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虹羽.攝影/程天佑、陳虹羽、董昱
「住在新竹9年了,這裡是一座剛剛好的城市。」—板垣
週日的午後,我們相約在大同路上的咖啡廳,休假中的板垣先生悠閒地慢步走來。互相寒暄幾句後入座,他點了一杯冰美式咖啡,接著從口袋裡拿出一疊整理好的名片:「你看,這些都是我平常會去的餐廳。」
板垣先生於東京新宿出生,十歲時隨著父母搬遷至立川居住。立川位在東京市中心的西邊,從新宿搭乘電車需要30分鐘。談起兒時的回憶,是住家旁邊駐日美軍橫田基地飛機起降的聲音,偶而與朋友偷溜進去圍牆內玩耍,是童年單純的快樂。
大學畢業後,板垣先生進入一間位在神奈川的科技公司任職,從結婚到生子,一待就是20年。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在家裡吃完早餐,準時搭乘六點的電車,經過2.5小時的路程抵達公司。忙碌了一天,下班時間常是晚上八點半,餓的時候會在車站買盒炒麵止飢,但通常是回家後才吃晚餐,稍作梳洗後又上了床迎接明天。
看似重複的日常對他來說並不貧乏,工作雖然繁重但很有趣,他也加入了住家附近的市民管樂團,負責吹奏薩克斯風與單簧管。對工作與音樂抱有的熱忱也隨著他一起帶來了臺灣。
在每一座停留的城市裡,尋找美食的路徑成為與人連結的契機。
板垣先生與臺灣的緣分始於2003年,那時公司指派他到臺灣出差,負責與桃園的客戶洽談業務,之後又陸續短期派駐於新竹、臺南和高雄,因此他開始一個人來到臺灣生活。由於觀察到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興盛,新竹科學園區也有助於事業發展,板垣先生在2012年離開了任職20年的日本公司,決定與朋友一起合資在臺灣創業。
定居在新竹
他在舊城區找到了一間三房兩廳的租屋處,雖然只有一個人住,但機能與位置都很適合,房租也不算太貴,便持續住到現在。板垣先生在去年拿到了臺灣的永久居留證,在可預期的規劃裡,他將新竹視為未來長久生活的所在。相比於臺灣其他縣市,他覺得新竹是個「剛剛好」的城市。城市區域的尺度不大卻很方便,透過步行或是騎乘YouBike就能抵達想去的地方。每個月定期採買一次生活用品時,才需要開車前往大賣場,而最近他開始想要學騎摩托車了。
在新竹定居的生活步調與在日本時差異不大,工作仍然佔了大部分的時間,但通勤時間變少,下班後的閒暇時間相對變多了。板垣先生喜歡在舊城區裡散步,一邊尋找美食也拜訪有趣的小店,因此結交了許多朋友。每天下班後他會前往熟悉的店家聊天,有時也會一個人到居酒屋點杯啤酒,獨享下班後的放鬆時光。
美食與好友
大和屋咖哩店的老闆山倉先生是板垣先生的好朋友,他與臺灣妻子在日本相識,在2006年一起回到妻子的故鄉新竹市居住。為了實現創業的夢想,山倉夫妻陸續在新竹開了「寫樂」玩具店、「寫樂」拉麵以及「大和屋咖哩店」。目前玩具店已經停業,寫樂拉麵也在多年前移轉給員工經營,現在他專注在大和屋這家溫馨的小店裡,提供道地的日式咖哩。
板垣先生總是一個人坐在吧檯,邊吃飯邊與山倉先生閒聊幾句。當我問到他最喜歡的餐點時,他笑說:「每道菜都吃過了,都好吃呀!」如果要說道地,特製的炸漢堡排值得一試,適合配啤酒的炸雞塊也很推薦,沾上美乃滋或是酸甜的味噌醬,都是懷念的家鄉味。
對了,板垣先生吃咖哩,絕對是「不攪派」!
驚奇的台灣初體驗
2003年板垣先生來到臺灣,對許多事物都感到新鮮,異文化環境裡也充滿了驚奇。巷弄中無預期竄出的摩托車常讓他嚇了一跳,許多道地小吃的外型與味道也讓他遲遲不敢嘗試。由於在日本的關東地區長大,關東人嗜鹹,料理口味偏重。他覺得臺灣食物的調味較甜,比較像是關西口味,有時候會覺得太淡了。
住在新竹快十年,他逐漸適應了臺灣口味。隨著中文講得越來越上手,他也能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能夠自己在小吃店裡點餐,也會時常到夜市裡嘗試各種美食。
剛來到臺灣時,板垣先生對肉圓、臭豆腐和香菜有著「特別的印象」。現在他已經可以接受肉圓的醬料和外皮的口感,也能理解臭豆腐的「香味」,酥炸或清蒸臭豆腐他都喜歡。臺灣小吃常搭配的香菜,特殊的味道雖然逐漸適應,但還是覺得有點奇怪。
送禮給日本人!
每到日本的新年假期,板垣先生會安排長假回到日本老家拜訪親友。他時常到中央路上的三信行挑選乾貨作為新年賀禮,像是櫻花蝦米和香菇乾,品質優良又比日本賣得便宜,家裡的長輩們都很喜歡。而其他的送禮對象,他會選擇送具有臺灣代表性的鳳梨酥,特別是中正路上的新竹牧場食品,會販售臺灣造型的禮盒,既美觀又好吃!
點餐好困難!
傳統的臺灣小吃店,菜單上各式的麵飯類讓板垣先生眼花撩亂,中文還不太好的時候,就算用類似的漢字去猜,也很難預期拿到的餐點會是什麼,小吃店隨性的點餐方式也讓他無所適從。家家乾麵隱藏在舊城區的巷子裡,會發現這間小店是新竹的朋友帶他來吃的,通常他會點碗榨菜乾麵配上餛飩湯,再夾些滷菜,像是在地人一樣享用平凡但美味的一餐。
本篇文章出自《貢丸湯》Vol.25「新竹的日本,日本的新竹」
去哪買?|
想看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