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觀影筆記】穎的週末午後片單(黑白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家喜歡看黑白電影嗎?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有時去除了繁雜的炫目配色,純粹的黑白光影更能訴諸於電影敘事本身。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穎心目中的好片吧!(以下幾部以觀影時間為順序)

《切腹》,1962年

raw-image

由《人間的條件》《怪談》小林正樹(1916 - 1996年)導演,《影武者》《亂》仲代達矢 主演,是穎爸心目中TOP 10之一。

故事源出於《井伊家覺書》裡的一段文字:「寬永庚午七年(西元1630年),五月十三日,晴。清晨伊始,空氣中就散發炙熱的氣息。上午十時,牟之助先生送來了白川新鮮的鱒魚,特此獻給老中井大坎守大人。除此之外,沒有其它事可供記載。井伊家在神橋上的大宅,莊嚴平靜如常。但是,到了正午時分,元芸州廣島福島家的浪人,來到井伊家的門前,要求借用內宅的殉道場,切腹自盡。下午六時,津雲半四郎死於切腹。」

浪人從中午進門,一直到下午六時才死亡。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2011年翻拍了《一命》,由市川老海藏(十一代目)、役所廣司、瑛太主演。但在我的心目中,仍比不上黑白版的《切腹》所帶來的震撼感。

衍生閱讀:

《切腹》:布衣之怒,武士時代最後的輓歌

從《切腹》到《犬之島》──名為武士道的偽善政治

《依達的抉擇》,2013年

raw-image

從小在修道院長大的孤女安娜,在宣誓終生成為修女的前夕,才得知自己在世上還有一位親人,於是安娜離開修道院走進塵世中,尋找自己的根源與原本的名字:依達。

《依》曾獲得倫敦電影節最佳影片,並榮獲2015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導演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ł Pawlikowski)2018年續作:《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依舊訴說著波蘭,這塊飽受戰爭蹂躪的土地的故事。

衍生閱讀:依達走出修道院的時候

《第七封印》,1957年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近幾年好萊塢無所不在的瑞典魅力?從《北非諜影》的英格麗•褒曼、《普羅米修斯》的歐蜜•瑞佩斯、阿湯哥《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中的蕾貝卡•弗格森、《自殺突擊隊》的喬爾•金納曼、《沙丘》的史戴倫•史柯斯嘉,及其子:《超級戰艦》的亞歷山大•史柯斯嘉,《維京傳奇》的古斯塔夫•史柯斯嘉,和《神棄之地》的比爾•史柯斯嘉…等人,個個都是極具辨識性的好演員。

1957年的黑白劇情片《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則由《處女之泉》《野草莓》瑞典大導演英格瑪•柏格曼執導、《大法師》麥斯•馮•西度主演,公認是 柏格曼 的經典代表作。但對穎來說,這感覺很像哈姆雷特帶著桑丘,從十字軍東征回鄉後遭逢瘟疫肆虐,在西洋棋盤上與死神討價還價,為自己多爭取些時間的存在主義故事。

《內布拉斯加》,2013年

raw-image

報紙上一則中獎廣告,成為人性的照妖鏡,也牽扯出小鎮人們的暗潮洶湧。老人伍迪深信自己中了大獎,不顧家人的反對決心步行,從蒙大拿州老家到內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去領回獎。小兒子戴維拗不過固執的老爸,只好開車載著他千里迢迢前去領獎。途中,回到老爸過去的家鄉順道探望親戚,過去的一切逐漸浮上檯面,戴維才發覺,自己從未真正認識的老爸,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雖然預告中不斷地提示著觀眾這是部喜劇片,但穎在觀看過程中並不覺得幽默,更像是種讓人哭笑不得的嘲弄與諷刺:一票聞風而來要求分杯羹的親戚、嘴裡說最挺你實則帶頭嘲笑你的塑料朋友...人生,不就是這些狗屁倒灶的爛事大雜燴嗎?

幸好,老酒鬼伍迪有個潑辣的老婆,敢當街指著居心不良的親戚鼻子叫罵;有個心性純良的兒子戴維,願意花時間陪伴他走一趟,即使明白一切皆是徒勞。與伍迪父子倆一同踏上這趟公路旅行,你也會慢慢理解他們、同情他們。尤其是最後的劇情反轉,真的很大快人心!

《羅馬》,2018年

raw-image

改編自《你他媽的也是》《人類之子》《地心引力》墨西哥導演 艾方索·柯朗 的童年經歷,藉原住民女僕 克莉奧 之眼,看著當地的白人中產階級家庭,如何逐步崩解,以及墨西哥市1971年的街頭血腥鎮壓事件(Corpus Christi massacre)。

我非常喜歡飾演女僕 克莉奧 的耶莉莎·阿帕里西奧,電影裡也有好幾處運鏡非常漂亮的長鏡頭,將白人家庭,與原住民幫傭階級做了無數次的明顯對比,這個缺少父親角色(或出逃或不願意承擔責任)的母系家庭,經歷種種的磨難後而團結在一起,成為真正的家人。

《曼克》,2020年

raw-image

大衛‧芬奇 改編自其父 傑克·芬奇(1930-2003年)的劇本,故事主要敘述著赫爾門·J·曼克維奇撰寫電影《大國民》(Citizen Kane,又名:公民凱恩)之劇本時,與劇場名導奧森·威爾斯在製作過程中和電影發行前出現的問題。

《大國民》於1941年上映時,因影射當時的報業大王威廉·赫斯特,受到不少輿論施壓,只能在有限的劇院播放,從而影響影片票房成績不佳。直到多年後,逐漸被承認其藝術價值,評選為「百年百大電影」之榜首。

赫爾門·J·曼克維奇(暱稱:曼克),這位紐約戲劇評論家、劇本醫生、才華洋溢又愛嘲諷時事的酒鬼,因緣際會成為好萊塢名流們的座上客,也因口無遮攔被業界冷凍雪藏。他與威爾斯,以及其他沒沒無聞的編劇和幕後工作人員們,身處於電影業逐漸改頭換面的風頭上,《大國民》為當時充斥了黑幫片與西部片的好萊塢,提供了一種新的電影敘事方式。我想,這才是傑克·芬奇 當初為何會寫出《曼克》這部劇本的初衷。

《呼朋引伴》,2021年

raw-image

這幾年異軍突起的美國製片公司A24繼《綠騎士》後,又一部動人也餘韻無窮的故事:《呼朋引伴》(C'mon C'mon)。

四座城市,四本書,一段流轉於不同城市的街頭訪談,一對形同陌路的姊弟,兩個重新認識的舅甥,是重新梳理城市形象與其過往歷史的巡禮,也是一段互相了解的過程,一次修補親密關係的機會。衍生閱讀:

《馬克白的悲劇》,2021

raw-image

同是A24出品,由《冰風暴》《險路勿近》柯恩兄弟之喬爾·柯恩 導演,《私刑教育》丹佐華盛頓、《游牧人生》法蘭西絲‧曼朵曼主演,重新詮釋莎士比亞最短小精幹、最膾炙人口,也最為陰暗、最富震撼力的故事《馬克白》。

如舞台般具戲劇張力的佈景,再加上愛倫‧坡恐怖小說中的驚悚氛圍。荒野中鬼魅的女巫身影,一則語焉不詳的預言,將人性中的貪婪、野心,放大至無極限。然而,成也預言,敗也預言;曾經的英雄馬克白,最後也死於預言中,成為命運的魁儡。應驗了希臘古諺中的那一句:『神欲毀滅一個人,必先稱其偉大。』

喜歡今天的介紹嗎?感謝大家的觀看,你也有喜歡的黑白片嗎?歡迎留言分享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3/01/28
很精彩的片單,謝謝分享!很高興看到我心目中不能不看的「內布拉斯加」也在片單中。如果要我加一部電影到片單的話,我一定會加黑澤明經典作品羅生門。
子穎-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28
《羅生門》也很讚!我在橋本忍的回憶錄看到更完整的幕後故事,正在籌寫中,敬請期待!😘
白舟-avatar-img
2022/03/10
讀完您的分享,想看《呼朋引伴》了! 我記得上次看黑白電影是通識課看的,是在講居里夫人的故事。而我覺得黑白電影有獨特的氛圍,會讓人比較冷靜和專心😁😁
子穎-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10
我也是覺得黑白電影的獨特氛圍很吸引我才開始接觸的。 感謝你的閱讀與留言喲!😘
泡澡的太陽-avatar-img
2022/03/09
不太習慣,黑白電影不知道是不是色彩的關係看起來眼睛很吃力
子穎-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9
一開始的確會不太適應,幸好現在的電影底片畫質非常高清,少了五顏六色的干擾,能讓人更為專注劇情。當然,這點也是見仁見智啦!😁😁😁
二宮hikaru-avatar-img
2022/03/08
我告訴你另外一件事喔,有部法國電影"男歡女愛"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Man_and_a_Woman 是黑白與彩色並用的浪漫電影,這是因為1966年當時彩色電影剛問世,因為成本關係,全彩色超出了製片預算,所以晚上較黑暗的場景,就用黑白膠片來拍攝,但我看過之後這樣的手法並不矛盾...。
子穎-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8
大家看部落格,大多都是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需要的資訊,至於藝術成分就見仁見智了。藝術創作是需要時間和心力付出的,支持閱讀有價喲!😘😘😘
二宮hikaru-avatar-img
2022/03/08
我也看過北非諜影啊,主題曲太經典,千禧年的時候,重慶南路有很多賣黑白電影的盜版VCD,可能年代久遠版權不算侵權?? 像是魂斷藍橋,禁忌的遊戲,大江東去(瑪麗蓮夢露主演),齊瓦哥醫生等等(這個是彩色),都是電影主題曲迷死人的,當然,還有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期與第凡內早餐。
子穎-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8
很讚的回憶呢!為了追片走遍大江南北,哈哈~😁😁😁 感謝分享喲!👍👍👍👍
avatar-img
子穎的沙龍
205會員
108內容數
「電影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有導演才有好壞的區別。」─ 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32 -1986年,法國『新浪潮』導演。有時我們寧可挑選好導演的壞電影看,也不看壞導演所製作表面上看起來是好的電影;而且,只有好導演才可能產生好電影。本系列將淺談我個人覺得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們。敬請追蹤期待!
子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6
不按牌理出牌的澳洲型男導演:巴茲魯曼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這位來自澳洲,不按牌理出牌的型男導演:巴茲魯曼,1992年銀幕處女作:《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改編自1980年代他在澳洲國立戲劇藝術學院讀書時期創作的舞台劇,該戲劇於1988年在雪梨Wharf劇院成功上演。
Thumbnail
2021/10/16
不按牌理出牌的澳洲型男導演:巴茲魯曼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這位來自澳洲,不按牌理出牌的型男導演:巴茲魯曼,1992年銀幕處女作:《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改編自1980年代他在澳洲國立戲劇藝術學院讀書時期創作的舞台劇,該戲劇於1988年在雪梨Wharf劇院成功上演。
Thumbnail
2021/10/06
1994年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1941 - 1996年)的藍白紅三部曲最終章:《紅色情深》( Red ),由《雙面薇若莉卡》《狂殺情焰》伊蓮‧雅各、《男歡女愛》《愛 ‧ 慕》尚-路易·坦帝尼昂 主演,也是我個人偏愛的一部。
Thumbnail
2021/10/06
1994年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1941 - 1996年)的藍白紅三部曲最終章:《紅色情深》( Red ),由《雙面薇若莉卡》《狂殺情焰》伊蓮‧雅各、《男歡女愛》《愛 ‧ 慕》尚-路易·坦帝尼昂 主演,也是我個人偏愛的一部。
Thumbnail
2021/08/18
時年88歲的安妮華達,與時年33歲的JR一同開著一台內建大圖輸出機的廂型車,跑遍法國境內各個鄉野小鎮,用鄉野街頭訪談、用黑白巨型照片,將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搬到螢光幕前與我們分享,進而喚醒在地意識,創造話題。
Thumbnail
2021/08/18
時年88歲的安妮華達,與時年33歲的JR一同開著一台內建大圖輸出機的廂型車,跑遍法國境內各個鄉野小鎮,用鄉野街頭訪談、用黑白巨型照片,將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搬到螢光幕前與我們分享,進而喚醒在地意識,創造話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魏德聖並非科班出身的專業電影人,但也幸得如此,台灣電影界的傳統陋習並未影響到他。那種始終站在唯我獨尊高度來創新拍片風格的藝術派導演們,用著自認獨特的特殊鏡頭語言表現方式,敘說著一段又一段艱澀難懂、沉悶枯燥的電影人生故事,似乎電影如果不這麼拍,就是落了俗套,就是一種身為導演的罪過。
Thumbnail
魏德聖並非科班出身的專業電影人,但也幸得如此,台灣電影界的傳統陋習並未影響到他。那種始終站在唯我獨尊高度來創新拍片風格的藝術派導演們,用著自認獨特的特殊鏡頭語言表現方式,敘說著一段又一段艱澀難懂、沉悶枯燥的電影人生故事,似乎電影如果不這麼拍,就是落了俗套,就是一種身為導演的罪過。
Thumbnail
大家喜歡看黑白電影嗎?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有時去除了繁雜的炫目配色,純粹的黑白光影更能訴諸於電影敘事本身。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穎心目中的好片吧!
Thumbnail
大家喜歡看黑白電影嗎? 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有時去除了繁雜的炫目配色,純粹的黑白光影更能訴諸於電影敘事本身。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穎心目中的好片吧!
Thumbnail
關於2021年電影,我選這些作品,標準只有一個,看完後再回想,我能不能還有感覺、被其啟發,或是再看一次去探究它。此外,對這些在混亂年代抵抗全世界疫情牽動我情感的這15部電影作品們,我只有懷抱我微小的尊敬。
Thumbnail
關於2021年電影,我選這些作品,標準只有一個,看完後再回想,我能不能還有感覺、被其啟發,或是再看一次去探究它。此外,對這些在混亂年代抵抗全世界疫情牽動我情感的這15部電影作品們,我只有懷抱我微小的尊敬。
Thumbnail
1942年爪哇群島的日軍戰俘營中,充斥著一觸即發的衝突性與未知感,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非只有惡與恨。《俘虜》雖歸類為戰爭電影,但片中沒有坦克戰鬥機,連開槍對峙的畫面也幾乎全無,反而著重在戰火下人性的溫度與殘酷。
Thumbnail
1942年爪哇群島的日軍戰俘營中,充斥著一觸即發的衝突性與未知感,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非只有惡與恨。《俘虜》雖歸類為戰爭電影,但片中沒有坦克戰鬥機,連開槍對峙的畫面也幾乎全無,反而著重在戰火下人性的溫度與殘酷。
Thumbnail
1942 年,在二戰的爪哇俘虜營背景下,大島渚通過「儀式」的莊嚴,消弭了戰爭的殺戮氣息,取而代之顯現的是人與人的同理之心,與瀰漫荒地上的曖昧之情。端看大衛鮑伊在第一次臨刑前假裝剃鬍、特寫遞給北野武香菸上的花紋,或坂本龍一輕輕剪下傑克的一撮金髮⋯⋯
Thumbnail
1942 年,在二戰的爪哇俘虜營背景下,大島渚通過「儀式」的莊嚴,消弭了戰爭的殺戮氣息,取而代之顯現的是人與人的同理之心,與瀰漫荒地上的曖昧之情。端看大衛鮑伊在第一次臨刑前假裝剃鬍、特寫遞給北野武香菸上的花紋,或坂本龍一輕輕剪下傑克的一撮金髮⋯⋯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在這兩個多小時當中,可能很多時候是屏息以待的,也可能是動如針氈的,當然,也極有可能是讓人昏昏欲睡的。因為,太安靜了! 的確,整部電影是在靜態、緩慢、漸進式的影像推移,以及精準典雅的場面調度、攝影構圖、光影處理,整部電影如同從一幅幅畫框裡,逐漸匯集出一段故事,流動於光影之間的,正是難以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在這兩個多小時當中,可能很多時候是屏息以待的,也可能是動如針氈的,當然,也極有可能是讓人昏昏欲睡的。因為,太安靜了! 的確,整部電影是在靜態、緩慢、漸進式的影像推移,以及精準典雅的場面調度、攝影構圖、光影處理,整部電影如同從一幅幅畫框裡,逐漸匯集出一段故事,流動於光影之間的,正是難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