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李滄東《薄荷糖》:人生很美麗,真的嗎?

影評|李滄東《薄荷糖》:人生很美麗,真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麗人生,是希望還是奢求?時光倒流,又能改變什麼?南韓名導李滄東「綠色三部曲」第二部曲《薄荷糖》,高居全球影評人票選最佳韓國片第九名,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幾乎都是上乘之作。不只是為人稱道的非線性倒敘結構、精準運鏡與剪接、優秀的表演(尤其是每次出場都震驚全場的薛耿求)等電影藝術上的成就,情節發展更與1980至2000年間南韓重大事件遙相呼應,讓小人物和大時代,緊密交織成一齣深探人生的經典之作。

跟你我一樣,幸福時或曾動念:好想改變過去;痛苦時更會想:是哪一步走錯了路?千禧年前夕的金英浩(薛耿求飾演),比誰都想回到廿年前,再活一遍。那天,他赴約參加廿年前工廠同事的郊遊小聚,再續前緣、全場歡暢,唯有他的悲痛和憤怒那樣不合時宜,就連那身筆挺的西裝也掩飾不了。然後,他當著眾人的面站上鐵軌,邊高舉雙手、邊咧嘴哭喊:

「我想回到過去!」

終於,當火車迎頭撞擊,重返過去的卻不是他、而是疑惑的我們,跟著影片一段段倒退、一步步回溯這場悲劇背後,男主角經歷學生、軍人、警察和經商,每個關鍵的時期和轉折。

超會鋪梗的縝密設計

首先是劇情的設計。不夠細膩的倒敘劇本,常常會搞得觀眾暈頭轉向。但《薄荷糖》卻成功克服了魔咒。在1999年倒退至1979年的七段影像中,每階段都被巧妙埋下一些線索和懸念,再一一於次段揭秘,成功勾引觀者的好奇心並推動劇情的發展。如片頭1999春天的郊遊會,最主要的謎題自然是:男主角為何如此悲痛?他口中「失去」的人又是誰?事發三天前的第二段故事,雖透過金英浩口白證實他窮困潦倒、妻離子散的悲慘境遇,卻在此揭露另一件遺憾:未能修成正果的初戀。於是,我們再度被好奇心驅使,急欲了解他和尹順林(文素利飾演)當初分手的關鍵原因。接下來巧遇警察時刑求的犯人、不時發作的腿上舊傷等等事件,再一路慢慢曝光,金英浩決定離開尹順林、離開警職的傷心往事。

薄荷糖、火車、雨,象徵物穿針引線

貫穿全劇的,是許多充滿象徵意義的物件或元素。最重要的,當然是片名所指涉的薄荷糖了。清新甜辣的薄荷糖,是劇中金英浩和尹順林的愛情遺物。原本只是女方在工廠負責包裝的糖果,卻成為男方當兵後通信的信物,最終還成了他懷念舊愛的唯一紀念。

火車,也是鮮明的隱喻。片頭漆黑隧道裡逐漸放大的隧道口光點、第二三段間倒退嚕的汽車和列車畫面等等,都將時光具象化,也把殘酷歲月與火車巨獸的形象,合而為一。再來是雨景。全片前半(主角生命後半)出現許多場大雨,暗示著主角失去戀人和家庭的悲慘心境。遇上佯裝故人的酒店女孩、決意尋仇尋死而買槍時的兩場雨,他的臉,彷彿隨著他的生命,在擋風玻璃後漸漸模糊、漸漸消逝。

看薛耿求演出,連毛孔都會痛

演員表現突出。同樣是文素利,雖然沒辦法和再度出演李滄東「綠色三部曲」終曲《綠洲》時,那腦性麻痺女的影后級演出相提並論,但首度現身大銀幕、戲份不多的她,在《薄》片中已算表現不俗。尤其是她在男主角刻意表現輕薄、絕情時,臉上緩緩滑落一行清淚,表情自然而不矯情。

薛耿求真情流露的演出,當然值得大力讚賞。戲中的他,曾經浪漫、念舊、擁有一雙初戀眼中「又粗又醜但很善良的手」。可也是這雙手,在當兵時那場意外誤殺後,一次又一次親手葬送了愛情與親情,甚至藉著執行警務大行刑求之實。這些痛徹心扉的生命轉折,在薛耿求收放自如的拿捏中,緊緊牽動觀者情緒。特別是一開場定調的崩潰自戕戲,只見他面容猙獰扭曲、雙眼泛紅佈滿血絲,卻死命抓著淚崩的邊緣,沒有絲毫僭越,而是以發自內心的那聲怒吼,將劇痛感灌進觀影人的每吋骨肉。

令人難忘的經典畫面:薛耿求飾演的金英浩站上火車鐵軌尋死。圖片來源:imdb

令人難忘的經典畫面:薛耿求飾演的金英浩站上火車鐵軌尋死。圖片來源:imdb


大起大落的南韓廿年

主角的生命歷程,更折射出南韓歷史上的劇變。從軍的金英浩誤殺原想放走的女學生,背景是1980年全斗煥血腥鎮壓平民學生的「光州事件」;當殘酷刑警時的1987年,大學生們正發起「六月民主運動」,迫使接班人盧泰愚發表「六二九」民主化宣言,推動修憲、總統直選,讓韓國迅速走上民主之路。然後,1988年漢城奧運舉國歡騰、外交和經濟也一片大好,全國上下包括商人金英浩自己,恐怕誰都沒料到,1997亞洲金融風暴的烏雲,正悄悄逼近...。

廿年那場河邊聚會,金英浩說:

「我從沒來過這裡,卻好像來過一樣...」

尹順林回答:

「那是在夢裡看過...,你的那個夢,希望是美夢。」

顯然,金英浩等到的,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噩夢;他口中的薄荷糖,再也嚐不到甜美,只剩下苦澀。看完《薄荷糖》,又有誰能保證:美麗人生,盡其在我?

*本文原發表於:中華電信mod粉絲專頁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avatar-img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49會員
78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5/5青春末世物語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2/5米奇17號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5/5秘密會議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5/5青春末世物語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2/5米奇17號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5/5秘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