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專業閱讀分享 :《作家之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家之死
不論是傳統認知上出書寫專欄的作家,還是在網絡發文的作家,作家們的每一篇作品都值得讀者欣賞和尊重。作為萬千讀者之一的我,感激這個年代,仍然熱心於寫作的作家們,因為有你們的存在,豐富了這個看似熱鬧,但實際冰冷的世界。

在急速轉運的世界,當閱讀者成為少數。


看過「《作家之死》結集緣起」,就會明白這本書出版的源由和作家們的用心,然後換來一陣心酸和唏噓。早知道作家們收到的版稅不多,但沒想過少至這樣的程度,到底作家們是靠什麼生活的?當閱讀的人少、版稅不夠生活、紙媒萎縮的各種因素下,創作出版業惡性循環,大概再過些日子就像大堡礁的珊瑚一樣需要保育才能勉強維持下來。生態鏈持續不健全,若不能治本,現在任何的補助或推廣都恐怕就只能拖延一下,最終都是難逃一死。

在這個城巿要生存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是以創作維生。


《作家之死》由十三位作家合著,環繞著「死」點題創作。人總是對死後的世界有著不同的幻想,因為創作,人們才能把生前和死後的畫面連結起來。現實中,我們只能從生前的角度去看事情,有如2D畫面。從幻想和創作裡面,人死後仍然有回應,把生前和死後的世界連接起來,成為3D畫面,一切都更加立體。
每一篇開首都有作者的序,每一篇的故事都各有特式。十三位風格各有不同的作者, 十三篇看似零碎的故事,放在一起卻有一種完整和一致性。
文人本來就比一般人來得感性,在這個紛亂的時代,當一般人都有著各種的情緒問題和生活困擾,對事情有著敏感度更高的作家們這兩年應該活得更不容易,不論是經濟環境還是情感上。
而自己在這一年也經歷過很多精緒上的問題,上過各種療癒班,嘗試過不同的療癒方法,也看過幾本療癒系的書。在困難的日子裡,寫下了不少沒有公開的文章,偶然隨手翻出來看,都是記下了徬徨且凌亂的思緒,就像用手撕破的紙張,在盒子裡存放着一小塊一小塊的碎片,雖然殘缺,但這就是這一年的自己。
在艱難的日子,作者們仍然為行業留一扇窗,不單止合着散文集,以全數收益替新作者出書。此書出版言的一句「在看似沒希望的地方,才需要盼望。」《作家之死》出版後,出版社開設 IG 專頁「作家不死」作為延續,作為平台吸引新作家投稿。專頁在九月底開始了徵文活動,心裡也會很想參與,可是拖延症又在發作。 火苗雖小,但每個人也盡一分力,才能把寫作之火燒開去。

《作家之死》購買平台 : 亮光文化 Pinkoi
13 作家:森美、梁望峯、王貽興、鄭梓靈、素黑、唐希文、孤泣、藍橘子、鄺俊宇、陳煩、黎特、阿檸、Osca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4會員
161內容數
要想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寄你一片夏雪 的其他內容
來到最後一日,先要感謝一下橦本。若果沒有他陪我一齊參與,我大概不能堅持到今日。 萬事起頭難,既然我們都開始了,何不好好的繼續下去? 就像馬拉松一樣,經過這七天,我們就像熬過了最初的十幾公里,往後的路縱然仍然很長,幸慶遇上了速度相近的一個人在身邊,在發力向終點衝時間之前,一起努力着。
從討論區買回來的二手復古相機藏着的秘密,相片裡的神秘影像,之後的意外和最後的訊息都有詭異的氣息。
若無其事不一定是負面的意思,甚至可以說成這四個字本來就是中性的。
偶然也會想快要出來工作了十年,是不是要追求另一個層次。我是有點心動。這個決定是勇敢追夢還是太過衝動...
關於瑪格麗特,相傳有一個很傷感的故事。
誰說,月球永遠都會追隨着地球? 月球到底要走到多遠 才被察覺早已遠離?
來到最後一日,先要感謝一下橦本。若果沒有他陪我一齊參與,我大概不能堅持到今日。 萬事起頭難,既然我們都開始了,何不好好的繼續下去? 就像馬拉松一樣,經過這七天,我們就像熬過了最初的十幾公里,往後的路縱然仍然很長,幸慶遇上了速度相近的一個人在身邊,在發力向終點衝時間之前,一起努力着。
從討論區買回來的二手復古相機藏着的秘密,相片裡的神秘影像,之後的意外和最後的訊息都有詭異的氣息。
若無其事不一定是負面的意思,甚至可以說成這四個字本來就是中性的。
偶然也會想快要出來工作了十年,是不是要追求另一個層次。我是有點心動。這個決定是勇敢追夢還是太過衝動...
關於瑪格麗特,相傳有一個很傷感的故事。
誰說,月球永遠都會追隨着地球? 月球到底要走到多遠 才被察覺早已遠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這本書敘述了平凡人的一生,書中沒有所謂跌宕起伏的劇情,故事裡那些讓人悲痛的事件也都是平凡人可能遭遇的經歷,連在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這種在後人想像中十分殘酷恐怖的背景下,也藉由主角福貴的故事了解到,雖然身處於該時代,平凡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嚴峻,但也不至於像後人所想像的那般慘烈。
Thumbnail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Thumbnail
2021年忙得像陀螺轉?如何放鬆身心找回健康? 這本小書很適合現代忙碌人,重新找回健康。我是初學者想找方法進入冥想大門,依書中步驟早晨在床上坐著練習,覺得慢慢有點感覺,對初學冥想很實用的入門書。
Thumbnail
如果今天你戶頭裡的錢連一杯星巴克都買不起,我給你一個五年內將資產成長至三千七百萬元、達成提早退休的挑戰,而且以後都不可以去工作、用正職換取收入(好機車,真的有人要理我嗎),你有辦法完成嗎?你會如何完成? 想不到的話,來看本書作者如何完成吧!
Thumbnail
前言 我稍微解釋為甚麼我會說這是部「爭議作」。 首先我認為小說是好看的,但出版社與作者給它貼上的標籤,讓它成了本雷作。 角色 我覺得登場的角色有很多,但一個也記不住。 不過我覺得應該澄清一點:我認為主角以及不重要的角色區分的很分明,但我會這麼說是另有含意。 如果說角色個性鮮明,莫非就代表這個
Thumbnail
非常榮幸有機會在8月底時受到采實文化的邀請來做閱讀心得的分享,這也是我首次收到出版社的邀請閱讀分享初體驗,很開心有這個機會,也與大家分享喜悅。 您是否隨著薪水待遇水漲船高,生活支出開銷也不自覺跟著愈大?您是否將大多數的時間獻給工作,換得了更多的物質性滿足,卻也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健康、親情、興趣)?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這本書敘述了平凡人的一生,書中沒有所謂跌宕起伏的劇情,故事裡那些讓人悲痛的事件也都是平凡人可能遭遇的經歷,連在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這種在後人想像中十分殘酷恐怖的背景下,也藉由主角福貴的故事了解到,雖然身處於該時代,平凡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嚴峻,但也不至於像後人所想像的那般慘烈。
Thumbnail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Thumbnail
2021年忙得像陀螺轉?如何放鬆身心找回健康? 這本小書很適合現代忙碌人,重新找回健康。我是初學者想找方法進入冥想大門,依書中步驟早晨在床上坐著練習,覺得慢慢有點感覺,對初學冥想很實用的入門書。
Thumbnail
如果今天你戶頭裡的錢連一杯星巴克都買不起,我給你一個五年內將資產成長至三千七百萬元、達成提早退休的挑戰,而且以後都不可以去工作、用正職換取收入(好機車,真的有人要理我嗎),你有辦法完成嗎?你會如何完成? 想不到的話,來看本書作者如何完成吧!
Thumbnail
前言 我稍微解釋為甚麼我會說這是部「爭議作」。 首先我認為小說是好看的,但出版社與作者給它貼上的標籤,讓它成了本雷作。 角色 我覺得登場的角色有很多,但一個也記不住。 不過我覺得應該澄清一點:我認為主角以及不重要的角色區分的很分明,但我會這麼說是另有含意。 如果說角色個性鮮明,莫非就代表這個
Thumbnail
非常榮幸有機會在8月底時受到采實文化的邀請來做閱讀心得的分享,這也是我首次收到出版社的邀請閱讀分享初體驗,很開心有這個機會,也與大家分享喜悅。 您是否隨著薪水待遇水漲船高,生活支出開銷也不自覺跟著愈大?您是否將大多數的時間獻給工作,換得了更多的物質性滿足,卻也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健康、親情、興趣)?
Thumbnail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