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開供應鏈| 聖誕節禮物要漲價
方格精選

斷開供應鏈| 聖誕節禮物要漲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過慘澹的9月後,美股10月第一個交易日止跌回升,收高開門紅!

美國勞工部在盤前公佈重磅數據,8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成長幅度較7月繼續擴大到4.3%,是過去30年來最大成長幅度,而美國聯準會重視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年增率來到3.6%,毫無疑問同步達30年來最大漲幅。

雙雙創高,不免讓物價滯留高點的疑慮再度浮現檯面。

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年增率,截圖自investing.com

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年增率,截圖自investing.com

包含台股在內的各國股市,上週都出現相當幅度的修正,媒體競相報導通膨疑慮再起,美債殖利率上升,供應鏈問題延燒,影響許多原物料、半導體供應面,到近期中國限電措施等問題。

許多讀者就想問一句:供應鏈還好嗎,會不會因為各種因素產生的螺旋效應,有斷裂的可能?

raw-image

進入10月,代表美國傳統消費旺季即將降臨,各廠商正為了感恩節與聖誕節積極備貨,供應鏈拉扯的效應絕對會影響整體成本,也因此美國知名客戶關係管理平台Salesforce上週三提出預測,2021年11~12月,消費者物價預期會年增20%,相對的全球、美國假期下單量,將分別下滑2%、4%。

消費旺季的陰影:庫存與毛利

今年對於各廠家將面臨一大挑戰:缺工。 美國各州雖然陸續停止薪資補助,因為
疫情衝擊聘僱供需結構,美國8月平均時薪年成長率來到0.6%,時薪從7月的25.85美元成長到8月的每小時25.99美元。

進口的成本提高,人力成本同樣攀升,這些因素將讓庫存如何有效且即時鋪貨充滿不少變數,一旦商品成本墊高,必有部分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美國平均每小時所得年增率,截圖自tradingeconomics

美國平均每小時所得年增率,截圖自tradingeconomics


美國平均每小時所得,截圖自tradingeconomics

美國平均每小時所得,截圖自tradingeconomics

類似的情形在最近的原油市場上演著,一是天災導致煉油停擺,二是供應比原先預想緊俏,都推升國際原油價格悄悄創下波段新高(開車族荷包比較消瘦!)。

在可預期的未來,通膨不見得會暴衝,然而原油屬CPI高權重,勢必引領物價盤旋於高點,這段高物價時期可能會比聯準會官員們預期來得更久。

新的一週,新的月份,祝每位讀者都順心如意。

avatar-img
諸葛呆的耕讀筆記- 投資人生
137會員
302內容數
我是諸葛呆,超過20年的實戰交易經驗。曾任職避險基金、上市公司投資部,聚焦原物料大宗商品、總經分析與股匯研究。"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外匯 #投資 #CBOT期貨 #黃豆 #玉米 #小麥 #原物料 #原油 #美股 #ET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序即將進入第四季,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一陣又急又兇猛的原物料多頭走勢,讓人記憶猶新,很多人都在思考,原物料是否有機會重返榮耀?還是打回原形,是令人驚心的農藥呢? 中國引擎熄火 如大家近期看到中國限電措施,如同黑天鵝降臨,也讓國際原物料行情受到波及,許多壓榨廠調降稼動率甚至必須直接停工。
台灣央行上週召開理監事會議,毫無意外的對利率未做任何調整,維持在1.125%的歷史低點。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75%,明年為3.45%,今年CPI年增率為1.7%。 本次央行花了非常大篇幅解釋通膨是暫時性,台灣和幾個已開發國家相同,通膨於明年開始將逐步下滑,然而新興市場各國可能飽受物價上漲的挑戰。
近期美國黃豆進入收成期,各產州加緊腳步作業,這段期間的天氣大多良好,也讓過程中產量可能減少的問題暫掃疑慮,但這也意味著,美國黃豆產量離歷史高點愈來愈近! 縱使如此,黃豆期貨並未供給面的利空下跌,繼續在1270美分以上價格徘徊。
最快11月縮減購債(taper) 表示「很快」將啟動縮減資產收購計畫,可能在下一次利率會議11月宣佈啟動,並在2022年中完成。這段聲明有段重要註解:Fed傾向縮減購債程序完成後才開始升息。
美股要崩盤了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標題,更是這幾天大家相互討論的熱門話題。在此同時,將迎來最新一次的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每次會議之前,震盪儼然成了新常態。 在核心通膨與非農就業數據皆低於預期,縮減購債(taper)應該不會是這次的會議主角......吧? 必須說,誰也沒把握這次會議不會有弦外之音
首先來看看馬來西亞棕櫚油8月份供需狀況,市場預期:庫存降至174萬噸、產量為170萬噸、出口量為124萬噸。 報告結果出爐,庫存為187.5萬噸(月增25.3%),也是14個月以來的最高庫存水位。產量為170.2萬噸(月成長11.8%);8月份出口量為116.3萬噸(月衰退17.1%)。
時序即將進入第四季,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一陣又急又兇猛的原物料多頭走勢,讓人記憶猶新,很多人都在思考,原物料是否有機會重返榮耀?還是打回原形,是令人驚心的農藥呢? 中國引擎熄火 如大家近期看到中國限電措施,如同黑天鵝降臨,也讓國際原物料行情受到波及,許多壓榨廠調降稼動率甚至必須直接停工。
台灣央行上週召開理監事會議,毫無意外的對利率未做任何調整,維持在1.125%的歷史低點。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75%,明年為3.45%,今年CPI年增率為1.7%。 本次央行花了非常大篇幅解釋通膨是暫時性,台灣和幾個已開發國家相同,通膨於明年開始將逐步下滑,然而新興市場各國可能飽受物價上漲的挑戰。
近期美國黃豆進入收成期,各產州加緊腳步作業,這段期間的天氣大多良好,也讓過程中產量可能減少的問題暫掃疑慮,但這也意味著,美國黃豆產量離歷史高點愈來愈近! 縱使如此,黃豆期貨並未供給面的利空下跌,繼續在1270美分以上價格徘徊。
最快11月縮減購債(taper) 表示「很快」將啟動縮減資產收購計畫,可能在下一次利率會議11月宣佈啟動,並在2022年中完成。這段聲明有段重要註解:Fed傾向縮減購債程序完成後才開始升息。
美股要崩盤了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標題,更是這幾天大家相互討論的熱門話題。在此同時,將迎來最新一次的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每次會議之前,震盪儼然成了新常態。 在核心通膨與非農就業數據皆低於預期,縮減購債(taper)應該不會是這次的會議主角......吧? 必須說,誰也沒把握這次會議不會有弦外之音
首先來看看馬來西亞棕櫚油8月份供需狀況,市場預期:庫存降至174萬噸、產量為170萬噸、出口量為124萬噸。 報告結果出爐,庫存為187.5萬噸(月增25.3%),也是14個月以來的最高庫存水位。產量為170.2萬噸(月成長11.8%);8月份出口量為116.3萬噸(月衰退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