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台灣變「毒蛙」,反映美國什麼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論及對台海議題的關心,除卻兩岸政界、媒體與智庫,美國智庫亦是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台灣駐美代表機構爆發「正名」風波,彼時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便表示,美國政府應停止推動「正名」案,改為聚焦其他更需嚴肅面對的務實議題,包括磋商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支持台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等。

而後經歷9月15日美英澳「三國新安全倡議」(AUKUS)成立、9月25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風雲,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國防分析師葛洛斯曼(Derek Grossman)亦在10月6日受訪時表示,台灣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拜登(Joe Biden)上任未滿1年,美國軍艦便已多次通過台灣海峽,「堪為明確信號」。葛洛斯曼進而分析,台灣本質上就是美國盟友,「未來若中國攻擊台灣,美國袖手旁觀會是非常奇怪的,基本上這種狀況不可能發生。」

上述表態,分別代表了美國智庫涉台言論的兩種典型:一是針對政治現勢提出「政策建議」,二是「定位」台灣在美國棋盤上的戰略角色。兩者往往在同一份報告中交互出現,畢竟「政策建議」前提仍是「定位」,「定位」本身也暗含「政策建議」色彩。在美國「旋轉門」政治傳統下,權威智庫的涉台表態,往往能獲取各方關注。

近期,又一份美國智庫報告引爆了輿情聲浪。

「毒蛙」從何而來

10月26日,《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道,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發表一篇名為《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Preventing a Chinese Fait Accompli Against Taiwanese Islands)的報告,內容是以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為藍本,模擬解放軍於2025年攻佔東沙島的過程。

據其兵棋推演,解放軍的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在一次演習下成功奪島,俘虜了島上500名台灣駐軍;美台則在經歷無數往復部署、出招後,皆難形成迫使解放軍退兵的有效手段。報告由此建議,美國的最佳選項,並非在北京出招後發起經濟制裁或軍事行動,前者太耗時且成效不彰,後者則可能引爆全面戰爭,故與其事後首鼠兩端、左右為難,不如事前做足兩大準備:第一,美台應讓外島變身「毒蛙」(poison frog),使解放軍在奪島之初遭遇軍事、經濟和政治上的慘痛損害,從而停下進攻步伐;第二,美國應在北京動手前先行警告後果,在此情境中,日本的參與舉足輕重,一旦美日聯手成定局,或將改變北京的動武算計。

如此建議,聽來天馬行空,實則依託兩大現實而生。首先,兩岸軍事差距已至無可逆轉境地,倘若解放軍有意奪下東沙等外島,台灣守軍既難抵抗,也無力反攻,若無美軍馳援,根本無計可施,然而華盛頓也有自己的打算,故無法全面配合台灣行動。

至於台國防部長邱國正所謂「我死則國生」、東沙駐島台軍應「矢志與島共存亡」等喊話,雖反映了台軍高層的「鬥爭意志」,卻也引發不小社會反彈,諸如「民進黨高層吃香喝辣,倒楣老百姓卻要被派去守東沙」、「年輕人房子都買不起,又何須替豪門權貴看家護院」等,皆為台灣內部厭戰情緒的體現。「毒蛙」之名聽來聳動,何以實踐卻是一大問號。

其二,在CNAS提出的「毒蛙戰略」構想內,「日本參與」乃恫嚇生效的關鍵之一,如此論述亦是東北亞政治現勢的產物。自首相換屆起,日本對台海議題的發言日漸「踴躍」,2021年4月時任首相菅義偉訪美,便於美日聯合聲明中罕見提及「台海和平與穩定」等用語,引發了政治風波。此後防衛相岸信夫、副首相麻生太郎等更是「奇言」頻出,渲染「台海有事,日本協防」的玩火氛圍,中日關係由此驟降。

回顧安倍晉三7餘年任期,中日關係雖有震盪,卻大抵和穩遞進。所謂日本干涉台海的言論,往往是極度邊緣的冷門話題,如今竟一躍而成新聞熱詞,甚至進入美國智庫報告,可謂與東亞地緣震盪息息相關。

弦外之音值得關注

然而國際局勢風雲流轉,變的又豈止日本?美國亦受此浪潮波及。

CNAS此份報告看似彰顯「美台友好」,實則暴露美國內部目睹中國崛起後,漸失「戰略模糊」分寸的撕裂傷:部分鷹派主張強化美台交流,打破部分戰略「模糊」禁忌,大玩「切香腸」戰術,其目的並非保台,而是要藉此激怒、牽制北京,從而將中國鎖在台灣議題上,倘若武統發生,其認為美國應設法發動對華輿論攻勢,抑或串聯經濟制裁,甚至軍事圍堵;部分溫和派則主張「體面棄台」,即掌握把玩「台灣牌」的節奏,但要避免與中國爆發武裝衝突,一旦武統進程啟動,應竭力避免戰火波及自身,尤其不能過分重創中美關係。

在此脈絡下,CNAS的「毒蛙戰略」底色可謂相對接近溫和派論述,卻又在擔憂「投降主義」罵名下,染上了鷹派的保護色。

首先,其雖在結論強調美台事前協調的重要,卻難掩兵棋推演的驚人結果:一旦北京對東沙動武,美台將無法在當前可用的選項中,成功迫使解放軍撤退,不論是加派美軍駐台、尋求北約與亞洲盟友協助,抑或對中國發動經濟制裁等,皆無濟於事。報告尤其強調,美台皆會避免與中國爆發全面戰爭,可謂在兵推之初,便限制了局勢的發展,比起糢糊不清的「加強美台戰略協調」建議,前提假設的弦外之音,更為耐人尋味。

其二,報告雖表示要讓台灣將東沙等島嶼塑造為「毒蛙」,包括強化島上駐軍、要求日本參與抗中戰線、一旦失守便炸毀島上所有可用設施等,看似思路新穎,卻只是重炒「刺蝟島」論述的冷飯,要將美國「協防台灣」的道德責任外包給台海行為者。

在「刺蝟島」一例上,其強調以重重軍火武裝台灣,讓解放軍在動武後蒙受巨大民生與軍備損失,在此脈絡下,台灣政府負有採購與部署「可用軍火」的責任;「毒蛙戰略」則將對象換成台灣外島,武裝責任落到了台灣當局與日本頭上。兩大主張看似對象與手法不同,其實暗含一共同訊息:台灣應積極自助戰備,美國雖會事前協助,卻未必在事發後「軍事協防」。

CNAS雖示意台灣學習毒蛙,以危險的特徵警告捕食者,卻也在字裡行間意外洩露真正警訊:美國確實關注台海議題,但這般關注不會是無底線的空白支票。通篇報告看似關注台灣地位與存續,其實更像阿富汗變天後,全球媒體盛傳的「美助自助者」嘲諷:一旦覆水難收,美國也不必過於自責,畢竟是盟友不夠爭氣,美國既已盡到事前警告與武裝責任,自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原文發表於2021/10/30《多維新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4/06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Thumbnail
2022/04/06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美決戰台海的劇本,向來是媒體不敗的流量題材。
Thumbnail
中美決戰台海的劇本,向來是媒體不敗的流量題材。
Thumbnail
有鑑於中美軍力的長期消長、兩岸關係的每況愈下,近期有不少台海「預測」問世。 首先,是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於10月26日發表的「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內容是以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
Thumbnail
有鑑於中美軍力的長期消長、兩岸關係的每況愈下,近期有不少台海「預測」問世。 首先,是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於10月26日發表的「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內容是以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
Thumbnail
繼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提出「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兵推解放軍將在2025年占領東沙後,近期的美國又多了台海「新劇本」。 11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2021年中國軍力報告,內容針對
Thumbnail
繼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提出「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兵推解放軍將在2025年占領東沙後,近期的美國又多了台海「新劇本」。 11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2021年中國軍力報告,內容針對
Thumbnail
10月28日,蔡英文於美媒《CNN》專訪中證實,確有美軍「在台協訓」。此言一出,收穫了不少島內亢奮,卻也引發兩岸與中美間的政治波瀾:於中美兩大國而言,台海問題再度激化雙方矛盾;對北京來說,美台明目張膽的軍事勾連,雖不至於改變台海格局,卻將招致內部輿情洶湧;於台灣而言,則是將本就低迷的和統可能,踹入
Thumbnail
10月28日,蔡英文於美媒《CNN》專訪中證實,確有美軍「在台協訓」。此言一出,收穫了不少島內亢奮,卻也引發兩岸與中美間的政治波瀾:於中美兩大國而言,台海問題再度激化雙方矛盾;對北京來說,美台明目張膽的軍事勾連,雖不至於改變台海格局,卻將招致內部輿情洶湧;於台灣而言,則是將本就低迷的和統可能,踹入
Thumbnail
論及對台海議題的關心,除卻兩岸政界、媒體與智庫,美國智庫亦是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台灣駐美代表機構爆發「正名」風波,彼時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便表示,美國政府應停止推動「正名」案,改為聚焦其他更需嚴肅面對的務實議題,包括磋商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支持台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
Thumbnail
論及對台海議題的關心,除卻兩岸政界、媒體與智庫,美國智庫亦是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台灣駐美代表機構爆發「正名」風波,彼時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便表示,美國政府應停止推動「正名」案,改為聚焦其他更需嚴肅面對的務實議題,包括磋商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支持台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近期的台海上空,湧動著山雨欲來的政治過招。 首先是日本右翼的積極動作。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更對日本長期維繫的「一個中國」政策提出質疑, 呼籲日本「我們必須覺醒」。日本隨後雖以「
Thumbnail
近期的台海上空,湧動著山雨欲來的政治過招。 首先是日本右翼的積極動作。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更對日本長期維繫的「一個中國」政策提出質疑, 呼籲日本「我們必須覺醒」。日本隨後雖以「
Thumbnail
台灣亞洲「富爾達缺口」論及「台灣豪豬論」都是美國泛印太戰略的考量,而台灣必須仔細制訂最合自身安全的戰略。「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至少要走「不挑釁」、避凶趨吉的自保之路。
Thumbnail
台灣亞洲「富爾達缺口」論及「台灣豪豬論」都是美國泛印太戰略的考量,而台灣必須仔細制訂最合自身安全的戰略。「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至少要走「不挑釁」、避凶趨吉的自保之路。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