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幾乎是空白的一年,全球持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灣也在五月中進入緊繃的三級警戒狀態,直到第四季才敢進電影院。期間Work from home的時間長了,花一些時間把串流媒體積壓的片單看一看,不管是從什麼管道看到的電影,彷彿每一部電影都想要突破這個紛擾低壓的時代影響,自己長成電影那朵花該有的樣貌。
關於2021年電影,我選這些作品,標準只有一個,看完後的現在再回想,我能不能還有感覺、被其啟發,或是再看一次去探究它。此外,對這些在混亂年代抵抗全世界疫情牽動我情感的這15部電影作品們,我只有懷抱我微小的尊敬。
【沙丘】
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
改編自 1965 年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Franklin Herbert的同名小說,曾經連大衛林區都翻拍失敗,丹尼維勒那夫在視覺上將【異星入侵】、【銀翼殺手2049】再進化,不仰賴CG特效所做的大漠沙如雪的實景,配上漢斯季莫的音樂,就全書篇幅來說,【沙丘】才拍到小說第一集過半,這段「王子復仇記」已經蘊藏接下來許多條故事線,書中那個龐大的宇宙觀,縱橫數十萬年的時間線,「夢是來自深層的訊息」可以化龐大的文字訊息量在視聽影音上,立體化難以理解的形而上書寫,【沙丘】讓這套融合奇幻、科幻、歷史、政治、哲學與宗教小說的鉅作,有了新的觀看方式。
我是帶著粉絲濾鏡在看【沙丘】的,無論是導演粉或是原著粉,丹尼維勒納夫這位老宅,並沒有把電影拍得只有原作讀者才懂,但是,如果看完小說,那【沙丘】的觀影樂趣會像接觸「香料」般放大無數倍。
【波斯語課】
導演:瓦迪姆佩雷爾曼Vadim Perelman
關於二次大戰的電影很多,關於猶太人被屠殺的電影也很多,正述反諷倒敘想像另類解讀的各種都有,【波斯語課】用了「語言」這個角度,重新講了一個匪夷所思又順理成章的故事。猶太人吉爾斯為了逃過納粹的屠殺,謊稱自己是波斯人雷扎,卻意外成了德國上尉軍官克勞斯的波斯語老師。為了保命,對波斯語一竅不通的吉爾斯,以集中營關押的猶太人的2840個人的名字編出了一套自己創立的波斯語。
在戰爭中,加害者和被害這雙方對立的人因為「語言」產生了交流,一個人創造語言是為了求生,一個人學習語言是為了夢想,這些又是建構在2840個被屠殺的人的姓名之上,在那個只有兩人懂的語言世界裡,人性的烏托邦於焉成立。2840個人的名字換來一條性命的存活,【波斯語課】反思屠殺行為背後的善惡對立下的共通人性情感,重思歷史VS記憶、語言VS名字的關係,加上飾演猶太人的比斯卡亞和是演德國軍官的拉斯艾丁格旗鼓相當的演技,【波斯語課】就像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男主角的「真正的」姓名—沒人記得卻是真實的存在。
【游牧人生】
導演:趙婷
從電影一開場「我不是無家可歸,我只是沒有房子。I am not homeless; I am just houseless.」,【游牧人生】置於2011年經濟大恐慌後,失業的芬恩(法蘭西絲麥朵曼飾演)面對丈夫離開人間,從人的「孤單」與「孤獨」,面對資本社會體制,自我選擇逐天地而居的人生,在公路電影的寫實筆觸中,時而出現超現實的描繪,恰好印證電影要傳達的人與這個世界若即若離的關係。
電影很特別的是一點戲劇性轉折都沒有,也沒有故作悲天憫人的情懷,導演趙婷就是把主角與她在這一路上所遇到的人與經歷拍給你看,但隨著觀影過程,漸漸地,你會對於這個世界的多元性,多一分理解與包容,一如電影結尾,導演趙婷將本片獻給「不得不離開的那些人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生活就是趟旅程」,趙婷的【游牧人生】是一首唱給美國後資本主義中被邊緣化的藍領群體的輓歌,也是一曲寫給那些努力想要生活下來的邊緣人的情歌。
【醉好的時光】
導演:湯瑪斯凡提柏格Thomas Vinterberg
看【醉好的時光】時,心中總是不時浮現李宗盛寫的像是「鬼迷心竅」、「山丘」、「給自己的歌」那樣描述熟男心情的歌詞。拍過【那一個晚上 1998】、【謊言的烙印 2012】的導演湯瑪斯凡提柏格,這次將焦點放到一群「酗酒問題」+「中年危機」+「男人」身上。影片開宗明義便引用齊克果—這位存在主義哲學家的名言:「青春是什麼?是一場夢。愛是什麼?是那場夢的樣子。」「青春」、「愛」與「夢」,齊克果點名的這三樣東西,正好是【醉好的時光】主角們最缺少的三種東西。隨著年紀漸長,我們眷戀青春、懷念愛情、渴求造夢的能力,在酒精的發酵威力下,不照社經地位、形象的迷亂隨意,就成了對中產階級角色的反思。
【淺田家】
導演:中野量太
將「日本最會拍全家福的男人」淺田政志的真實故事搬上大銀幕,電影基本上是兩段故事集結而成,前半段是看二宮和也飾演的淺田政治,如何拍出一張張荒謬逗趣的全家福照片,到2011年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前往滿目瘡痍的災區,加入清洗被海嘯沖刷過、沾滿泥土的照片,以「攝影」這個行為貫穿對於「家」定義,每次按下快門彷彿重新「活在當下」,從紀錄生活、累積回憶,慢慢地呈現出家人的羈絆以及照片的力量,尤其是對於失去家園和家人的災民而言,一張照片卻是支持他們活下去的力量。
這部片或許在影評不是最討好的一部,但我推薦的電影裡,幾乎所有人對這部片傳達的感動力量一點都沒有招架之力。
【蜘蛛人:無家日】
導演:強華茲Jon Watts
如果說漫威鋪陳了十年,端出了【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那【蜘蛛人:無家日】就是鋪陳了19年的一齣戲。從2002年五月3日,到2021年12月,這19年來的觀影旅程,終於在【蜘蛛人:無家日】畫上一個明顯的句點。
漫威蜘蛛人從【返校日】走向超英之路,【離家日】放棄能力之旅,到【無家日】用了大量的互文,鋪陳多元宇宙五大反派、梅嬸之死、兩位前代蜘蛛人回歸,打掉一切重新來過,踏上英雄二次成長之路,【無家日】把規模拉得很高,相對地,情懷也拉到滿。對於粉絲來說,可以看到三代蜘蛛人同堂,縫補過去角色的傷痕遺憾,彼此打氣地說:「兄弟,你真的做得很好!」這部電影就值了!
【犬山記】
導演:珍康萍Jane Campion
從【甜妹妹】、【伏案天使】、【鋼琴師和她的情人】、【兇線第六感】、【璀璨情詩】,一直以來,珍康萍的作品多半是以女性角色視角出發,到了2021年的【犬山記】從女性視角出發來看百年前蒙大拿的西部牛仔民情,交出一部精采十分的跨越性別論述。
「從我父親去世後,我只希望我的母親能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不幫她渡過難關,不去救她,我還算什麼男人呢?」就像克絲汀鄧斯特嫁到了牧場莊園,珍康萍在最男性化的西部片類型裡,將原著托瑪斯薩維奇中嫉妒、權力與玩弄深櫃戀母的性別手段情節,用古典戲劇手法的對位,讓觀眾在一格格影像中抽絲剝繭故事的樣貌。【犬山記】緩慢的步調加上Netflix的觀看,都不容易入口,不過耐著性子渡過前情提要,會發現班乃狄克康柏拜區、克絲汀鄧斯特、傑西普萊蒙、寇帝史密麥菲四個角色的性別演技微妙的平衡,讓【犬山記】充滿神秘感又具吸引力。最後冷酷又無法作出道德批判的結局,【犬山記】證明珍康萍的導演功力,如果繼【危機倒數】凱薩琳畢格羅、【游牧人生】趙婷在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為女導演再下一城,我非常樂見。雖然我更押寶在班乃狄克蛋的奧斯卡影帝獎座上。
【脫稿玩家】
導演:薛恩李維Shawn Levy
【脫稿玩家】讓我想到許多我喜歡的後設電影,像是【楚門的世界】或是【口白人生】,電影藉由一個NPC(非玩家角色)的成長過程,它有電玩畫面,它也是部電影,兩相融合卻拍出了所有電玩改編電影都難望其項背的水準。
英文片名「Free Guy」,「Free」不只是「自由」,還有「解放」的意思。萊恩雷諾斯飾演蓋伊Guy,不僅因AI人工智慧的成長獲得解放,也帶領電玩裡所有的NPC一起尋獲自由,多像是第三世界國家面對經濟霸權起身反抗的過程啊!更甚者,放大來看,如果上帝/神是遊戲創造者,祂要你生你就生,祂要你死你就死,隨時重置這個世界/遊戲,人該如何面對命運?【脫稿玩家】輕鬆地就把【駭客任務】前三集內容說完了。
可以單純地將電影看成個人聯合起來對抗金權財團的神話,也可以看成是弱勢團體對抗霸道惡權的縮影,第三世界抵抗邪惡帝國的寓言,放大來看,也可以是人類如何面對神權的宇宙神話,雖然我更喜歡將這部片看成是部「魯宅不為人懂的浪漫」的愛情電影。從【脫稿玩家】上溯到【最後魔鬼英雄】,讓我想到伍迪艾倫的【開羅紫玫瑰】,在虛實之間,改變的不是電影,而是看電影的人。所有現實中遇到的困難,就到電玩/電影裡去解決吧!好個電玩電影的烏托邦,這回我買帳!
【美國女孩】
導演:阮鳳儀
【瀑布】
導演:鍾孟宏
阮鳳儀的【美國女孩】和鍾孟宏的【瀑布】這兩部國片,我在差不多的時間觀看,實在有太多像鏡像的巧合,1965年的鍾孟宏和1990年的阮鳳儀同時都將目光放在疫情時代中(一個是2003年的SARS,一個是現在的Covid-19)母女關係的斷裂與修補。
無獨有偶地,兩部片的媽媽都罹患疾病,一個病發在精神,一個病長在肉體,
活在疫情年代,大環境的無常也反映了人活在世的無常,無論是社會或是教育,女兒對母親的誤解與瞭解,男人的缺席與無能,連馬的意象兩片都有提及。相似的外貌下,兩部片又走向不同的方向,鍾孟宏用視覺意象先行,從懸疑到暖心,讓【瀑布】保持著一個距離來了解故事人物,比較起來,阮鳳儀以親身經歷的文本虐心,帶領觀眾走入角色的內心,看待一個女孩的成長史,立場不同,交織成相似故事的兩個面向,都有著讓人欣賞的部分。
【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
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
2021年柏林影展金熊獎的【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是一部很聰明的電影。它很知識分子,要追上導演的腳步還蠻累人的;但它又很惡趣味,惡趣味到有如打翻了廚房所有調味料後再霍楞霍愣。你說它惡搞,人家也很認真地向法斯賓達、費里尼、高達、約翰華特斯、昆汀塔倫提諾致敬了…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拍Only fans的年代,看【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反而讓我像在看Tik Tok。
故事講一位女老師的性愛影片被放上網傳播,電影分為三幕,用「性」開場,電影挑明了社會對於「性」或「女性」的刻板印象,當開放的共產國家被資本主義的軟色情洗腦後,穿插著文字新解,串聯符號與意識形態,到結尾高潮的公審女老師大會,哈都裘德對現實的犀利觀察,把故事放在這個被病毒侵襲的年代,融合不同鏡頭組合,嘲諷喜劇的拍法,從「性」的焦慮發展成「道德」焦慮,衍生出對於「政治」「歷史」的詮釋正確與否,導演哈都裘德準備了三個結局,在在讓人拍案叫絕。
【史賓賽】
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in
「我她媽的現在在哪?」電影開場的第一句台詞就為【史賓賽】電影定了調,這不是甜美憂傷的黛安娜王妃傳記,電影片名取自黛安娜王妃本家的姓「史賓賽」,開場就讓人褪去黛安娜王妃這個形象,回歸黛安娜史賓賽這個人的意思在。導演帕布羅拉瑞恩曾經拍過【追緝聶魯達】、【第一夫人的秘密】分別講詩人聶魯達和賈桂琳史密斯的故事,所以就知道【史賓賽】絕對不會如同其他的傳記電影般,採取生平流水帳的書寫方式,帕布羅拉瑞恩擅長的是經由事件觀看角色,【史賓賽】電影就將故事聚焦在黛安娜王妃著名的「1991聖誕節」。
明明是聖誕假期,卻被導演拍出一種有如窒息的莊園恐怖片,黛安娜的焦躁、不安、痛苦、憂慮、驚恐、自虐,有如囚禁籠中的小動物。我很喜歡【史賓賽】的地方,在於電影編導並不想將【史賓賽】拍成「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面對來自身體外在的壓力,我們在看到角色脆弱的過程,從旁觀的注視者,慢慢代入黛安娜的內心,【史賓賽】的克莉絲汀史都華讓觀眾對這個黛安娜這個「人」產生同理心,進而看到她不想活在體制中的勇氣,也看到了她渴望並「追求」自由的心情。
【史賓賽】用切片拍出了黛安娜身為王妃的苦與掙扎,這不只是一個皇家怨婦的故事,而是許多生活在壓力桎梏下無法動彈的人,試圖找尋自己是誰的故事,一如電影片名沒有叫【黛安娜王妃傳】,而是叫【史賓賽】的原因。當電影最後,黛安娜開車載著兩個兒子威廉和哈利離開桑德令罕府,笑容開懷地聽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歌曲「All I Need Is A Miracle」,呼應了片頭開車在田野迷路的模樣,也讓人對於1997年死於車禍意外的黛安娜心生無限惆悵。
【抓狂演訓班】
導演:艾曼紐寇克Emmanuel Courcol
一名藝術工作坊人員到監獄,希望透過「藝術表演」感化監獄受刑人,在排演「等待果陀」的過程,五個受刑人因為這齣戲對自己在監獄中的生活產生質變,也呼應戲中那個永遠不會來的「果陀」的等待。
「有誰比他們更擅長等待?」【抓狂演訓班】的主角艾提言、典獄長、受刑人等,都是苦苦等待果陀現身的角色,懷抱希望又不斷失望,只能跟自己勸說:「果陀明天就會來到。」無論果陀代表的是救贖還是改變!在漫無終點的服刑期間,誰是誰的果陀?在表演戲劇的片刻,得到的些許自由,也許就是他們願意繼續懷抱希望等待果陀的到來。相較於那些受刑人,希望透過「藝術表演」感化受刑人的典獄長與艾提言,是天真浪漫還是不懂人情世故?結尾戲的轉折,翻轉角色的權力關係,將存在主義的劇場經典與監獄人生交互穿插,人物可笑的行為和漫長沒結果的等待,【抓狂演訓班】如果不是改編自1986年瑞典哥特堡的真實事件,它大概會被拍成藝術戲劇教化人心、改變人生的勵志電影,但因為演的戲是「等待果陀」,【抓狂演訓班】重新解構了這部戲劇作品所代表的意義—「如果果陀永遠不會來,你還需要等待嗎?」
【花束般的戀愛】
導演:土井裕泰
在車站前錯過末班車的山音麥(菅田將暉 飾)與八谷絹(有村架純 飾)在偶然相識,因為兩人的興趣喜好太過相似,瞬間墜入情網。大學畢業後他們展開同居生活,經過五年,這段關係也受到社會現實壓力的考驗。
把偶像劇演成寫實劇,【花束般的戀愛】把純愛的情節掌握得很好,看你看的書,聽你聽的音樂,讀你讀的書,青春俊男靓女沒有道理不在一起,編劇坂元裕二把純愛金句整碗端上來,讓人吃飽吃滿。前段鋪陳得越成功,後段愛情變質就越痛,「兩個人的寂寞,遠比一個人的寂寞更寂寞。」這部片沒有安排戲劇性的外力改變,就淡淡地把兩個人從相愛到分手的戀愛過程拍出來,也不是不愛,就是愛沒有了,曾經以為的天長地久,如今只能安慰自己曾經擁有。
會選中這部片,是這部片完完全全命中幾個好友的戀愛過程,只差一步就可以看到愛情最美的風景,但那一步就是永遠走不到。愛情是什麼?我也想知道。
【父親】
導演:弗洛里安澤勒Florian Zeller
這部片改編自法國劇作家弗洛里安澤勒Florian Zeller的同名舞台劇作,弗洛里安澤勒自己也擔任電影版的導演及編劇,雖然從電影封閉場景、極簡人物的大量對話,可以嗅到濃重的舞台感,但是在「電影化」的工程上,剪接與美術設計居功闕偉,加上堪稱是演技教科書的安東尼霍普金斯的表演,【父親】用意識流的手法講老人失智症,讓電影變成此類題材的代表作品。
83歲高齡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因為這部電影成為2021年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也是至今年紀最大的奧斯卡影帝,這個榮耀絕對十足十真金。影后級別的奧莉維亞柯爾曼飾演他的女兒也不遑多讓,在面對父親漸漸嚴重的病況時,陷入焦慮不安的殘酷現實,對於也面對類似情景的我來說,根本就是「感同身受」。
失智症的人眼中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隨著智能的時好時壞,現實的虛實交錯,剪接配合場景調度瞬間變化的意識流手法,把【父親】這個可能會被平庸導演搞砸的題材,變得有種懸疑電影的樂趣在。面對失智失能生命議題 ,困在時間裡的不只是當事人,也是旁邊照顧的親朋好友,【父親】型式的可觀加重了內容的可看性,很值得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