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泰姬瑪哈陵四日速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機票:KHH-HKG-DEL是完美榨乾哩程計畫的模範生路線,使用亞洲萬里通開這條路線,單程經濟艙10000哩、單程商務艙25000哩,不過考量到我base在台北,算一算來回高鐵費用以及時間成本,我選擇開HKG-DEL來回票,台港段現金買票。

raw-image

第一晚住宿:由於國泰兩班飛抵新德里機場都是晚上抵達,所以我在機場旁的Aloft New Delhi Aerocity 過夜一晚,訂房時運氣很好是改制後Cat2 Off Peak 10000點一晚,真的蠻便宜的。因為我是萬豪白板,所以早餐另外花2000INR加購兩人份早餐 (1INR=0.45TWD, 900TWD),這家的早餐很不錯,對於吃不慣印度料理的遊客來說,這家印度料理以外的選擇不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第二第三晚住宿:Double Tree by Hilton Agra,這間房價平常常年落在2000–3000INR之間,不過因為我入住日切到12/24–12/25的關係,所以房價飆升到10000INR,而點房價長年維持10000點,因此使用點數入住是最划算的。入住時原本有升套,不過我希望是兩張單人床供我和旅伴分開睡,所以選擇維持一般的房型就好,DT系列沒有行政酒廊,而早餐相較於前一天的Aloft來說稍差,非印度料理的選擇較少,不過人在印度,能在飯店裡吃心安的食物比較重要,而且鑽卡入住有免費早餐,就不要求太多了。

raw-image
raw-image

北印度旅遊一般來說都是玩金三角(德里、捷普、阿格拉),我這次是只有專心玩阿格拉,因為假期不多及國泰的航班時間關係,嚴格說起來只有三個完整的日曆日在印度,新德里包車前往印度車程約4hr,回程遇到塞車花了快5.5hr才回到機場。導遊的話,感謝朋友推薦會講中文的印度導遊,而且很認真負責,我在FB Messenger以及Whatsapp聯絡他討論之下,開價是12000 INR三天兩夜含包車導遊,兩個人分攤起來我覺得超便宜,三天下來對他的講解和安排以及態度非常滿意,後來小費我們給很多(一共給300USD),然後跟印度導遊說我們很滿意你這幾天來的講解以及安排,這是你應得的,他笑的很開心。

raw-image
raw-image

季節:一般來說印度的涼季是11月到隔年2月,氣溫舒適,幾乎不會下雨(早晚溫差大,晚上9度早上可以到20度),早晚的氣溫真的頗冷,千萬不要像我們一樣傻傻的只帶薄上衣,要不是出發當天台北氣溫變低,我們大概就會穿著短袖短褲到印度了,此外這幾年北印度空氣污染頗嚴重,在不會下雨的氣候下,整個北印度都籠罩在很嚴重的霧霾之下,PM2.5吸好吸滿 (一般口罩是檔不住PM2.5),也就是說在印度這幾天充當人肉空氣清淨機為印度的空污貢獻一分心力。

raw-image

印度趣聞:

其一,在阿格拉堡看到印度清掃大隊約莫30–40人,一起擦三根柱子以內的範圍,陣仗真的頗大,印度式擦柱法就是拿抹布對著柱子甩打。

其二,入住飯店Check in,櫃臺的負責人員大概有10人吧,一起幫你Check in,印度Style就是人海戰術。

其三,在印度搭車,喇叭聲此起彼落,基本上印度人按喇叭無關車況,就是一個可惡想按就給他按下去的心理狀態。

其四,在Agra開車,是沒有紅綠燈的,誰要是跟我說他能夠在印度自駕,我一定打從內心佩服他。

其五,在新德里機場,進入機場需要出示護照機票才能進入,而且需要安檢,等完成報到手續且完成離境時還要再安檢一次,安檢人員會一臉很兇的要你配合,但我旅伴背包的滿瓶礦泉水就這樣順利的通關沒被沒收掉。

其六,離開新德里機場建議搭商務艙,這樣子就可以走商務通道辦理出境及安檢手續,人潮差非常多,但儘管標示清楚,印度人們還是會故意闖過來試試看。

其七,印度旅遊鐵則,在印度一定要有個當地導遊,這樣子印度人就不會來盧你,而且當你要拍照,導遊會幫出聲幫你把其他檔在鏡頭前面的印度人趕走,讓你完成拍照,否則靠自己一輩子都排不到隊拍照。

最後附上國泰提供的聖誕節賀禮巧克力給大家聞香一下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ian Ko的沙龍
1會員
46內容數
Brian K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4
把原本Medium的文章搬家過來了,剩下的慢慢整理中...
2021/10/24
把原本Medium的文章搬家過來了,剩下的慢慢整理中...
2021/02/10
手癢撥了一點資金來參與個股投資,利用過年放連假的空檔陸陸續續建倉了SQ, PLTR, CRWD, DDOG,除了SQ是美國近年新崛起的電子支付外,剩下三個是雲端運算的行業別,加上已經增持的TSM,現在一共資產總額的15%放在主動投資裡,抱著實驗性質來參與主動投資
2021/02/10
手癢撥了一點資金來參與個股投資,利用過年放連假的空檔陸陸續續建倉了SQ, PLTR, CRWD, DDOG,除了SQ是美國近年新崛起的電子支付外,剩下三個是雲端運算的行業別,加上已經增持的TSM,現在一共資產總額的15%放在主動投資裡,抱著實驗性質來參與主動投資
2021/01/02
紛擾的2020,肆虐的疫情,瘋狂的股市,2020年可說是最莫名其妙的一年了。先是經歷史上首見的三次熔斷,接著來到了史上最瘋狂的暴漲
Thumbnail
2021/01/02
紛擾的2020,肆虐的疫情,瘋狂的股市,2020年可說是最莫名其妙的一年了。先是經歷史上首見的三次熔斷,接著來到了史上最瘋狂的暴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小資族也能出國玩! #誰說出國需要大預算
Thumbnail
小資族也能出國玩! #誰說出國需要大預算
Thumbnail
穆索里(Mussoorie)是位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山腳下的一個城市,距離印度新德里車程需要六到七小時。在這一次的印度新年(Diwali),為了避開城市的空屋跟吵雜,我們來到了這安靜的小鎮。 第一天,因為帶著雙寶,一路上走走停停,在晚上九點終於抵達了山上的飯店,這次住的飯店是JW Marriot
Thumbnail
穆索里(Mussoorie)是位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山腳下的一個城市,距離印度新德里車程需要六到七小時。在這一次的印度新年(Diwali),為了避開城市的空屋跟吵雜,我們來到了這安靜的小鎮。 第一天,因為帶著雙寶,一路上走走停停,在晚上九點終於抵達了山上的飯店,這次住的飯店是JW Marriot
Thumbnail
很快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很快旅行終究到了尾聲。
Thumbnail
很快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很快旅行終究到了尾聲。
Thumbnail
【印度旅遊】【印度金三角、中段搭機】泰姬瑪哈陵、孟買印象旅行、瑜珈咖哩教學、全程五星飯店九日 📌印度風情體驗:瑜珈冥想體驗,咖哩烹調教學 📌孟買印象旅行:象島石窟,千人洗衣場,維多利亞火車站,威爾斯王子博物館,印度之門 📌三大宮殿之旅:水之宮殿,風之宮殿,地下宮殿
Thumbnail
【印度旅遊】【印度金三角、中段搭機】泰姬瑪哈陵、孟買印象旅行、瑜珈咖哩教學、全程五星飯店九日 📌印度風情體驗:瑜珈冥想體驗,咖哩烹調教學 📌孟買印象旅行:象島石窟,千人洗衣場,維多利亞火車站,威爾斯王子博物館,印度之門 📌三大宮殿之旅:水之宮殿,風之宮殿,地下宮殿
Thumbnail
因為印度籍的丈夫比較外向,喜歡四處走動,所以我就多了機會跟他一起遊歷。在印度到處跑,住宿方面我們現在一般都不會先預訂,因為很多時到最後計劃都會改變,所以大多是在最後才走訪附近的旅店。起初我們都是找小型的酒店,但後來覺得麻煩的原因是,原來有好多賓館小酒店雖然價錢相宜,但物業契約有寫明外國人不能住,所以
Thumbnail
因為印度籍的丈夫比較外向,喜歡四處走動,所以我就多了機會跟他一起遊歷。在印度到處跑,住宿方面我們現在一般都不會先預訂,因為很多時到最後計劃都會改變,所以大多是在最後才走訪附近的旅店。起初我們都是找小型的酒店,但後來覺得麻煩的原因是,原來有好多賓館小酒店雖然價錢相宜,但物業契約有寫明外國人不能住,所以
Thumbnail
「先喝杯茶再進房吧!」那一刻,感覺到一種家的溫度。
Thumbnail
「先喝杯茶再進房吧!」那一刻,感覺到一種家的溫度。
Thumbnail
我有一個地方一直很想去,因為它似乎還杳無人煙,不為大眾所知。所幸,在年輕的時候終於去了。 我認為想去的地方,想去應該趁早。把錢花光也可以,年輕一般都沒什麼錢,一趟旅行的錢與其存下來,不如花去在遠方的路上。
Thumbnail
我有一個地方一直很想去,因為它似乎還杳無人煙,不為大眾所知。所幸,在年輕的時候終於去了。 我認為想去的地方,想去應該趁早。把錢花光也可以,年輕一般都沒什麼錢,一趟旅行的錢與其存下來,不如花去在遠方的路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