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印象派

含有「後印象派」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 是後印象派喬治•秀拉所繪。畫作上有40幾人、還有小動物,應該是熱鬧喧嘩的場景,但視覺上為何看似一種被瞬間暫停的狀態?感覺安靜與平和。 〈草地上的午餐〉克勞德‧莫內 觀畫的視覺感帶來不存在的聲音,多了聽覺上虛幻的意外。畫作上儘管只有12人,卻是一場樹林草地間熱鬧的聚會。
Thumbnail
梵谷這個藝術界大IP,是如何從默默無名到被轉印在各個商品上,成為策展流量密碼,就從他的風格轉化史說起吧~
Thumbnail
追溯梵高在聖雷米療養院的足跡,感受他創作靈感的來源。文章詳細介紹了從亞爾前往聖雷米療養院的交通方式、療養院內的景觀與歷史,以及梵高在療養院期間的創作環境。
Thumbnail
陳國瑛-avatar-img
2025/03/14
非常喜歡妳的分享。感謝!
遊走世界的高娜-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5
陳國瑛 謝謝你的留言!!
現代藝術(Modern Art)通常指的是在 1860 年代至 1970 年代之間創作的藝術品,包括了多樣風格和運動,這些代表了對傳統藝術的一種摒棄。現代主義和現代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這個時期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每個層面。
Thumbnail
謝謝分享,很清晰解釋不同藝術派別!我喜歡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風景畫,每次看畫都令我很嚮往畫內的世界。近期我也很喜歡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感覺又舊又新很有趣!
今天終於來富邦美術館了,不過沒想到竟然排滿了人龍,估計是因為《梵谷:尋光之路》即將閉展與本身人氣。約莫排了30分鐘才入場。 如果說對於梵谷的印象,大概始於《星夜》這幅畫,還有那首可以朗朗上口《Vincent》。一開始會覺得梵谷的畫很特別,但是後來讀了《梵谷傳》後,認識這位孤寂的流星,就這麼
Thumbnail
後印象派大師-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並於1890年7月29日舉槍自殺,享年37歲。梵谷一生懷才不遇、因憂鬱症而創造出不少經典作品。他的繪畫風格色彩鮮艷、大膽、筆觸勾畫俐落,影響了後續的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
Thumbnail
5/5梵谷尋光之路
梵谷的作品真的很讚,除了展現優美的風景,還可透過筆觸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十分動人。
Len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30
遊走世界的高娜 看到你在英國去很多博物館,覺得好棒~~~在那邊可以看到更多藝術家與藝術作品,已追追~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阿姆斯特丹 - 梵谷博物館的觀展體驗,包括對作品的感受與博物館的策展設計。這裡充滿了藝術的故事,無論是喜愛梵谷的藝術迷,還是單純想要了解更多文化的旅客,都能在這裡找到靈感,看完也會很動容! 阿姆斯特丹有一個都市傳說:去梵谷博物館絕對不要醒著進
Thumbnail
5/5梵谷博物館
黃璧怡-avatar-img
2024/10/27
梵谷的作品被印製成明信片、咖啡杯等等紀念品,總是給人開心、漂亮的感覺。但璧怡去畢梵谷博物館後,才充分看見畫家那份失落和不快。感謝Donna這篇文章,讓璧怡找到共鳴🌻
Donna W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7
黃璧怡 謝謝你的喜歡~
為了看一眼,那一百年前畫裡的現今.....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7/14
今昔對比,饒富趣味。廣場寬闊,佩服當年城市的設計,能適應這百年來市民的使用;後方建築不變,一定用的是耐風雨的建材吧?那座雕像看盡百年來的熙來攘往,如果會說話,不知會說啥?試問黃金花枝圈,旅遊當時街頭有發生什麼浮動嗎?
黃金花枝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1
陽台觀察者 千萬別客氣,很高興與你交流
凱蒂與奶奶一起去博物館看畫,沒想到伸手要去碰「向日葵」的畫時,不小心把花給打翻了,還在想怎麼恢復時,另一幅畫竟然說話了......。 跟著凱蒂冒險,進入畫中,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後印象派畫家與作品,更棒的是一起走進畫裡感受跳越時空的藝術饗宴!
Thumbnail
Sunny-avatar-img
2024/06/14
好特別的繪本!謝謝分享👍能夠藉由繪本故事進入印象派世界,真的好有文藝氣息,有機會我也想找這本來看看😊
鄰家女孩繪本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8
Sunny 這系列有好多本,感覺都很好看~~
對於印象派之後我亂成一團,尤其是二戰後那團。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