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互搏應用法

2021/11/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今天的動態回顧,大叔就認命的打個整篇心得吧,在「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書中,作者寫了一句讓大叔印象深刻的俚語:
『這等於是一邊妄稱耶和華之名,一邊在安息日工作』
這本書前陣子很紅,一大堆網紅都在開箱,別人怎麽看這段話大叔是不知道,不過大叔的想法可以跟你說說,這段明明就是在酸某些人,就是那些:
宣稱自己是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然後又想根據聯準會新聞主動改變投資組合的投資人。這幾乎達到多空皆賺境界了。
很多的「投資不當行為」就是從這樣的想法開始萌芽的,很多人說自己是指數化投資,可是又大量使用期貨槓桿,然後又會用技術分析去短線買賣指數化投資工具,你再想想像不像這句話,「一邊妄稱耶和華之名,一邊在安息日工作」。
當然對方不會說自己就是這樣,一定會説:你們才是有病,有必要追求絕對正確才行嗎?你們是邪教吧?幹嘛堅持完全遵守嚴格的指數化投資定義啊?追求絕對正確的有那麽重要嗎?
「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與「奉行」指數化投資方法是不同的兩件事好嗎?嗎啡可以是毒品也可以是藥品,使用的方法決定了差異,別說吸毒跟止痛是同一件事好嗎?
可是很多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的人會宣稱自己是「指數化投資人,然後又根據聯準會新聞主動改變投資組合」,別跟大叔說:「人家有看到某某投資達人,說“指數化投資”可以加上期貨、避險、套利..等等方法,就可以增加報酬率」,怎麽你們的「指數化投資」什麽都反對。
「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與「奉行」指數化投資方法是不同的兩件事好嗎?而且不對吧,大叔都是看指數化投資始祖的書呢,他都反對呢,怎麽會有這樣的落差呢?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自我偏差,來看看下圖吧。
正常的統計之下智商會是常態分佈的,可是你有沒有常常覺得客戶、老闆、主管、同事都是笨蛋?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這張梗圖其實是在酸「過度自信效應」的社畜。
過度自信效應是一種公認的偏差,在這種偏差中,一個人對其判斷的主觀信心要可靠地大於這些判斷的客觀準確性,尤其是在信心相對較高時。過度自信被定義為三種不同的方式:
(1) 高估自己的實際表現;
(2) 自己的表現相對於其他人的過度定位;
(3) 過度精密對一個人的信念的準確性表達無根據的確定性。
意思是指:「你的智商沒你想的那麼高」
投資達人或許真的很優秀,可以駕御他推廣的技巧,而且拿出漂亮的對帳單給你看,這當然有可能都是真的,可是你要知道一件事:「他是他,你是你」,在指數化投資人的想法中,如果把全體投資人的長期年化報酬排在一起比較,你總是一眼就看到,指數化投資的排名會在領先9成投資人的位置。
能勝過指數化投資那一成的,都是“充滿自信又非常努力”的投資人,而落後指數化投資的那九成,同樣也是“充滿自信又非常努力”的投資人。
你怎麼事前區出分那些人會是贏過大盤的?或者應該問說:你自己會是贏大盤還是輸大盤的“充滿自信又非常努力”的投資人?
主動投資是一種負和遊戲,玩越久輸家就會越多,大叔推廣的「指數化投資方法」,是要幫忙那些落後的九成投資人,因為只要拿到市場報酬,他們都足以安養晚年。
但是那些推廣”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投資人,是期待所有人的報酬率都能在平均以上嗎?人人都打敗市場報酬?這在數學上是不可能成立的,平均值就是由高過與低於平均所加總計算而出。
怎麽可能所有人都高於平均,落後的人該怎麽辦呢?他們只會跟你說:「盈虧自負」,成為那落後的九成是你自己的問題,沒有不好投資方法,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講的太對了,所以問問自己吧,你是那一成高手,還是九成的一般散戶投資人?理論上,應該有九成的回答是:「我是落後的九成」。
可是讓我們再看下圖吧,多數人的答案並非如此呀。
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在平均以上,而且說不定更好,所以沒多少人會認為自己就是那九成。
你不信嗎?那大叔問問你,這篇是在回顧那本書的讀後感想呢?都說到最後了,誰還記得“不當行為”這本書呢?如果都忘記“不當行為”了,你能管理好自己的「過度自信效應」嗎?
所以說,「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與「奉行」指數化投資方法是不同的兩件事好嗎?我們是要幫忙那落後的九成,讓他們順利取的市場報酬。但是主動投資的結局是會把多數人都推到落後的九成的。
這就是【奉行】與【使用】最大的差異了。
    531會員
    273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