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人蔘D23 接受無能為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外送員是一份工作,心情平靜是一種態度
心情平靜是一種態度
一開始 我曾經說過,我外送的交通工具 是一台電動自行車
在外送平台 申請的也是 自行車 帳號
但是奇妙的是 我常常接到超遠距離的訂單
有時候訂單距離不只遠,還是連續上坡
其實 在市區 許多紅綠燈的地區,電動自行車 跟 機車 的差異不大
因為 我跟 其他人 頂多就是差一個紅綠燈的距離
綠燈了 他走了,紅燈了 我又來了,我們總是在紅綠燈下相遇
但是 在長距離的連續上坡路段,我望著這台力不從心的自行車
真怕哪天 它在爬坡的途中 忽然倒地不起
每次爬坡 我都怕這是最後一趟,因為速度實在太慢了
看著 其他摩托車 稍縱即逝的背影
我 與我的自行車 踩著穩動且緩慢的步伐前進
有幾次 心裡會覺得 無奈 焦急 還有 無能為力
後來 我認清 一個事實 ,這已經是我爬坡速度的上限了
我已經 盡力了,車子也盡力了
無能為力的情緒 已經可以停止了
面對生活上的難題
我們常會有 無能為力的感覺
關於 工作 感情 生活 人際關係 ,好多事讓我們無能為力
有時候 我們盡力了 但是問題沒有解決
問題雖然擱著沒動,但是折磨我們的是 無能為力 的情緒
放任 情緒折磨自己,只會讓情況更惡化
告訴自己盡力了,然後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
之後 就拿回自己 平靜的心情
去過好每一天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0會員
41內容數
一個平凡的外送員,透過觀察日常發生的人事物,與讀者分享所見所聞所得。 文字不會動人,動人的是人生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布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 看到一則新聞,外送員跟著導航指示走小路 結果不但迷路 連車子也摔壞 沒法發動 最後 驚動 警察大人來救援 看到這新聞 不禁讓我想到 剛開始跑外送的前幾天 明明對這地區的路況是熟悉的,但是那時候卻跟著導航騎進公墓 然後 鬼打牆 找不到出路,最後 差點騎到車子沒電 許多年前工作時 曾經負責問卷
許久不見的家人 -大姊 知道我在騎車外送打工之後 在一次見面吃飯的時候,說以後想跟我借車去環島 我的車 最快的速度在時速35公里左右,看負載的重量決定速度跟續航 確實這樣的速度 很適合環島 單車太慢 對新手環島來說 痛苦的回憶 搞不好比較多 機車 太快,引擎的震動 跟 聲音 對我這種老人來說 有點太
騎著電動自行車打工的日子以來,這打工的節奏還算悠閒 因為 這車雖然比腳踏車快,但是也實在快不了多少 特別是當我一路上坡 要送到工業區36路的時候 那種烏龜在山下仰望山頂終點的無奈,真的會讓我想換騎機車 這想法一直到前幾天 我買了體重計 原來車跑不快 是我的錯? 在某個良辰吉時 我往體重計上 一
外送生活中,很常接觸到的是 送飲料 八點的奶茶、九點的咖啡、十二點的速食店午餐跟汽水 下午三點的珍珠奶茶以及晚上加班的咖啡 這裡面 熱咖啡跟速食店的汽水是比較不好送的 因為熱咖啡跟速食店的汽水都只是蓋上杯蓋 跟用封口杯的飲料相比,要格外小心 打翻的飲料 教會了我一個道理 當然我遇過最奇妙的是一家
前幾個月 雨季的 時候,我還住在鄉下的老家 老家是 一個小社區,一共十幾戶人家 家裡的出入口分為前後門 後門緊鄰馬路 ,前門則是圍繞著社區的中庭 有時下雨天 我會從後門出去,撐傘 走路去買早餐 回家就會順手把雨傘放在後門的門邊晾乾 一支雨傘 看清自己內心的成見 鄉下地方,有些人是以撿紙箱、寶特瓶
有時候尋求協助 並不丟臉,給別人 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身為一個 每天騎車 分秒必爭的 外送員,最害怕的 莫過於 找不到路 儘管導航非常方便,但是 很奇妙的是 有時候 導航 跟目的地 完全天差地別 有時候 順著導航走,這輩子大概都到不了,再走大概就過奈何橋了 有時候 你明明 知道 自己非常靠近目的地,但
前幾天 看到一則新聞,外送員跟著導航指示走小路 結果不但迷路 連車子也摔壞 沒法發動 最後 驚動 警察大人來救援 看到這新聞 不禁讓我想到 剛開始跑外送的前幾天 明明對這地區的路況是熟悉的,但是那時候卻跟著導航騎進公墓 然後 鬼打牆 找不到出路,最後 差點騎到車子沒電 許多年前工作時 曾經負責問卷
許久不見的家人 -大姊 知道我在騎車外送打工之後 在一次見面吃飯的時候,說以後想跟我借車去環島 我的車 最快的速度在時速35公里左右,看負載的重量決定速度跟續航 確實這樣的速度 很適合環島 單車太慢 對新手環島來說 痛苦的回憶 搞不好比較多 機車 太快,引擎的震動 跟 聲音 對我這種老人來說 有點太
騎著電動自行車打工的日子以來,這打工的節奏還算悠閒 因為 這車雖然比腳踏車快,但是也實在快不了多少 特別是當我一路上坡 要送到工業區36路的時候 那種烏龜在山下仰望山頂終點的無奈,真的會讓我想換騎機車 這想法一直到前幾天 我買了體重計 原來車跑不快 是我的錯? 在某個良辰吉時 我往體重計上 一
外送生活中,很常接觸到的是 送飲料 八點的奶茶、九點的咖啡、十二點的速食店午餐跟汽水 下午三點的珍珠奶茶以及晚上加班的咖啡 這裡面 熱咖啡跟速食店的汽水是比較不好送的 因為熱咖啡跟速食店的汽水都只是蓋上杯蓋 跟用封口杯的飲料相比,要格外小心 打翻的飲料 教會了我一個道理 當然我遇過最奇妙的是一家
前幾個月 雨季的 時候,我還住在鄉下的老家 老家是 一個小社區,一共十幾戶人家 家裡的出入口分為前後門 後門緊鄰馬路 ,前門則是圍繞著社區的中庭 有時下雨天 我會從後門出去,撐傘 走路去買早餐 回家就會順手把雨傘放在後門的門邊晾乾 一支雨傘 看清自己內心的成見 鄉下地方,有些人是以撿紙箱、寶特瓶
有時候尋求協助 並不丟臉,給別人 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身為一個 每天騎車 分秒必爭的 外送員,最害怕的 莫過於 找不到路 儘管導航非常方便,但是 很奇妙的是 有時候 導航 跟目的地 完全天差地別 有時候 順著導航走,這輩子大概都到不了,再走大概就過奈何橋了 有時候 你明明 知道 自己非常靠近目的地,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機車族的我 上班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會是機車 有許多時候也渴望可以有台車 這樣不論在炙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 或是在傾盆大雨的路上我都不會太狼狽 但經過幾次出遊下來 覺得車子的費用真不是我能負擔的 且技術不佳的我 每次都因找停車位而感到焦慮 因為有這些體驗後 回歸我的機車生活突然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Thumbnail
我們下山的時候D靠在我身上,全身異常冰冷,然後又好像開始在念甚麼了,我們只好又停下來,看一下他的狀況,只是他好像昏昏沉沉的,也聽不清楚他在說甚麼,我們也只好繼續上路,先下山再說,可是奇怪的事又開始了,這條路的路燈每隔很遠才有一盞,而且有些還快壞快壞的樣子,一閃一閃的,感覺很不對勁。 可是下山的路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必推,敝人心有靈犀,我就是在當時外送行業沒有發展前途與紅利時就先卡位了。為了家計,騎一台破機車幫店家外送。被狗追,被豪宅管理員瞧不起。這些心酸史只有我的車子跟我的輪胎知道而已。每天這樣騎車也不是辦法,輪胎都磨光光了,出車禍很多次,也沒有理賠。這些苦日子造就了我現在可以用文字的力量來感動讀者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11/10/2018 成為更好的自己   出發帶團前兩星期,大概只有焦慮及不安充滿內心。 我知道我有幾個月沒帶團了。 但這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帶團的方式及行程的推動就像騎腳踏車一樣。 就算二十年沒騎,只要上了車,踏個幾下。 那感覺很快就會回來。   我知道問題點, 但却
Thumbnail
二十年了,我的機車陪伴我從稚嫩的青春到成年,隨著我南來北往,一眨眼,竟然二十年了。 因為現階段要載小孩,有時引擎發動了,可是有點難使力,怎麼說呢?就是騎一騎車子會無法向前,這讓我擔心小朋友的安全,雖然接送的距離都很近,但我總想著,我這麼努力的活著,可不能因為機車故障發生什麼意外呀!
若果睇清睇楚這個世界,的確會令人心理不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機車族的我 上班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會是機車 有許多時候也渴望可以有台車 這樣不論在炙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 或是在傾盆大雨的路上我都不會太狼狽 但經過幾次出遊下來 覺得車子的費用真不是我能負擔的 且技術不佳的我 每次都因找停車位而感到焦慮 因為有這些體驗後 回歸我的機車生活突然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Thumbnail
我們下山的時候D靠在我身上,全身異常冰冷,然後又好像開始在念甚麼了,我們只好又停下來,看一下他的狀況,只是他好像昏昏沉沉的,也聽不清楚他在說甚麼,我們也只好繼續上路,先下山再說,可是奇怪的事又開始了,這條路的路燈每隔很遠才有一盞,而且有些還快壞快壞的樣子,一閃一閃的,感覺很不對勁。 可是下山的路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必推,敝人心有靈犀,我就是在當時外送行業沒有發展前途與紅利時就先卡位了。為了家計,騎一台破機車幫店家外送。被狗追,被豪宅管理員瞧不起。這些心酸史只有我的車子跟我的輪胎知道而已。每天這樣騎車也不是辦法,輪胎都磨光光了,出車禍很多次,也沒有理賠。這些苦日子造就了我現在可以用文字的力量來感動讀者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11/10/2018 成為更好的自己   出發帶團前兩星期,大概只有焦慮及不安充滿內心。 我知道我有幾個月沒帶團了。 但這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帶團的方式及行程的推動就像騎腳踏車一樣。 就算二十年沒騎,只要上了車,踏個幾下。 那感覺很快就會回來。   我知道問題點, 但却
Thumbnail
二十年了,我的機車陪伴我從稚嫩的青春到成年,隨著我南來北往,一眨眼,竟然二十年了。 因為現階段要載小孩,有時引擎發動了,可是有點難使力,怎麼說呢?就是騎一騎車子會無法向前,這讓我擔心小朋友的安全,雖然接送的距離都很近,但我總想著,我這麼努力的活著,可不能因為機車故障發生什麼意外呀!
若果睇清睇楚這個世界,的確會令人心理不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