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之中醫偕同治療(三)放療篇 – 如何改善放療副作用?

2021/12/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點像是去海灘上曬太陽,紫外線將皮膚曬傷,嚴重的部分會起水泡或脫皮,輕微的區域只會曬黑。
以中藥修護的概念,比較像是滋潤、養陰,例如皮膚曬傷時塗上蘆薈;而加速生長,則比較像是補氣、補陽的作用,用以增加細胞生長的動力
  放射線治療是採用高能量的放射線從體外照射腫瘤所在位置,或將含放射線藥物直接注射於腫瘤組織,藉由高能量來破壞癌細胞。雖然照射範圍盡可能集中在癌細胞上,但不可避免地也會傷及週遭的正常組織。這有點像是去海灘上曬太陽,紫外線將皮膚曬傷,嚴重的部分會起水泡或脫皮,輕微的區域只會曬黑。
  一般說來,放射線療法的副作用也僅限於照射的範圍,絕少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出現,也不太會影響到造血的功能,除非是接受全腦脊隨放射線治療,才需要監測血球數量。主要的副作用是造成細胞的灼傷、水腫、纖維化,甚至萎縮、壞死、失去功能。多數患者的放射線療程會分多次、密集治療,每次採用較少的劑量,等累計到一定的劑量後開始有治療效果。治療的放射劑量會依腫瘤性質的不同而調整,副作用也會不同。腫瘤分化速度快的,會採用一天多次、每次劑量低的方式,但對於代謝速度快的正常組織(黏膜、腸道等)作用也強。而每次用較高的劑量、次數較少的治療,可增強對腫瘤的殺傷力,但對於脊髓等的破壞力也大[註1]。
  接受放射線治療時,中醫藥的加入,該扮演什麼角色?可分為二個面向討論。【手術前】:若放射線治療是為手術所做的準備(先將腫瘤稍縮小,以減少動刀範圍),中藥以抗腫瘤為主,以苦寒藥為君,並重用保安萬靈丹(出自陳實功著,外科正宗一書);【手術後】: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目的是為了清除殘存的顯微腫瘤,此時中藥偕同治療,以修復受傷的正常組織為主,以甘潤養陰藥為君,少佐補氣藥為輔。
  也許有人想問,在接受放射線治療的過程中,是否合適同時接受中醫的治療? 會不會增加癌細胞的增長? 不妨可先理解放療療程。以手術後的常規放射線療程為例(一天1次,每週5次,每次劑量180-200cGy,為期8-9週),這樣的規劃,是依據輻射生物學中的4R原則 : 正常細胞的修復(Repair)、再增生(Repopulation),腫瘤細胞的再分佈(Reassortment),以及再氧化 (Reoxygenation)。
  前兩個R,指的是正常的細胞雖受損,但能夠、也有時間讓它自行修復;再分佈,是間隔的休息,讓癌細胞進入對放射線較敏感的周期(G2、M期),以增加下一次照射的效果;再氧化,是指破壞癌細胞團外層組織後,使內層再氧化,也利於放射治療效果。
  基本上,中藥對於細胞的「修護」與「生長」,用藥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修護的概念,比較像是滋潤、養陰,例如皮膚曬傷時塗上蘆薈一樣;而加速生長,則比較像是補氣、補陽的作用,用以增加細胞生長的動力。例如蒸汽火車,添加鍋爐的水(滋潤、養陰),並不會讓火車跑得更快,但能確保火車正常運行;而添加煤炭(補氣、補陽),則會讓火車跑得更快!精準調劑的中藥處方,目的在抑制癌細胞生長,協助修護正常細胞,以期能夠給予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 。
  目前放射腫瘤科透過精準調控放射線與影像導引,已讓放療減少許多特定神經損傷的後遺症。而初期放療後皮膚表面的灼傷,患者多半也會及時治療,但初期肌肉纖維化的症狀、腺體功能下降或損傷,例如口腔頭頸癌放療後,傷及唾液腺(導致口水不足口乾舌燥)不甚明顯,往往拖延到影響生活品質後,才尋求中醫的協助,卻也增加了不少復原的難度。
參考資料
1. 鍾娜娜、王博民、許維中等,乳癌放射治療的演進,台灣醫界雜誌 2013,56(12),p25-30。
全文詳見台灣中醫網:http://www.tcm.tw/articleview.php?id=2918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仁有堂中醫診所院長。抱持中醫必須不斷進修提升的信念,以效果較佳、吸收較快之水煎中藥,配合個人狀況靈活用藥,一人一方全人照護解決個人困擾病症。體認中醫藥之精髓及強項,在於調理氣血平衡,除了「治病」,也是「治未病」的保健及預防。在這個超級不確定的年代,延緩衰老,自己的健康,歸自己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