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主之地上的無名之人|輯二:身分、認同與資源分配的矛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其實我們也只能自嘲,我們是沒有辦法使用自己的名、沒有自己的地、連身分都要中華民國認定的,在無主之地上的無名之人。原住民,不得不在土地上,繼續流浪。

台灣認定原住民身份的僵固體制讓族人必須跨越不合理門檻,我們卻看到許多族人投書質疑會稀釋資源分配,在我們來看完全就是中華民國承襲殖民分類,讓族人弱弱相殘的陷阱。回歸到身分認定的方式,「誰可以認定誰是原住民」的大哉問,不論怎麼問,答案都不會是身為殖民者的中華民國政府。原運從喊出「我是原住民」走到今日以原住民族作為集體權的實踐方式,將集體權的文化權、狩獵權甚至傳統智慧創作權入法的種種賦權,都證明了當我們從原住民族集體權的角度出發,其實有更多可能性來細緻地回應體制資源分配的想像。也就是說,當僵固體制限制了資源分配與所謂優惠性差別待遇,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檢查體制不合理之處並做出改進,不是反過來擁護體制——白話來說,體制把你們當作只能用漢姓與漢譯傳統名的「原住民」,你們還真的就得意起來了啊?你們眼中的自治與自決,就只有「在殖民體制下被認定為原住民,被歸還「原住民保留地」嗎?

我們想像中的原住民族自治,沒有那麼無助。今天如果有人將與身分認定後面的資源分配連結起來,扣上莫須有的「身分詐騙會增加」、「原住民保留地會流失」等指控,不就更加說明現行體制對身分認定下不夠細緻,也顯示出單方面由殖民體制決定身分的風險嗎?事實是用身分詐騙資源的人本就存在、原住民保留地本就流失,要回頭檢視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反過來壓迫已經被體制與門檻迫害的族人。就跟當年平埔族群爭取法定原住民族身分一樣,我們很遺憾地看到許多族人持續以不相關的理由拒絕他人的身分認同經驗與困境,比如原住民身分可以申請喪失。問題是,可以申請喪失身分,不代表門檻本身就合理啊?他們口裡所謂的「原住民沒有為難原住民,是漢人跟父權在為難就是階級分化的託辭,因為當年設下門檻的,也有原住民立委跟原住民族知識分子,當然(至少也)包含現任副主委鍾興華先生。

我們以布農族來舉例,一個普遍以家族制度為主體的部落組成,其成員認定方式跟會所制度的卑南族、或者年齡階級制度的阿美族差距極大。布農族以家族跟氏族組成的認同成分跨越地域,氏族與氏族之間謹守Samu(統稱氏族倫理到宇宙觀的規範)制度,其中牽涉了複雜的政治協商與集團意識,這一個本就存在的部落成員認定過程、早已超越「你的名字跟誰姓才是原住民」的現行法規認定方式,原民會願意為殖民體制粗糙的惡果辯護,等同於退回到日據以前的「蕃人」印象——反正各族群差異不重要,取消原住民各族群部落的認同邊界,國家只要確認你是不是原住民,至於你本來真正是誰、可以是誰,我們一律取消。這種因為長期結構性歧視而自我審查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恐怕才是原民會真正擁護的核心價值,否則我們真的想不出,一個以「族人使用漢姓已七十七年」支持歧視體制來作為言詞辯論庭結尾的原民會,有什麼更好的理由拒絕以幾千年的主權跟歷史來為原住民族的尊嚴辯護。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這句話存在於原住民自然主權的聲張,也是原住民族與國家對等協商的基礎。不是中華民國的原住民,而是原住民族與中華民國:這一點,才是中華民國要先跟原住民族達成的共識。在這個基礎上與部落主體展開協商——原民會顯然已經無法代表原住民。

下一篇,我們繼續來談原住民族集體權。



歡迎追蹤分享,自由留言討論。

Buan月亮說話臉書

Buan月亮說話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uan月亮說話的沙龍
6會員
11內容數
2022/05/05
被過時低俗的形容震驚的我們,只能說,拿人類動物園的概念來做2022年的YT節目,你以為你很愛原住民,但你做出來的節目,只是在重演Saartjie Baartman的悲傷故事。
Thumbnail
2022/05/05
被過時低俗的形容震驚的我們,只能說,拿人類動物園的概念來做2022年的YT節目,你以為你很愛原住民,但你做出來的節目,只是在重演Saartjie Baartman的悲傷故事。
Thumbnail
2022/03/01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2022/03/01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2022/02/04
看起來,爭議條文似乎的確促進性別平等,打破父權藩籬。可是如果門檻本來就對女性不友善呢?時任副主委的孫大川提及的立法理由以「嫁入漢族家庭普遍經濟條件佳、文化條件不佳」的刻板印象來限制,從此身為原住民族女性,如果嫁給非原住民,就要被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施加身分認同的門檻。
Thumbnail
2022/02/04
看起來,爭議條文似乎的確促進性別平等,打破父權藩籬。可是如果門檻本來就對女性不友善呢?時任副主委的孫大川提及的立法理由以「嫁入漢族家庭普遍經濟條件佳、文化條件不佳」的刻板印象來限制,從此身為原住民族女性,如果嫁給非原住民,就要被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施加身分認同的門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看待原住民族議題時,往往在兩個位置上跳來跳去,一個位置是國家權力與國家法律劃定的位置,另一個是超越國家的位置,相關人等未見得總在相同位置上談論事情。
Thumbnail
我們看待原住民族議題時,往往在兩個位置上跳來跳去,一個位置是國家權力與國家法律劃定的位置,另一個是超越國家的位置,相關人等未見得總在相同位置上談論事情。
Thumbnail
這兩種身份彼此不見得互相干涉,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的主張,是要將後者(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定)以前者(族群身分的認定)方式來進行,一方面削弱國家控制原住民族的權力,一方面鞏固族群集體權的行使。
Thumbnail
這兩種身份彼此不見得互相干涉,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的主張,是要將後者(原住民族的身分認定)以前者(族群身分的認定)方式來進行,一方面削弱國家控制原住民族的權力,一方面鞏固族群集體權的行使。
Thumbnail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一個代表性嚴重不足的民意決策機制產生的法律,不看時代演進產生的性別爭議、不看當時副主委荒腔走板的言論,也不論明明原民會可以採登記制或加註制的建議,只是因為「反正立委沒有異議啊」,就拿來當擋箭牌。
Thumbnail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釋憲案外溢的不必要的指控跟爭議,都是因為中華民國未積極推動土地返還、未積極肯認自決自治而引起。既得利益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認定國家之所以要辨認原住民,是因為要給予福利跟優惠;但原住民成為原住民,本就不需要國家認證。
Thumbnail
這樣子申請身分法釋憲的問題,引起的反而不是原住民對非原住民群體的抗爭或抗辯,而是造成原住民群體內部自己跟自己在吵架,就是我們原住民自己在罵原住民啦,已經引起一個某種程度的世代對立跟認同的焦慮。好像有一點警總的概念說,現在是要來吵,說誰比較有資格當正統的原住民,自己跟原住民在吵架。
Thumbnail
這樣子申請身分法釋憲的問題,引起的反而不是原住民對非原住民群體的抗爭或抗辯,而是造成原住民群體內部自己跟自己在吵架,就是我們原住民自己在罵原住民啦,已經引起一個某種程度的世代對立跟認同的焦慮。好像有一點警總的概念說,現在是要來吵,說誰比較有資格當正統的原住民,自己跟原住民在吵架。
Thumbnail
原住民族運動不是一般的公民運動、社會運動,而是政治運動、主權運動。原運的本質是主權的競爭,不是國家與社會資源的競爭。
Thumbnail
原住民族運動不是一般的公民運動、社會運動,而是政治運動、主權運動。原運的本質是主權的競爭,不是國家與社會資源的競爭。
Thumbnail
看起來,爭議條文似乎的確促進性別平等,打破父權藩籬。可是如果門檻本來就對女性不友善呢?時任副主委的孫大川提及的立法理由以「嫁入漢族家庭普遍經濟條件佳、文化條件不佳」的刻板印象來限制,從此身為原住民族女性,如果嫁給非原住民,就要被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施加身分認同的門檻。
Thumbnail
看起來,爭議條文似乎的確促進性別平等,打破父權藩籬。可是如果門檻本來就對女性不友善呢?時任副主委的孫大川提及的立法理由以「嫁入漢族家庭普遍經濟條件佳、文化條件不佳」的刻板印象來限制,從此身為原住民族女性,如果嫁給非原住民,就要被毫無根據的刻板印象施加身分認同的門檻。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Thumbnail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
Thumbnail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Thumbnail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Thumbnail
原住民族和國家之間的衝突,主要不在於上述「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及其後果,而在於原住民族以主權者的身分向殖民者索還一切,包括土地和統治權力。原住民族與墾殖國家之間的衝突是你死我活的衝突,因為兩者在同樣的空間裡宣稱主權。
Thumbnail
原住民族和國家之間的衝突,主要不在於上述「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及其後果,而在於原住民族以主權者的身分向殖民者索還一切,包括土地和統治權力。原住民族與墾殖國家之間的衝突是你死我活的衝突,因為兩者在同樣的空間裡宣稱主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