概也是記憶中小時候吃到的中壢花生酥口味,花生粉與香濃的奶油拌在一起,還沒吃就香氣四溢了,吃在嘴裡,滿口花生(粉)漫出的花生味與奶油巧妙融合在一起而變得厚實。在冬天午後吃一口花生酥,配上暖暖的青茶,靠著椅背在冬陽下舒展,啊,想來就覺得幸福,這該是大確幸的等級吧?

從昭和年間就已經開業的新珍香,在日治時代已經獲獎數次,花生酥也被當成進貢天皇的選品之ㄧ。這幾年因為桃園藝文陣線的街區博物館計畫,店家偶爾會需要接待街區參訪的民眾。那天老老闆興奮地拿著麥克風和我們說著日治時代得獎的故事、過節時期如何忙碌、製作器具以及大家最愛的花生酥口味⋯⋯。看照片就可以感受到老老闆的興奮與開心,對店內的私藏工具如數家珍。由民眾與具歷史性的商家共同構築新的城市記憶,不僅延續老店生命與中壢的歷史故事,更能共築新的未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在舊街區的近百年老店以及好吃的花生酥喔。

新香珍

街區博物館計畫

avatar-img
解璇玫的沙龍
36會員
120內容數
小小的,美好的,日常滋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解璇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壢火車站旁的4號、5號倉庫經桃園市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同意登錄歷史建築。                                                                                      
還是繼續上客語,義務的老師比學生還認真。學生我沒花什麼課外時間準備考試(噓),學客語後頂多是開車的時候會轉開客家電台聽聽。某天在客家電台聽到一首好棒的曲子,初聽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天啊,這根本可以媲美韓劇的主題曲啊。
過往的日誌上寫著:我還是天真地相信所謂的社會責任。
我去上了客語課。 客家話算不算是我的母語呢?根據定義應該是要算的,從小被阿婆帶大,雖然記憶稀薄,但毫無疑問的,阿婆是我重要的母語老師。在大家都上幼稚園的同時,我仍然可以在家裡閒晃(雖然我真的已經忘記整天在幹嘛),在小學下午班時,能夠吃飽飽再去上課,都是阿婆在家打理的關係
大地之母對萬物的愛你感受到了嗎? 展期 日期:2021-03-09 ~ 2021-04-04 地點  隱藝術 桃園市大園區大仁路48號
走進 Sofia(索非亞)的市區,東歐風情所帶來的新鮮感倒不是最吸引我的,反而是街上隨處可見的書店書攤讓我一直無法將目光移走。
中壢火車站旁的4號、5號倉庫經桃園市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同意登錄歷史建築。                                                                                      
還是繼續上客語,義務的老師比學生還認真。學生我沒花什麼課外時間準備考試(噓),學客語後頂多是開車的時候會轉開客家電台聽聽。某天在客家電台聽到一首好棒的曲子,初聽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天啊,這根本可以媲美韓劇的主題曲啊。
過往的日誌上寫著:我還是天真地相信所謂的社會責任。
我去上了客語課。 客家話算不算是我的母語呢?根據定義應該是要算的,從小被阿婆帶大,雖然記憶稀薄,但毫無疑問的,阿婆是我重要的母語老師。在大家都上幼稚園的同時,我仍然可以在家裡閒晃(雖然我真的已經忘記整天在幹嘛),在小學下午班時,能夠吃飽飽再去上課,都是阿婆在家打理的關係
大地之母對萬物的愛你感受到了嗎? 展期 日期:2021-03-09 ~ 2021-04-04 地點  隱藝術 桃園市大園區大仁路48號
走進 Sofia(索非亞)的市區,東歐風情所帶來的新鮮感倒不是最吸引我的,反而是街上隨處可見的書店書攤讓我一直無法將目光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