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我在京都的時候,就一直在想,為什麼要辦花燈路?因為辦得早,又沒有櫻花可以看,到底是Why?啊不過就是放幾盞矮矮小小的燈,到底是為何要辦?
一直到嵐山的花燈路停辦之後,我還在無法理解,一直一直到東山的花燈路停辦後,京都小姜姊宇佐美鄉子傳來最後一夜的照片,我才突然懂了為什麼。
「 #接受事物如其所是的存在 」,可能是因為這陣子在練習正念的關係,默默的就想起來這句話。
雖然查了一~~大堆資料後,發現最多人的說法是,京都花燈路辦在冬末初春時,就是為了讓遊客有個可以去的地方,而停辦則是因為京都市的財政困窘的關係。
但我卻覺得,花燈路啊,不只是讓遊客有地方去,而且呢,也提醒了眾人,「啊、這地方原來夜晚是長這樣啊!」、「原來京都的美不只是因為春季的櫻粉或秋季的楓紅,她的日常就已經很美。」
所以花燈路的燈才擺在地上吧?小小的、幽幽的、一盞一盞的,不是像新竹的光雕秀一樣華麗。
盡可能的融入地景,主體是她原本的模樣,誰也不搶誰的戲,走的這條花燈路,看的是她本來面貌。
嗯,是說,就像我昨天說的,花燈路已經停辦了,2022年的3月13號是最後一次的點燈。
的確是有點落寞,但我相信這個活動已經完成了她的階段性任務。花燈路展現京都的寧靜美,而她的停辦也讓眾人知道,啊,原來京都市財政囧囧啊~~不論如何,她都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
然後,要是下次 #遇見喜歡的景色就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就沒有什麼好可不可惜的了。
不光是景色,人也是一樣。
#同場加映_躺在清水寺的木芥子的晚上的模樣
#所以說_如果有機會去京都_歡迎找小姜姊的民宿啊跟專業導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