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nihaiban的正義——淺談集體歷史創傷的療癒脈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越來越多人願意關注原住民族議題的當下,如何記憶歷史傷痕、對我們來說也是如何開啟歷史正義想像的提問,而此刻我們最需要的是將討論擴展開來,對歷史正義的工作不斷釐清、撥開國族認同的迷霧,探勘正義的路標。

面對結構暴力的成因,族人容易被個體化看待

結構暴力的種族歧視,呈現在當代原住民社會就是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我們談加分政策造成的誤解土地政策對傳統領域跟自然主權的剝奪,或者社會輕視語言文化而導致主流媒體異化原住民的現狀,一部分來自於原民與非原民之間的記憶與想像的差距。結構暴力之所以不容易被完整檢視,不只是因為其暴力形式與層次超過我們多數人的認知,更來自於國家政策藉由建立統治正當性為自身暴力穿戴的面具——比如,加分政策事實上從未通過原住民族主體性的全盤討論跟檢視,是中華民國單方面施行的政策;又比如土地政策排除私有地之後,對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開發的壓迫,讓一個應該從部落主體出發的集體決機制,被操作為當地族人與資本開發邏輯之間的政治鬥爭。最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很多年輕夥伴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面對的偏見與歧視言論或行為,容易被歸類為「個人責任」、而非「族群不平等」與「長期被環境塑造的偏差形象」…等等深入的討論。這種扁平化看待結構暴力與集體暴力的現象,其實是同時繼續加深族人對台灣社會的無助與麻木感,自然也是在激化族群對立文化的環境跟氛圍。

原住民族偏見與刻板印象在台灣不斷被放大時,另一方面來說,原住民族人身為文化個體的焦慮,則圍繞著語言文化弱勢的孤寂。孫大川曾直言原住民族處在夕陽落日的風景裡;微歧視方興未艾的討論,代表的是身為都市原住民更頻繁地面對國族認同與歷史記憶的身心摩擦,殖民者自上個世紀喊到現在的族群融合和諧共處,在身心失調的族人見證下不攻自破。近年終於看到原民會出版關於原住民族過去對抗殖民體制的重大歷史事件紀錄,這些顯然代表歷史傷痕記憶的關鍵陳述,從刻意被遺忘到終於被系統化整理(也可能是一種官方論述的收編),我們走了很久,仍然未走到那個,我們以為的、願意將原住民族視為集體權利實踐嚴肅看待的,新的國族認同結構。


真相是不斷揭露的過程,認清加害者是歷史創傷療癒的第一步

扁平化的正義想像是阻礙我們邁向理解的最大絆腳石,在原住民族集體權的對立面,仍有人刻意選擇忽略身為受創島嶼的一份子,以為除了當事人(如原住民族與國家的二分法)以外,自己與實踐正義的體系毫不相關。以歧視笑話來嘲笑原住民族的人群,多數並不關心歷史正義的內涵、不願涉及原住民族處境的討論,以至於制度與資源分配的當下,任憑自己墜入反動的修辭——「我身邊的原住民看起來不需要加分」,或者「你不會說族語憑什麼當原住民」——在這些情境裡未及為自己巨大的歷史處境辯解的多數族人,只能選擇沉默隱忍;此時加害者的無知與受害者的沉默背後,是整個社會喪失自我覺察能力的危機,也是結構暴力的現實,我們都是倖存者,我們也都是受害者。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這是一場倖存者與結構暴力的抗爭,這也是一段身為當代原住民必須攜手走過的路程。在布農族的觀念裡,Lainihaiban延伸為歷史,字根來自於「走過的路」——正如一名身手矯健的布農人懂得沿途做下記號,以身體去貼近稜線與山谷的輪廓,我們也應該期許自己成為貼近歷史的人,以反身批判與思考作為獵刀,累了就搭建工寮,明日繼續翻越,直到我們能自由的喊出自己的名字,走回歸屬之處。

歡迎追蹤分享,自由留言討論。

Buan月亮說話臉書

Buan月亮說話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uan月亮說話的沙龍
6會員
11內容數
2022/05/05
被過時低俗的形容震驚的我們,只能說,拿人類動物園的概念來做2022年的YT節目,你以為你很愛原住民,但你做出來的節目,只是在重演Saartjie Baartman的悲傷故事。
Thumbnail
2022/05/05
被過時低俗的形容震驚的我們,只能說,拿人類動物園的概念來做2022年的YT節目,你以為你很愛原住民,但你做出來的節目,只是在重演Saartjie Baartman的悲傷故事。
Thumbnail
2022/03/01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2022/03/01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2022/02/13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2022/02/13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Thumbnail
(這是寫在4月1日釋憲宣判違憲之前的投書。言詞辯論案是1月17日,投稿發布於1月底。原發佈於臉書粉專和投稿至自由時報電子報)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我的名字那麼長
Thumbnail
本文編輯與摘錄自「Umav如何了!」「【Umav】自我認同有煩惱?參加原青Let’s Talk的感想」節目內容,歡迎去收聽和追蹤訂閱。 自我賦權/尋求療癒的行動需知: 1.最好找到支持團體 2.大量吸收正確知識 3.提出論述和訴求 身為原住民煩惱真的不少? 「說出來」也需要能量
Thumbnail
本文編輯與摘錄自「Umav如何了!」「【Umav】自我認同有煩惱?參加原青Let’s Talk的感想」節目內容,歡迎去收聽和追蹤訂閱。 自我賦權/尋求療癒的行動需知: 1.最好找到支持團體 2.大量吸收正確知識 3.提出論述和訴求 身為原住民煩惱真的不少? 「說出來」也需要能量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Thumbnail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Thumbnail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Thumbnail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Thumbnail
原運的所謂接受不接受,內人或外人,判准在於是否共同承擔歷史不正義,是否分享一個主權主張。由於非原住民現實上不可能與原住民共同承受歷史不正義的後果,當然也就不可能在原運場中被當作原住民來接納。
Thumbnail
原運的所謂接受不接受,內人或外人,判准在於是否共同承擔歷史不正義,是否分享一個主權主張。由於非原住民現實上不可能與原住民共同承受歷史不正義的後果,當然也就不可能在原運場中被當作原住民來接納。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Thumbnail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Thumbnail
不住這裡的人 他們不懂生活 不懂這裡的生活 當他們知道時,還是這麼做 吳鳳不很無縫 鄭成功不成功 掠奪的人 全社會幫助他們成為傳說
Thumbnail
不住這裡的人 他們不懂生活 不懂這裡的生活 當他們知道時,還是這麼做 吳鳳不很無縫 鄭成功不成功 掠奪的人 全社會幫助他們成為傳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