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諮日常◇9】考考你~盡管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在法律諮詢時,常常碰到一種諮詢人,喜歡用試探、迂迴的方式考驗律師。
以下這種擠牙膏式問法,不僅會浪費了你的諮詢時間,也會破壞了律師對你的信任

近期某件法諮...

●牙膏伯:
你好,我的法律問題是@$#&€...,請幫我解答一下( ̄. ̄)。
▲阿洪:
這問題蠻難的,我的想法是¥£¢¤%...,給您參考(^ω^)。
●牙膏伯:
我有個朋友是唸法律的,他的意見是*+#€...,跟你說的不太一樣耶!
你確定你講的是對的嗎( ̄へ ̄)?
▲阿洪:
您朋友的意見怪怪的,民法OO條跟民事訴訟法XX條不是這樣用的,
正確的應該是#$&@$...才對Ó( ° △ °)。
●牙膏伯:
恩!你還算有兩把刷子。
上次我去開庭時,法官講的就跟你一樣,他說我訴狀寫錯了,如果我沒有把這些問題補正,他就會判我輸,那現在我該怎麼辦咧╮(╯皿╰)╭?
▲阿洪:
您應該一開始就把案件全部的狀況跟我講,而不是用這種擠牙膏的方式,一次只講一些些,還拿被法官打槍的意見來質疑我(╯︵╰,)。
●牙膏伯:
沒有啦,我的那個朋友法律系沒唸畢業,我怕他訴狀寫不好,才想說多問一下
哈哈哈(*´∇`*)a...。
▲阿洪:
可是法官已經說您朋友的意見有誤了,您何必再拿這個來考我呢?
而且後面還有其他民眾在排隊等候〒_〒...。
●牙膏伯:
我也算是幫他們鑑定你的程度啊,等一下出去後我也可以幫你作推薦,
這樣他們會對你更有信心呀(╯3╰)b。
▲阿洪:
下一位,囧rz.........。

~ 法諮後不負責碎念~

◆碎念1:
法條看似都是中文字,但其實很難。 因為在適用時有甲說、乙說、丙說等眉眉角角… 所以我可以接受一個案子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訴訟策略。 但無法接受用「心有既定想法」的前提+擠牙膏的方式,來一再試探專業。
#法律是一種不易入門的專業
#需要靠長期的經驗和不斷的進修養成
◆碎念2
其實這些是不尊重專業的人,只想靠著逛遍各大法諮網站(或服務處)、尋找免費律師,拿著相同的問題詢問過A.B.C…多個不同律師來完成書狀。其實這真的很危險!!!就像你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病卻亂吃藥,或是就算你吃對藥好了,不同用藥之間會產生不同交叉作用,導致最後身體整個壞掉。
#盡速對症下藥、認真治療才是王道!!!

感謝大家的收看 希望今天法諮日常文章能搏君一笑:)

~如有委任律師的需求,歡迎聯絡預約法律諮詢~

⭐️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法律諮詢日常、法普文章知識、現場免費法律諮詢時間及任何冷笑話練宵威。歡迎追蹤我的部落格,或到「律師不是魔法師」的臉書粉絲專頁逛逛 (ノ>ω<)ノ
拍個手支持我,金多蝦~
Hi~我是阿洪,立志成為最會用顏文字和梗圖寫法律諮詢的律師╮(╯皿╰)╭。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留言/按個愛心/拍個手,給我點小鼓勵唷。謝謝~
◆ 關於律師不是魔法師FB臉書/自我介紹 /法諮日常篇索引
做現場免費法律諮詢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看過各種人生百態。 主要由:法諮日常、法庭日常、阿洪碎碎念、今晚想來點、每月免費法諮及其他,這六大類文章構成 而文章都是真人真事,分享法律諮詢有(ㄏㄠˇ )趣(ㄒㄧㄠ ˇ)人事物。 一來自娛(苦中作樂)、二來娛人 (有人說看我的廢文,覺得很紓壓)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次蒐集的人客有: 聽你千遍不厭倦型、動不動吉(ㄍㄠˋ)你型、盤古開天闢地型、最後/最最後/最最最後型、介於有跟沒有之間型 你最受不了哪一型呢? 《聽你千遍不厭倦型》 ●人客A: 歹勢~我記憶力不好,可以請你從頭到尾重講一次嗎?  ●人客B: 法律不是很簡單嗎?怎麼聽你講變這麼難,可否請你再解
💬 聽故事之前,先來段法白冷知識 ■律師 →律師在古代叫做「訟師」,或稱狀師,有時被貶稱為訟棍,是古代社會中扮演訴訟的代理人,類似律師角色知人。 →日本叫做「弁護士」;英文則稱「Lawyer」。 →現在律師在法庭上會被法官稱「○○大律師」(要準備要電你的時候,通常都會這樣叫);而律師和律師之間,會
💬 你知道助人工作者( 如社工、通譯員、手語翻譯員等) ,在工作上遇到個案有法律問題,其實可以撥打免費的法律諮詢專線嗎? 
💬 在法律諮詢時,遇到諮詢人問到不是法律問題的問題時,律師無法翻白眼。 但心中的小劇場其實是很多的(這也算一門專業技術?!),有時我真的很想請他們直接去 ㄅㄨㄚˇ杯(擲筊)可能會比較快喔^3^。 
💬12月現場免費法律諮詢共有7場,如有變更服務日期,以臉書「律師不是魔法師」專頁最新公告為主,也歡迎追蹤我,將不定期持續
 💬 基本上,阿洪的工作行事曆都在一個月之前就安排/確定好,連太座大人要跟我約下班吃飯都得先看行事曆預約。 所以一直瘋狂更改預約或臨時預約的人客啊~~你會造成阿洪家庭的威脅~~ (╯︵╰,) ( Happy Wife, Happy Life,懂?!),也會對其他已預約且準時到的當事人不公平。 
◆本次蒐集的人客有: 聽你千遍不厭倦型、動不動吉(ㄍㄠˋ)你型、盤古開天闢地型、最後/最最後/最最最後型、介於有跟沒有之間型 你最受不了哪一型呢? 《聽你千遍不厭倦型》 ●人客A: 歹勢~我記憶力不好,可以請你從頭到尾重講一次嗎?  ●人客B: 法律不是很簡單嗎?怎麼聽你講變這麼難,可否請你再解
💬 聽故事之前,先來段法白冷知識 ■律師 →律師在古代叫做「訟師」,或稱狀師,有時被貶稱為訟棍,是古代社會中扮演訴訟的代理人,類似律師角色知人。 →日本叫做「弁護士」;英文則稱「Lawyer」。 →現在律師在法庭上會被法官稱「○○大律師」(要準備要電你的時候,通常都會這樣叫);而律師和律師之間,會
💬 你知道助人工作者( 如社工、通譯員、手語翻譯員等) ,在工作上遇到個案有法律問題,其實可以撥打免費的法律諮詢專線嗎? 
💬 在法律諮詢時,遇到諮詢人問到不是法律問題的問題時,律師無法翻白眼。 但心中的小劇場其實是很多的(這也算一門專業技術?!),有時我真的很想請他們直接去 ㄅㄨㄚˇ杯(擲筊)可能會比較快喔^3^。 
💬12月現場免費法律諮詢共有7場,如有變更服務日期,以臉書「律師不是魔法師」專頁最新公告為主,也歡迎追蹤我,將不定期持續
 💬 基本上,阿洪的工作行事曆都在一個月之前就安排/確定好,連太座大人要跟我約下班吃飯都得先看行事曆預約。 所以一直瘋狂更改預約或臨時預約的人客啊~~你會造成阿洪家庭的威脅~~ (╯︵╰,) ( Happy Wife, Happy Life,懂?!),也會對其他已預約且準時到的當事人不公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筆者從警以來,每天都有民眾來派出所詢問各種法律問題,但法規多如牛毛,有些因不常用,連同事間都是口耳相傳,一知半解。這時除了找律師諮詢外,也能透過上網以類似案件判決書查詢,讓法官或主管機關直接告訴你答案。今天筆者不藏私,分享3個常用網站,民眾除可增進法律知識,更能解決自己或親友的法律問題,捍衛應有權益
Thumbnail
參加了無糖律師謝依霖主持的法務課程,認識了跨領域的合作夥伴,也釐清了自我價值。法務專業人士的實戰經驗讓人更瞭解勞資爭議領域。
Thumbnail
睜大眼睛,仔細瞧瞧。 千萬不要被自稱有律師執照且身經百戰的律師唬弄,還花錢諮詢法律問題及委任,實在是得不償失。 請務必,一定要至法務部律師查詢系統做查詢,徹底保護自己的訴訟權跟找到合宜又值得信賴的律師。 沒有登錄在台灣的各縣市-地方律師公會及全國律師聯合會,就是不能承接案件訴訟。 https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遭遇民事、刑事案件煩心,但如果能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位值得託付的律師協助釐清案情並進行訴訟,想必是多數人的願望。然而讀者徵詢的人是否是真律師?如何分辨真假律師?是否可以透過政府提供的管道查詢律師?如果你對於相關問題有所疑惑,法洛威將為你解答相關問題。對於律師專業度足夠與否有興趣的讀者,歡迎
Thumbnail
法律是門日常生活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專業,然許多法律概念,就算經常聽到但如果沒有深入研究,就會陷入自行「腦補」而錯誤解釋法律的情況!此時「小則破財」,更麻煩的是會有「牢獄之災」的風險。 此時尋求有專業法律知識的律師協助解決問題,無非是陷入訴訟糾紛的民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本篇法洛威將說明遇到糾紛或訴
Thumbnail
本篇文章除了要告訴你如何查詢律師資格,避免遇到假律師外,也要告訴你與律師進行法律諮詢的注意事項。
為什麼奉勸學子們:不要讀法律?! 當然希望世界和平、社會安和,但有句話是這麼說:想賺錢,刑法以外的事都可以... 雙城記既有良善,便有灰暗;有正義凜然的律師法官從業人員,當然也有始作俑者的混帳
你好,我是馮鈺書律師,歡迎來到喝杯咖啡,聊點法律,這是我的沙龍介紹。
Thumbnail
遇到法律問題,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劈頭就問「會怎樣判」、「有沒有罪」,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彷彿只要「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
Thumbnail
「提告」對不熟悉法律之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會帶來壓力的。但是打官司可不是像以前的電視劇那樣,只要擊鼓申冤、到縣令面前告狀即可。如果遇到的是刑事案件,得經過一連串的偵查程序,才「有機會」把案件送到法官面前。雖然民事訴訟可以自己寫狀提告,但也因為必須從頭到尾都自己來,不但相當麻煩還非常辛苦。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筆者從警以來,每天都有民眾來派出所詢問各種法律問題,但法規多如牛毛,有些因不常用,連同事間都是口耳相傳,一知半解。這時除了找律師諮詢外,也能透過上網以類似案件判決書查詢,讓法官或主管機關直接告訴你答案。今天筆者不藏私,分享3個常用網站,民眾除可增進法律知識,更能解決自己或親友的法律問題,捍衛應有權益
Thumbnail
參加了無糖律師謝依霖主持的法務課程,認識了跨領域的合作夥伴,也釐清了自我價值。法務專業人士的實戰經驗讓人更瞭解勞資爭議領域。
Thumbnail
睜大眼睛,仔細瞧瞧。 千萬不要被自稱有律師執照且身經百戰的律師唬弄,還花錢諮詢法律問題及委任,實在是得不償失。 請務必,一定要至法務部律師查詢系統做查詢,徹底保護自己的訴訟權跟找到合宜又值得信賴的律師。 沒有登錄在台灣的各縣市-地方律師公會及全國律師聯合會,就是不能承接案件訴訟。 https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遭遇民事、刑事案件煩心,但如果能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位值得託付的律師協助釐清案情並進行訴訟,想必是多數人的願望。然而讀者徵詢的人是否是真律師?如何分辨真假律師?是否可以透過政府提供的管道查詢律師?如果你對於相關問題有所疑惑,法洛威將為你解答相關問題。對於律師專業度足夠與否有興趣的讀者,歡迎
Thumbnail
法律是門日常生活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專業,然許多法律概念,就算經常聽到但如果沒有深入研究,就會陷入自行「腦補」而錯誤解釋法律的情況!此時「小則破財」,更麻煩的是會有「牢獄之災」的風險。 此時尋求有專業法律知識的律師協助解決問題,無非是陷入訴訟糾紛的民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本篇法洛威將說明遇到糾紛或訴
Thumbnail
本篇文章除了要告訴你如何查詢律師資格,避免遇到假律師外,也要告訴你與律師進行法律諮詢的注意事項。
為什麼奉勸學子們:不要讀法律?! 當然希望世界和平、社會安和,但有句話是這麼說:想賺錢,刑法以外的事都可以... 雙城記既有良善,便有灰暗;有正義凜然的律師法官從業人員,當然也有始作俑者的混帳
你好,我是馮鈺書律師,歡迎來到喝杯咖啡,聊點法律,這是我的沙龍介紹。
Thumbnail
遇到法律問題,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劈頭就問「會怎樣判」、「有沒有罪」,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彷彿只要「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
Thumbnail
「提告」對不熟悉法律之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會帶來壓力的。但是打官司可不是像以前的電視劇那樣,只要擊鼓申冤、到縣令面前告狀即可。如果遇到的是刑事案件,得經過一連串的偵查程序,才「有機會」把案件送到法官面前。雖然民事訴訟可以自己寫狀提告,但也因為必須從頭到尾都自己來,不但相當麻煩還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