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的味道-島史:湛藍圖景 - 2023劉子平個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一進展間就被牆角偌大的藍色扇形葉吸引。藍,自然是藍晒的顏色,而葉子,走近一看,原來是紙型。原以為這個展覽是以藍晒表現畫面,但細看才知道,除了藍晒還結合了剪紙。精細的剪紙技術將建築、人物、生物或物體的剪影凝結,再搭配上藍晒的襯紙。襯紙上隱約的影像大概是每個台灣人看到都會會心一笑的影像:海邊的浪、鄉間的小路、恣意生長的芭蕉葉或蒲葵,甚至雜草蕨類、果實、鐵皮屋或塑膠波浪板、大樓⋯⋯等,滿滿的台灣味道。而精巧的手法剪出的植物、蝴蝶外型、知名建築和人物,都是福爾摩沙的過去與現在。


駑鈍如我,猜不出全部地名還上臉書問朋友,至今右下一與左下一還未有人回答,真令人好奇

駑鈍如我,猜不出全部地名還上臉書問朋友,至今右下一與左下一還未有人回答,真令人好奇


raw-image


其中「島史」的概念引用自臺灣著名的歷史學者-曹永和先生於1990年代受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法文:École des Annales)啟迪而提出的臺灣研究史觀-「臺灣島史」(History of Taiwan Island),「臺灣島史」以時間發展為軸,採取全球史觀的視角,廣納族群、語言、地理、文化與社會等多元領域的歷史觀點,知識體系橫跨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取代過往史學研究偏向單一的中心史觀,化解了島嶼本身在地理與政治上的邊陲性,進而將臺灣島放進世界整體的空間與網絡中進行關照,形成寬廣而豐富的平衡視野,這樣的思潮也極為貼近當代藝術的知識生產中「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企圖。 ~引自中央大學網頁

用另一個角度看福爾摩沙,非常有意思。


展覽資訊

展期|2023.9.26-2023.10.28 10:00-17:00(周日至周一及國定例假日休)

地點|中央大學藝文中心(舊圖一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解璇玫的沙龍
36會員
120內容數
小小的,美好的,日常滋味
解璇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3
搭著『舞伎家的料理人』熱潮,大家對於什麼是舞伎,什麼是藝伎或許已有概念。
Thumbnail
2023/02/03
搭著『舞伎家的料理人』熱潮,大家對於什麼是舞伎,什麼是藝伎或許已有概念。
Thumbnail
2022/04/12
馬祖,是我第一個島嶼經驗,在十年前。 這幾年有機會接觸認識推廣馬祖話的掐米、以馬祖閩東語書寫的劉宏文老師,以及在桃園推動的「桃園。馬祖。人」計畫,還有更多不知道名字的活動與戲劇,馬祖的活力與韌性,一如當時在當地感受到的。 在一系列的影像與書寫中,獻上十年前的馬祖。
Thumbnail
2022/04/12
馬祖,是我第一個島嶼經驗,在十年前。 這幾年有機會接觸認識推廣馬祖話的掐米、以馬祖閩東語書寫的劉宏文老師,以及在桃園推動的「桃園。馬祖。人」計畫,還有更多不知道名字的活動與戲劇,馬祖的活力與韌性,一如當時在當地感受到的。 在一系列的影像與書寫中,獻上十年前的馬祖。
Thumbnail
2021/11/08
中壢有三寶,鐮刀、牛肉、花生酥。 參加藝文陣線活動後才知道原來中壢有這三種名物,與中壢那時是桃園和新竹間中繼貨物集散地有關。不過,小時候牛肉街(不是牛肉場)很有名,花生糖從小吃到大,雖然不知道是寶,但是吃得倒不少。
Thumbnail
2021/11/08
中壢有三寶,鐮刀、牛肉、花生酥。 參加藝文陣線活動後才知道原來中壢有這三種名物,與中壢那時是桃園和新竹間中繼貨物集散地有關。不過,小時候牛肉街(不是牛肉場)很有名,花生糖從小吃到大,雖然不知道是寶,但是吃得倒不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社子島是島? 徒步旅行是一種深入了解城市歷史和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台北這座現代化大都市中,社子島是一個充滿歷史痕跡和自然風光的地方,是探索台北歷史的一個絕佳之處。本文將帶您走過淡水河岸,看看台北唯一獨立島嶼社子島島界番仔溝的遺跡,以及曾經是船隻往來的河道——番仔溝的故事。
Thumbnail
社子島是島? 徒步旅行是一種深入了解城市歷史和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台北這座現代化大都市中,社子島是一個充滿歷史痕跡和自然風光的地方,是探索台北歷史的一個絕佳之處。本文將帶您走過淡水河岸,看看台北唯一獨立島嶼社子島島界番仔溝的遺跡,以及曾經是船隻往來的河道——番仔溝的故事。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攜手合作,推出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展期自2024年3月23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止。展覽將帶領參觀者以全新視角探索臺灣,透過生動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重新認識這座充滿魅力的島嶼。歡迎大家蒞臨本次特展,一同發現臺灣之美!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Thumbnail
一進展間就被牆角偌大的藍色扇形葉吸引。藍,自然是藍晒的顏色,而葉子,走近一看,原來是紙型。
Thumbnail
一進展間就被牆角偌大的藍色扇形葉吸引。藍,自然是藍晒的顏色,而葉子,走近一看,原來是紙型。
Thumbnail
2023漁光島藝術節&黃金海岸(鯤喜灣) 地點:台南市安平區漁光島、台南市南區黃金海岸 日期:2023/04/09 有本書,書名為「喜歡你的日子像海」,作者是蘇乙笙。老實說,我沒看過這本書,但對書名很感興趣,且印象深刻。 外婆家後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從小…… 我就喜歡海。
Thumbnail
2023漁光島藝術節&黃金海岸(鯤喜灣) 地點:台南市安平區漁光島、台南市南區黃金海岸 日期:2023/04/09 有本書,書名為「喜歡你的日子像海」,作者是蘇乙笙。老實說,我沒看過這本書,但對書名很感興趣,且印象深刻。 外婆家後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從小…… 我就喜歡海。
Thumbnail
「2022基隆潮藝術」以「未來島航」為命題,從日本時代的漁會正濱大樓出發,鑑往知來人們一直在此與潮水的朝夕相處,再走入17位藝術家的作品中,感受從在地連結生長而出的語彙,不用太多高深的論述,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就能在此間感受何謂潮水的變化?何謂與海為生的日常?
Thumbnail
「2022基隆潮藝術」以「未來島航」為命題,從日本時代的漁會正濱大樓出發,鑑往知來人們一直在此與潮水的朝夕相處,再走入17位藝術家的作品中,感受從在地連結生長而出的語彙,不用太多高深的論述,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就能在此間感受何謂潮水的變化?何謂與海為生的日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