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性瞬間的跳拍,你是否會直接打開最高速的連拍?還是先讓大家好好共同練習口號動作後,才開始按下快門?
還記得小時候,爸爸不論在哪時,都會拿著他手中的Nikon FM2幫全家人拍照,記錄下每個重要時刻的點滴,那時候最期待的就是跟著去相館拿相片時,仔細檢查照片沖洗出來的成果,再把一張又一張的照片放進相簿裡翻閱,一本一本的相簿,觸麼著真實回憶的溫度。
後來隨著時間,也逐漸換成數位相機,照片也漸漸的僅存在於螢幕內,看的到卻摸不著,拍好拍壞似乎都只是一個動作而已,雖然每張照片仍然存在於各資料夾中,亦或是同樣稱之為「相簿」的存在,但看著上百上千上萬張的照片,身為一個業餘的影像工作者,整理不完的照片債,似乎是難以言喻的處境。
所以我在多年前就重新拾起底片相機,把家裡那台塵封已久的FM2相機拿出來清理、使用,試圖裝上銀鹽時代的負片,試圖在數位化的時代下,重回銀鹽的懷抱。也因著如此,後來也陸續收了好幾台底片機,試圖在快速大量的拍攝習慣中,試圖更多感受眼前的人事物、感受著觀景窗內的真實、以及決定性的瞬間。
而一捲底片很有限的狀況下,拍攝團體跳拍真的是一大挑戰,要在那瞬間凍結下來,就連我們用數位相機開連拍來拍,都有可能拍失敗,畢竟總會有人的節奏跟其他人不一樣,所以我常會說:一的時候「預備」、二的時候「蹲下」、三的時候「跳」,而節奏就是一~二~三~,前面讓大家跟著節奏多練習幾次,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在那個時間點應該要跳起來。
再者,跳拍的時候,是單純的垂直上跳?還是要馬力歐跳?還是跳的時候腳要勾?亦或是大字跳?又或是往前跳?這些都需要每個夥伴都有共識,而且清楚知道要怎麼做,不然就會不斷的不斷的一跳再跳,跳到最後都滿身大汗的感到疲憊了,所以拍合照的攝影師,給出明確的指令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指令不明確的結果,就是只是完成合照,但看了照片卻不符合參與者的期待,畢竟花了時間努力一起跳,卻沒有辦法拍出想要的照片。
記得好幾年前的那一天,我去營隊的輔訓探班,忘了在甚麼狀態下有人提議要拍一張跳拍,而且是在天色逐漸變暗的傍晚,但我表示因為我那天只有帶底片機,所以只有一次機會喔。就開始口號一~二~三~讓大家練習,我也同時間再調整我的構圖。只是一直看到有人在當中不協調,很明顯的腳沒離地、或是已經殞落到地面上了,那就回到共同練習吧。最後,再大家感到有一點疲累前夕,我在那決定性的瞬間,按下了快門,這張便凝結下來了。
只是所有人在這時候很興奮的衝過來圍住我,想要看照片拍得如何,便看到我把相機轉過來,讓大家看到機身後方甚麼都沒有,而這張照片,還需要花時間等待相館沖掃完成,才得以見人。當然,我絕對是感到樂觀的,就只差實際呈現的結果。終於等到拿到照片的那天,果不其然成品十分符合期待,也不少畫面中的朋友也因著如此,換上這張照片成為他的封面照片。
不過不只是跳拍是決定性瞬間,其實所有的活動紀實都是,每一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