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收到幾位網友私下詢問的問題,因為內容不涉及個人隱私,所以寫成一篇文章一起回覆,讓其他有類似情況的人也可以共同參考。
「我已婚,有個4歲小孩,還有房貸,付了房貸之後,每個月都很難剩下錢,目前幾乎沒有儲蓄,請問我要如何存退休金?」
您的情況,目前小孩應該是就讀幼稚園,這時候大概是除了大學以外,學費最貴的時期,等小孩念小學後,應該每個月可以多一些餘額出來儲蓄,另外,不清楚您目前年齡與房貸還剩幾年要償還,無法確切推論,但如果您還清房貸的時間離您計畫退休的年紀還有一段時間,這時候也是會增加可投資金額的時段。以下幾個建議供您參考。
等小孩上小學後,每個月應該可以省下1多萬元的學費,看還有沒有課後安親班的支出,這筆金額可以拿來做基金或被動式指數ETF的投資,如果您距離退休還有20年以上的時間,應該還可以存到一筆費用。至於小孩要不要上才藝課,要不要有固定旅遊或是出國的經費,這一點須由個人自行考量,畢竟現在與退休後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取決於在個人,如果房貸還完後,又可以增加每個月的投資金額,所以還是有機會的。不過還是建議進行投資前,必須要先留存4-6個月的生活備用金,以防不時之需。
另外您還有在繳房貸擁有房產,其實在退休後,您已經繳清貸款的房產也是一筆資產,如果小孩長大後在其他縣市工作,或是不需要住在家裡,您可以考慮將房子賣掉,搬到房價較低的地方,多出來的錢可以再放進可以提供較穩定報酬的市場進行投資,增加投資金額,等同於多了一筆費用來支付退休生活。
如果小孩必須要住在家裡,也可以考慮賣房改租房,目前房價與租金的關係,大多可以負擔40年的房貸,若將賣房的錢投入有穩定報酬的投資產品,您可以取得的獲利可能已足夠負擔房租還有剩,當然,這是風險比較高的方式,是非不得已時的考慮方向。
如果您是一般勞工有投保勞保勞退,那麼退休後每年還可以有政府給付的約1-2萬元的收入,也能減緩準備退休金的壓力。
「我今年28歲,從中部到台北工作,月薪3萬8,扣除生活開銷與房租後,每個月剩1萬5,如果有大筆的娛樂開銷,每個月剩不到1萬可以儲蓄,請問我該先存錢買房還是投資存退休金?」
雨果會建議您優先存退休金,盡量減少非必要開銷,除了生活備用金之外,將可用的資產投入股市與債券,您可以選擇基金、複委託、或開美股帳戶直接投資美國與全球市場,如果怕不懂或覺得太麻煩,退而求其次可以只買台灣50 ETF與台灣高股息ETF,最好還是配置一些較保守保本的投資項目,等累積到500萬資產後,再考慮是否要從中提出200-300萬來當買房頭期款。
由於您是由中部北上至台北工作,將來退休後也有可能會回到中部家鄉,所以在台北置產的重要性似乎不若準備退休金來的重要,若您真的很想要在台北買房,不想等到累積到500萬資產,至少您還是要先累積到一筆頭期款,如果買房後就幾乎沒有存款,那麼這間房產就是您唯一的資產,您可以考慮如上一位的建議,退休時將房產賣掉回到台中買較便宜的房子,多餘的資金加上儲蓄,還有勞保年金與勞退,可以充當退休後的生活費使用。
「我過去幾年每個月固定會投入2萬元在股票市場投資,主要是買個股,但這幾年下來很少賺到錢,想請問我應該繼續投資股市嗎? 有沒有其他比較能夠穩定獲利的方式?」
不清楚您的股票市場投資方式為何,過去幾年的股票市場算是多頭市場,既使只要買進台灣50 ETF也可以累積不錯的獲利,如果您這幾年下來還是沒賺到錢甚至虧損,表示您目前的投資方式是不適合您的,我猜想您的投資策略可能是短進短出想賺價差,研究各種技術線型想快速獲得巨幅報酬。
其實每種投資方式都有利弊,有人可以利用技術分析賺到股票價差,有人透過自動交易系統做當沖獲利,甚至有人靠幾個內線消息就獲利好幾倍,不同方式都會有人賺到錢,也有人虧損。如果目前的方式無法讓您獲利,或許表示目前的方法並不適合您,我會建議您嘗試其他的模式與方法,譬如挑選大家常說的高股息定存股,改投資定期定額基金,或是海外ETF,長期持有避免短進短出,讓股市波動影響您的心情,常常買高賣低,更讓投資手續費吃掉了您的獲利。
想要穩定獲利大概只有定存才能辦到,若您能承受一段期間的帳面虧損,長期持有並持續投入資金,相信多年之後您就可以看到有感的資本利得,或許會好過目前的投資狀態,在多頭市場還是無法獲利。
「我今年45歲,房貸還有10年還清,小孩念國中,過去投資基金累積了資產大約有250萬,每個月自動扣款2萬元,最近看很多人在推薦ETF,請問是否建議改變投資標的,目標是65歲可以存到2千萬退休金」
目前被動式指數型ETF真的很熱門,如果您沒有挑股的能力,或是不想花時間在研究公司產業與財報,投資基金或ETF確實是比較省時省力的方式,而報酬率也足以讓您累積到一筆夠用的退休金。
基金與ETF的主要差別大概就在於主動式或被動式,還有管理費的成本。您可以透過台灣的銀行或證券公司購買基金,許多基金都是主動式的,所謂的主動式就是由一群經理人幫您研究全球市場,並幫您主動挑選具有優勢的公司進行投資,基金會收取2%-3%的管理費,由於管理費是由基金淨值裡內扣,不會另外向您收取,所以您不會有感覺,而海外的ETF,尤其是被動式的ETF,管理費用相對來說低很多,通常介於0.3%至1%之間,這中間的差別就是台灣的銀行或證券公司所要收取的管理費用。
您想想,若您的基金一年報酬率是15%,管理費是3%,表示您的投資報酬被抽走了20%,您獲利100萬,被銀行與基金公司拿走了20萬,長年累積下來,您的報酬率一定是會比海外ETF來的差,若每年管理費差2%,累積20年後的報酬差距是很可觀的,如果您肯花時間去了解如何投資海外ETF,無論是透過國內銀行的複委託,或是直接到美國開證券戶,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但缺點就是無法讓您設定每個月3千5千塊的定期定額,您必須要累積到一定的金額後才能單筆買進。
下表做一個簡單的試算:假設您在退休前依舊可以每個月準備2萬元進行投資,10年後房貸繳清又可以每個月多出2萬元儲蓄投資,以投資年化報酬率7%的方式,就可以在20年後達成2千萬元的退休資產(參考第一張表),然後以退休後4%的報酬率計算,每年領出80萬元當生活費,每個月費用6.6萬元,以2%通貨膨脹估算,相當於目前的4.5萬元,2千萬資產可以一直用到99歲才會用完(參考第二張表),這裡還沒考慮勞退與勞保年金呢。
如果退休後的報酬率降成3%,可以用到93歲,若更低來到2%,還可以用到90歲。所以,退休後將2千萬資產放在可以每年固定產生2%報酬的投資商品上(或許當時的定存利率就可以達到),就足以每年提領80萬生活,隨著通貨膨脹增加提領金額直到90歲,若80歲後花費減少不需要提領這麼多錢,譬如每年只提領相當於66歲時的50萬,則可以延長用盡年限到96歲。這時您要煩惱的就不是錢夠不夠用,而是您能不能健康的活到這個年紀了。
退休後的投資不需要太過追求投資報酬率,能夠提供穩定報酬並避免損失本金的方式,應該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