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除了出產聞名世界的包種茶之外,更是重要的水庫集水區。多年來,蔡佳芬老師帶領學子們以坪林的自然環境與相褒歌為發想,創作富有在地文化素材之創作,並逐步進行聲景的採集,結合文學、音樂與社會議題,用坪林的聲音敘述坪林的故事。
曾經傳唱於臺灣北部茶區的相褒歌,是庶民在工作或閒暇時,以臺語即興吟唱應答的歌唱活動,這片音樂風景,卻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逐漸消逝。本篇邀請致力融合當代創新元素推廣坪林相褒歌的長笛音樂家蔡佳芬老師,分享相褒歌所蘊藏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以及如何以音樂跨域實踐推廣相褒歌的思維與經驗。
濃縮茶鄉景色與鄉民情感的臺灣音樂調味料
常民音樂,不僅透過詞曲,勾勒出在地民情與音樂知識,也經由人聲或器樂,傳承地域性的音樂技術。「相褒歌」作為臺灣民間曲種之一,曾是農村與城鎮的常見活動,無論是農忙之際隔著山頭間的問答唱和,或入夜後的城鎮居民齊聚高歌、公車司機與車掌小姐間的對褒,都曾是再自然不過的日常風景。相褒歌不僅是先民的互動媒介,也曾有褒歌歌手錄製的曲盤、歌仔冊在市場上流通,可說是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中,常民的重要娛樂文化。臺北地區的相褒歌,主要流行於產茶地區,其中又以坪林為中心。坪林作為北部重要茶產區,約莫在200年前,開始有來自泉州安溪的移民帶來原鄉的優質茶苗與技術,經歷了日治時期技術的深化,茶業於戰後成為該地的主要經濟來源。依著茶業而生的相褒歌文化,也伴隨坪林的興盛,口耳相傳進北部的各地茶鄉,使坪林成為蔡老師口中的「相褒歌流行音樂中心」。
相褒歌的格律工整、句末押韻,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組成,並由三個音階串成曲調。歌唱題材觸及生活大小事,其中又以男女間談笑說唱、亦褒亦貶的愛情主題為重。「第一次閱讀坪林相褒歌的歌本時,很像在閱覽Facebook,因為所有的圖片、畫面和心情,全數濃縮在28 個字之中。」老師以《這爿看去彼爿山》一曲為例,生動點出坪林相褒歌抒情敘事的內涵:該曲講述女孩夜間思念心上人的心境,卻未見情感的直接表露,而是藉著山頭間、屋簷下的描景,含蓄抒發備受冷落的淒情。從民間文學角度來看,先民寄情於景的即興創作,隱含了內斂的民族性情與茶農的日常景況;從音樂角度切入,蔡老師則認為,在三個音之間抑揚頓挫的相褒曲調,可視為「臺灣音樂的調味料」,作曲家可將相褒歌的重要素材添入創作中,使作品散發出臺灣風味與情調。
黃王菊英阿嬤34歲遷往坪林居住,在當地經營布行,後轉為服飾店,為坪林地區相褒歌演唱、文化傳承的重要耆老。蔡佳芬於坪林採訪黃王菊英阿嬤,記錄阿嬤的相褒歌演唱。
黃王菊英阿嬤現場也展示了幾張他手寫的相褒歌歌詞,可看出內容與時事相關。相褒歌也是許多在地耆老創作、抒發的媒材。
尋索本土音樂的根源,喚起山間音景的記憶
致力以古典音樂語彙,發揚臺灣本土音樂的蔡老師,始終在尋找臺灣臺語音樂的特徵。2014 年時,她帶領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學生,於坪林田野調查時,因緣透過深耕該地的臺大城鄉所團隊認識了相褒歌,並受邀為坪林製作在地音樂。蔡老師分享首次接觸到相褒歌時,感受到不可言喻的親切感,深入研究後才發現,原來相褒歌就是她尋覓已久的「臺灣音樂DNA」。回溯本土戲曲的根源,可以發現相褒歌以七字四句、吟唱應和的形式,是孕育出臺灣唯一土生戲曲──歌仔戲的重要養分。蔡老師形容相褒歌是一顆飄洋過海的種子,在先民的揮汗下使之扎根、抽芽,進而依據土壤環境,逐漸從單、雙人的唸歌,擴展成融入劇情的多人表演,如宜蘭老歌仔,其後再注入服裝、舞臺、道具與樂團等設計,茁壯成華麗的歌仔戲,甚至反風靡回福建、廈門地區。
然而,相褒歌卻在臺語使用者銳減、鄉村人口流失與生活型態轉變等多重困境下,漸漸銷聲匿跡。眼見失傳的危機,蔡老師於2014年開始進行「聲態創藝-讓世界聽見坪林」計畫,協同師大臺文系、臺大城鄉所、臺灣聲景協會等跨域專才,透過田野調查、聲景採集等方式,試圖以聲音記錄下坪林的故事;其後更結合吉他音樂家與作曲家力量,創作出融合相褒歌元素或茶鄉精神的新曲。除了親身投入相褒歌的當代演繹,蔡老師也與坪林在地學校合作,讓學生透過暑假作業,向社區耆老學習相褒歌歷史,並邀請文史工作者與耆老入校教唱、舉辦比賽。由此,不但擾動了青年對於故鄉文化的認知,也能連結出在地網絡,挖掘、記錄下更多關於相褒歌的常民記憶。
坪林的「相褒歌」文化與臺灣唸歌有異曲同工之妙,臺灣唸歌是臺灣特有、屬於曲藝性質的傳統說唱藝術,過去曾是極為常見的常民藝術,陪伴先民們渡過許多快樂時光。把唸歌的唱詞文字化,印成小書,就是「歌仔冊」。在田野調查時也發掘出不少年代久遠的歌仔冊。
一次又一次地帶領同學深入坪林,蔡佳芬老師將「相褒歌」的種籽深深埋入各界。
不受限的轉譯型態,活化在地音樂的生命
文化傳承時,是否應保留其原始樣貌,始終是個可議的課題。蔡老師觀察相褒歌的失傳,除了受大環境影響,還與長輩因相褒歌唱情境,多涉及男女情感而羞於主動傳承有關。而在試圖串起坪林在地人的世代記憶時,卻又發現脫離年輕人成長脈絡的相褒歌,其實附帶上傳統、陳舊的標籤,難免減損學習的興致。面對這種景況,蔡老師認為勢必得隨著時代創新,才能賦予相褒歌新生命。因此她曾帶領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學生,開發手機遊戲,結合製茶知識、茶業歷史與相褒歌教學,以符合年輕世代的體驗方式,傳習古老的文化。
「我們已經渡過無法輕易接觸本土文化的暴風雨時期,如今只要抱持開闊、多元的心胸,都能在生活中的角落,找尋到可親可愛的傳統文化。此外,一旦親身接觸過這些文化,也都會在年輕人身上,萌發成令人驚豔的新貌。」蔡老師樂觀看待相褒歌的未來, 自2015年以來,她持續帶領臺大創新設計學院的學生,透過音樂創作、化成圖片影像或落成文字等轉譯方式,持續與相褒歌展開對話;她也曾鼓勵關注相褒歌文化的青年,推出揉合藍調曲風的創作。蔡老師相信只要勿忘根源、了解歷史,生長於這塊土地的養分自會帶領我們延續常民音樂的精隨,同時展現自我的風格與論述。
《荻生笛聲-長笛吉他二重奏專輯:褒.種茶》透過作曲家黃俊達的重新詮釋,以長期從事相褒歌採集文化工作者林金城先生《坪林相褒歌》一書為藍本為創作的靈感來源,尋回茶園相褒的經典記憶,搭起現代與傳統的情感橋樑。是世界首度以臺灣相褒歌為音樂主軸,融和在地聲景與西方器樂的古典作品。
《荻生笛聲-長笛吉他二重奏專輯:褒.種茶》透過作曲家黃俊達的重新詮釋,以長期從事相褒歌採集文化工作者林金城先生《坪林相褒歌》一書為藍本為創作的靈感來源,尋回茶園相褒的經典記憶,搭起現代與傳統的情感橋樑。是世界首度以臺灣相褒歌為音樂主軸,融和在地聲景與西方器樂的古典作品。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4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蔡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