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少年的生死邊界——《花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要將時序拉回到我之前寫《我們最幸福》的那本書評裡,作者透過採訪脫逃到南韓的脫北者,拼湊當時的北韓狀況。這本書,就像是世人窺探北韓大飢荒現況的入門書。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花燕》,則是實際脫北者自行書寫成書,在資料取得來說相當於第一手見聞。

raw-image

在第二章的開頭,作者提到,「花燕」是北韓社會內一群脫離國家控制的群體。生在自由台灣的我們乍聽之下聽不出問題在哪,但北韓除了是封閉社會架構,每個人民的生產活動也都不能脫離政府制定的規則。鄰居之間,甚至還存在告發機制,當你輕易地犯下北韓所謂的思想罪後,可以透過告發鄰居是否有不良行為來折抵犯罪刑期。

在國家、社會,甚至是朋友及家人,都存在著環環相扣的緊密關係。但由於作者直接將自己的論文研究當作本書的第二章。對於不是將北韓的社會觀察當作學術論文來觀察的我,只大略翻了一下,就不在這贅述太多。但對於第一章作者本身的經歷還是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我們最幸福》內採訪的人,背景相當多元,大抵上分為勞工階級及敵對階級。而作者的家裡剛好屬於較少人談論到的「核心階級」。

北韓在尚未受到經濟制裁前,作者金革一家是受人敬重的家族,作者父親曾經當過間諜派駐南韓,後來因為身分暴露,轉往任教官職,之後甚至還獲贈刻有金日成名字的手錶,當時的地位受人景仰的程度可想而知。

但作者小時候因為母親過世,加上繼母的差別對待,導致養成逃家的習慣。在無家可歸也無東西可吃的時候,一個未有謀生能力的少年,唯一的路途就是變成花燕。這裡指的是家還在,但因無法跟家裡相處而選擇逃家的花燕。也因為作者有這段經歷,在大饑荒來臨時,並未從奢入儉,而是透過之前的磨練出來的生存技巧,強而有力的活者。反而之前提及的核心階級,因為對黨的忠心,加上生怕為了求生做生意或是偷取食物,會在之後無法回到核心階級的地位。苦苦守著國家配給制度,等著有一天回歸正常,成為了北韓第一批餓死的人。

之後回頭來看,自 1990 年代大饑荒後,不論階級,只要能存活下來的人,都成為了新興階級。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關於勞改營的描述。《我們最幸福》裡面提到的勞改營,通常是由受訪者轉述,或是依照故事需要可能有些改編。但在這本書中提到的教化所及監獄,對於慘無人道的對待有了更詳實的描述。尤其是依照囚犯的傷勢分程度,分送各個不一樣的院所這一部分。

作者曾經待在傷勢最嚴重的院區。

待在這裡的囚犯,下一步等待他的通常是死亡。但作者憑著驚人的求生意志,在我看來甚至有當花燕磨練出來的韌性,才能讓他熬過百分之九十死亡率的地獄。

對比整個脫北著的故鄉,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從清津這座邊境城市逃出來的。作為最靠近自由的邊境城市,在大饑荒時代產生最多黑市的城市,如何透過逃出的脫北者,組成革命北韓的組織,我想可以當作改變北韓人命運的第一步。就像書中提到的,花燕偷的不只是食物,他們真正想要偷取的,是自由!

北韓人如何出逃到南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統統愛看書:書說社會的沙龍
34會員
49內容數
作者養成買書的習慣,大約十年左右,類別涵蓋小說、歷史、經濟、犯罪、和理財,希望透過自身觀點加上書中內容結合成統統社畜中的特殊書評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28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8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2022/03/10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個人懂事之後,就會對未來懷抱夢想,並且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即使夢想會因為現實而改變,但是大多數的人在臨死之前,都會不斷回顧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那種充實或充滿遺憾的感覺。無論是否有所成就,沒有夢想的人生應該是了無生趣的。然而,那年夏天夜裡可怕的綁架行為,卻徹底毀了我的羈絆和夢想。
Thumbnail
「一個人懂事之後,就會對未來懷抱夢想,並且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即使夢想會因為現實而改變,但是大多數的人在臨死之前,都會不斷回顧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那種充實或充滿遺憾的感覺。無論是否有所成就,沒有夢想的人生應該是了無生趣的。然而,那年夏天夜裡可怕的綁架行為,卻徹底毀了我的羈絆和夢想。
Thumbnail
這本書意外的真實,一開始對於住在北韓的生活著墨的非常多,對於脫北後的生活就沒有闡述太多,雖然我從沒去過北韓,但讓我了解了當時北韓的狀態,像是為什麼北韓人民那麼相信政府?或是為何主角研美為何要脫北?等等的狀態。
Thumbnail
這本書意外的真實,一開始對於住在北韓的生活著墨的非常多,對於脫北後的生活就沒有闡述太多,雖然我從沒去過北韓,但讓我了解了當時北韓的狀態,像是為什麼北韓人民那麼相信政府?或是為何主角研美為何要脫北?等等的狀態。
Thumbnail
過去,北韓在我印象中有三個重要的hasgta:#社會主義 #金氏家族與 #核武,然而,這僅是最粗淺的認識........
Thumbnail
過去,北韓在我印象中有三個重要的hasgta:#社會主義 #金氏家族與 #核武,然而,這僅是最粗淺的認識........
Thumbnail
這次要將時序拉回到我之前寫《我們最幸福》的那本書評裡,作者透過採訪脫逃到南韓的脫北者,拼湊當時的北韓狀況。這本書,就像是世人窺探北韓大飢荒現況的入門書。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花燕》,則是實際脫北者自行書寫成書,在資料取得來說相當於第一手見聞。
Thumbnail
這次要將時序拉回到我之前寫《我們最幸福》的那本書評裡,作者透過採訪脫逃到南韓的脫北者,拼湊當時的北韓狀況。這本書,就像是世人窺探北韓大飢荒現況的入門書。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花燕》,則是實際脫北者自行書寫成書,在資料取得來說相當於第一手見聞。
Thumbnail
看了一下上次更新書評的時間,居然跟今天相距已有整整 14 天。說是偷懶的話倒也不是這麼回事,統統最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應付就已無暇,好好坐下來消化及回想書籍,甚至將它們躍然於紙上,根本是一種妄想。轉念間,突然在想,我這樣的追求真的幸福嗎?活在每樣東西都要比較的年代,比文憑、比財富、比權力、比社會地位
Thumbnail
看了一下上次更新書評的時間,居然跟今天相距已有整整 14 天。說是偷懶的話倒也不是這麼回事,統統最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應付就已無暇,好好坐下來消化及回想書籍,甚至將它們躍然於紙上,根本是一種妄想。轉念間,突然在想,我這樣的追求真的幸福嗎?活在每樣東西都要比較的年代,比文憑、比財富、比權力、比社會地位
Thumbnail
我們常聽說的脫北者,一般都是對北韓的生活深感不適,歷盡艱辛才能逃離極權,到他鄉開展新生。沒想到,竟然也有意外飄泊南韓,想盡辦法要回北韓卻徒勞無功的「脫北者」,紀錄片《有家歸北得》敘述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紀錄片的主人翁金潤熙(音譯)是個中年家庭主婦,父親是位醫生,與同為醫生的丈夫育有一個尚值青春期的女
Thumbnail
我們常聽說的脫北者,一般都是對北韓的生活深感不適,歷盡艱辛才能逃離極權,到他鄉開展新生。沒想到,竟然也有意外飄泊南韓,想盡辦法要回北韓卻徒勞無功的「脫北者」,紀錄片《有家歸北得》敘述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紀錄片的主人翁金潤熙(音譯)是個中年家庭主婦,父親是位醫生,與同為醫生的丈夫育有一個尚值青春期的女
Thumbnail
擁有迥異生活背景的兩位女子,在本書宛如進行一場兩韓對話──誰讓我們視彼此為仇敵?又是為什麼,明明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從來不曾完全理解對方?這些問題沒有寫在課本上…… 當上世紀冷戰遺留下的產物大多都已消逝,唯獨分裂的朝鮮半島至今依然提醒世人這段未決的歷史,仍每分每秒在這個世代發生著。一邊是經歷政治上民
Thumbnail
擁有迥異生活背景的兩位女子,在本書宛如進行一場兩韓對話──誰讓我們視彼此為仇敵?又是為什麼,明明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從來不曾完全理解對方?這些問題沒有寫在課本上…… 當上世紀冷戰遺留下的產物大多都已消逝,唯獨分裂的朝鮮半島至今依然提醒世人這段未決的歷史,仍每分每秒在這個世代發生著。一邊是經歷政治上民
Thumbnail
作者研美還提及,當時她的母親送她上課並不是叫她注意安全等,而是要她管好自己的嘴巴,少說多聽。由此可見,北韓的政策多沒有人權,甚至人們連思想都不可以有。如下列書中字句:「我懂事之後,母親就警告我說話要小心。『要記得,研美,』她輕聲對我說:『就算妳以為旁邊沒人,小鳥和老鼠也聽得到妳在竊竊私語。』媽媽不是
Thumbnail
作者研美還提及,當時她的母親送她上課並不是叫她注意安全等,而是要她管好自己的嘴巴,少說多聽。由此可見,北韓的政策多沒有人權,甚至人們連思想都不可以有。如下列書中字句:「我懂事之後,母親就警告我說話要小心。『要記得,研美,』她輕聲對我說:『就算妳以為旁邊沒人,小鳥和老鼠也聽得到妳在竊竊私語。』媽媽不是
Thumbnail
無論多黑暗的環境都不要放棄那一點光的可能,無論多惡劣的處境都保有努力的決心,無論多好都別忘記曾有的黯然、恐懼,幫助自己,幫助家人,有能力要幫助更多的人,我深信,付出去的會以各種形式回到身邊,所以請付出善的,停止不好的,一點一滴,讓自己更好。
Thumbnail
無論多黑暗的環境都不要放棄那一點光的可能,無論多惡劣的處境都保有努力的決心,無論多好都別忘記曾有的黯然、恐懼,幫助自己,幫助家人,有能力要幫助更多的人,我深信,付出去的會以各種形式回到身邊,所以請付出善的,停止不好的,一點一滴,讓自己更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