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倒數時刻》(Tick, Tick…BOOM!) 海報:由安德魯加菲飾演已故的音樂家強納森拉森
你看過 Netflix 的《倒數時刻》嗎?它是一部致敬已故作曲家強納生·拉森 (Jonathan Larson) 的音樂劇電影。
電影根據 Jonathan Larson 自己 1990 年上映的同名傳記音樂劇 《倒數時刻》(Tick, Tick...Boom!) 故事改編。Larson 同時也是百老匯上映最久的音樂劇之一 《
吉屋出租》(Rent) 的創作者。不幸的是,他在 1996 年 1 月 25 日 《吉屋出租》首映這天死於主動脈剝離,當時他才 35 歲...
故事:熱情、堅持,和恐懼的驅動力
《倒數時刻》音樂劇於 1991 年在紐約
Second Stage Theater 首演時借用了其中一首歌曲標題《波西米亞日》(Boho Days) 為劇名,但隔年在
Village Gate 上演時改名為 <Tick, Tick...Boom!>。劇情本身在述說 Jonathan Larson 自己的故事,並且以單人秀的方式呈現。
音樂劇上映後不顧眾人建議,Larson 堅持要自己扮演這個單人主角的角色,其實倒也不難理解,因為此劇就是他多年來的掙扎、友誼、愛情,和恐懼的集大成。儘管當時主流是《
貓》、《
歌劇魅影》、《
悲慘世界》等流行樂音樂劇,Larson 始終相信「搖滾式獨白」和當代音樂劇的風格會重返百老匯。
然而,即便 Larson 對音樂充滿熱情,他仍然常常覺得被恐懼所驅動;他恐懼青春的流逝、害怕心愛的人們離去,也擔心這個世界將永遠沒有機會聽到他的音樂。
幸好 Larson 還有一位每個音樂家夢想中的伯樂,那就是已故音樂大師
史蒂芬·桑坦 (Stephen Sondheim)。Larson 在大學時寫了一封粉絲信給 Sondheim,從此奠定了兩人深厚的友誼。
後來 Sondheim 在 1996 年2月接受紐約時報的一篇訪談《劇場,一個作曲家的死亡在他的音樂劇裡迴響》(THEATER; A Composer's Death Echoes in His Musical) 對 Larson 作品做出了以下評價:
Larson "attempting to blend contemporary pop music with theater music; he was on his way to finding a real synthesis… A songwriter who works in the theater must have a sense of what is theatrical, of how you use music to tell a story, as opposed to writing a song. Jonathan understood that instinctively.” (Larson 試圖結合當代流行音樂和劇場音樂,他當時已快要找到一個真正的融合形式... 一個劇場的作曲者必須明白跟寫一首歌曲相比,究竟什麼是劇場音樂,還有如何用音樂說故事,而 Jonathan 天生就能掌握這些要領。)
看完以下 Larson 在 1991 年紐約 Village Gate 全力演出的《倒數時刻》音樂劇影片,你會更能感受 Larson 如何將他的生命和熱情都貢獻給了劇場。而且如果和
安德魯·加菲 (Andrew Garfield) 飾演的電影版本做比較,你一定可以看出 Garfield 把 Larson 本人飾演的有多傳神!
音樂:細膩、探索靈魂、又美得讓人心碎
我是個音樂劇迷,幾乎不放過任何音樂劇電影,所以其實在 Netflix 按下《倒數時刻》的播放鍵前我根本沒做任何功課。
影片開始才三分鐘,我已經被 Garfield 唱的 <
30/90> 一曲驚艷,而當以下影片中吉普賽般節奏和歌詞的 <
波西米亞日> (Boho Days) 搭配無伴奏的拍手聲出現,我突然覺得似曾相似,這個風格怎麼有點像 《吉屋出租》?我自問。按下暫停鍵,我決定來查查維基百科,這才赫然發現原來 Larson 不僅是跟《吉屋出租》有關,他就是那位才華洋溢創作這一切的作曲家呀!
順帶一提,幸好 Larson 當年為了申請火險自己幫公寓拍了完整影片,劇組得以讓這場戲準確地還原當年公寓的真實擺設
至於那首動人的大合唱 <
星期天> (Sunday),和諧的音符緩緩揭開一個忙碌又繽紛的星期天早晨,觀眾應不難聯想到著名的 Sondheim 音樂劇《
星期天與喬治同遊公園》(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Larson 用此曲向敬愛的大師獻上最高的敬意。容我待會在「客串」章節再繼續討論這首歌。
Larson 的歌詞巧妙地結合了劇場式對話和細膩的氛圍,與《吉屋出租》相似,《倒數時刻》是一連串的獨白,詢問生命的意義,和如何跨過命運之神給的不公和失望繼續前進。
下方影片的 <勝過言語> (Louder Than Words) 正是這樣探索靈魂的一首曲子。開頭主角們緩緩道出人生的總總疑問,我們聽到 Larson 和朋友試著找出生命的答案,最後他們決定讓行動為自己發聲。這首歌相當激勵人心,我完全可以想像它被拿來當某個體育或社區推廣活動的主題曲。
片中還有許多厲害的曲子,如逗趣的歌曲<
心理諮商> (Therapy),如果你喜歡電影《
芝加哥》(Chicago) 裡面的木偶戲 <
我們都拿起了槍> (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 一定覺得會心一笑;另外,Larson 獻給不幸確診為愛滋病朋友 Michael 的歌曲 <
為什麼> (Why) 更是賺人熱淚。
團隊:最炙手可熱的音樂劇創作者和一個超級英雄
《倒數時刻》是
林-曼努爾·米蘭達 (Lin-Manuel Miranda) 第一次執導演筒的電影。Miranda 當然對劇場不陌生,他曾因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如《
紐約高地》(In the Heights) 和《
漢彌頓》(Hamilton) 多次得獎。Miranda 不只一次提到自己 16-17 歲時看的《吉屋出租》對他後來的音樂劇事業產生重大影響;從他付出大量精力製作和選角看來,這部電影無疑是他的熱情專案!
觀賞《倒數時刻》時,我其實可以理解當年投資人為什麼會有顧慮;故事採「音樂劇中劇」的架構進行,可想而知觀眾容易感到混淆。台詞討論了同志恐懼及藥物成癮等社會議題,也很難透過歌曲表達。然而,Miranda 仍揮動他擅長的劇場魔杖讓魔法發揮作用。
下方影片是我很喜歡的歌曲 <游泳> (Swimming),裡面特效的運用讓音符像被施展了魔法般緩緩現身;題外話,此曲的拍攝場地很巧地就是當年 Larson 常去的泳池 (根據 Miranda 的採訪這完全是個意外)。
而前任蛛蛛人 Andrew Garfield 又是本片另一個驚喜。電影公司在看過 Andrew 2017 年劇場版 《
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 的精彩演出後指定要他出演主角。
本片是 Garfield 第一部音樂劇,別懷疑,裡面的歌真的是他本人唱的。從每段音樂和對話中都可以看出他花了相當多時間研究 Larson 的肢體語言和習慣。在我看來他的表現完全值得拿下一座奧斯卡小金人。
客串:眾星雲集的 Tick Tick Boom
《倒數時刻》是 Jonathan Larson 和 Lin-Manuel Miranda 的製作,想當然耳每個人都想參與其中。
首先,片中 Stephen Sondheim 的錄音留言真的是由本人現聲;而因爲 Sondheim 於 2021 年 11 月 26 日過世了,本片也成為他的最後演出。我相信 Sondheim 走之前應該是放心的,因為得意門徒的作品已交由厲害的音樂人 (Lin-Manuel Miranda) 呈現在世人面前。
此外,在片中你可能會看到幾位《漢彌頓》的演員 (連導演 Miranda 自己都客串了一角),不少音樂劇界的大咖也沒缺席。《倒數時刻》的客串名單還包括一些來自
Jonathan Larson 表演藝術基金會 (Jonathan Larson Performing Arts Foundation) 前途大好的藝術家、Larson 的父母,還有他過去的創作夥伴。
這裡有一段影片貼心地列出了本片落落長的客串名單跟各個驚喜彩蛋,看看你能不能找出神奇數字 525,600 在哪兒。
寫在最後
我在 Larson 的作品裡看到堅持和熱情,還有他的恐懼;但他仍然克服一切阻礙並把它們都變成美麗的音樂。
2001 年 Larson 的姐妹
Julia Larson 終於同意讓音樂劇版本的《倒數時刻》在外百老匯重啟,該劇變成粉絲口耳相傳的聖典,近年來也屢次被搬上舞台。我真心希望這部音樂劇能因為 Miranda 版本的電影,加持未來有機會成為劇場的常駐表演。
Larson 的創作激勵了很多人,我也不例外,<
愛的季節> (Seasons of Love) 是我最早認識的幾首音樂劇歌曲之一,也讓我從此愛上了音樂劇。Jonathan Larson 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留下來的東西將能走得很遠很遠。
希望你喜歡我的文章,目前我的文章都沒有加入任何訂閱制計畫,目的是讓有需要跟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有機會互相交流跟得到啟發,我相信好的內容可以透過無償分享創造正向循環,但也歡迎你在下方讚賞公民 Liker 幫我拍手 5 下支持我後續的寫作計畫,謝謝。
你可以追蹤這個帳號或在以下這些地方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