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影集的片頭和海報設計都充滿著對稱輪迴的神秘美感。 (Source: filmaffinity.com)
本劇短評
這部 Netflix 德國影集《闇》(Dark) 主要圍繞著四個家庭、三個主要年代、兩個世界。其中,面孔多而關係複雜,故事主線外又有多條支線。但觀看時,只要願意主動了解台詞背後的意義、記住角色之間的關聯,其實整體而言,劇情交代得相當清楚且紮實嚴謹。
Dark影集甚至還架設精緻的網站,充分展示其龐大的世界觀。
前兩季聚焦於單一世界中不同時間點的穿越,並以塞爾特三角 Triquetra 符號作為核心, 象徵著1953、1986、2019 這三大時間點。
第三季則聚焦於兩個平行世界以及之間的關聯,其中以無限符號作為核心。一直以來,我對這個符號定型為紙上畫的橫躺的8,直到後來深入了解這個符號與故事情節的關聯,才知道原來它被稱為「莫比烏斯環(Möbius)」,是一個立體的結構,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劇中說兩個環的交會點並不在中間,而是在兩個世界之外。
這部劇步調偏慢,娓娓道來故事的世界觀,逐步塑造出驚悚氛圍,也因此能細微刻畫出每個人物的特徵、情感、慾望、立場,使各個角色帶有立體感。但同時也使得在看劇時,總有誤以為放慢步調的部分「有什麼劇情轉折或重大事件即將發生,但卻沒有」的疑惑。
這部劇中,核電廠及輻射的故事設定,以及那相當creepy的配樂,很難不令人回想起《核爆家園》(Chernobyl),其中對於人性黑暗的刻畫,在我心中久久無法散去。我曾經到核四實地參觀,聽過維護人員的說明,了解他們所抱持的立場。而一個大問題的出現,往往是由複雜的原因所構成。因此想真正解決問題時,也必須謹慎地權衡各方面的利弊。
對「自由意志」的思考
觀賞這部劇期間,聯想到先前學過的、看過的劇,不斷發現共通點且互相呼應,所以單純想嘗試做一些世界觀的整合。
最近正好開始接觸python,發現loop其實是支持程式語言能夠有效運作的一環。
先前看過的神劇 《西部世界》(Westworld)裡也不斷在探討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 以及loop的概念,也是因此而開始思考關於如何打破 loop?其中的關鍵究竟為何?
最近追完第二季 《黑暗物質》(His dark materials) ,其題材也有相似之處,是以暗物質來打開時空的裂縫,進行平行時空的穿越。但在 His dark materials 中,每個平行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場景,甚至有著不同的運行規則。而在Dark 裡,兩個平行世界是互相對應,且故事的發生總充滿著dejavu。
在此之前剛好追完系列電影《駭客任務》,裡面帶出許多關於突破框架的思考,而能看清事物本質的人,往往背負重任。其中 Matrix 是機器建造給人類的虛擬世界,也是人類生命的枷鎖。而在 Dark 中,主角 Jonas 也提及既視感 (deja vu) 是源自於母體的數據錯誤(Glitch in the Matrix),或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訊息。甚至在最後 Jonas 和 Martha來到的空間,與《駭客任務》Matrix世界本質非常相似。
這部劇裡點出一個關鍵:「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但卻無法決定自己想要什麼」,慾望支配著人的行為,但如果至始至終人內心深處的慾望都沒有改變,那麼不管當下片刻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將導向生命中注定的結局,無法跳開命運中為我們設定好的loop。在這部劇中,情慾一直被強調,這也許是源自於「人的慾望本質是愛與被愛」。讓人不禁聯想到另一部德國影集《香水》(Perfume/Parfum),其中複雜的情慾糾葛也是悲劇的源頭。
記得當時在觀賞 Westworld,總令人毛骨悚然的橋段,是當人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與行為,自認為跳脫 loop 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其實進入的是 loop 的下一步,且從來沒有真正跳脫出來過,這些行為其實早已被預測,留下的是永遠無法逃離這個loop的絕望感。
在 Westworld 中,跳脫 loop 的方式,是改變機器人的原始設定,將情感和智慧等各種數值開到最大,讓她們開始為自己的目標而活。而在這部劇中,則是利用世界末日發生時的短暫時間靜止,將處於兩個世界的亞當和夏娃匯集到源頭世界,打破因果循環,阻止源頭世界的分裂,即兩個世界的起源。
但每次看到各種 loop 被打破時,心中都會有個疑問是:會不會其實打破 loop 只是進入了下一個 loop?就像這部劇中的核心:開始就是結束,結束就是開始。
對於艱深的量子理論與核物理觀念,我是無知的。要如何打破現實生活中的 loop,或當我認為我別無選擇時,我想我只能自問「我真正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