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傳》-(1)牧師之路

2021/10/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所以會對梵谷的故事產生興趣,是源於美國創作歌手Don McLean的單曲《梵谷之歌》(Viencent),歌詞中含有許多對梵谷作品的描述,蘊含著某種平靜而激烈的情緒,用一種很含蓄的方式成功吸引到我,如同梵谷的作品,無法精確說出其優劣,卻會讓人目不轉睛地盯著它,難以自拔。當初聽到這首歌時還未看《梵谷傳》,如今回頭去聽、去感受,不得不佩服Don McLean揣摩意境的敏銳度,完美地將書中情境轉化到音樂創作之中。
《梵谷傳》/九歌出版社
《梵谷傳》(Lust for Life) 原書出版於一九三四年,為小說體之傳記,作者是美國著名傳記作家伊爾文·史東 (Irving Stone, 1903-1989)。在撰寫過程中,史東參考梵谷寫給弟弟西奧的三卷書信,並且做了大量田野調查,追隨梵谷的腳步親自去考察,為的就是逼近事實。譯者為余光中,我認為他翻得近乎完美,頗具詩意,特別喜歡他在描寫色彩時那強烈而生動的筆法。
文生·梵谷 (Vincent van Gogh),一八五三年生於荷蘭南部布拉班特省的小鎮崇德 (Zundert, Brabant),為後印象派代表畫家。三十七歲逝世於法國北郊的小鎮奧維 (Auvers-sur-Oise),因陷於精神疾病的痛苦,最終在麥田裡舉槍自殺。

梵谷的父親西奧多勒斯是位不得意的牧師,父子間意見不合並非一兩天的事,但即便如此,他的宗教熱忱可說深受家庭影響。二十四歲去到阿姆斯特丹準備神學院的入學考試,跟著一位猶太裔老師——孟德·達·科斯塔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以成為一位職業牧師為目標。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很快便發現自己終究不適合正規教育,內心裡,漸漸開始回歸他最初想當一位福音牧師的初衷,去服務那些窮人、病人和被蹂躪的人。達·科斯塔察覺到這位有志青年內心的矛盾,這個階段的生命已然來到了岔路口,勢必要跨出下一步。
「無論你做哪一行,」孟德說過,「你都做得好的,最後你總會表現自己,就憑那種表現你不虛此生。」
就此,梵谷收拾行李,前往布魯塞爾的福音學校,接受成為傳教士的培訓。即使家裡會鄙視他,他似乎也不再在乎了,因為達·科斯塔已經給了他充分表現自己的勇氣。

作為本書中梵谷事業的開頭,這段其實埋了許多伏筆。像是梵谷在阿姆斯特丹,去姨丈家吃飯時,與表姐凱伊的對話中,就時常談到自己對藝術的看法;或是在《十字軍東征史》裡的一段話便可看出畫家泰斯·馬瑞斯 (Thys Maris) 的畫面,種種跡象都顯示梵谷對畫作細緻的觀察,以及一顆早已根深蒂固的藝術家的心。達·科斯塔鼓勵他勇敢表現自己的那段話,也用了荷蘭大畫家冉伯讓 (Rembrandt van Ryn) 的例子做比喻。
「藝術的主要價值,文生,在於它讓藝術家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冉伯讓已經達到他所了解的自己生命的目的;就已不虛此生了。」
對梵谷來說,藝術與宗教其實是一體兩面。即使這段話其實在鼓勵梵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成為一位福音牧師,為弱勢的人付出心力,服務自己信仰的宗教,但也暗指了其為藝術獻身的最終使命。
小羽
小羽
一位來自台北的高中生 用學生的視角,默默紀錄著世界 希望透過文字發揮微薄的影響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