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選擇與進場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當我們已經清楚如何做本金挹注與投資部位建立,也具有風險、交易策略、績效這些概念後,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投資標的本身。首先,我們該依據什麼理由來將市場上可選的投資標的(例如股票)納入自己的投資組合之中呢?

選擇依據最常聽到的是四大面向,即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以及消息面。以下針對台灣股市作探討,併用前述的四大面向來做選股與進場依據。



買好的不如買的好?公司名氣怎麼看?


多數初入股市的人容易選擇家喻戶曉的公司股票作持有,而初次選股的新手容易碰到名不見經傳、沒有量能的地雷股,這兩者買進後常常會碰到長期套牢,問題出在哪裡?

家喻戶曉的公司,不只研究者眾,不明究理而追高買進的散戶也多;因為這樣的公司透明度似乎較高,也長久經營未倒閉,而讓人感到「安心」,因此投資者願意接受較低的預期報酬。以台股而言,如果這樣的股票股本大、股價低,這樣的現象會更明顯;若是高價股,因為追買的散戶較少,本身流動性也多半較差,這樣的現象會較不明顯。這一類股票的股價一旦下跌,市場與媒體往往會給予同情的目光,激勵散戶們支持股價,用力買進,但究竟是否為主力錯殺?新手們的期待多半會落空

至於被選中的那些名不見經傳的股票,撇開來自不適當的篩選條件不談,多半有幾種可能性:

  • 產業不受市場青睞,少有法人研究甚至炒作,也少被散戶關注。
  • 公司具有長期衰退的可能性,但盡可能粉飾太平,偽裝出一副委屈樣。
  • 曾經被炒作過,在那之後長期量能衰退,高檔套牢了一大票散戶。

上述三點之中,第一點好股票與壞股票均有,其中的好股票可謂台股的隱形冠軍,部分標的可能曾經被國內基本面和公司財報研究者揭露過。第二點對應的幾乎都是地雷股,必須要對基本面分析(透過財務報表附註內容、股東會年報、各式公開說明書等)非常瞭解才有可能迴避,如果沒有把握則可多方收集資訊,研究經營層是否具有言行一致,以及經營層頻繁的調兵遣將是否合理等,甚至可以透過產業鏈上下游與競爭對手探聽訊息,這也是一個方法。第三點對應的有一定比例是地雷股,但曾經能炒高的股票多半有再次炒高的可能性(有人稱之為「飆股基因」,我覺得很貼切),能炒高的股票多半有幾個特點:

  • 流通籌碼少,可能是股本小,或是股本大但董監持有佔比高。籌碼流動性的評斷方式可以日均成交量除以總流通股數表示,當成交量放大到一定程度時可能使籌碼流動性收緊,進而強力推升股價。
  • 經營上具有高槓桿特性,以製造業而言多半是對應營運槓桿,淨利率相較於營收容易大起大落,而股價飆升前常常是連年獲利黯淡、損益兩平,甚至虧損。為什麼會出現在選股清單之中?原因多半來自於有較低的股利淨值比、較低的負債比、較高的速動比率、長年仍可配發股利、較集中的籌碼等。製造業方面這樣的股票多具有景氣循環特性,或是產品組合有週期變動,要一飛衝天,等待的是景氣轉佳或是高毛利新產品佔比提升等。
  • 公司是話題製造者,能靈活尋求轉機題材、併購機運,或是擅於資產活用等。但多半這類公司擅於美化財報,誘使基本面分析者誤入投機賽局。

由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不論這家公司聽起來多正派或是多冷門,都不見得是可觀獲利的保證:選擇名氣大的公司容易犧牲預期報酬,股價低迷者可能是價值陷阱,日後公司可能就此一厥不振;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有可能日後高速成長一飛衝天,但也很可能一路低迷下去,而股價的波動可能只是大戶炒作,藉市場話題來高檔出貨...

要迴避價值陷阱,也要避免為了買好的而無法買的好,其實並不容易。儘管股市整體長期是成長的,但並不因此表示隨機選股的勝算可以大於五成。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盡可能讓我們的選股策略遠優於隨機選股



四大面向選股進場,與那個最重要的醬(前)汁(提)


在此,簡單說明個人認為四大面向選股應有的標準。注意我並不打算提供檢查清單與評分表,我認為弄清楚大環境風向(景氣位置)與自己的投資需求(持有期間)這類前提更重要。唯有掌握前提之後,我們才能決定各個關注項目的權重,最後才能擬出對應的檢查清單和評分表

基本面與消息面 (財報、營收、題材、產業等)

  • 在景氣復甦與擴張時期,尋找營收與毛利率可大幅攀升的公司股票,可以是長期獲利的公司但看好營收成長或毛利率跳升超出市場預期者(需要多方收集產業資訊、多研究財報附註等),也可以是先前獲利接近損益兩平點,並預期日後淨利翻正並大幅推升股價者,此類多屬景氣循環股。
  • 在景氣復甦時期,也可尋找靈活運用資金與槓桿,致力於衝刺市占率與企業併購的公司,債務舉措上多會出現新債還舊債的情形,在此時可有效降低債務利率。在景氣擴張初期,可尋找多角化轉型有成的公司股票,但對於擴充產能的公司要慎重並持保留態度
  • 在景氣擴張至趨緩期,選擇營收與獲利穩定的公司,可尋求殖利率保護。
  • 景氣趨緩至衰退期,多留意公司現金流、負債比、速動比,須多重視公司體質,同時多關注經營層作為,觀察是否為下一次的景氣復甦做好準備。
  • 產業選擇上,景氣復甦與擴張時選擇市場熱度高、具有造夢行情的股票,以及景氣循環股;景氣擴張至趨緩時,可選擇民生必需品消費相關的高殖利率股票,此時股票市場上應已出現了一大波的本益比修正,因此高本益比股票在景氣進入擴張期時最好出脫,時點通常對應到製造業成長的高檔趨緩。對於電子業而言,預判下一個熱門的產業族群也是很重要的能力,而近年缺料受惠股盛行,因此電子零組件與原料供需也備受關注。
  • 至於個股本身最重要的還是經營層的遠見與誠信,以及持有籌碼的情形,另外策略夥伴的引進對企業發展影響甚大,近年來私募入股亦相當常見。

技術面與籌碼面

  • 對於年時間級別的投資,關注還原股價的位階較為重要,例如台股大盤指數的月K若打到五年甚至十年線會是長期的極佳買點。此時觀察個股,若月K走勢與大盤相仿且公司財務與體質無大問題,此時買進都不會壞。保守的投資人可找尋符合條件的權值股做投資。
  • 若為季或年級別的持股,除了重視位階外,參考日K走勢與籌碼變化(例如投信買賣超股東平均持股張數變化)可能買在較好的價位而提升安全邊際。可考慮選擇流通籌碼小的股票,但注意這類股票不宜頻繁交易,且容易長期出現橫盤甚至盤跌。然而當利多引爆時股價上漲的衝力也會非常強勁,至於股價衝高後是否立刻反轉下殺或是高檔盤頭後緩跌,看的是日成交量是否維繫高檔,以及當下是否仍有利多或基本面支撐。生技股由於基本面不好被定價,因此常出現直線攀升後直線下殺的情形,因此是只宜低檔長期布局且不宜追高的股票。
  • 對於月或季時間級別的投資操作,主要以日K與相關的技術籌碼指標做觀察。個人認為技術面上僅觀察五日線、十日線、二十日線、以及這三個天期對應的乖離率即可,籌碼面則觀察外資或投信買賣超、融資與券資比、當沖比率、大戶持股比例與股東平均持有張數等。然而觀察歸觀察,個人是不傾向用這些數據和指標來打造交易策略的,原因之一為太多人這麼做因此無效,其次為這些數據和指標的大增、緩增、緩減、大減代表不同的意義,而在股價趨勢向上與趨勢向下也有不同的意涵,對於這方面的判讀我認為只能交給經驗盤感了。
  • 對於日或週級別的短沖操作,多半會選擇市場熱度高或成交周轉率高的股票,且為主力大量交易者(在此不討論自身作為主力去拉抬股價的情形)。操作上最重要的事情在於認清近日的各種新聞消息、總經數據、國際政治等對於股市的衝擊,以作為多空判讀。交易過程中要關注極短期效力的技術與籌碼資訊,包含股價振幅、成交明細、內外盤比、分K量能走勢圖、甚至五檔報價的掛價模式與變化過程,容錯率相當低。
  • 籌碼觀察有重要的幾個要點,除了董監籌碼外,也要注意大股東持股是否包含策略投資人或創投(相關討論可參考方頌仁、林桂光、陳泰谷等人著作的《台灣創投攻略》),公司是否另外發行特別股、普通公司債、國內或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等,並注意盈餘配發與負債清償順序。新創公司股權組成較為多元(例如各種特別股,這現象可能反映在未來掛牌的興櫃股上),持股轉讓多半也具有各種緣由故非內部人士難斷好壞。
  • 至於多數技術指標,個人認為頂多是準確一時而無法準確一世,只看均線與乖離率的理由在於他們具有實質意義(均線代表一段期間內交易者的平均成本,乖離率則是代表特定期間買進者的預期獲利率),因此是值得追蹤的量度。另外,發展AI交易策略可視為發展較為複雜的技術指標,有興趣有餘力者可自行嘗試,但個人不建議以單一市場股票集合建立資料庫並以固定時間區間區分訓練集與測試集(例如以2008至2018年數據做訓練,2018至2021年數據做測試),儘管這是多數發表文獻所做的事情。



台股市場選擇


台灣的股票市場基本上分成集中市場與櫃檯買賣,前者為眾所皆知的上市股票,後者又區分所謂的上櫃股票與興櫃股票,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由於登錄申請條件與公司資訊揭露以上市最嚴,興櫃最鬆,因此上市股票可以吸引到最多元的資金(外資與政府四大基金主要持有上市股票),也因為登錄掛牌的公司體質多半較為健全因此股票流動性佳,交易活絡。上櫃股票相比而言流動性較差,也因此股價波動較大,景氣不佳時股價較為低迷(對應到較高的殖利率,以滿足因缺乏流動性所對應的風險溢酬)。

至於興櫃股票,股價並非市場交易所決定,而是以兩家以上的輔導券商造市[註],交易規則與交易收盤時間也與上市櫃股票不同。另外由於公司營運透明度較低、公司體質健全程度較低,因此市場較不活絡,籌碼流動性差。由於承擔公司營運與流動性風險,因此若以殖利率選股,對於興櫃股票的要求必須高於上櫃股票。由於備受市場冷落,也因為公司多半尚未步上軌道,因此最具有潛力的公司與股價行情可能來自於興櫃市場,而公司也多半會在營運接近高點時轉上市櫃,因此傳言要興櫃轉上市櫃的股票股價容易大起大落,投資該公司的上市櫃公司股票也可能跟著走出一波行情。注意興櫃股票價格沒有10%的漲跌幅限制,而僅有熔斷機制(當日均價與前日均價差距達50%即暫停交易 ),因此可能在短天數內股價飆升或暴跌至預期之外的價格!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上市櫃與興櫃市場,均存在一批長年備受冷落的股票,多半在營運高點之後長年經營不善,這一類公司股票流動性極差也可能面臨日後下市變壁紙的風險,因此除非經審慎評估研究後有高成算認為公司將成為浴火鳳凰,否則勿輕易買進。至於下市股票,因仍有公司持續營運或是日後重新掛牌的可能(例如聯亞藥),其並非完全沒有價值,只是必須尋求場外交易進行買賣,不僅麻煩流動性也差,報價上也易受制於買方而吃虧。

不論上市、上櫃、興櫃股票均有投資價值,惟決策前需審慎衡量所承擔的風險大小。



註:上市櫃股票是由市場自由交易,一買對應一賣,因此成交量等於所有的買量也等於所有的賣量,內外盤比反映的是當日的買氣強度,而在非除權息的日子隔日的開盤參考價為前日的收盤價。興櫃股票的交易對手是造市券商,成交價格與單筆的成交股數由造市券商決定,每日的成交量反映的是所有的買單(多為外盤成交)與賣單(多為內盤成交)總和,當日成交均價則會是隔天(非除權息日)開盤的參考價。比較以上兩者差異,我們知道上市櫃與興櫃股票K線走勢和成交量意涵是略有不同的,因此可能需要不同的交易策略或參數。



總結


  1. 透過選股原則選出的股票清單並不是檔檔符合預期,要不是容易落入價值陷阱,就是容易為了買好的而無法買的好
  2. 選股的四大面向大家都知道,但實際上不同景氣位置、不同投資操作天期(預期持有的時間區間),關注的資訊與採取的標準會有所不同,這樣的「前提」是被多數人所忽略的。另外這四大面向應當綜合使用,而不是僅依據其中一兩項作抉擇的。
  3. 依據可承受風險不同,台股可選擇上市、上櫃、興櫃股票。對於相關規定必須事先研究好以免吃虧。不論在何市場交易,殭屍企業多數場合必須迴避,待下市股票可能是種投資機會,但伴隨極大風險而切勿輕易嘗試。



文章縮圖來源:Photo by Afif Kusuma on Unsplash

本文最新版本:2021.9.28

本文初版發布:2021.9.2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咖啡柚子的沙龍
16會員
36內容數
這裡沒有致富聖杯與操盤建議,有的是一套分析決策的心法用以面對龐大雜亂的資訊量。點滴取自於個人經歷的歸納整合,灌溉於股票理財,以期日後在投資績效與人生成就上結實纍纍。
咖啡柚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6
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幾個最簡潔扼要的觀念中,「趨勢 = 貨幣 + 心理」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其中一點。許多投資大師也都提過類似的觀點,例如不要與美國聯準會對做、關注貨幣政策與利率、了解行為心理學等。在上一篇,我們透過總經的觀點就有提到貨幣的重要性,這一篇則是探討市場心理面。
Thumbnail
2021/10/16
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幾個最簡潔扼要的觀念中,「趨勢 = 貨幣 + 心理」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其中一點。許多投資大師也都提過類似的觀點,例如不要與美國聯準會對做、關注貨幣政策與利率、了解行為心理學等。在上一篇,我們透過總經的觀點就有提到貨幣的重要性,這一篇則是探討市場心理面。
Thumbnail
2021/10/15
過去的文章中我曾經引述過霍華‧馬克斯的「買好的不如買的好」觀點作為進場的指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不只要考慮投資標的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也需要考慮大環境風向和市場心理。關於大環境風向,我們看的是總體經濟與景氣循環。
Thumbnail
2021/10/15
過去的文章中我曾經引述過霍華‧馬克斯的「買好的不如買的好」觀點作為進場的指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不只要考慮投資標的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也需要考慮大環境風向和市場心理。關於大環境風向,我們看的是總體經濟與景氣循環。
Thumbnail
2021/10/11
除了如上篇那樣的學術分析之外,我們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用來探討股價走勢,本篇從以下兩點作出發,並帶點資料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做探討:技術指標的運用,與外在因素的作用(包含市場消息、公司基本面等)。
Thumbnail
2021/10/11
除了如上篇那樣的學術分析之外,我們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用來探討股價走勢,本篇從以下兩點作出發,並帶點資料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做探討:技術指標的運用,與外在因素的作用(包含市場消息、公司基本面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個股被市場炒作成為投機熱門標的,因為股價被拉高了,較少會有長期投資的資金願意追價,唯一目的就是拉高股價而出貨,大戶的獲利是來自於投機客或散戶的追價,而通常只要有利多新聞加上股價長紅就可以達成目的,
Thumbnail
當個股被市場炒作成為投機熱門標的,因為股價被拉高了,較少會有長期投資的資金願意追價,唯一目的就是拉高股價而出貨,大戶的獲利是來自於投機客或散戶的追價,而通常只要有利多新聞加上股價長紅就可以達成目的,
Thumbnail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可以賺錢的股票,只有當主力布局完成需要抬高股價或甚至賣股出貨時,才會釋出各種利多訊息,所以從新聞、雜誌吸收資訊努力做功課的投資人,很高的機率會選中有人提前布局,或主力要偷溜的股票
Thumbnail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可以賺錢的股票,只有當主力布局完成需要抬高股價或甚至賣股出貨時,才會釋出各種利多訊息,所以從新聞、雜誌吸收資訊努力做功課的投資人,很高的機率會選中有人提前布局,或主力要偷溜的股票
Thumbnail
從風險的角度出發,思考不要買哪些股票,當投資人試著思考哪些是投機客或大戶會優先脫手的股票,進場時會比較小心,換個角度思考比較不會忽略風險,無形中就會避開風險。
Thumbnail
從風險的角度出發,思考不要買哪些股票,當投資人試著思考哪些是投機客或大戶會優先脫手的股票,進場時會比較小心,換個角度思考比較不會忽略風險,無形中就會避開風險。
Thumbnail
當投資人把注意力放在在單一個股時,容易忽略周遭的變化,也輕忽隨之而來的風險,就像新聞把關注焦點放在最強勢上漲的股票上,其他股票悄悄的下跌也沒有人會注意
Thumbnail
當投資人把注意力放在在單一個股時,容易忽略周遭的變化,也輕忽隨之而來的風險,就像新聞把關注焦點放在最強勢上漲的股票上,其他股票悄悄的下跌也沒有人會注意
Thumbnail
前篇討論了如何選擇投資標的,並以台灣股票為對象進行說明。本篇則是關於當買進之後我們該如何處理它們。
Thumbnail
前篇討論了如何選擇投資標的,並以台灣股票為對象進行說明。本篇則是關於當買進之後我們該如何處理它們。
Thumbnail
基本面的好消息是讓投資人持續套牢最大誘因,股價相對高點總是最熱絡、最多好消息、前景最看好,也最可能讓投資人追價而套牢,這是股市不變的道理。
Thumbnail
基本面的好消息是讓投資人持續套牢最大誘因,股價相對高點總是最熱絡、最多好消息、前景最看好,也最可能讓投資人追價而套牢,這是股市不變的道理。
Thumbnail
基本面條件不佳的股票,即使沒有買貴,卻可能是買錯了,對於這些中低價股,要小心避免為了股價的短線獲利卻造成長期套牢,所以在投資角度而言,上漲的家數較多,不一定就會對投資人有利。
Thumbnail
基本面條件不佳的股票,即使沒有買貴,卻可能是買錯了,對於這些中低價股,要小心避免為了股價的短線獲利卻造成長期套牢,所以在投資角度而言,上漲的家數較多,不一定就會對投資人有利。
Thumbnail
許多無法具體量化表現的股價特性,可以說是個股的股性,這是背後主力大戶的特性,只能從經驗去認識與理解,......各種選股條件最後都會回歸到一個問題:能否讓人安心持股?
Thumbnail
許多無法具體量化表現的股價特性,可以說是個股的股性,這是背後主力大戶的特性,只能從經驗去認識與理解,......各種選股條件最後都會回歸到一個問題:能否讓人安心持股?
Thumbnail
股市行情初期是以投資角度為主而展開的,因為剛開始可以找到比較多股價相對較低,較適合投資的股票,當行情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已經不容易再找到相對便宜而值得投資的股票,所以行情總是以投機做結尾
Thumbnail
股市行情初期是以投資角度為主而展開的,因為剛開始可以找到比較多股價相對較低,較適合投資的股票,當行情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已經不容易再找到相對便宜而值得投資的股票,所以行情總是以投機做結尾
Thumbnail
投機者常從無知中獲利,在一個漲聲熱絡的市場中,知識是多餘的,而經驗則會造成阻礙,但投機者典型的經驗是一時的獲利,最終以虧損收場(葛拉漢論投資)。
Thumbnail
投機者常從無知中獲利,在一個漲聲熱絡的市場中,知識是多餘的,而經驗則會造成阻礙,但投機者典型的經驗是一時的獲利,最終以虧損收場(葛拉漢論投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