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後一次舉行的嵐山花燈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12.15

2021.12.15

raw-image

2005年開始舉辦的嵐山花燈路,至今已有17年歷史,在2021年落幕。

和朋友愉快聊著,幾年前好像有一起來過嵐山花燈路。結果兩人很有默契的記憶朦朧,邊走邊歪頭想了半天,「喂,是說你真的是跟我來的嗎?」「是啦!你還吃了那攤的糰子!」「怎麼完全想不起來竹林,只靠食物記憶點啊!」

努力拼湊好像那時我們是約下班後匯合,像是條沙丁魚中推著緩行,兩人的都是又累又恍惚,然後隨便逛完就回家,整場像是夢遊似的。

今年平日早去人潮還好,相約再來花燈路,入口半邊竹林幽藍的詭異。喜歡在通往大河內山莊的斜坡,兩旁綠竹粗細合宜,長的身形筆挺端正,燈光打在根根光滑竹面流轉,與月夜輝映,彷彿再現竹取物語的光景。

raw-image

蒲公英光之藝術

今年落柿舍前的廣場、投射五芒星陣還是魔法陣之類的光之藝術,竹林內一小區設置人力車吉祥物合照,還有村松亮太郎設計的「蒲公英光之藝術」,可惜就算不跟蒲公英合照,經過通道非常狹小擁擠,也不能多停留擋路,選定的地點很微妙。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另外,到處都能租借繽紛的提燈特別很吸引人,偷偷看別人玩,放到特設的台上,好像會出現音效之類,燈籠底部投出的花樣光影的巧思,希望以後其他地方的點燈,也能看到這麼有質感的燈籠呢!

落柿舍

落柿舍

2017年

2017年

角倉了以 日本水運之父

角倉了以 日本水運之父

二尊院

二尊院

落柿舍、常寂光寺點燈

在經過龜山公園時,朋友聽我嘮嘮叨叨說著角倉了以事蹟,興味盎然的爬上樓梯去拍了幾張。我們一邊吐槽二尊院居然只讓人看大門,一邊驚嘆常寂光寺就算葉子落盡、點燈仍是靜美。

raw-image

失去紅葉加持,讓不少人徘徊在寺前猶豫是否要進去,大多只拍那盆漂亮的插花藝術。然而是絕對有入內一看的價值,甚至我想幫寺方列印大海報貼在門口啊!

raw-image
點燈非常美

點燈非常美

沿著傾斜石階延伸而上的點燈非常美,與旺季相比,兩排微光中的空寂。

raw-image
妙見菩薩的堂前

妙見菩薩的堂前

靠近妙見菩薩的堂前,才發現原來有紅色漆器般的佛具,隱藏著無比美麗的花天井,越過屋簷往上,眺望那顆明亮的星辰,與妙見菩薩是北斗星象徵呼應。

實在好捨不得花燈路就這麼結束,每年冬天唯一的樂趣,長年視為理所當然,突如其來的失落感。

raw-image


raw-image

たまごや 雞蛋拌飯

回程時去吃了心心念念的雞蛋拌飯,這家位於前往二尊院途中的竹林,「たまごや」 簡易架設的戶外店家,養雞場直送新鮮,如店名主要賣「雞蛋拌飯」、「水煮蛋」、「布丁」。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進去時還有坐位,怎知人潮一波一波的,突然大排長龍的熱絡。桌面貼滿提倡防疫、繽紛的渡月橋口罩版,瞥見店家還專門準備敲水煮蛋的石頭,是有客人抱怨太難敲不碎嗎?也太妙了的好玩,讓人有為了這顆石頭點個水煮蛋的衝動。

今年氣溫並不如往年寒冷,在室外用餐、熱燗暖脾胃,配著淋上醬油及醃漬昆布的濃厚雞蛋拌飯。吃完後人潮像是浪潮退去的安靜,接近點燈結束,反差到走回去有種深夜十一二點的錯覺。

raw-image



raw-image

熄燈後的幽暗竹林

沿途花燈熄滅,我們拉緊扣上外衣,明顯感受氣溫也似乎驟降,途經竹林一片漆黑,儘管是幾分鐘的路程,駕輕就熟很快就會走到大馬路。

「我有一百個鬼故事可以說。」

我熱絡推薦,朋友不怕這類也無相關體質,聽著還是深感無言,仰望成群結對窺視的高挑綠竹:「……我覺得沒有燈時,氣氛突然很陰森。」「多像是走在異界裡。」「嗯,這你就最高興了。」

異界竹林深處,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果然還是需要有花燈路照明,浮現在嵯峨野的微光…..幻想哪天有什麼集資復活花燈路的活動,先放著當祈願預言。

想著幾年前的光景,身邊來來去去的回國離京。友人遇到困難時總能邏輯清晰應對、憑藉實力立足,發自心底尊敬的還有性格溫婉,又愛搞笑的寬宏器量。縱使知我浮沉的無藥可救,仍沒有拋下。

有他這樣的存在,我能恢復些許精神說笑,幾分往昔飛揚,拾回幾分人間值得的無畏。有興致去眺望滿山閃爍的幽藍,倒映夜間浮船。

raw-image
raw-image

永駐記憶裡的花燈路

我雖然仍是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其實默想著、很高興是與你重遊,才能有東張西望看到的小事,都能拎出來的趣,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話,不說話時也能放空不拘束。

聽我娛樂化的瞎扯由來,你就算對歷史沒興趣,也能笑著找梗接話,以前想去又獨自不斷路過的美食,一起吃才格外美味,雖然無奈老相機拍出來的畫質模糊,但每幕於心底都是很清晰珍惜的回憶。

我特別喜歡這片古時風葬地,屬於嵯峨野熄燈後的終歸幽深,但終究有光亮來過而欣喜,無論是變幻的光之藝術,還是成排的靜寂燈盞。

當面講不出口的、也就只敢寫著。有這樣的同性朋友三生有幸,唯一會讓我嘴上說著自己沒朋友,仍是放在心裡的珍視。願你的路都是繁花似錦,平安順遂抵達想去的地方。

依依不捨離開今年嵐山最後的花燈路,有過千百花燈,有過無數遊客,清亮明月高掛常在。告別時非常寂寞,卻也極為熱鬧,因為那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冬夜繁華,在念想中越發璀璨鮮明。

raw-image

個人筆記

「我朋友是個大正妹,每次跟她走在路上,都會看到有人來搭訕。」如果不是這種不寫出「她」,很難承接上文情報的必要性。

日常隨筆時,不特別區分「妳/她」或「你/妳」的中性偏好,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於我的意義。

就如草木動物,若自認想描寫的就是萬物有靈,也不太想用「牠」,嗯,就是一種奇怪、會被指正的書寫習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4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泉 燈行的書齋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說到空海,真言宗,密教耳熟能詳,對「薰聖教(においのしょうぎょう)一詞較為陌生。 書寫的人淳祐內供,他是那位有名學問大神道真公的子孫,自幼出家接任石山寺第三代座主,隱居普賢院,鑽研梵語留下許多佛教典籍。
2025/04/25
說到空海,真言宗,密教耳熟能詳,對「薰聖教(においのしょうぎょう)一詞較為陌生。 書寫的人淳祐內供,他是那位有名學問大神道真公的子孫,自幼出家接任石山寺第三代座主,隱居普賢院,鑽研梵語留下許多佛教典籍。
2025/04/18
天色漸暗,在山門關上的最後一秒,抱著相機的男子急忙跑向寺院的台階。老和尚攔住他:「就要閉門了,不能進去。」 男人氣喘吁吁,央求就上台階看一眼山門內,他大老遠就是為了拍那株樹齡千年的枝垂櫻。」 「只能在山門外,就看一眼。」 老和尚囑咐,轉身向路邊的地藏祠堂合掌。 枝垂櫻枝條在暮色下彷彿
2025/04/18
天色漸暗,在山門關上的最後一秒,抱著相機的男子急忙跑向寺院的台階。老和尚攔住他:「就要閉門了,不能進去。」 男人氣喘吁吁,央求就上台階看一眼山門內,他大老遠就是為了拍那株樹齡千年的枝垂櫻。」 「只能在山門外,就看一眼。」 老和尚囑咐,轉身向路邊的地藏祠堂合掌。 枝垂櫻枝條在暮色下彷彿
2024/11/30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Thumbnail
2024/11/30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明信片一定都拍得漂漂亮亮,而且是自己無法在場的時節,除了自己拍照,也都會買當地的明信片。 挑一張這次的明信片吧,每次都會這樣想,邊想邊挑,越挑越多張,幾張寄出去了,幾張就自己留著,這幾年下來已經一疊了。 . 這次當然也去了幾個固定會去的地方,去清水寺週邊挑小地藏,去嵐山天龍寺、伏見稻荷、宇治,
Thumbnail
明信片一定都拍得漂漂亮亮,而且是自己無法在場的時節,除了自己拍照,也都會買當地的明信片。 挑一張這次的明信片吧,每次都會這樣想,邊想邊挑,越挑越多張,幾張寄出去了,幾張就自己留著,這幾年下來已經一疊了。 . 這次當然也去了幾個固定會去的地方,去清水寺週邊挑小地藏,去嵐山天龍寺、伏見稻荷、宇治,
Thumbnail
晚間十點到達京都車站時內心充滿了悸動,這城市自從2016年匆匆一瞥之 就念念不忘…… 京都的美已讓全世界旅人趨之若鶩,從不少著作遊記中讓人更對京都生活及飲食文化產生一種仰慕之情。多座世界文化遺產靜置其中的「平安京」將日本文化的精髓保留至今,融和四季的生活美學更是顯現出古都歷經了千年獨有的底蘊與風華
Thumbnail
晚間十點到達京都車站時內心充滿了悸動,這城市自從2016年匆匆一瞥之 就念念不忘…… 京都的美已讓全世界旅人趨之若鶩,從不少著作遊記中讓人更對京都生活及飲食文化產生一種仰慕之情。多座世界文化遺產靜置其中的「平安京」將日本文化的精髓保留至今,融和四季的生活美學更是顯現出古都歷經了千年獨有的底蘊與風華
Thumbnail
日本很老,也很新。講到日本,日式庭園造景就是一絕,池、樹木、橋、流水,往往能交錯出令人讚嘆的美景。除了舊以外,日本的創新能量也是數一數二的,來中城花園走一遭聖誕節燈飾就知道。
Thumbnail
日本很老,也很新。講到日本,日式庭園造景就是一絕,池、樹木、橋、流水,往往能交錯出令人讚嘆的美景。除了舊以外,日本的創新能量也是數一數二的,來中城花園走一遭聖誕節燈飾就知道。
Thumbnail
好幾年前我在京都的時候,就一直在想,為什麼要辦花燈路?因為辦得早,又沒有櫻花可以看,到底是Why?啊不過就是放幾盞矮矮小小的燈,到底是為何要辦? 一直到嵐山的花燈路停辦之後,我還在無法理解,一直一直到東山的花燈路停辦後,京都小姜姊宇佐美鄉子傳來最後一夜的照片,我才突然懂了為什麼⋯
Thumbnail
好幾年前我在京都的時候,就一直在想,為什麼要辦花燈路?因為辦得早,又沒有櫻花可以看,到底是Why?啊不過就是放幾盞矮矮小小的燈,到底是為何要辦? 一直到嵐山的花燈路停辦之後,我還在無法理解,一直一直到東山的花燈路停辦後,京都小姜姊宇佐美鄉子傳來最後一夜的照片,我才突然懂了為什麼⋯
Thumbnail
離開今年嵐山最後的花燈路,有過千百花燈,有過無數遊客,清亮明月高掛常在。告別時非常寂寞,卻也極為熱鬧,因為那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冬夜繁華,在念想中越發璀璨鮮明。
Thumbnail
離開今年嵐山最後的花燈路,有過千百花燈,有過無數遊客,清亮明月高掛常在。告別時非常寂寞,卻也極為熱鬧,因為那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冬夜繁華,在念想中越發璀璨鮮明。
Thumbnail
「(夏天是夜晚最好)夏は夜」清少納言『枕草子』中四季歲時之美序言。
Thumbnail
「(夏天是夜晚最好)夏は夜」清少納言『枕草子』中四季歲時之美序言。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燈會都不叫燈會,好像比較流行叫光節(燈錯ㄌ嗎) 例如寶藏巖光節、國美館光影藝術節,就算是用了燈、也要叫做綵燈節,想了幾個理由,最有可能的就是......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燈會都不叫燈會,好像比較流行叫光節(燈錯ㄌ嗎) 例如寶藏巖光節、國美館光影藝術節,就算是用了燈、也要叫做綵燈節,想了幾個理由,最有可能的就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