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我才是三國時代最強的二世祖!】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誰是三國時代最強大的「繼承人」?

是改朝換代,但是打仗很失敗,搞到民不聊生的曹丕?
還是有齊桓之賢,從老爸那邊繼承了神卡諸葛亮的劉禪?

或許,更多人會選擇,整合江東混亂勢力稱帝的孫權。

但我們今天要說劉璋。
且讓我們看看,劉璋夠不夠格跟孫權一較高下。

劉璋對抗內憂外患,稱霸益州二十一年。
事實上,劉璋跟孫權最大的差別,恐怕僅僅是寄生獸劉備最後選擇的宿主是劉璋而已。

為什麼諸葛亮建議寄生益州?因為益州的土地肥沃糧食產出遠勝江東。
要說到內裡的政治鬥爭局勢,益州的噁心程度絕對不輸江東。

劉焉有四個兒子,其中兩個在李傕亂政時被殺。
陳壽一方面說劉瑁是小子,一方面又說劉瑁是劉璋的「兄」。
劉璋的表字是季玉,也很難判斷他到底是老四還是老三……因為其他幾個都沒有留下表字。

劉焉過世之後,益州的官吏們討論要推舉劉焉的兒子繼承。
如果劉焉完全沒有「遺產」,是不可能有人會鳥他兒子的。

劉焉的最大遺產,就是東州兵。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千迴百轉的蜀道了。

東州兵是由來自荊州跟關中的難民組成,當時最主要的統帥,名叫龐羲。
龐羲原本也是朝廷官員,在李傕下手屠殺劉焉留在朝廷的族人時,龐羲秘密帶了不少人逃出長安,投奔成都。
遂得到劉焉家族的信任。

益州的統治變遷,跟孫策下江東基本上是同一個套路。
當地大族有當官的,拉攏;沒當官的,殺了沒收財產先。

這些財產不是劉焉孫策要拿來花差花差,最主要是分配給跟著他們的東州派跟淮泗派。
劉焉死時,東州派在益州已經有一定勢力,更重要的是,東州派有不少善於打仗的將領。

所以益州當地派系討論了一個計畫:讓劉焉比較沒用的兒子繼位。
這樣東州派不會感到威脅,而接下來要消滅劉焉家族勢力也比較容易。

於是乎,溫和仁愛的劉璋被推舉出來。哥哥劉瑁大概比較兇?

即使劉備要當漢中王,也得跟朝廷報備。
劉璋這個益州牧自然也需要有群臣聯名上表才行。

所以說,劉璋的繼任,是一個東州派跟益州派各自算計之下的共同利益連合。
相比之下,孫權那邊就沒這個問題,反正只是私人部曲領導,淮泗派自己說了算。

這份上表送到漢獻帝那邊,除了劉璋得封益州牧,表頭大老趙韙也得到了征東中郎將的職務。
漢靈帝時期,四方中郎將就是直屬車騎將軍的平亂副將,董卓跟皇甫嵩都曾經擔任過。

益州在京師之西,為什麼要封征東?
因為朝廷的命令是:請你們攻打劉表。

劉表從董卓當政開始,就是全中國最大的反朝廷基地。

而劉焉過世時,劉表更派出別駕前往益州,煽動叛亂攻擊劉璋。
這次叛亂中有個後來很出名的猛將,就是錦帆賊甘寧老師。
但東州兵還是扛下了這波叛亂,甘寧只得逃往荊州。
隨後朝廷詔書下來,劉璋便讓趙韙帶兵攻打荊州。

提這一段是要說明,東州猛將,實不在甘寧之下。

然而,劉璋的溫和懦弱,只是跟他不熟的人所看見的假象。
劉璋上任之後,跟張魯之間的溝通並不順暢。

張魯身為劉焉手下的元老,幾乎是關羽等級的前鋒,卻沒有參與到劉焉繼承人的計畫中,是一個肯定的引爆點。
在身邊大老們的建議下,劉璋決定殺掉張魯寄放在成都的家族人質,並且派出東州兵攻打張魯。

事實上,從巴蜀攻打漢中是十分困難的。
劉璋雖然殺伐果決,但這個決定畢竟是錯誤的。

相反的,漢中入蜀也是不易。可這些年來,張魯早已偷偷開通與巴地的往來。
於是龐羲就自請纓為巴西太守,進駐巴地抵抗張魯。
局勢就跟後來劉備對抗漢中曹操一模沒有兩樣。

接下來,各種史料都說龐羲專權,在巴西擁兵自重,並且放縱東州兵侵擾百姓。
於是劉璋通知原本負責攻打荊州的趙韙,轉頭消滅龐羲。
怎料趙韙打敗龐羲之後,卻不消停,直接就喊個劉璋無道,繼續進攻成都。

益州本土大族紛紛響應趙韙,劉璋只能退回成都,召集了剩餘的東州兵。
東州兵知道,生死全靠這一搏了,說什麼也要挺劉璋到底。
最終在東州兵的奮戰下,在江州斬殺了趙韙。

關於這場益州內亂持續多久,有哪些益州將領曾經參與過,其實是完全沒有畫面的。
大約只能肯定大概在建安初年展開,建安十二年之前結束掉。

對比起來,頂多只有吳懿是可能參加過這次內戰的「真東州派」。

內戰結束後,劉璋才開始加強任用非益州本土人士來掌管地方,也因此造就了劉備軍的切入口。
這些「後東州派」包括許靖、法正、李嚴等人,跟地方的結合並不緊密,也並沒有十分得到劉璋信任。
劉璋真正信任的,仍是以益州派和真東州派為主。

該是喊暫停的時候了。

乍看之下,益州內戰看起來有點複雜,其實跟建安八年江東大亂的結構非常相像。(請參閱:【統一江東的最大功臣,凌操】
孫權把自己的弟弟放在丹陽,而自身率領大軍出征。
等到內部一亂,孫權就打回來平亂。
江東內戰比較好懂是,吳史直接把叛亂的都打成山越。

事實上,就是消滅不服從的江東大族,並且重新整合淮泗派兵權的舉動。
當時孫權有太多兄弟叔伯都分掌淮泗派兵權。

益州內戰的情況很可能是一樣的。
劉璋跟龐羲知道,東州派跟益州本土有著矛盾衝突。
所以讓龐羲來當引子,誘出益州派不服的官員跟大族。
先借益州派的手,削去無法管束的部分東州兵。
重新整合東州兵之後,再跟願意配合的益州官員大族一起把叛軍消滅掉。

所以內戰過後,劉璋身邊就只會剩下願意效忠的人,不管是益州派還是東州派。

劉璋當時可沒有周瑜魯肅張昭這種等級的謀士……也導致整個狀況比孫權驚險很多。
但他還是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讓益州變成一個統一的勢力。

當然,就像我並沒有實證可以證明,江東大亂是孫權軍的策略,頂多你可以發現,孫權在之前就埋了很多伏筆,讓大亂很快被敉平。
我也無法證明,劉璋是故意引蛇出洞,頂多我們可以知道,龐羲還是一路很滋潤的活到劉備當政。

可退一萬步說,如果劉璋軍沒有計畫,那麼劉璋軍的戰力,確實是一等一的強橫。
而且絕對不只東州兵。
像張任這種蜀地寒門將領,必然也是在這次益州內戰崛起的。

劉璋透過這次內戰,其實就打造出了新的派系。
對,我覺得在討論蜀漢政治勢力版圖時,拿東州派出來說嘴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真正的東州派在內戰後,兩個帶頭大老就變成了劉璋外戚。
李嚴法正孟達這些人,都是在內戰後才慢慢被劉璋提拔起來的新派系。

這點其實也證明了:劉璋對於政治派系鬥爭的敏感度很高,即使整合了舊派系,他還是會扶植黨外勢力。
孫權就沒有這個考量,導致後來他跟陸遜糾纏不下,真的把陸遜打死,勢力又全面崩盤的窘境。

劉璋只是沒有料到黨外勢力會賣國而已。
會沒料到這點,也表示劉璋對於國際局勢的關注度不夠。因為他一直擔心的都是張魯?

除了內戰謎團,劉璋所面對的張魯威脅也是個謎:為什麼他會在張魯受到曹操威脅的情況下,找來劉備要打張魯?
又為什麼劉備到了張魯附近,不動聲色了一年,劉璋也不管劉備?

我倒是有一個很簡易的腦補答案。

劉璋跟張魯根本沒有鬧翻,是演給舊益州派反對勢力看的。
張魯很可能就是劉璋預備的殺手,一旦狀況有變就會南下加入內戰的援軍。
那為什麼劉璋可以殺張魯的家人?

因為五斗米教的權力問題。
張魯他媽跟其他的家人,可能看張魯搞得有聲有色想要分一杯羹了。
事實上,張魯的妻與子,還有另一個聽話的張衛,都沒有被捲進這次屠殺中。

在這樣的前提下,劉璋邀請劉備來,本身也就是做為張魯的後援部隊。
所以劉備駐紮,可能完全是劉璋所派的任務。

但劉備想要脫離駐紮回荊州,劉璋就不能接受了。
這其實也說明了,張魯為什麼寧可降曹操也不降劉備。

好了,如果劉璋是一個算計如此深的人,為什麼最後他會選擇投降劉備?
當時劉備才圍成都不久,城內有精兵三萬,糧草充足,軍民一心。
大家都認為,劉璋要不就是懦弱,要不就是仁民愛物--至少他的投降書上是這麼寫的。

其實馬超傳已經寫出答案了。

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這不是陳壽獨家,魏國典略也有類似的記載。

備聞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

為什麼馬超一來,劉璋就投降?因為一直以來,益州政權的秘密武器,不是益州兵也不是東州兵。
正是羌兵。

馬超出現在這裡,就等於宣告,已經不會再有援軍了。
正因為劉璋跟孫權一樣,是個算計到極深處的人,所以他不會去參加必死的賭局。

劉璋投降之後,就被劉備送往荊州。
不久,孫權打敗荊州的關羽,救出了劉璋,並安排劉璋待在長江往荊州的出口,繼續掛名益州牧跟劉備軍叫板。

其實多少有些效益。益州後來有些大族也為了劉璋鬧叛變,並且從交州投降吳國。
後來,劉璋跟劉備差不多同時過世,孫權讓劉璋的兒子繼任,移防到交州跟益州的交界,順便接受益州的降軍。

諸葛亮也知道,這是個麻煩。
某方面來說,南蠻不得不先處理掉,就是因為有個益州故主在旁邊。
七擒七縱孟獲之後,孔明順便去把劉璋的兒子抓了回來。

這個,不能縱了。

其實我個人覺得,什麼仁民愛物那種都是喇叭話。
劉璋施展手段平定益州,才是受到益州世家大族歡迎的根本原因。
而他會被評為懦弱之人,多少也是因為他跟孫權一樣,擅於判斷謀畫,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孫權要是沒有打贏赤壁之戰,其實整體看起來也是個膽小鬼而已。

至於劉璋究竟是愚?是智?
就看你怎麼看他的這段人生了。

劉璋人生最失敗的地方,肯定就是接納了劉備。
但其實從益州內戰後,劉璋就對荊州大開方便之門,前面說了,他在扶植黨外勢力。
基本上跟他老爸之前培養東州兵沒有太大區別。

而劉備的到來,對劉璋而言,無疑是新版東州兵的速成版本:自己有訓練好的軍隊。
事實上,劉備軍本來也是全中國口碑第一的傭兵團沒錯。
只是混久了也想要一個自己的家。

劉璋最大的誤判,其實就只是張松而已。
一個益州派的別駕,卻選擇了賣國。

還好,現代的台灣人對於第一大黨中出了個叛徒,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以我也不用多做解釋了。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5會員
90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哥哥爸爸真偉大,孫權曹丕劉禪都會唱。 在三國志裡面,更是有著許許多多爸爸很厲害,兒子當附記合併一傳的情況。 蜀書的第一篇,就是蜀漢拓荒父子檔,劉焉跟劉璋。 這是一個寫地區史的方式。 陳壽用了這個方式,讓自己的祖國不至於淪為「偽帝」,實是用心良苦。 不過,劉焉跟劉璋,也不是出來混篇幅的……
呂乂是什麼人呢? 是諸葛亮北伐時的漢中太守。 也是費禕擔任大將軍時的蜀漢尚書令。 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漢中太守,不是魏延嗎? 蜀漢四相,孔明蔣琬、費禕董允,費禕不是應該配董允嗎? 如果你對於蜀漢的政治環境有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
許靖是誰? 劉備立為漢中王時的上表,開頭第二的大臣。 武頭馬超,文首許靖。 馬超本身擁有僅次於劉備的漢朝武官職,更是西涼戰神,曾經對抗過逆賊曹操的勇猛將軍。 然而,許靖所領僅僅是劉備左將軍下的長史,而且根本不是荊州派或元老派的一員。 憑什麼超越跟劉備出生入死的一眾夥伴? 這個人,究竟是何來歷?
一般都知道,劉備有個乾兒子劉封。 劉封本來不姓劉的,本名是不是封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乾兒子,有87%的可能是諸葛亮要劉備收的。 而鳳雛龐統,也在入蜀之戰中,讓劉備收了另一個有實無名的乾兒子。 為什麼這幾篇都用龐統開頭?或許,英年早逝的龐統,也有一盤沒下完的棋。 那就之後再說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對於荊州來講,是個移民。 是個難民。 別無長處,只懂評士的他,只能去拜見荊州地頭蛇龐德公,看看能不能分點油水。 就這樣,開啟了一個傳奇……(我隨便講的)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哥哥爸爸真偉大,孫權曹丕劉禪都會唱。 在三國志裡面,更是有著許許多多爸爸很厲害,兒子當附記合併一傳的情況。 蜀書的第一篇,就是蜀漢拓荒父子檔,劉焉跟劉璋。 這是一個寫地區史的方式。 陳壽用了這個方式,讓自己的祖國不至於淪為「偽帝」,實是用心良苦。 不過,劉焉跟劉璋,也不是出來混篇幅的……
呂乂是什麼人呢? 是諸葛亮北伐時的漢中太守。 也是費禕擔任大將軍時的蜀漢尚書令。 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漢中太守,不是魏延嗎? 蜀漢四相,孔明蔣琬、費禕董允,費禕不是應該配董允嗎? 如果你對於蜀漢的政治環境有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
許靖是誰? 劉備立為漢中王時的上表,開頭第二的大臣。 武頭馬超,文首許靖。 馬超本身擁有僅次於劉備的漢朝武官職,更是西涼戰神,曾經對抗過逆賊曹操的勇猛將軍。 然而,許靖所領僅僅是劉備左將軍下的長史,而且根本不是荊州派或元老派的一員。 憑什麼超越跟劉備出生入死的一眾夥伴? 這個人,究竟是何來歷?
一般都知道,劉備有個乾兒子劉封。 劉封本來不姓劉的,本名是不是封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乾兒子,有87%的可能是諸葛亮要劉備收的。 而鳳雛龐統,也在入蜀之戰中,讓劉備收了另一個有實無名的乾兒子。 為什麼這幾篇都用龐統開頭?或許,英年早逝的龐統,也有一盤沒下完的棋。 那就之後再說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對於荊州來講,是個移民。 是個難民。 別無長處,只懂評士的他,只能去拜見荊州地頭蛇龐德公,看看能不能分點油水。 就這樣,開啟了一個傳奇……(我隨便講的)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來看一下此時此刻的天下大勢吧。 總體來講,關西的董卓勢力和益州的劉焉勢力暫時趨於穩態,這兩伙要先放一放。 關東方面,已經打亂營了。 但是,雖然亂,還是有主線的。 第一條主線,是袁紹集團和袁術集團的搏殺。 袁紹雖然被董卓竊取了第一出大戲的票房,但最終的局面走向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他袁導的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那位和隗囂擦身而過的人,叫做竇融,扶風平陵豪族。 竇融來頭很大,七世祖竇廣國是文帝妻大名鼎鼎黃老培訓班校長的竇太后之弟,封章武侯。 竇融家世代為官,到了王莽攝政的時候,竇家成功轉舵擁抱新時代。 竇融在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新組織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擁護聖人領導,然後作為強弩將軍司馬,東擊反莽義軍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來看一下此時此刻的天下大勢吧。 總體來講,關西的董卓勢力和益州的劉焉勢力暫時趨於穩態,這兩伙要先放一放。 關東方面,已經打亂營了。 但是,雖然亂,還是有主線的。 第一條主線,是袁紹集團和袁術集團的搏殺。 袁紹雖然被董卓竊取了第一出大戲的票房,但最終的局面走向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他袁導的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那位和隗囂擦身而過的人,叫做竇融,扶風平陵豪族。 竇融來頭很大,七世祖竇廣國是文帝妻大名鼎鼎黃老培訓班校長的竇太后之弟,封章武侯。 竇融家世代為官,到了王莽攝政的時候,竇家成功轉舵擁抱新時代。 竇融在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新組織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擁護聖人領導,然後作為強弩將軍司馬,東擊反莽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