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輩相處的這黨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10/3/1~110/9/26欽公停止服務)
#今天讓我說,我們共同的生命故事。
我想欽公是我案件中,特別的案家了。
隨著長照的項目縮減稽查嚴謹,機構開始要求居服人員,打卡精準服務項目確實實行,避免請領的補助未符合實質目標,前幾年,就有私人機構「騙取申請政府補助」,如今衛福部提高門檻與標準,我想也是應該的。
9/17週五突然一通電話來電,欽公說:「現在回到早餐店工作,你現在我們家等我回來。」,當下雖然我說了好,後面想想請教督導這樣的狀況,如何處理!
督導表示:「需要見到個案才能打卡服務,如果時間上與服務時間不同,還須調整服務時間。」
在路邊停車,會播給欽公,我說:「欽公這樣今天服務取消好了,這樣你們也不用多花錢,時間上也不會不符合。」
欽婆接起電話說:「小鄧不是說好,一三五要來幫欽公按腳,你先到我們家等我們回去。」
因此當日還是回到欽公家,提供按摩服務!
———————————————
一三五10:10~12:10服務
二四8:00~10:00服務
週日8:00~9:00服務
因為週二週四欽公回到早餐店工作,我也無法前往欽公家早餐店服務,所以週二週四停止服務。
中秋佳節連假9/20沒有服務,9/22在欽公家等到11:05打卡服務;9/24在欽公家等到10:58打卡服務。
9/26,9:00服務結束,開始與欽公一家討論調整服務時間與服務方式,當我說:「日後BA11肢體關節活動,不在提供按摩服務。」,欽公說:「好!這樣你之後就不用來了。」。
雖然中間有許多,討論與爭端,我想(事前盡心,事後順心)會是我們最好的結束方式。
作為居服人員,我相信自己有一定專業水準,能夠將(長照)轉變為(復能),我想是我最高目標,期許欽公下個月回診,事事順心如意圓滿康復。
———————————————
附上兩個照片
一個為四月,一個為九月。
兩個照片的差別在於,雙腿腫脹的狀況,與肌肉的結實度。
當身體進入重病傷痛,都會有所害怕畏懼,面對未來的負面情緒,期許所有的照顧者,給予患者最大的鼓勵與支持,要有相信他能夠回復正常生活的能力,處處設下限制,終將給予患者對未來更多愧疚與自責,累積下的無力與負擔,對於患者生活會越來越狹窄!
Ps:原本想寫下許多情緒,但⋯
#故事到此,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四月初
九月中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與長輩好好相處?「因為你會老,因為你愛的人會老,因為你愛的人身旁的人會老。」 之前曾在法扶基金會出版的《讓我們安心變老》一書中讀到這句話,頗有感觸的。 「老」一直以來在社會大眾眼中通常是較負面、黑暗的詞,尤其對許多年輕人而言,老人就是固執、守舊、很「歡」的代名詞。儘管如此,身旁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終究有一
    Thumbnail
    avatar
    暖暖生活園
    2024-01-25
    讀書心得 | 身心健康 |《與慢性疲勞好好相處:長期疲憊的你也能重新找回生活步調》我自己並沒有慢性疲勞的問題,但本書關於「配速」、「高品質休息」的概念以及透過自我覺察增加自我管理精準性的建議,都給了我很多啟發。除此之外,其中對於親屬的建議以及如何對親屬說明自身情況的章節也很實用。個人認為這不僅對於慢性疲勞,對許多社會大眾未深入了解的疾病或是慢性病來說也有許多通用之處。
    Thumbnail
    avatar
    杏櫻子
    2023-12-18
    【嘉義這樣玩】銀髮行程!帶長輩嘉義市一日遊!漫步廟宇祈福、搭檜木森鐵,還能品嚐一盅經典飄香的「啤酒鴨」! 嘉義近幾年來不論是在設計、創意、活動等層面都越來越有質感,其中又有不少返鄉青年開設許多文青小店、質感咖啡廳,深受不少國內外旅客喜愛、屢屢造訪,週末假期悠閒的漫步在嘉義市區之中,這次傑森就幫大家結合了廟宇文化、森鐵特色,規劃了銀髮族限定的「嘉義市一日遊」,造訪嘉義市經典廟宇、搭乘全台唯一檜木森鐵,
    Thumbnail
    avatar
    傑森/旅行履行中
    2023-12-14
    長輩與糖友視線變形、有暗影恐釀失明?!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的症狀與治療,「50歲以上民眾、糖尿病患者、有黃斑部病變的家族病史等高風險族群,都要記得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濕性老年性黃斑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症狀,王元聖醫師強調,「黃斑部病變會損害視力,拖越久、治療效果越差。若等到黃斑部已經萎縮、結痂,便難以恢復視力,對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3-08-16
    如何不傷和氣的面對父母的關(干)愛(涉)?三個與長輩相處的生存法則在我們華人的社會,好像比較沒有在鼓勵小孩,成年了就要搬出去住、獨立生活。 所以不管父母還是小孩,都比較難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除了外在的身高、容貌,心靈上也應該長大,當沒有意識小孩已經長大,就容易有干涉的行為。 那麼身為成年人的我們,該如何不傷和氣的應對父母的關愛? 這篇文章提供三個心法讓你參考!
    Thumbnail
    avatar
    最好的知己
    2023-07-07
    婚姻故事#12|理解彼此的 底線與長處在育兒這條路上,每個人的罩門不同,付出愛的方式也不同,夫妻雙方真的需要更加理解彼此的底線與長處。 每當我分身乏術時,只得請老公暫時照顧初生的女兒,但他不見得能符合我的育兒期待,大部分時間就是自顧自地玩手機或看電視,任由女兒在床上哭泣。有一次女兒哭到了最高點,他的情緒就像火山爆發,對女兒狂吼的音量
    Thumbnail
    avatar
    胡瑋婷
    2021-10-21
    青中老年人職場轉型的考慮與準備(1/3)_以長輩自己回顧的【人生故事】為例這次全球疫情的一年多裡面,我發現許多的青中老年人,失去了穩定的月薪+獎金=主動收入/月,同時,也幾乎沒有被動收入,來支撐每月養家活口的需要。 所以,就想藉回顧我自己42年的職場生涯,整理”主動+被動“收入的累積過程,發展適合未來幾年的考慮考慮+準備方法,提供青中老年人轉型的參考喔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1-09-10
    如何認知真實的自己?2如何與這世界相處?我們得意識到,「自己」有多重要!終其一生,歸總都是【「自己」與 __ 互動的過程】。空格裡可以是:父母、孩子、配偶、職場、社會、宇宙...勾勒出我們的完整人生,想要對這世界不再逆來順受,認知自己會是開頭第一件事。前篇是說明為什麼認識真實的自己是如此困難,這篇是關於認識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avatar
    \SOHO/ 小六小姐
    2021-08-09
    10. 與驢相關的那些事三毛文字裡,可發現驢子作為馱獸,幫人類送水及運貨,動物運輸在北非相當普及且古老,至今驢子依然是古城舊市集、鄉間與沙漠地帶重要的運輸工具。不僅如此,摩洛哥擁有世間獨一無二的驢子節,更有外籍人士前來開辦的驢子收容中心呢。深居沙漠的筆者,亦有著與驢近身接觸的獨特經驗,於文中一一揭露。
    Thumbnail
    avatar
    蔡適任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