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Nothing to Envy: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過去,北韓在我印象中有三個重要的hasgta:#社會主義 #金氏家族與 #核武,然而,這僅是最粗淺的認識,世界上最神秘的國度即便是現在網路發達的時代,能查到的資料也不多,直到看過更多過去臺灣記者到北韓的採訪,我才能想像那個世界上僅存最完整的社會主義國家樣貌。

2019年造成轟動的韓劇《愛的迫降》以北韓軍官與南韓財閥為題材的故事,劇中呈現許多北韓特有的情況,如:竊聽員、人民班以及ooo同志這樣的稱呼,都讓我驚奇,彷彿回到那個我尚未出生的5、60年代,那些無法想像的事至今卻仍在進行著。

《我們最幸福》以6位脫北者故事為主軸,講述北韓生活的狀況與脫北者脫北過程與在南韓的生活。

圖片截自網路

圖片截自網路

兩隻大鯨魚中間的小蝦米,只能在強國縫隙中求生存。

這是一項沒有任何韓國人參加的決策-無情的北緯38度軍事分界線,將南北韓人徹底分開;那些韓戰時期為日本兵、為南韓作戰的士兵,在北韓,成為影響著家族三代階級制度的枷鎖:我們熟知印度有著種姓制度,卻不清楚北韓政府為了鞏固政權,也發展了階級制度,大致分為核心階級、動搖階級、敵對階級,可想而知, 只有核心階級能受良好待遇,包含住在首都平壤,即現今北韓最繁華、最先進的都市。

故事中人物美蘭與俊相原是一對交往多年的情侶,美蘭受家庭背景影響(美蘭的父親太佑在韓戰時被淪為戰俘,在領取北韓公民證的同時,也表示前南韓士兵-太佑將永遠無法返回那個故鄉、位於南韓的出生地。),美蘭(必須)是位忠臣愛黨的好公民,直到成為學校老師,看見許多兒童因飢荒而死去,讓她開始對黨、對國家產生懷疑;家境背景良好的俊相從清津鄉下,一路成為到平壤唸大學的理工人才,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北韓「禁書」談論著非共產主義的思想、透過偷接的廣播收聽外面的世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國家一直在欺騙人民。美蘭ㄧ家因為家族關係,最終逃到南韓,成為我們所說的脫北者,而俊相也在美蘭抵達南韓兩年後脫北,開啟在南韓的資本主義新生活。

即使苦難前行,我們也要保衛黨。

1990年剛開年,柏林圍牆化為一堆瓦礫,許多紀念品小販搶著撿拾圍牆碎片,兩德即將統一,蘇聯也開始分崩離析,毛澤東與金日成有私人友誼,然而,北韓的生活依舊沒有任何變化。為了遵循金日成的主體思想,北韓人必須無視世界其他國家的變化,堅持自己的道路。「即使苦難前行,我們也要保衛黨。」、「一天只吃一餐」水電從暫停幾分鐘、幾小時到好幾天,北韓越來越黑暗,政府卻依然要大家犧牲自我以保衛黨。

母親擔憂的表情全寫在臉上,金醫生實在忍不下心告訴母親:「你的孩子,其實只需要多吃一點。」

28歲的金醫生在大饑荒時期,因醫院缺乏藥物而對病患無能為力感到相當挫折:「他們的眼神好像在指責我,即便是四歲的孩子,也知道自己快死了。我能做的只是事後與他們的母親一起對著孩子的屍體哭。」

當時,北韓醫院還有能力製造點滴,但病人看病必須自備毛毯、食物以及裝點滴的罐子,然而最後,醫院人去樓空,沒有人再到醫院看病。

吃飽了,才有慈悲心。

大饑荒時期,人人搶食物,沒人願意將食物分給其他人,即便是即將餓死的小孩。「不要吃來路不明的肉!」一句流竄在人們間的話語,因大家漸漸發現街上的狗變少了。孩子們出沒在車站偷食物,許多北韓人喜歡蹲坐在車站,因為火車的到來製造一種生命充滿希望的假象,幻想火車帶來吃的、幻想火車帶我們到更好的地方,或者跳上火車,離開那個已無食物的飢荒之地。

我要嫁給一位永遠不會愛上的男人。

中國人口買賣,在偏鄉農村並不罕見,對中國人來說,北韓女性帶有一種神秘感。茂山火車站是仲介交易的第一站,只要看到女性孤身一人就會前去接洽,大部分的女性都希望能嫁給朝鮮族,至少能夠溝通,玉熙卻不一樣,堅持不嫁給會說韓語的人,他要開始新的生活、堅決要嫁給一位他永遠不會愛上的男人,因為玉熙清楚明白,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手段、一個過渡期,真正的目標在後面,他要逃到外面的世界,並把家人一起帶出北韓。

以為自己回到「祖國」的脫北者,竟發現自己原來仍是個外人。

脫北者的生活不會因逃到南韓而立刻獲得改善,從極權共產主義國家到資本主義的世界,相差之大;脫北者一但到了南韓,會先經過中情局審問,確認是否為北韓間諜,接著,到統一院上課,學習生活,例如:手機使用、地鐵搭乘等生活技能,從統一院畢業後,必須自食其力,然而,在一個社會與經濟壓力極大的南韓,脫北者需克服的難題之多,除了北韓口音可能遭受歧視,偶爾還需領著比南韓人少的薪資,也因此,有些脫北者會願意再冒險一次回到北韓,那個人人有工作、有家人團聚還有熟悉土地的地方。

罪惡感與羞恥感是普遍脫北者擁有的共同特質,曾冷酷的走過死屍、毫不猶豫的跨過餓俘,只為了活下去。

美蘭脫北後,在30歲之際,嫁給一位南韓人,生了小孩。那個曾因為飢荒而骨瘦如柴的美蘭,現在加入有氧運動課程,為了減去懷孕時增加的體重。

罪惡感與羞恥感是普遍脫北者會擁有的共同特質,曾冷酷的走過死屍、毫不猶豫的跨過餓俘,只為了活下去。

脫北者的罪惡感並非僅限於過去,許多人都清楚,脫北者往往需要非常縝密的事前計畫才能讓自己脫北的同時,也讓仍在北韓家人免於受罰(或者說好好活著);很不幸的,在美蘭大約抵達南韓半年後,仍在北韓的兩位姊姊在夜裏被國家安全警察同時帶走,丈夫被迫與他們離婚,美蘭猜測,兩位姊姊很可能被帶到某個勞改營長期監禁,但由於1999年的大飢荒,兩位姊姊很可能已經死了。

成功的意識形態操作,造就不朽的金氏政權

金正恩上任後,積極開放國外旅客觀光,但旅客僅能走固定的行程,有人說平壤的路上就是一齣劇,政府只呈現想給外人看的畫面,而我認為能住在平壤的人民本來身份地位就較特別、受到政府良好的照顧,平壤實況究竟是不是一齣劇呢?我想,人民表現出快樂的樣子或許是生存方式之一,也或許是他們打從心底感謝政府給予的一切。

楚門的世界-一部人人熟知的電影,純潔的北韓人受到國家種種限制、保護,無法與外界接觸,無疑就是現代版楚門的世界。即便到了2022年,網路上能查到北韓狀況的資料仍有限,除了疫情以外,近期看見北韓近況的一則新聞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送主播李春姬的公寓畫面曝光,有人說北韓正在進步,卻也有人說,那座公寓送我都不要,一座高達十幾層的公寓,電梯停電機率極高或根本無法使用,像個裝飾一樣存在而已。許多遊樂場對人民而言是最遙遠的距離,肚子都填不飽了?哪有錢與心思去遊樂場玩?

一直想著,有天也想去北韓看看!曾經到過中國旅行,真實感受過與臺灣截然不同的共產主義氛圍,北韓遵行的主體思想與社會主義是現今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究竟是平壤還是鄉村可以反應最真實的北韓現況?世界上最神秘的國度,至今面紗仍未被揭開。

Kelsey murmur:

讀完《吃佛》就發現作者實在太會寫,芭芭拉德米克透過大量訪問真實人事物,以報導式文學的方式完成一本非常有內容的北韓史料庫,讀者不需具備太艱深的歷史、地理甚至是國際局勢背景,種種資料,都能從書中透過一點一點拼湊而完整。書中故事,除了能了解北韓及一些政治情勢,也蘊含許多人生故事,例如美蘭最後與俊相在南韓見面,但他卻已結婚生子;俊相一開始其實不太喜歡在南韓的生活,故事也因此帶出其實有脫北者會冒險返回北韓的事件,想想也是,雖然同為說中文的國家,記得自己剛到中國旅行時,也有些不習慣,更何況脫北者需要接受如此大量的衝擊(包含科技、自由、經濟壓力等)

雖然出版的有點久,還是非常推薦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北韓。英文翻譯為Nothing yo envy,中文為《我們最幸福》我個人認為兩種翻譯都非常簡潔有力的貫串整本書,活在這偌大的世界裡,我們最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lsey Jhuang的沙龍
34會員
7內容數
Kelsey Jhuang的 Premium
Kelsey Jhu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18
從草原回到這個初次見面的大城市,短短一天半的時間,一定要好好認識。 臺灣到蒙古流浪故事的起點
Thumbnail
2021/02/18
從草原回到這個初次見面的大城市,短短一天半的時間,一定要好好認識。 臺灣到蒙古流浪故事的起點
Thumbnail
2021/01/10
蒙古有這麼一個說法:「當你在此遺失物品,就代表還會再回到這片土地。」 蒙古的每一天都有新鮮事發生,男孩們會在下過雨的草地抓小青蛙,好天氣到附近捕捉蒙古限定大刺蝟,興奮的跑來找志工們分享;會在吃飽飯後,跑到宿舍附近找我們聊天,介紹蒙古、介紹育幼院,偶爾好奇的問關於我們國家的一切。 草
Thumbnail
2021/01/10
蒙古有這麼一個說法:「當你在此遺失物品,就代表還會再回到這片土地。」 蒙古的每一天都有新鮮事發生,男孩們會在下過雨的草地抓小青蛙,好天氣到附近捕捉蒙古限定大刺蝟,興奮的跑來找志工們分享;會在吃飽飯後,跑到宿舍附近找我們聊天,介紹蒙古、介紹育幼院,偶爾好奇的問關於我們國家的一切。 草
Thumbnail
2020/12/30
圖片取自網路 紀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講述一位單親媽媽生下三胞胎兄弟艾迪、大衛和巴比,然而,領養機構與兒童精神學家彼得‧紐鮑爾策劃了一項實驗;將三胞胎分別置於三個不同經濟階層的家庭,想了解基因遺傳與後天環境對性格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2020/12/30
圖片取自網路 紀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講述一位單親媽媽生下三胞胎兄弟艾迪、大衛和巴比,然而,領養機構與兒童精神學家彼得‧紐鮑爾策劃了一項實驗;將三胞胎分別置於三個不同經濟階層的家庭,想了解基因遺傳與後天環境對性格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旅行,不見得能夠真正認識一個國家。」 身為短期觀光客,能看到的往往只是國家社會的表象,許多檯面下的東西,要定居過才能夠明白。而北韓,即使居住了兩年這麼久,也依然沒有把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這個國家就是這麼特別。
Thumbnail
「旅行,不見得能夠真正認識一個國家。」 身為短期觀光客,能看到的往往只是國家社會的表象,許多檯面下的東西,要定居過才能夠明白。而北韓,即使居住了兩年這麼久,也依然沒有把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這個國家就是這麼特別。
Thumbnail
過去,北韓在我印象中有三個重要的hasgta:#社會主義 #金氏家族與 #核武,然而,這僅是最粗淺的認識........
Thumbnail
過去,北韓在我印象中有三個重要的hasgta:#社會主義 #金氏家族與 #核武,然而,這僅是最粗淺的認識........
Thumbnail
這次要將時序拉回到我之前寫《我們最幸福》的那本書評裡,作者透過採訪脫逃到南韓的脫北者,拼湊當時的北韓狀況。這本書,就像是世人窺探北韓大飢荒現況的入門書。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花燕》,則是實際脫北者自行書寫成書,在資料取得來說相當於第一手見聞。
Thumbnail
這次要將時序拉回到我之前寫《我們最幸福》的那本書評裡,作者透過採訪脫逃到南韓的脫北者,拼湊當時的北韓狀況。這本書,就像是世人窺探北韓大飢荒現況的入門書。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花燕》,則是實際脫北者自行書寫成書,在資料取得來說相當於第一手見聞。
Thumbnail
看了一下上次更新書評的時間,居然跟今天相距已有整整 14 天。說是偷懶的話倒也不是這麼回事,統統最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應付就已無暇,好好坐下來消化及回想書籍,甚至將它們躍然於紙上,根本是一種妄想。轉念間,突然在想,我這樣的追求真的幸福嗎?活在每樣東西都要比較的年代,比文憑、比財富、比權力、比社會地位
Thumbnail
看了一下上次更新書評的時間,居然跟今天相距已有整整 14 天。說是偷懶的話倒也不是這麼回事,統統最近生活起了很多變化,應付就已無暇,好好坐下來消化及回想書籍,甚至將它們躍然於紙上,根本是一種妄想。轉念間,突然在想,我這樣的追求真的幸福嗎?活在每樣東西都要比較的年代,比文憑、比財富、比權力、比社會地位
Thumbnail
我們常聽說的脫北者,一般都是對北韓的生活深感不適,歷盡艱辛才能逃離極權,到他鄉開展新生。沒想到,竟然也有意外飄泊南韓,想盡辦法要回北韓卻徒勞無功的「脫北者」,紀錄片《有家歸北得》敘述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紀錄片的主人翁金潤熙(音譯)是個中年家庭主婦,父親是位醫生,與同為醫生的丈夫育有一個尚值青春期的女
Thumbnail
我們常聽說的脫北者,一般都是對北韓的生活深感不適,歷盡艱辛才能逃離極權,到他鄉開展新生。沒想到,竟然也有意外飄泊南韓,想盡辦法要回北韓卻徒勞無功的「脫北者」,紀錄片《有家歸北得》敘述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紀錄片的主人翁金潤熙(音譯)是個中年家庭主婦,父親是位醫生,與同為醫生的丈夫育有一個尚值青春期的女
Thumbnail
照片來源: 韓劇【愛的迫降】劇照 美國疫情嚴重,除了在家上班,多出的時間剛好追劇。 追劇當然少不了韓劇。看了最近當紅的韓劇【愛的迫降】,和大家一樣,不僅著迷男女主角,身處南北韓奇蹟似的愛情故事,很多對北韓社會的描繪,像是揭開神秘面紗,滿足了大眾對北韓文化的想像。劇中用一個不落俗套的角度,來描述北韓
Thumbnail
照片來源: 韓劇【愛的迫降】劇照 美國疫情嚴重,除了在家上班,多出的時間剛好追劇。 追劇當然少不了韓劇。看了最近當紅的韓劇【愛的迫降】,和大家一樣,不僅著迷男女主角,身處南北韓奇蹟似的愛情故事,很多對北韓社會的描繪,像是揭開神秘面紗,滿足了大眾對北韓文化的想像。劇中用一個不落俗套的角度,來描述北韓
Thumbnail
九年前在澳門買了這本書,竪版繁體,一下子讀完。從來讀書不輕易掉淚,但這本書令我幾乎從頭到尾淚水漣漣。 書是Barbara Demick寫的,英文題目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繁體竪版卻用了「我們最……」這樣的式樣,一直覺得這個
Thumbnail
九年前在澳門買了這本書,竪版繁體,一下子讀完。從來讀書不輕易掉淚,但這本書令我幾乎從頭到尾淚水漣漣。 書是Barbara Demick寫的,英文題目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繁體竪版卻用了「我們最……」這樣的式樣,一直覺得這個
Thumbnail
擁有迥異生活背景的兩位女子,在本書宛如進行一場兩韓對話──誰讓我們視彼此為仇敵?又是為什麼,明明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從來不曾完全理解對方?這些問題沒有寫在課本上…… 當上世紀冷戰遺留下的產物大多都已消逝,唯獨分裂的朝鮮半島至今依然提醒世人這段未決的歷史,仍每分每秒在這個世代發生著。一邊是經歷政治上民
Thumbnail
擁有迥異生活背景的兩位女子,在本書宛如進行一場兩韓對話──誰讓我們視彼此為仇敵?又是為什麼,明明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從來不曾完全理解對方?這些問題沒有寫在課本上…… 當上世紀冷戰遺留下的產物大多都已消逝,唯獨分裂的朝鮮半島至今依然提醒世人這段未決的歷史,仍每分每秒在這個世代發生著。一邊是經歷政治上民
Thumbnail
無論多黑暗的環境都不要放棄那一點光的可能,無論多惡劣的處境都保有努力的決心,無論多好都別忘記曾有的黯然、恐懼,幫助自己,幫助家人,有能力要幫助更多的人,我深信,付出去的會以各種形式回到身邊,所以請付出善的,停止不好的,一點一滴,讓自己更好。
Thumbnail
無論多黑暗的環境都不要放棄那一點光的可能,無論多惡劣的處境都保有努力的決心,無論多好都別忘記曾有的黯然、恐懼,幫助自己,幫助家人,有能力要幫助更多的人,我深信,付出去的會以各種形式回到身邊,所以請付出善的,停止不好的,一點一滴,讓自己更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