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墳場:第一次英阿戰爭(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 籌碼上桌

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曾嘗試挑動俄國入侵印度,驅逐當地的英國勢力。在法國的計畫中,俄國大軍將穿越中亞草原,翻過興都庫什山;而法軍則乘船由多瑙河進入黑海,從高加索和埃及進軍,越過波斯高原和阿富汗,與俄軍在印度河會師。如此天馬行空的計畫當然沒有成形,法國人在埃及便踢到鐵板,只好轉而拉攏波斯,以牽制俄國和英國的行動。

然而,拿破崙在俄國與波斯之間最終選擇結交俄國,展開大陸封鎖令對付英國,但顯然成效不彰。英國不但沒有受到削弱,反而見縫插針,將波斯拉進了己方陣營。1809年,英國方面派出東印度公司職員蒙特史都華‧埃爾芬斯頓(Mountstuart Elphinstone, 1779 – 1859)出使阿富汗,晉見阿富汗杜蘭尼王朝(Durrani Dynsaty)的埃米爾沙阿‧舒賈(Shah Shujah Durrani, 1785 – 1842),這是英國與阿富汗交流之始;雙方達成協議,阿富汗將禁止外國軍隊入境,而若阿富汗遭到入侵,英軍將會動身助戰。

raw-image

然而就在英國使節到訪後不久,舒賈便被他的兄弟、六年前被他趕下台的馬哈茂德‧沙(Mahmud Shah Durrani, 1769 – 1829)推翻,被迫流亡旁遮普,接受錫克帝國的庇護,英國與阿富汗之間的協議也隨之胎死腹中。

raw-image

阿富汗的局勢並未因舒賈敗逃而回穩,杜蘭尼王朝每況愈下,馬哈茂德與他的盟友巴拉克宰部落(Barakzai)不久便決裂,先是馬哈茂德派人刺殺了巴拉克宰部落的領袖法塔赫(Fateh Khan Barakzai, ? – 1818),但法塔赫的兄弟多斯特‧穆罕默德(Dost Mohammad Khan Barakzai, 1793 – 1863)很快的捲土重來,將馬哈茂德趕到西邊的赫拉特,另立傀儡政府,最後於1823年時篡位,建立巴拉克宰王朝(Barakzai Dynasty)。

raw-image

逃到旁遮普的舒賈不甘寂寞,錫克人雖然與阿富汗邊境衝突不止,但錫克大君蘭吉特‧辛格(Ranjit Singh, 1780 – 1839)無意支持舒賈,只願意給他有限的支持。在幾次失敗的反攻嘗試後,舒賈終於意識到錫克人不把根本他當一回事,他只好再找新的盟友支援,先前曾有數面之緣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注意到了這位失意君主。

raw-image

印度總督、奧克蘭勳爵喬治‧伊登(George Eden, 1st Earl of Auckland, 1784 – 1849)於1836年就任後勵精圖治,不斷擴大東印度公司的勢力。奧克蘭勳爵聽聞俄國正在中亞、波斯蠢蠢欲動,有進窺印度的可能;為此,英國必須有所反應,搶先在俄國勢力尚弱的阿富汗提升影響力。

raw-image

奧克蘭勳爵找上了探險家亞歷山大‧伯恩斯(Alexander Burnes, 1805 – 1841),他曾於1832年銜命進入中亞,尋求與當地統治者合作對抗俄國的可能。伯恩斯在上一次的探索中認識了多斯特‧穆罕默德,雙方相處得十分融洽;他返回印度後還出版了《布哈拉之旅》(Travels into Bokhara)一書,成為當時英國對中亞地區研究的重要資料。

raw-image

伯恩斯樂見英國與阿富汗合作,他認為多斯特‧穆罕默德值得信任,而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杜蘭尼王朝在赫拉特的統治者卡姆蘭‧沙(Kamran Shah Durrani, 1789 – 1842,馬哈茂德‧沙之子)地位搖搖欲墜,多斯特‧穆罕默德與波斯人都對他的領地虎視眈眈。至於被東印度公司安置在盧迪亞納(Ludhiana)的沙阿‧舒賈更是不值一提的角色,伯恩斯也認識他,並認為舒賈色厲內荏,根本不可能維繫阿富汗的局勢。

1837年12月24日,多斯特‧穆罕默德在喀布爾設宴款待伯恩斯,同場出席的人物還有俄國使者揚‧維特凱維奇(Yan Vitkevich, 1808 – 1839)、美國冒險家喬塞亞‧哈蘭(Josiah Harlan, 1799 – 1871),這兩人也是值得一書的傳奇人物。

raw-image
raw-image

然而伯恩斯並不知道,奧克蘭勳爵並不喜歡多斯特‧穆罕默德,他傾向於慫恿蘭吉特‧辛格擴張地盤,讓錫克人與阿富汗人相鬥,東印度公司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因此,奧克蘭勳爵寫給多斯特‧穆罕默德的書信措辭十分強硬,要求阿富汗與俄國徹底切斷關係、放棄被錫克人佔領的邊境重鎮白夏瓦(Peshawar)等;作為回報,英國方面將會說服蘭吉特‧辛格與阿富汗停戰,並在阿富汗受到威脅時給予軍事援助。若多斯特‧穆罕默德拒絕,英國將迫使他接受或將他逼下台。

多斯特‧穆罕默德原本將伯恩斯視為摯友,希望仰賴英國支持將入侵赫拉特的波斯人驅逐,波斯軍隊背後有俄國暗中支持,赫拉特守軍之中也有英國軍官擔任顧問。但奧克蘭勳爵的要求令他十分惱怒,儘管伯恩斯全力斡旋,但他也注意到多斯特‧穆罕默德與維特凱維奇的互動越來越密切,自己已經受到冷落。1838年4月27日,伯恩斯失望的離開喀布爾,儘管多斯特‧穆罕默德依然親自為他送行,但他十分清楚,英國與阿富汗的關係已經破裂。

不久,印度這邊也收到消息,英軍艦隊在波斯灣的示威奏效,波斯人放棄了對赫拉特的攻勢;倫敦方面也傳來捷報,外交部門成功逼退了俄國的進逼,迫使俄國撤換駐波斯公使西蒙尼奇伯爵(Ivan Osipovich Simonich, 1794 – 1851)並召回維特凱維奇。功敗垂成的維特凱維奇回到聖彼得堡後便在一間旅館中神祕死亡,所有隨身物品、文件都被銷毀,他的死因至今仍無定論。

奧克蘭勳爵看似贏了這一局,俄國人無法繼續干預阿富汗,多斯特‧穆罕默德身陷重圍,他的倒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那麼,要由誰來取代多斯特‧穆罕默德的位置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歷史邊緣人
18會員
59內容數
一些平時不太常被注意到的邊緣歷史。 當前連載主題: ◇孤星旗永不落-德克薩斯共和國簡史 ◇小國家的殖民野望 ◇未分類歷史雜文
歷史邊緣人的其他內容
2023/11/08
1871年10月8日,這天是個星期日。強勁的西南風將大平原的乾燥空氣吹向五大湖周邊,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死神也乘著這股風勢而來。
Thumbnail
2023/11/08
1871年10月8日,這天是個星期日。強勁的西南風將大平原的乾燥空氣吹向五大湖周邊,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死神也乘著這股風勢而來。
Thumbnail
2023/09/16
19世紀晚期,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發現了黃金,引起世人的注目,其中也包括一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工程師,即將在世界盡頭寫下他的傳奇。
Thumbnail
2023/09/16
19世紀晚期,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發現了黃金,引起世人的注目,其中也包括一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工程師,即將在世界盡頭寫下他的傳奇。
Thumbnail
2023/07/05
19世紀中葉,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使加利福尼亞成為了黃金與一夕致富的代名詞。而在1880年代的大清與俄國邊境、人跡罕至的黑龍江流域,一個「加利福尼亞」在此悄悄成形。
Thumbnail
2023/07/05
19世紀中葉,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使加利福尼亞成為了黃金與一夕致富的代名詞。而在1880年代的大清與俄國邊境、人跡罕至的黑龍江流域,一個「加利福尼亞」在此悄悄成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是說美國與印度的例行性演習,今年首度選在印度北部,距離中印爭議邊界不到百公里的地點舉行,引起不少關注。無獨有偶地,印度的地緣戰略專家也罕見地投書國際媒體,建議如果台海真的爆發戰爭,印度可以在中印邊界展開第二條戰線,以牽制中國...........
Thumbnail
是說美國與印度的例行性演習,今年首度選在印度北部,距離中印爭議邊界不到百公里的地點舉行,引起不少關注。無獨有偶地,印度的地緣戰略專家也罕見地投書國際媒體,建議如果台海真的爆發戰爭,印度可以在中印邊界展開第二條戰線,以牽制中國...........
Thumbnail
19世紀的世界強權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維多利亞女王治理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然而,帝國的興起,帶來的卻是殖民地的血淚,也使得反抗不斷,使一個歌舞昇平的帝國下掀起了無數的波瀾! 喀土穆(又名"沙漠龍虎鬥"、"戰國春秋")談的就是為人所熟知,120多年以前的的"喀土穆圍城戰"(1884-1885)。
Thumbnail
19世紀的世界強權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維多利亞女王治理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然而,帝國的興起,帶來的卻是殖民地的血淚,也使得反抗不斷,使一個歌舞昇平的帝國下掀起了無數的波瀾! 喀土穆(又名"沙漠龍虎鬥"、"戰國春秋")談的就是為人所熟知,120多年以前的的"喀土穆圍城戰"(1884-1885)。
Thumbnail
在這一刻,哈蘭覺得自己終於觸及了亞歷山大的成就:帶領一支軍隊穿越興都庫什山。
Thumbnail
在這一刻,哈蘭覺得自己終於觸及了亞歷山大的成就:帶領一支軍隊穿越興都庫什山。
Thumbnail
摘要1 ■ 總覽 阿富汗(Afghanistan)是民族性格極為堅毅的國家,歷史上列強輪番入侵,但從未被征服,更未向命運低頭。共產黨中國開國者毛澤東,高度讚揚「阿富汗是一個英雄的國家」,始終有尊嚴的昂首挺立在高大的興都庫斯山(Hindu Kush)脈,令人肅然起敬。 阿富汗位於亞洲中南部,北與土庫曼
Thumbnail
摘要1 ■ 總覽 阿富汗(Afghanistan)是民族性格極為堅毅的國家,歷史上列強輪番入侵,但從未被征服,更未向命運低頭。共產黨中國開國者毛澤東,高度讚揚「阿富汗是一個英雄的國家」,始終有尊嚴的昂首挺立在高大的興都庫斯山(Hindu Kush)脈,令人肅然起敬。 阿富汗位於亞洲中南部,北與土庫曼
Thumbnail
波拉克的行軍路線正是埃爾芬斯頓的撤退路線,他們沿途收集了無數死難者的遺骨,其中不乏官兵們的親人或朋友,也點燃了他們的復仇欲望。英軍摧毀了沿途每一個村莊,並將所有居民屠殺殆盡,不論對方有無抵抗,他的部隊也被稱為「報應大軍」(Army of Retribution)。
Thumbnail
波拉克的行軍路線正是埃爾芬斯頓的撤退路線,他們沿途收集了無數死難者的遺骨,其中不乏官兵們的親人或朋友,也點燃了他們的復仇欲望。英軍摧毀了沿途每一個村莊,並將所有居民屠殺殆盡,不論對方有無抵抗,他的部隊也被稱為「報應大軍」(Army of Retribution)。
Thumbnail
第44步兵團於次日早晨逃到甘達馬克附近的一座山頭上,他們在此遭遇叛軍包圍,但官兵們拒絕放下武器,戰到了最後一刻......
Thumbnail
第44步兵團於次日早晨逃到甘達馬克附近的一座山頭上,他們在此遭遇叛軍包圍,但官兵們拒絕放下武器,戰到了最後一刻......
Thumbnail
對事態發展最滿意的人無非奧克蘭勳爵,他只用極小的代價便將阿富汗納入大英帝國的支配,麻煩人物多斯特‧穆罕默德已被捏在自己手中,不受歡迎的舒賈只能仰賴英國支持,隨後俄國人對希瓦汗國的災難性遠征更是凸顯了奧克蘭勳爵輕鬆寫意的勝利。
Thumbnail
對事態發展最滿意的人無非奧克蘭勳爵,他只用極小的代價便將阿富汗納入大英帝國的支配,麻煩人物多斯特‧穆罕默德已被捏在自己手中,不受歡迎的舒賈只能仰賴英國支持,隨後俄國人對希瓦汗國的災難性遠征更是凸顯了奧克蘭勳爵輕鬆寫意的勝利。
Thumbnail
奧克蘭勳爵聽聞俄國正在中亞、波斯蠢蠢欲動,有進窺印度的可能;為此,英國必須有所反應,搶先在俄國勢力尚弱的阿富汗提升影響力。
Thumbnail
奧克蘭勳爵聽聞俄國正在中亞、波斯蠢蠢欲動,有進窺印度的可能;為此,英國必須有所反應,搶先在俄國勢力尚弱的阿富汗提升影響力。
Thumbnail
阿拉伯之春發生後,埃爾多安認為這是重掌地區主導權的天賜良機,於是其大舉涉入下列熱點: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卡塔爾與沙特的斷交危機、支持穆兄會等,南北出擊又左右開弓,帝國的中東聲帶漸顯,不再如過去般失語無措。
Thumbnail
阿拉伯之春發生後,埃爾多安認為這是重掌地區主導權的天賜良機,於是其大舉涉入下列熱點: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卡塔爾與沙特的斷交危機、支持穆兄會等,南北出擊又左右開弓,帝國的中東聲帶漸顯,不再如過去般失語無措。
Thumbnail
這次革命可說是新的資產階級取代了舊的封建制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作為需要技術和資金的產油國的伊朗自然避不掉混亂的漩渦。而穆罕默德‧摩薩台又是誰呢?
Thumbnail
這次革命可說是新的資產階級取代了舊的封建制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作為需要技術和資金的產油國的伊朗自然避不掉混亂的漩渦。而穆罕默德‧摩薩台又是誰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