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逛展就是要走心

17公開內容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萬張早鳥瞬間秒殺」、「首週創下三萬人觀展紀錄」......,看似聳動的新聞標題,卻僅能浮光掠影地捕捉這檔展覽的話題性。原因很簡單:英國國家藝廊,拉斐爾,梵谷,三個關鍵詞一下,滔滔巨浪順勢而起,讓人想轉頭忽視,都難。可說穿了,藝術欣賞並不止於對傑作的瞻仰、朝聖,卻更近似於俯視一池鏡湖。
Thumbnail
4/5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用梵高的風景畫作結,很有心思喔👏🏻👏🏻👏🏻
這裡有賽博格,可並沒有賽博龐克(Cyber Punk)。這檔舉重若輕的展覽中,藝術家、機器共創的明日,猶如一場愉悅至上的想像力習作,絕美、詩意、明燦,大抵上隔絕了賽博龐克作品中一貫暗黑的「High Tech, Low Life」,卻也像泡泡一樣讓我好想拿針刺破。感覺就像遇上一隻河豚,很美也很致命。
Thumbnail
四十歲,半老、不舊。繼髮絲染上銀白後,白鼻毛也在鼻翼間,悄悄現蹤。奔向人生下半場,毛髮由墨黑刷白成雪,肉身也從緊緻轉向鬆頹,但靈魂,卻不知道能否順遂地蛻變,變得輕似蟬翼,從此擁有飛行的能力,飄升到那不知存在與否的靈魂庫裡。三字頭的最後兩個月,幸運巧遇日本攝影師——石內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洄瀾、後山、慢城,日治時的「陸上離島」、如今的「國旅天堂」。石雕博物館展出的〈花蓮跳浪藝術節:後花蓮八景〉,以七十年前溥心畬繪下的「花蓮八景」為引,召集十位出身花蓮的當代藝術家們,動用雙手、畫筆、甚至攝影機,進行後山的「故鄉考古」藝術創作。而我,也忍不住進行一場,專屬於花蓮的「記憶考古」...
Thumbnail
越夜,越美。燈紅、酒綠、舞池鎂光燈,這是終生難忘的歡暢時分。談什麼國家大事、說什麼個人理想,只顧著把悲傷、痛楚、憤怒,一杯一杯全部吞下肚去、再狂洩出洞。但我啊,說什麼都覺得夜店經驗,比不上羅智信「唯美」的轉譯。我想,我還是去美術館回味夜店,就好。
Thumbnail
你和我,都坐上了那艘名為「人」的船,飄蕩在生命之海上。燒焦鋼琴、行李箱之河、盤絲洞中的白紗...,塩田千春以纖維複合媒材裝置,窺視生之豐滿、死之絕美,一縷一絲都牽動著觀者塵封的靈魂。我呢,則是趁機打撈,自身對死亡的記憶、應對和體悟...
Thumbnail
聽說過「出租情人」嗎?報導者最近的系列報導,討論著網路如何推進多元陪伴、寂寞經濟,變得少接觸、少溫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們是否開始害怕承諾、害怕失去呢?作為一種實體展、展出真實陶作,在「臺灣國際陶瓷雙年展」我回顧對陶瓷的熱愛、也聯想起人際關係的易碎敏感。從陶到人,如何看待失去這件事?
Thumbnail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充滿哲學感的展覽名稱,一開始就啟人疑竇。又不是哈利波特的護法,哪來透明的動物?何況肉體明明看得見、摸得著,扎扎實實地存有呢。在本事藝術搬遷到關渡的首展中,我拾起放大鏡微觀「肉身」,特別是在人我互動時,究竟身體是樂器、還是兵器?是擁抱、還是對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拜全球化所賜,我們早已習慣文明社會無塵無垢的微量生態,即使被硬塞進自由的細縫,仍主張著中產階級式的生活(看看疫情期間爆炸式成長的網購和國旅就知道了)。這是最要命的:難道潘朵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覆水難收了?不能喊卡嗎?怎麼喊卡?深入「實地星球:臨界區、蓋婭」展區,我看見被點亮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點蠟燭照明、摘野菜烹食、被蜜蜂叮就躺在床上「自我療癒」...。你以為是遊民或第三世界?其實這是一位「山人」自主選擇的生活方式。選擇隱居山林可以料想,但自體療癒卻難免讓人費解。這篇將繼續前往「實地星球:臨界區、蓋婭」展區,從我自身經驗探問「另類療法」的潛在價值。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