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二三事》

《街拍二三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對於能在街拍中不畏眼光的,甚至是可以跟路人搭話攀談的人,都深感敬佩。

我只能躲在一旁偷偷摸摸,還怕被人閒言閒語指指點點,彷彿街拍是件不入流的事,想想只是我心態不入流,一直跨不出那坎。

想要好好街拍,首先要面對的,是自己心裡的念頭,尤其是你對於世界的想像。

假如你心中想像的世界是充滿惡意的,那你可能連抬起相機的力氣都沒有,就像站在懼高症的人站在懸崖邊上,雙腳像灌了鉛舉步維艱。反之亦真,倘若你心中想像的世界充滿善意,覺得街上的人都樂於分享生活,那麼街拍將不會是一件難事,攀談亦然。

街拍時的畏畏縮縮反而容易招來惡意,你是不是要檢舉我什麼,你根本就是心有愧疚才會不坦白。你的坦蕩反而不容易引起質疑,就算別人在意,開口問你幾句,你也可以很自然的回應,說,我對這個景很有興趣,想要留幾張照片,甚至進一步將他們分享你的作品也行。

當然,這講的是鄉下的街拍,不是大都會的街拍。要在大都會街拍其實一點也不難,任憑你拿起相機,沒人對你揚眉,他們處於點到點之間的移動狀態,對於周遭的一切幾乎視若無睹。鄉下的街拍,是你走入對方的日常,介入他人生活裡公開但私密的片段。

是不是你自己不在意了,就不會招致惡意?不一定的。可是呢,假使你能夠鬆開那一份自我質疑,儘管是惡意,你也能坦然面對,甚至可以扭轉惡意為善意,化為一場始料未及的有趣際遇,

當然每位街拍者的風格跟手法迥異,有些人愛死了衝突,喜歡拿著閃燈在人面前狂拍,招致怨恨也無妨。可是你若走上無爭的路子,那麼,成功地緩和火藥味充斥的局面,也會是你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首先,當腎上腺素狂飆的時刻千萬別激動,深呼吸,坦承你的來意,別迴避對你的質疑。接下來便是見招拆招,維持平和的語氣,反問一些無傷大雅的問題,譬如你住在這裡嗎,你對這裡很熟嗎。

一旦雙方開始對話,對方的敵意會明顯降低,就算不願意搭話,也往往會掉頭離開。

偶爾用想像去演練你對最壞的情況的應變也是有趣的,那會讓你知道底線在哪,事情再壞也不過如此,那麼走上街頭,拿出相機,你可以更心安,不會讓矜持和猶豫拘束你的行動。

不想被發現的話,盲拍也是一種挺合適的手法。透過調整光圈和焦距,先行訂出你的景深,知道幾米到幾米畫面會是清晰的,接下來就是憑藉手感,跟拍攝的對象維持設定的距離,不看觀景窗就拍。盲拍的好處很多,相機即使放在胸口也能拍,即使手伸得很長也能拍,不仔細觀察,根本不知道你已經按下快門。

每個國家對於街頭攝影的法律規範不盡相同,你若在國外街拍,首先理解相關法律也是好的,避免衝突上升到法律層面。

結論就是,你願不願意向世界坦承你對生活的好奇。你若願意,那世界也會為你展開。


raw-image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溯十年的攝影生涯,似乎只有那麼一次,我曾明晰地寫下一項攝影計畫,且花費三、四年時間,心懷熱情地執行著。
「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 今日的台灣平地不下雪,故小雪無雪,可遇上北方大陸的冷空氣迢迢南下,冷還是會冷的。
誰知道呢,十一月竟會成為花蓮最繁忙的月份。那些因為疫情而拖延的活動,加上原有的標案,全部擠在年底兌現,荒蕪已久的市區又一次成為人擠人的場域,各種類型的展覽、表演、體驗活動,任君挑選。
約莫一個月前,為了學習影片拍攝,我投資一大筆錢買器材,挖了大坑,前景又不甚明朗,難免擔憂未來,當時的人生充斥太多的懸而未決,像極了秋末的將涼未涼。
我不是那種需要去咖啡店提升自己的創作力或是工作效率的人。不是的。即使待在家裡,我也能專心寫作修圖發呆和思索未來。可是呢,我若不去咖啡店,我可能一週難得出門一次,天天蝸居在家自得其樂,簡直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離開台北的那天,天氣很是徬徨,像是有事擱在心底,無法輕快出口。 那一日,立冬過後不久,大清早下了一場急促的小雨,陽光隨即照下,斜入向東的每一道窗。才剛過午,城市蒙上陰霾,溫度驟降,色彩也淡了幾度,濕冷的雨零碎灑了一地,人人低下了頭,踩上水漬裡的倒影。
回溯十年的攝影生涯,似乎只有那麼一次,我曾明晰地寫下一項攝影計畫,且花費三、四年時間,心懷熱情地執行著。
「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 今日的台灣平地不下雪,故小雪無雪,可遇上北方大陸的冷空氣迢迢南下,冷還是會冷的。
誰知道呢,十一月竟會成為花蓮最繁忙的月份。那些因為疫情而拖延的活動,加上原有的標案,全部擠在年底兌現,荒蕪已久的市區又一次成為人擠人的場域,各種類型的展覽、表演、體驗活動,任君挑選。
約莫一個月前,為了學習影片拍攝,我投資一大筆錢買器材,挖了大坑,前景又不甚明朗,難免擔憂未來,當時的人生充斥太多的懸而未決,像極了秋末的將涼未涼。
我不是那種需要去咖啡店提升自己的創作力或是工作效率的人。不是的。即使待在家裡,我也能專心寫作修圖發呆和思索未來。可是呢,我若不去咖啡店,我可能一週難得出門一次,天天蝸居在家自得其樂,簡直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離開台北的那天,天氣很是徬徨,像是有事擱在心底,無法輕快出口。 那一日,立冬過後不久,大清早下了一場急促的小雨,陽光隨即照下,斜入向東的每一道窗。才剛過午,城市蒙上陰霾,溫度驟降,色彩也淡了幾度,濕冷的雨零碎灑了一地,人人低下了頭,踩上水漬裡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