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又名制動液、剎車液
- 用於汽車液壓制動系統中傳遞壓力,使制動器實現制動作用的一種功能性液體
- 煞車系統較不容易因為連續的高溫,導致煞車油沸騰,產生「氣鎖」的軟腳現象。
- 現在的車輛多為液壓制動,剎車液是液壓制動系統中傳遞制動力的液態媒介
- 煞車油不同於一般油品,那麼強調油品的潤滑性
- 影響煞車油品質之優劣,以高溫穩定性和吸水性為主要訴求
- 保存與使用過程中,應避免和水份及空氣接觸
- 尤其應嚴禁礦物油的污染,以免影響到煞車油的品質與煞車的安全。

- 煞車系統
- 利用煞車油傳達壓力來推動來令片
- 使來令片跟碟盤或是輪殼互相摩擦
- 以減緩或是停止車輛的傳動,達成控制車輛的目的
- 煞車油同時兼具了潤滑系統內各個組件的效果
- 煞車油是以液體不可壓縮性的原理傳遞壓力
- 氣體能夠壓縮,氣泡一被壓縮,就會造成壓力傳遞效率的損耗
- 分泵得到的力量就少了許多,剎車踏板踩下去,就出現變軟的感覺
氣阻現象
- 煞車油在高溫狀態下工作時由於溫度不斷上升,在接近沸點時會導致煞車油產生很多氣泡
- 如果在剎車系統處於高強度狀態下,氣泡增多後便有可能堵塞煞車油管
- 讓本該屬於真空環境的煞車油管內充滿了氣泡。
- 氣阻現象發生時,踩剎車的時候,煞車油會因為氣泡而無法正常傳遞剎車壓力,從而導致剎車系統失靈。
煞車油特性要求
- 傳達壓力時,無摩擦阻力。
- 滲透性不能太大:車輪壁和活塞杯等處,就不易發生洩漏情況。
- 沸點要高
- 在車輛行駛中,煞車油易受煞車所生熱量之影響,容易使其溫度上升超過 130℃ 左右。
- 若煞車油的沸點較低,便容易沸騰, 煞車油也因此產生氣泡,而使煞車失靈。
- 黏度安定性好:黏度指數(VI)應高,這樣黏度才不會因溫度高低,而有很大的變化。
- 低溫特性
- 煞車油必須具有低溫特性,亦即在寒冷天候下仍能保持在液體狀態。
- 良好的煞車油縱使冷卻至 - 50℃ 也不會凝固或析出晶體,甚至分離為二種液像。
- 不變質:煞車油須長期使用,故使用期間之品質與形狀不可有變化。
- 潤滑性良好
- 煞車缸與橡膠皮碗間之摩擦較大。
- 為使動作順利,摩耗減少,故煞車油亦應具備良好之潤滑性。
- 不損害金屬和橡膠
- 金屬部份若因生銹或其接觸面有所損傷,則會妨礙煞車油之流動性。
- 橡膠封圈若洩漏,易跑進空氣,造成動作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