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日常/ 無常》:一切與誰無關——我聽黃一峰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黃一峰在漢堡,最多的就是與音樂獨處的時間。
在執筆寫這一篇的時候,不斷在想我會不會寫得太老套、問得太老套。有時候我恐怕自己的文字,不小心就會辜負了這些音樂,或是令這些美好出現了差池。畢竟,對「家」的想像、在音樂上的成長,黃一峰在摸索音樂和自我的過程中,來得有那麼一點經典的少年感。即使即將奔三,但是他依然總是嘮嘮叨叨,有點孩子氣,就是這樣一個樸質的人,赤誠的想透過音樂與人對話。他直白而坦率,即刻每次只能透過視訊鏡頭,但我都能看到過去每次打開學校工作室,埋頭彈著吉他的那一個他的影子。

走動的人。

黃一峰形容這一張專輯,是對「家」的反覆詰問。
不斷沉澱過濾,這些的思緒厚積薄發,促使了這張專輯的誕生。開始時並不為意,但是當他寫完,把全部的音樂放出來時,才發現這些音樂是來自同一個命題。日常生活、香港、水的聲音、家,這些在他心中圍繞著同一件事的元素,不經意的被他都寫進了音樂裡頭。這是一個完整、由外到內的故事,也是他對生活的一個最大的感觸。他在後來加入了更多聲音的故事元素和田野錄音,把這些生活的片段更為連貫,成為一個更為豐厚的故事。
《日常/無常》作為黃一峰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後到德國求學三年,期間一直鍥而不捨、無間斷編寫音樂的里程碑,包裹了去年開始他與他人合作的音樂作品,也是這幾年來一個小小作結。如果你有聽過他的第一張專輯《The Way Home》,或許會訝異於他的改變。數年前演藝學院裡畢業作的一張EP,一連四首描述夜裡悲傷的音樂,成為了當時他難以排解的情緒最終宣洩的出口。黃一峰形容當年的自己企圖裝作成為了大人一樣,想要向其他人證明「我要做音樂」。現在回首起來,縱然情感真實,框架卻是帶點東拼西湊,內容是自己的掏心掏肺,但又總差了一點自我。年少時把什麼都揣在懷中,只急於表現自己,反而令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更為挖得不足夠的深。此刻他的音樂變得更寬廣、更成熟,處理亦更為彈性;但你仍然會感受到他的存在,不難發現這些音樂同時保有他柔軟的部分。
當時他尋求在音樂上的突破,也對於3D audio有著濃厚的興趣,最後決定到外地留學,學習多媒體技術與音樂之間的互動,也讓自己嘗試一下獨自生活。從維多利亞海傍的告士打道一號,到漢堡與他人在夕陽下狂奔的一片草地,他此刻沒有站在故鄉的土地上,偏偏這種無根的狀態催化了他對「家」的想像。在外地越是認真的思考,越是發現Spatial audio或是沉浸式的音效只是一種媒介,呈現他喜歡的效果,他真正想做的仍然是音樂的本質。而「家」於他而言,正正是他從音樂透視到自己轉變的地方,想家、想回到家、想找到家,越是努力生活,越是發現自身與環境的距離,這些經歷都成為了他養分,也成為這張專輯的養分。「家」從他為贈予好友一個可以喘息的海底森林,轉化成身處在異地,每刻飄洋過海的思念。「家」也開始變化,漸漸成為了他對尋找自我音樂路上,最深層的反思和需求。他彷似在邊界中搜索,就算你不知道他往哪裡遊走,但當中對自己剖析的淋漓盡致,經年碰撞終於還是形塑出自己的形狀。

孤獨感:與自己相處的學問

播放這些音樂時,可以聽到旋律溫柔而沉靜,亦摻雜他點點日常的憂愁,更有屬於他的那份柔軟。但是比起過去,黃一峰更為主動了,也更加從容了。他有沒有認知到自己的不同在於哪裡?他是肯定的。「過去的我很追求完美,我在意的事都可能要到達那個完美才可以出現。表面上大家可能覺得我很平和,但其實我內心十分的火爆。」過去固執的他慢慢放下了自己的執著,把事情看得更為輕鬆。或許以前他只想做到完美,現在他更享受音樂,更懂得沉澱下去尋找滿足感。他形容他想到達日本的匠人境界,為了每一個細節而雕琢,而整個過程都是幸福而快樂的,世界變化無常,但至少他抓得住音樂的尾巴飛翔。
音樂也讓他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成長總是無情,在這些年每一次與黃一峰對話,他語句中總是帶有一點點無奈。生活的動盪,環境的壓迫,他經過數年的磨練,離鄉背井的獨居生活。身邊的人來來去去,他只能輕輕的拋下了一些心結,或是讓得失變得平常,好讓自己肩上的行囊更輕,能移動得更輕鬆。這些與不同人之間產生的關係,令他變得成熟許多。這點我想每個遊子也是充滿認同。記得在今年的農曆新年,當每個人都在自己溫暖的家中,我和他,還有一個朋友開始了一場留學生的圍爐取暖,在視訊中共同渡過。孤獨感來自於生活的催化,也是每個創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但黃一峰認為孤獨也是令他能夠專心致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一整年的隔離生活,他得到的是更多的時間去聆聽自己想說的話。生活忙碌或是為了生計奔波,日常中他根本不想和自己對話,或者會感到赤裸或是疼痛。但是在這段時間,他更為清晰的看見自己,繼而學習面對自己的孤獨感,或是學會了使用一些方法去處理這些情緒。電影、音樂、酒、一切令自己能感到充實或是愉悅的方法,要繼續對這世界開放。這種生活也令他認知到更多世界的細節,這些體會最終都反饋到他的音樂作品上。在昏暗的歐洲冬日中,他投入在音樂中的專注力,成為他認知時間流逝的單位,也成為了沉鬱氣候中的一絲光線。
偶有表演,成為他與外界溝通的方式。

向自己投下了問路石

他總是對自己抱著謙卑和疑問的態度去完成許多事。不過,每當黃一峰提及自己的音樂,總是顯得有點不太一樣。比起平日的平和溫順,在音樂的世界裡頭他的菱角分明,也充滿想法。然而,過去一直期待宣稱「我要做音樂」,或是企圖表達「我在做音樂」,此刻的他,更為穩健的在描述「到底自己的音樂是怎樣?」。同樣地,黃一峰內斂的性格在音樂裡也顯露無遺。我認識的他其實帶有一點點情緒,卻只往內發散;把自己收納在個人空間中而不顯露出來,同時卻又期待他人主動的揭開他的面罩。這兩種性格一直在他內心拉扯,也成為我覺得他音樂中一種迷人的特質。
「期望這張專輯期做到的是好像一套電影。」
帶領大家去聽一套電影,是他最想做到的事。裡面充滿電影感的環境聲音和配樂,像一條海底隧道,讓我想起了每次從西區隧道走出來的感覺,小時候第一次經過,總是覺得自己快跑到水底裡。一路延展出外的道路,沿路你看到什麼,就是屬於你的東西。生活可能無聊,「但生命沒有那麼無聊」,音樂成為了你我的溝通方法,不能好好講出口的話或是不願意使用語言之際,我們都得到一個間接、有趣的表達方法。然後呢,有屬於你更多的想法和存在的狀態去填補這種婉轉而真實的空隙,這樣完滿得剛好。
這世界可以更多元,可以更美好。這只是黃一峰整理自己後的剛剛開始,他的音樂可以多元,可以更美好。
深夜裡你可以戴上耳機,打開串流平台走進隧道。而這個時代擁有音樂,你我都再也幸運不過。
12會員
18內容數
「當我們在談論BL,我們在談論什麼?」— by cyrisiswritin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risiswriting 的其他內容
香港現在很亂對不對?每當我不小心要把香港人的身份亮出來時。「還是待在台灣比較安全啦。」其實我不只一次這樣聽到。 我不是為了移民到台灣讀書。有時候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知道我應該如何反應。我在享受台灣的留學生活,無疑,但是心中的痛感如何解決,其實我自己也是空白的。
講到創作,是一個痛苦的自我探索的過程。不同人有不同的方法,但創作偏偏總是帶有點任性的光環。靠創作養活自己很難,在肺炎期間,藝文活動首當其衝,但也沒有太多人關注。非常時期就應該不要去玩、不要去娛樂,但往往忘記了有些人是靠這些作為生存的方式。這些不穩定的生存方式,往往是靠著自身的熱情而持續。
「你會想過留在臺灣嗎?」下一代會成為怎樣的人,會不會跟我們一樣,再也無法理解上一次的想法。會不會也會相信,牆內的世界是美好的,約定的夢幻島。 我無法想像,留下去的人是要花多大的力氣,就像留在媽媽身邊最小的孩子,提醒自己活在恐懼。離開的人又要花多大的力氣,想起每個被紋上號碼的孩子還在原地,不能忘記。
某天在新竹路上騎車對天吶喊。 直到當天天空落毛毛但又不小的雨,新竹的寒風刺骨,忍住經痛由竹北回到新竹市區,騎車也要差不多半小時。當刻我才知道,當初的人生盡頭不過是失業,但在當時發生的半小時間,真正的盡頭是失事⋯⋯
忘了上課為什麼會講起社會運動。 教授:太陽花運動你們多大? 同學:高中生。 我:……(老人家的我默默不作聲)
最近因為學校的奇妙行政去銀行開戶。 我:香港特區行政區⋯⋯(講三次都講不對) 我:請不要檢舉我。 銀行員:沒關係,台灣是自由的地方。 我也想講香港是自由的地方,可惡。
香港現在很亂對不對?每當我不小心要把香港人的身份亮出來時。「還是待在台灣比較安全啦。」其實我不只一次這樣聽到。 我不是為了移民到台灣讀書。有時候我聽到這樣的話,都不知道我應該如何反應。我在享受台灣的留學生活,無疑,但是心中的痛感如何解決,其實我自己也是空白的。
講到創作,是一個痛苦的自我探索的過程。不同人有不同的方法,但創作偏偏總是帶有點任性的光環。靠創作養活自己很難,在肺炎期間,藝文活動首當其衝,但也沒有太多人關注。非常時期就應該不要去玩、不要去娛樂,但往往忘記了有些人是靠這些作為生存的方式。這些不穩定的生存方式,往往是靠著自身的熱情而持續。
「你會想過留在臺灣嗎?」下一代會成為怎樣的人,會不會跟我們一樣,再也無法理解上一次的想法。會不會也會相信,牆內的世界是美好的,約定的夢幻島。 我無法想像,留下去的人是要花多大的力氣,就像留在媽媽身邊最小的孩子,提醒自己活在恐懼。離開的人又要花多大的力氣,想起每個被紋上號碼的孩子還在原地,不能忘記。
某天在新竹路上騎車對天吶喊。 直到當天天空落毛毛但又不小的雨,新竹的寒風刺骨,忍住經痛由竹北回到新竹市區,騎車也要差不多半小時。當刻我才知道,當初的人生盡頭不過是失業,但在當時發生的半小時間,真正的盡頭是失事⋯⋯
忘了上課為什麼會講起社會運動。 教授:太陽花運動你們多大? 同學:高中生。 我:……(老人家的我默默不作聲)
最近因為學校的奇妙行政去銀行開戶。 我:香港特區行政區⋯⋯(講三次都講不對) 我:請不要檢舉我。 銀行員:沒關係,台灣是自由的地方。 我也想講香港是自由的地方,可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日本國民大導演與演技派國民奶奶攜手完成的唯一著作 盡窺導演與演員的相知相惜、影視前輩對後進的無私提攜 母親對兒子比海還深的關愛、兒子對母親的倚賴及仰望 以及日本近半世紀電視電影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樹木希林逝世週年是枝裕和送給她的情書, 近50幀的珍貴照片+導演手繪分鏡圖, 三週年前夕中文繁體版登場
Thumbnail
《父親》(The Father)又名《爸爸可否不要老》、《困在時間裡的父親》,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六項大獎,更榮獲「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改編劇本」兩項大獎肯定。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個男人去見了自己的前任,然後因為在廁所撿到用過的保險套,於是心生妒意便勒死了那女人,當我試圖把那一則新聞找出來時,居然發現類似的情節如此常見。 . 而那彷彿是一個車夫拿起馬鞭鞭笞自己拉不動的馬,然後把馬打死了一樣,其實他應該鞭笞的是自己,就像三島由紀夫從三十歲開始鞭笞自己的身體一
Thumbnail
喜歡讀書的人,誰不喜歡被作者打一下?那種突然得到一個新觀點的快樂,大概是我們一直往下讀的理由。最棒的是,不用讀難一點的書,也可以被認真研究的作者突然改變一個對日常概念的認識。以下推三本題材日常,但研究認真的好書。
Thumbnail
觀影心得有微雷請小心服用:這是一個屬於人在地球上為何活著的古老提問與所有的答案都正確的電影。「活著」,可以是夢想沒有實現的活著,可以是夢想終於實現後,發現並沒有不同的活著,也可以是沒有夢想活在風吹葉落的當下。
Thumbnail
這本書看起來就是一堆雜事跟煮飯記事,默默帶出洋子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很複雜也很辛苦,但也可以吃飯,大便,睡覺,就過日子,這種信念其實就足以支撐我們走過這很難的人生吧?人終將抵達死亡,我們一生可能也可以視為失智老人的呢喃...
Thumbnail
#你也是面對生活逆來順受的人嗎 女主角是個人見人愛、做事完善面面俱到,但面對社長各位一人當三人用的不合理要求,卻通通全盤接受,扛下所有責任。 交往四年的男友,開下空頭支票有天要讓女主角搬來他的公寓,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日本國民大導演與演技派國民奶奶攜手完成的唯一著作 盡窺導演與演員的相知相惜、影視前輩對後進的無私提攜 母親對兒子比海還深的關愛、兒子對母親的倚賴及仰望 以及日本近半世紀電視電影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樹木希林逝世週年是枝裕和送給她的情書, 近50幀的珍貴照片+導演手繪分鏡圖, 三週年前夕中文繁體版登場
Thumbnail
《父親》(The Father)又名《爸爸可否不要老》、《困在時間裡的父親》,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六項大獎,更榮獲「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改編劇本」兩項大獎肯定。  
Thumbnail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個男人去見了自己的前任,然後因為在廁所撿到用過的保險套,於是心生妒意便勒死了那女人,當我試圖把那一則新聞找出來時,居然發現類似的情節如此常見。 . 而那彷彿是一個車夫拿起馬鞭鞭笞自己拉不動的馬,然後把馬打死了一樣,其實他應該鞭笞的是自己,就像三島由紀夫從三十歲開始鞭笞自己的身體一
Thumbnail
喜歡讀書的人,誰不喜歡被作者打一下?那種突然得到一個新觀點的快樂,大概是我們一直往下讀的理由。最棒的是,不用讀難一點的書,也可以被認真研究的作者突然改變一個對日常概念的認識。以下推三本題材日常,但研究認真的好書。
Thumbnail
觀影心得有微雷請小心服用:這是一個屬於人在地球上為何活著的古老提問與所有的答案都正確的電影。「活著」,可以是夢想沒有實現的活著,可以是夢想終於實現後,發現並沒有不同的活著,也可以是沒有夢想活在風吹葉落的當下。
Thumbnail
這本書看起來就是一堆雜事跟煮飯記事,默默帶出洋子的生活態度,人生可以很複雜也很辛苦,但也可以吃飯,大便,睡覺,就過日子,這種信念其實就足以支撐我們走過這很難的人生吧?人終將抵達死亡,我們一生可能也可以視為失智老人的呢喃...
Thumbnail
#你也是面對生活逆來順受的人嗎 女主角是個人見人愛、做事完善面面俱到,但面對社長各位一人當三人用的不合理要求,卻通通全盤接受,扛下所有責任。 交往四年的男友,開下空頭支票有天要讓女主角搬來他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