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共譜坪林相褒歌的當代篇章—蔡佳芬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坪林除了出產聞名世界的包種茶之外,更是重要的水庫集水區。多年來,蔡佳芬老師帶領學子們以坪林的自然環境與相褒歌為發想,創作富有在地文化素材之創作,並逐步進行聲景的採集,結合文學、音樂與社會議題,用坪林的聲音敘述坪林的故事。
曾經傳唱於臺灣北部茶區的相褒歌,是庶民在工作或閒暇時,以臺語即興吟唱應答的歌唱活動,這片音樂風景,卻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逐漸消逝。本篇邀請致力融合當代創新元素推廣坪林相褒歌的長笛音樂家蔡佳芬老師,分享相褒歌所蘊藏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以及如何以音樂跨域實踐推廣相褒歌的思維與經驗。

濃縮茶鄉景色與鄉民情感的臺灣音樂調味料

常民音樂,不僅透過詞曲,勾勒出在地民情與音樂知識,也經由人聲或器樂,傳承地域性的音樂技術。「相褒歌」作為臺灣民間曲種之一,曾是農村與城鎮的常見活動,無論是農忙之際隔著山頭間的問答唱和,或入夜後的城鎮居民齊聚高歌、公車司機與車掌小姐間的對褒,都曾是再自然不過的日常風景。相褒歌不僅是先民的互動媒介,也曾有褒歌歌手錄製的曲盤、歌仔冊在市場上流通,可說是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中,常民的重要娛樂文化。臺北地區的相褒歌,主要流行於產茶地區,其中又以坪林為中心。坪林作為北部重要茶產區,約莫在200年前,開始有來自泉州安溪的移民帶來原鄉的優質茶苗與技術,經歷了日治時期技術的深化,茶業於戰後成為該地的主要經濟來源。依著茶業而生的相褒歌文化,也伴隨坪林的興盛,口耳相傳進北部的各地茶鄉,使坪林成為蔡老師口中的「相褒歌流行音樂中心」。
相褒歌的格律工整、句末押韻,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組成,並由三個音階串成曲調。歌唱題材觸及生活大小事,其中又以男女間談笑說唱、亦褒亦貶的愛情主題為重。「第一次閱讀坪林相褒歌的歌本時,很像在閱覽Facebook,因為所有的圖片、畫面和心情,全數濃縮在28 個字之中。」老師以《這爿看去彼爿山》一曲為例,生動點出坪林相褒歌抒情敘事的內涵:該曲講述女孩夜間思念心上人的心境,卻未見情感的直接表露,而是藉著山頭間、屋簷下的描景,含蓄抒發備受冷落的淒情。從民間文學角度來看,先民寄情於景的即興創作,隱含了內斂的民族性情與茶農的日常景況;從音樂角度切入,蔡老師則認為,在三個音之間抑揚頓挫的相褒曲調,可視為「臺灣音樂的調味料」,作曲家可將相褒歌的重要素材添入創作中,使作品散發出臺灣風味與情調。
黃王菊英阿嬤34歲遷往坪林居住,在當地經營布行,後轉為服飾店,為坪林地區相褒歌演唱、文化傳承的重要耆老。蔡佳芬於坪林採訪黃王菊英阿嬤,記錄阿嬤的相褒歌演唱。
黃王菊英阿嬤現場也展示了幾張他手寫的相褒歌歌詞,可看出內容與時事相關。相褒歌也是許多在地耆老創作、抒發的媒材。

尋索本土音樂的根源,喚起山間音景的記憶

致力以古典音樂語彙,發揚臺灣本土音樂的蔡老師,始終在尋找臺灣臺語音樂的特徵。2014 年時,她帶領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學生,於坪林田野調查時,因緣透過深耕該地的臺大城鄉所團隊認識了相褒歌,並受邀為坪林製作在地音樂。蔡老師分享首次接觸到相褒歌時,感受到不可言喻的親切感,深入研究後才發現,原來相褒歌就是她尋覓已久的「臺灣音樂DNA」。回溯本土戲曲的根源,可以發現相褒歌以七字四句、吟唱應和的形式,是孕育出臺灣唯一土生戲曲──歌仔戲的重要養分。蔡老師形容相褒歌是一顆飄洋過海的種子,在先民的揮汗下使之扎根、抽芽,進而依據土壤環境,逐漸從單、雙人的唸歌,擴展成融入劇情的多人表演,如宜蘭老歌仔,其後再注入服裝、舞臺、道具與樂團等設計,茁壯成華麗的歌仔戲,甚至反風靡回福建、廈門地區。
然而,相褒歌卻在臺語使用者銳減、鄉村人口流失與生活型態轉變等多重困境下,漸漸銷聲匿跡。眼見失傳的危機,蔡老師於2014年開始進行「聲態創藝-讓世界聽見坪林」計畫,協同師大臺文系、臺大城鄉所、臺灣聲景協會等跨域專才,透過田野調查、聲景採集等方式,試圖以聲音記錄下坪林的故事;其後更結合吉他音樂家與作曲家力量,創作出融合相褒歌元素或茶鄉精神的新曲。除了親身投入相褒歌的當代演繹,蔡老師也與坪林在地學校合作,讓學生透過暑假作業,向社區耆老學習相褒歌歷史,並邀請文史工作者與耆老入校教唱、舉辦比賽。由此,不但擾動了青年對於故鄉文化的認知,也能連結出在地網絡,挖掘、記錄下更多關於相褒歌的常民記憶。
坪林的「相褒歌」文化與臺灣唸歌有異曲同工之妙,臺灣唸歌是臺灣特有、屬於曲藝性質的傳統說唱藝術,過去曾是極為常見的常民藝術,陪伴先民們渡過許多快樂時光。把唸歌的唱詞文字化,印成小書,就是「歌仔冊」。在田野調查時也發掘出不少年代久遠的歌仔冊。
一次又一次地帶領同學深入坪林,蔡佳芬老師將「相褒歌」的種籽深深埋入各界。

不受限的轉譯型態,活化在地音樂的生命

文化傳承時,是否應保留其原始樣貌,始終是個可議的課題。蔡老師觀察相褒歌的失傳,除了受大環境影響,還與長輩因相褒歌唱情境,多涉及男女情感而羞於主動傳承有關。而在試圖串起坪林在地人的世代記憶時,卻又發現脫離年輕人成長脈絡的相褒歌,其實附帶上傳統、陳舊的標籤,難免減損學習的興致。面對這種景況,蔡老師認為勢必得隨著時代創新,才能賦予相褒歌新生命。因此她曾帶領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學生,開發手機遊戲,結合製茶知識、茶業歷史與相褒歌教學,以符合年輕世代的體驗方式,傳習古老的文化。
「我們已經渡過無法輕易接觸本土文化的暴風雨時期,如今只要抱持開闊、多元的心胸,都能在生活中的角落,找尋到可親可愛的傳統文化。此外,一旦親身接觸過這些文化,也都會在年輕人身上,萌發成令人驚豔的新貌。」蔡老師樂觀看待相褒歌的未來, 自2015年以來,她持續帶領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學生,透過音樂創作、化成圖片影像或落成文字等轉譯方式,持續與相褒歌展開對話;她也曾鼓勵關注相褒歌文化的青年,推出揉合藍調曲風的創作。蔡老師相信只要勿忘根源、了解歷史,生長於這塊土地的養分自會帶領我們延續常民音樂的精隨,同時展現自我的風格與論述。
《荻生笛聲-長笛吉他二重奏專輯:褒.種茶》透過作曲家黃俊達的重新詮釋,以長期從事相褒歌採集文化工作者林金城先生《坪林相褒歌》一書為藍本為創作的靈感來源,尋回茶園相褒的經典記憶,搭起現代與傳統的情感橋樑。是世界首度以臺灣相褒歌為音樂主軸,融和在地聲景與西方器樂的古典作品。
《荻生笛聲-長笛吉他二重奏專輯:褒.種茶》透過作曲家黃俊達的重新詮釋,以長期從事相褒歌採集文化工作者林金城先生《坪林相褒歌》一書為藍本為創作的靈感來源,尋回茶園相褒的經典記憶,搭起現代與傳統的情感橋樑。是世界首度以臺灣相褒歌為音樂主軸,融和在地聲景與西方器樂的古典作品。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4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蔡佳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竹北六家舊名為「六張犁」,過去曾是平埔族竹塹社的農田,1752 年從中國廣東饒平渡海來臺的林衡山與林先坤父子由鹿港北上於此租地開墾,林氏聚落逐漸開枝散葉。林先坤承繼志業,整合宗族並累積資本,更在林爽文事件中平亂有功, 奠定林家在竹塹的重要地位。
    「Mata Taiwan 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致力透過多方聲音及多元管道,向世界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與觀點,成立至今持續嘗試形式殊異的策展,促成在地知識的建構與流動。本專題邀請MataTaiwan 創辦人方克舟,分享團隊推廣原住民族資訊的具體途徑,以及媒體平臺於知識傳遞中的角色定位。
    到了日治時期,舊有封建制度下的科考晉升不再適用,傳統的權力結構與政治遊戲規則也隨之改變。在新政府的統治下,經濟權力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仕紳們祈求身家安全以及既有地位與利益的保障; 另一方面,初來乍到的殖民政權,也需仰賴仕紳在地方上的社會網絡與影響力,延續他們在官民間的中介…
    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顏家,如果你平時對於臺灣歷史或當代新聞有所關注,一定會注意到人們常將城市與特定的家族或人名連結;遊覽各地老街時,也必定曾走進某個顯赫一時的人物故居。家族史就是地方史,回首過往地方發展的軌跡,家族勢力的運作確實是其中無法忽視的關鍵力量之一。
    被稱為明治浮世繪三傑之一的小林清親(1847-1915),是戰爭繪中最活躍的畫師,存世約300多件甲午已為主題的三連錦繪中,他的貢獻便占近百幅。
    「新竹真的很像我在靜岡的老家」說到對於新竹的第一印象,大毅馬上提到了這點。尤其提到在護城河一帶的區域,整齊規劃的街道,一棟棟來自日治時期建立的建築,不只有保存良好的古蹟官署建築,私有老屋也屹立於街道巷弄之中,這種熟悉感帶著他在此落地生根。
    竹北六家舊名為「六張犁」,過去曾是平埔族竹塹社的農田,1752 年從中國廣東饒平渡海來臺的林衡山與林先坤父子由鹿港北上於此租地開墾,林氏聚落逐漸開枝散葉。林先坤承繼志業,整合宗族並累積資本,更在林爽文事件中平亂有功, 奠定林家在竹塹的重要地位。
    「Mata Taiwan 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致力透過多方聲音及多元管道,向世界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與觀點,成立至今持續嘗試形式殊異的策展,促成在地知識的建構與流動。本專題邀請MataTaiwan 創辦人方克舟,分享團隊推廣原住民族資訊的具體途徑,以及媒體平臺於知識傳遞中的角色定位。
    到了日治時期,舊有封建制度下的科考晉升不再適用,傳統的權力結構與政治遊戲規則也隨之改變。在新政府的統治下,經濟權力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仕紳們祈求身家安全以及既有地位與利益的保障; 另一方面,初來乍到的殖民政權,也需仰賴仕紳在地方上的社會網絡與影響力,延續他們在官民間的中介…
    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顏家,如果你平時對於臺灣歷史或當代新聞有所關注,一定會注意到人們常將城市與特定的家族或人名連結;遊覽各地老街時,也必定曾走進某個顯赫一時的人物故居。家族史就是地方史,回首過往地方發展的軌跡,家族勢力的運作確實是其中無法忽視的關鍵力量之一。
    被稱為明治浮世繪三傑之一的小林清親(1847-1915),是戰爭繪中最活躍的畫師,存世約300多件甲午已為主題的三連錦繪中,他的貢獻便占近百幅。
    「新竹真的很像我在靜岡的老家」說到對於新竹的第一印象,大毅馬上提到了這點。尤其提到在護城河一帶的區域,整齊規劃的街道,一棟棟來自日治時期建立的建築,不只有保存良好的古蹟官署建築,私有老屋也屹立於街道巷弄之中,這種熟悉感帶著他在此落地生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參觀新北市坪林茶產業文化館的心得與建議,包括策展方式的問題以及更具有深度的展覽建議。建議包括:茶業博物館可以訪談當地茶農,策劃更深入的展覽,並增設中英文說明、語音導覽等,讓參觀者更加沈浸於展覽內容中,讓參觀者能夠更深刻體驗臺灣茶產業活力與挑戰。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沙湖壢位於臺灣寶山山湖村,是一個客家村落,景色宜人,有著美麗的湖景和風味十足的客家餐點。藝術村內還保留著三棟歷史建築,其中有名的磚造平房曾經是寶山鄉的古耀基先生故居。遊客可以在這裡放鬆心情,拍美照,享受客家特色餐點,不過需要注意蚊蟲比較多,建議攜帶防蚊用品。
    Thumbnail
    楊麗花阿姨獲得「臺北市新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她出生於歌仔戲發源地宜蘭,對於歌仔戲的貢獻不言而喻。在身為女性的作者跟柚爸請假至spa館放鬆身心,一位正妹老師提到她最喜歡的是「楊麗花歌仔戲」。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講述了筆者的生活故事和對於楊麗花阿姨以及亞蘭姐的個人敬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參觀新北市坪林茶產業文化館的心得與建議,包括策展方式的問題以及更具有深度的展覽建議。建議包括:茶業博物館可以訪談當地茶農,策劃更深入的展覽,並增設中英文說明、語音導覽等,讓參觀者更加沈浸於展覽內容中,讓參觀者能夠更深刻體驗臺灣茶產業活力與挑戰。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Thumbnail
    土地的一切是人類多重延伸的畜養元素,而在新北市坪林區就是個台灣重要包種茶基地。 在新北市坪林區多達九成居民世世代代都以種茶為業, 探索「台灣茶」的無限可能。立基於新北市坪林區這一個百年茶鄉,肩負文山包種茶的再興使命,在坪林的山裡滿佈茶園,茶農間很多是親戚關係。在新北市坪林區高峰期間多達一百多家茶
    Thumbnail
    沙湖壢位於臺灣寶山山湖村,是一個客家村落,景色宜人,有著美麗的湖景和風味十足的客家餐點。藝術村內還保留著三棟歷史建築,其中有名的磚造平房曾經是寶山鄉的古耀基先生故居。遊客可以在這裡放鬆心情,拍美照,享受客家特色餐點,不過需要注意蚊蟲比較多,建議攜帶防蚊用品。
    Thumbnail
    楊麗花阿姨獲得「臺北市新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她出生於歌仔戲發源地宜蘭,對於歌仔戲的貢獻不言而喻。在身為女性的作者跟柚爸請假至spa館放鬆身心,一位正妹老師提到她最喜歡的是「楊麗花歌仔戲」。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講述了筆者的生活故事和對於楊麗花阿姨以及亞蘭姐的個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