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火塘|原漢聯手維持原住民身分法現制,只為各保「資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
本週我們繼續討論原住民身分取得問題。

前情提要

raw-image

身分成為資源競爭的場域

過去四週我們聚焦討論原住民名字與身分取得的關係,我們提出一些疑問,試圖向大家指出,許多關於原住民身分取得的限制,並不是由原住民族的權利本身出發,而是從國家的利益出發,為限制原住民人口「擴張」而有的設計。

國家往往透過控制身分來限制原住民人口,例如之前曾經報導過巴西帕度人的案例。在台灣,許多漢人擔心一旦放寬現行《原住民身分法》的限制,原住民人口會暴增,對於目前憲法法庭正在進行的《原住民身分法》第四條第二項是否違憲的訴訟,也抱持維持現制的主張。

抱持此類主張的不只旁觀的漢人,還有原漢混血兒的父母,通常是原母漢父(也就是當前憲法訴訟的主要爭執情況)。例如我們在之前的火塘文章中引用過《自由時報》的報導,人類學者陳叔倬主張維持從姓規定,因為

若只有血統主義,未設門檻,原民數量將暴增,陳叔倬認為,可能帶來原住民保留地的問題,使宗親內管理失效,造成保留地全面瓦解。他坦言,費盡一番功夫才說服長輩讓小孩從母姓,長輩現在不但支持,還鼓勵延續原民文化。他本身也通過族語中級認證,鼓勵 35% 尚未改姓者以行動支持原民。

不只原母漢父家庭支持現制,反對原住民人口「擴張」,原住民當中有大有反對者,例如布農族人 Malas Takisdahuan/邱孟玲也投書《自由時報》,一方面以自身經驗支持從姓規定(「我兒子以我的邱姓取得原住民身分」),一方面向原住民心戰喊話:

現行《原住民身分法》已歡迎為數 16.9 萬、佔 2/3 漢父原母子女取得身分,這已經是族人決定誰是族人的一種現況。我是漢父原母的原母⋯⋯我不懂為何其他漢父原母不滿意? 一定要讓原住民人口不受族人管控而暴增,才滿意嗎? 更不用說原住民保留地必定會因為門檻違憲判決整體崩解。

此類投書流露出原住民對於原住民人口可能「暴增到三百萬」、「蔡英文可能變成原住民」的恐懼,雖然這完全不符合事實。究其根柢,這是基於資源可能被瓜分的恐懼,而不是身分認同問題。這種恐懼我們在別處也見過,那就是平埔族的身分問題。以漢人為主的國家不想承認平埔族為原住民族,已為國家承認的原住民族作為既得利益者,也不想資源被瓜分,於是兩者聯手阻止平埔族取回身分。

這是一個令人難堪的現實。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此外有不少原住民之所以支持現制,抨擊釋憲案,是因為他們反對釋憲聲請人在其他議題上的主張,出於個人好惡而選擇立場,他們的態度難道不可議嗎?)

混淆身分議題的性質

除了 Malas Takisdahuan/邱孟玲等訴求恐懼、挑唆的意見,上面提到的人類學者陳叔倬這幾天也發表新言論,繼續反駁釋憲聲請人以血統取得身分的主張。他試圖舉出歷史例證來說明原住民的認同不必然和血緣有關:

卑南族初鹿社頭目馬智禮(Matreli, 1887-1966),父母皆為閩南人,後為初鹿社長老收養,成年後擔任頭目調停卑南族與布農族近兩百年的殺戮,並在二二八事件中維護台東的秩序。過去千百年來原住民各族都曾經由自決程序接受外人為族人,誰說族人認定傳統是血緣主義?

不過陳叔倬似乎忽略計較事件的可類比性。馬智禮被卑南人接納為自己人,但卑南人並沒有賦予他現代國際法意義上的原住民身分。1 月 17 日在憲法法庭上辯論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前者不只發生在歷史上,也發生在今天的許多地方,例如許多外籍傳教士長年在原住民部落服務,被部落接納為自己人(又例如陳叔倬本人也被妻家接納為自己人),但這是文化認同、文化接納,而不是政治身分。

今天的火塘話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再次提醒大家聚焦:

我們討論的是
現代國際法意義上的原住民身分
不是人類學情境下的文化觀察

原獨語錄001|戴眼鏡的人連哭都受限制。戴著眼前一片迷濛,摘下來也迷濛。跟殖民者的法律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2/07/28
如果今天殖民者及其後裔全數退出台灣,台灣也就沒有原住民族可言了。每一個非原住民的台灣人存在的本身,都造就台灣原住民的存在。沒有加害人,就沒有被害人。這不是任何人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的問題,單純是個事實問題。
Thumbnail
2022/07/28
如果今天殖民者及其後裔全數退出台灣,台灣也就沒有原住民族可言了。每一個非原住民的台灣人存在的本身,都造就台灣原住民的存在。沒有加害人,就沒有被害人。這不是任何人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的問題,單純是個事實問題。
Thumbnail
2022/07/21
台灣的法律制度和澳洲差距極大,但這不影響我們思考澳洲這項判決的核心思想: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不能被國家以任何方式抹煞,作為國家法律制度根基的憲法也不能夠。
Thumbnail
2022/07/21
台灣的法律制度和澳洲差距極大,但這不影響我們思考澳洲這項判決的核心思想: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不能被國家以任何方式抹煞,作為國家法律制度根基的憲法也不能夠。
Thumbnail
2022/07/14
若人數較眾就排擠他人參政,那麼人數最多的阿美族不時時刻刻在排擠其他平地原住民?阿美族的夷將・拔路兒當了那麼久原民會主委,難道不排擠賽德克參政嗎?
Thumbnail
2022/07/14
若人數較眾就排擠他人參政,那麼人數最多的阿美族不時時刻刻在排擠其他平地原住民?阿美族的夷將・拔路兒當了那麼久原民會主委,難道不排擠賽德克參政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就好比一個人同意「蛋糕要用刀切」的原則,也同意「刀可以把蛋糕切成三塊」,但反對「同一把刀可以再把蛋糕切成四塊」,可是他不直說他「反對蛋糕被刀切成四塊」,卻說他「反對蛋糕要用刀切」。
Thumbnail
這就好比一個人同意「蛋糕要用刀切」的原則,也同意「刀可以把蛋糕切成三塊」,但反對「同一把刀可以再把蛋糕切成四塊」,可是他不直說他「反對蛋糕被刀切成四塊」,卻說他「反對蛋糕要用刀切」。
Thumbnail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Thumbnail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Thumbnail
這兩種身份彼此不見得互相干涉,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的主張,是要將後者(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定)以前者(族群身分的認定)方式來進行,一方面削弱國家控制原住民族的權力,一方面鞏固族群集體權的行使。
Thumbnail
這兩種身份彼此不見得互相干涉,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的主張,是要將後者(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定)以前者(族群身分的認定)方式來進行,一方面削弱國家控制原住民族的權力,一方面鞏固族群集體權的行使。
Thumbnail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原住民族運動不是一般的公民運動、社會運動,而是政治運動、主權運動。原運的本質是主權的競爭,不是國家與社會資源的競爭。
Thumbnail
原住民族運動不是一般的公民運動、社會運動,而是政治運動、主權運動。原運的本質是主權的競爭,不是國家與社會資源的競爭。
Thumbnail
看起來,爭議條文似乎的確促進性別平等,打破父權藩籬。可是如果門檻本來就對女性不友善呢?時任副主委的孫大川提及的立法理由以「嫁入漢族家庭普遍經濟條件佳、文化條件不佳」的刻板印象來限制,從此身為原住民族女性,如果嫁給非原住民,就要被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施加身分認同的門檻。
Thumbnail
看起來,爭議條文似乎的確促進性別平等,打破父權藩籬。可是如果門檻本來就對女性不友善呢?時任副主委的孫大川提及的立法理由以「嫁入漢族家庭普遍經濟條件佳、文化條件不佳」的刻板印象來限制,從此身為原住民族女性,如果嫁給非原住民,就要被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施加身分認同的門檻。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Thumbnail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Thumbnail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