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avatar-img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10 位追蹤者
仁有堂中醫診所院長。抱持中醫必須不斷進修提升的信念,以效果較佳、吸收較快之水煎中藥,配合個人狀況靈活用藥,一人一方全人照護解決個人困擾病症。體認中醫藥之精髓及強項,在於調理氣血平衡,除了「治病」,也是「治未病」的保健及預防。在這個超級不確定的年代,延緩衰老,自己的健康,歸自己管。
avatar-img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的沙龍
13會員
28內容數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手術後,忍不住一直想便便,好害怕出門,沒法參加朋友們的聚會...... 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有84.5%的直腸癌病人接受手術治療,其中低前位切除術(low anterior resection, LAR)可保留肛門,避免永久性腸造口,故多數病人選擇LAR的手術方式。然而,LAR術後
W 小姐,64年次,自由工作者,初診:114年2月15日 某日晨起,驚覺看不見手機螢幕上的字,至振興醫院急診,到院時收縮壓190mmHg,CT顯示右顳葉與枕葉間有2.1mm*2.6mm*5.0mm出血。醫院予Natri
台灣經歷了前幾年Covid疫情的洗禮,今年情況緩和,口罩大解禁,但也讓前幾年未流行的多種呼吸道病毒,趁勢而起。而咳嗽作為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其誘發因素可不只呼吸道的感染而已。 林女士,86歲,日前受家人傳染確診流感,服藥後雖已轉為陰性,但留下咳嗽後遺;咳聲重濁,咳嗽劇烈時,會引發頭疼,另外,
約有7至8成染疫者康復後至少會出現1個長新冠症狀,又以全身倦怠、呼吸易喘、肌肉容易痠痛、睡眠障礙、焦慮和沮喪、胸悶與胸痛等4種更為常見,並持續6個月之久。
Thumbnail
中醫治療方針「肝開竅於目」,養肝血是基本方向。 白內障一詞由從中醫史上借用,原可能稱為水晶體混濁。
Thumbnail
吳伯伯是老患者了,與太太退休後,積極安排日常生活,規律的運動、清淡的飲食,基本上沒有三高問題,外表較實際年齡看來年輕許多,偶有微恙,久久才來一趟診所 雖然,週期性麻痺(症狀可逆)與腦梗塞型的中風(症狀不可逆)極易鑑別,但須與另外兩種疾病作仔細的區別。
Thumbnail
同事L服用中藥後陽轉陰,來台工作多年的她,雖然無症狀也想趕快陽轉陰,返回工作崗位 。三位長照中心外籍看護是110年5月底,因群聚感染而確診並隔離。六月中旬,出檢疫所時的CT值,分別是34、32、32,依六月疫情嚴重後指揮中心放寬隔離標準來看,CT值大於30,採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一週即可。
Thumbnail
中醫藥辯證論治,發揮它獨特優勢;以個人化醫療,讓反覆擾人的疫情從容有序 全文詳見台灣中醫網:http://www.tcm.tw/articleview.php?id=2939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