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我常常一個人,我稱它叫「一個人的哲學」。

一個人思考、一個人寫作、一個人玩音樂、一個人流浪到一個人旅行。

我寫過一段最喜歡的短詩這樣寫道:「朋友的電話還在、只是早已習慣孤單!」

從小到大,我的父母都很忙,忙著工作也忙著找工作、忙著吵架也忙著打架,表面上是為了經濟忙碌爭吵,真正的原因都是在尋找原生家庭中所缺少的關愛。

我們三兄弟很早就看開了,於是我哥哥跑去跟我媽在成衣廠工作,我弟弟去混黑道,至於我則是一天到晚在外面流浪,反正家裡也沒人,有人也是常常吵架。

後來到了教會,總算感受到一些家庭的溫暖,也談起了戀愛,最後修成正果。

不過這場戀愛聚少離多,不管是求學時台北宜蘭兩地相思,或是當兵時馬祖宜蘭遠隔重洋,後來工作時花蓮宜蘭一周一見,我似乎總是離不開在外流浪的宿命。

成家立業後,也買了房子,我的生活剛開始是家裡、學校和教會,慢慢地變成了家裡和學校,除了家庭出遊以外,到異鄉他地旅遊的機會少之又少,或許是潛意識裡面不想再四處漂泊或離鄉背井吧!

退休以後,因為老婆還在工作,所以我只好自己規畫自己的時間,白天早上就在家寫作、練音樂,傍晚時分去宜蘭河畔散步,順便欣賞一路上的天光雲影。

這樣的生活很規律,但似乎少了什麼?我問自己為什麼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才想起我一個人流浪飄泊的心結。

我喜歡接觸新事物、認識新朋友,後來因為對人性的看法改變,就此將這個習慣給封印起來,這件事有些好玩,你如果有耐性,就聽我講下去,搞不好你會從中得到啟發。

算來我小時候的命運坎坷,小學轉學到一處分校,馬上就學習到什麼叫「校園霸凌」,要入會得先學抽煙,我不抽就變成不是同一掛了,然後到了軍隊遇到「老兵欺負新兵」,被整得一塌糊塗,這些遭遇並沒有改變我對於人性的看法,我還是我行我素,一直到教會中遇到一些對待不公的事,這才使我對於人性的看法破防。

其實教會遇到的事算是最輕微的,對我的影響卻是最嚴重,原因在於當時我將教會當成家,很多事沒有想到、也沒有防備,更不知道怎麼因應?

這其實有點像你擅長打籃球卻要你踢足球一般,是對方的池塘、在對方的主場,一下子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自信和能力。

所以後來我站了起來,走出了宗教,並且逐漸將對於人性的信任給拿了回來,繼續擁抱這個世界和人群。

很多朋友都是教會從小到大的朋友,當我離開教會以後,我能體會也能感受到一種有色異樣的眼光,我想起了小時候要我抽煙入團的班上老大,在人類社會,你沒有參與或進行某一種儀式,他就永遠信不過你,你也永遠不可能是他們自己人,即使曾一起經歷過歲月的美好。

這會不會就是我喜歡一個人的真正原因,非關流浪,只是怕麻煩,怕麻煩到朋友,更怕遇到麻煩的朋友。

一個人以前叫流浪!現在叫一個人的自在,自在地寫作、自在地玩音樂、自在地散步、自在地旅行。

自在這兩個字很好玩!自在、自在、自己還在!這世間的好風好景,都是因為「我在」而產生了美感意義,所以「我在」才會「自在」,雖然「我在」產生了煩惱源由,變成「我執」,不過只要解開了心靈綑索,變成「自在」便能海闊天空了!至於是「我在變成我執」?還是「我在變成自在」,那就靠個人的領略造化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5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新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1
本文回顧作者人生經歷,從大學聯考的遺憾到成為歷史老師的趣事,最後轉型為網路作家,闡述其人生選擇並非偶然,而是環環相扣,體現其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2/21
本文回顧作者人生經歷,從大學聯考的遺憾到成為歷史老師的趣事,最後轉型為網路作家,闡述其人生選擇並非偶然,而是環環相扣,體現其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回顧作者年輕時代為基金會、學校、體育館、啦啦隊等設計slogan和命名的經驗,分享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挫折,點出好名字和好slogan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古靈精怪的個性。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回顧作者年輕時代為基金會、學校、體育館、啦啦隊等設計slogan和命名的經驗,分享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挫折,點出好名字和好slogan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古靈精怪的個性。
Thumbnail
2025/02/14
從國中黃曉嵐的筆名巧合到成年後重拾閱讀,本文闡述作者豐富的閱讀歷程,並分享其對閱讀和人生境界的獨到見解,從早期女性文學到古典文學,再到武俠小說及哲學經典,作者的閱讀足跡貫穿個人成長與生命體驗,最後以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來比喻閱讀的層次與收穫。
Thumbnail
2025/02/14
從國中黃曉嵐的筆名巧合到成年後重拾閱讀,本文闡述作者豐富的閱讀歷程,並分享其對閱讀和人生境界的獨到見解,從早期女性文學到古典文學,再到武俠小說及哲學經典,作者的閱讀足跡貫穿個人成長與生命體驗,最後以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境界來比喻閱讀的層次與收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每個人生而不同,有的人擅長獨處,有的人習慣融入人群。如果你問一個喜歡的獨處的人,我發覺你很擅長獨處耶,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人不是本來就要懂得獨處的嗎?」 這個社會多數人認為,落單=這個人一定很孤單。獨處=這個人好奇怪, 一定沒朋友。就好像做什麼事都得有人陪伴, 一個人好像就很有問題。特別是在關係裡
Thumbnail
每個人生而不同,有的人擅長獨處,有的人習慣融入人群。如果你問一個喜歡的獨處的人,我發覺你很擅長獨處耶,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人不是本來就要懂得獨處的嗎?」 這個社會多數人認為,落單=這個人一定很孤單。獨處=這個人好奇怪, 一定沒朋友。就好像做什麼事都得有人陪伴, 一個人好像就很有問題。特別是在關係裡
Thumbnail
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Thumbnail
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Thumbnail
但多半的日子都還是喜歡一個人住挺自在的,如果沒有誰能成全這樣一個人的自在,人還是不要跟太多人同住。(而消耗掉原來擁有的情感!)
Thumbnail
但多半的日子都還是喜歡一個人住挺自在的,如果沒有誰能成全這樣一個人的自在,人還是不要跟太多人同住。(而消耗掉原來擁有的情感!)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內向怕羞的一面,再怎麼不在意別人,只要在人堆裡,就會被旁人的喜怒哀樂牽引,愈敏感,愈疲倦。「好像打完一場仗啊!」混了一整天回家後,我常常攤在沙發上,累得說不出話。我太在意氣氛和諧、又怕惹人生氣,一個人空著不用照應誰,就不累了。 獨處不是文青作態,而是生命之必須。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內向怕羞的一面,再怎麼不在意別人,只要在人堆裡,就會被旁人的喜怒哀樂牽引,愈敏感,愈疲倦。「好像打完一場仗啊!」混了一整天回家後,我常常攤在沙發上,累得說不出話。我太在意氣氛和諧、又怕惹人生氣,一個人空著不用照應誰,就不累了。 獨處不是文青作態,而是生命之必須。
Thumbnail
 有一個幽默作家曾說過:「一個懷抱救國救民的熱血青年,常常在一個下雨的日子裏就不知該如何是好!」   人很難擺脫周圍情境對我們的影響,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或許只是聖人的理想,凡人如我,要超越環境對我們情緒高低的左右力量,恐怕不太容易。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裏
Thumbnail
 有一個幽默作家曾說過:「一個懷抱救國救民的熱血青年,常常在一個下雨的日子裏就不知該如何是好!」   人很難擺脫周圍情境對我們的影響,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或許只是聖人的理想,凡人如我,要超越環境對我們情緒高低的左右力量,恐怕不太容易。   常常覺得,我們之所以寂寞,常常是因為我們跑到人堆裏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勇敢無懼,非常喜歡自由,也享受那樣的人生;長大後卻有點害怕自由,我多麼希望有人能牽著我的手陪我走一段路,而不是在起點就放手讓我自己走。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勇敢無懼,非常喜歡自由,也享受那樣的人生;長大後卻有點害怕自由,我多麼希望有人能牽著我的手陪我走一段路,而不是在起點就放手讓我自己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