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式片局】《風起洛陽》出場角色這麼多,他們歷史原型究竟是哪些人?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風起洛陽》主角們的人設,究竟是借鑑了那些歷史人物?
隨著愛奇藝國際站的《風起洛陽》劇情進展到廿八集,原本隱藏在暗處的「春秋道」逐漸浮上檯面,但是教主天通道人、以及他背後真正的主謀者,依舊沒有揭曉。眼看剩下的集數越來越少,神都小分隊的辦案速度也得快馬加鞭了。
〈心念〉黃詩扶-《風起洛陽》片尾曲
如果你還沒開追本劇,在往下閱讀之前,不妨先參考前兩篇相關介紹:
除了關心劇情進度,劇中有眾多登場角色,其中大多是參考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而設計,他們的生平經歷,或許會和後續劇情有密切關聯。今天就從中挑出幾位重要人物、以及和他們相關的劇情典故,為大家好好整理一番。這邊先自首,封面圖的四位主角,這次都不會介紹到。(你給我等等)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武則天的周朝,可以說是施行恐怖統治的高峰期,但大多是針對宗室大臣,一般百姓相當無感。
武后及告密制度
劇中高高在上的聖人,毫無疑問就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武后武則天。她在位期間大幅變更官銜及禮樂體制,又大興土木改造東都洛陽(後改稱神都)。若是從她開始輔佐唐高宗理政起算,掌權時間長達四十六年。這段期間不滿她干政擅權、甚至密謀政變的大有人在,那麼她是如何壓制政敵、弭禍於未然呢?很大一部份靠的就是告密制度。
告密制度創始於垂拱二年(西元686年),當初稱為「銅匭制」──在洛陽宮城前設立一個巨型銅匭,四面漆上不同顏色:東為藍,稱「延恩匭」,主招才求官;南為紅,稱「招諫匭」,主上疏納諫;西為白,稱「申冤匭」,主申冤平反;北為黑,稱「通玄匭」,主獻策告密。基本用意是廣納天下賢士意見,把武后原本限於朝堂之上的勢力範圍,設法擴大到宮牆之外;初始目的看起來相當良善,不過四匭中發揮最大用處的還是黑色的通玄匭,投入其中的書信幾乎都是密告大臣與州官的各種不法之事,無論有無事證,都會交由大理寺詳查;當然,更多時候就是交給武后直屬的內衛權宜行事了。
月華君這群內衛的職責,很大一部份是充當武后的直屬死士,處理那些眼中釘。
告密制度隨後發展出了加強版的「面聖制」,有意告密者不分戶籍出身,由禮部及兵部負責從所在地護送至洛陽,當面向武后呈報;所告之事若經查屬實,依情節輕重,或重賞或升官;即便查無實證,也只是飭回原籍。一時之間吸引眾多告密者絡繹不絕,後來交給來俊臣、周興、索元禮、侯思止等酷吏之後,更成為他們斬除異己的手段;東平王李續(太宗李世民孫)、大將軍張虔勗、內侍范雲仙等先後被羅織下獄慘死。武后原本的用意就在威嚇宗室大臣,也就放任為之,直到來俊臣惹上太平公主(武后與高宗嫡女),在萬歲通天元年(西元696年)被滿門抄斬,面告制度才無疾而終。
雖說唐代的皇族內鬥所在多有,國祚兩百八十九年期間,封有王位的李氏親族因內鬥而死的人數超過一百一十人。單單在武后掌政時期就誅殺了七十多人,連自己的親生子女也不放過,就更別提那些外戚或權臣了。劇中詠梅飾演的聖人,總是面帶慈容輕聲細語,上朝面聖者卻無一不戰兢自危,也就不難理解了。
掌管聯昉的公子楚,原型人物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與聯昉
看上去就像唐代國安局的秘密情報機構「聯昉」,就像《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靖安司」一樣,顯然是個虛設的存在。不過掌管聯昉、負責監管神都小分隊的公子楚到是真有其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玄宗李隆基。
劇中的公子楚封號是「東川王」,是聖人的外孫;實際這時的李隆基封號是「臨淄王」,出生時其父李旦仍在帝位,所以被封為一字親王的「楚王」,直到李旦被廢、降黜為「相王」,他也隨之降為二字郡王。長安年間,將滿廿歲的李隆基官居右衛郎將(千騎軍中階軍官),因為車駕與武氏宗親扞格遭狀告(就是面聖制),不但沒被責罰反而晉升尚輦奉御(千牛衛上級軍官),幾乎等於將宮廷防衛的大權交給他。可見得雖然父親李旦不怎麼受武后待見,但是她對這個小孫子還是很滿意;如果當時真有聯昉這樣的情報機構,說不定武后真的會交給李隆基主理。
《風起洛陽》中的公子楚,表面上對聖人的唯命是從,私底下似乎還另有所圖,很有可能就是與春秋道勾結、密謀政變的幕後黑手。實際上的李隆基雖然聰慧英武,不過早年對帝位大約是無欲無求。武后把他過繼給早逝的嫡長子李弘,讓他的名義成為嫡長孫,繼位順序還高過現為親王的生父李旦;只是他的生母竇氏、養母盧氏都是死於武后授意毒殺,要說他真對武后有什麼忠誠度、做著皇太孫的春秋大夢甚至圖謀大位,應該也是不至於這麼天真。
作為武后的親信,武悠決這個人物的原型,應該是以武悠暨為基本,再揉合進其它武氏旁支子弟的特質。
武氏旁支與內衛
前一篇文章有介紹過「內衛」的由來及組成份子,這次要來探究內衛奉御郎武悠決的真實原型。武氏一族的「悠」字輩在輩分上是武后的孫輩,較出名的有悠寧、悠暨、悠止三兄弟,以及贅婿之後的悠歸、悠望,還有庶出的悠宜、悠緒兄弟。與他們同輩分的還有出自武承嗣一家的「延」字輩,有延基、延義、延壽、延光、延秀等人。
從年齡去推,較有可能的是悠寧、悠暨、悠緒、和延基這四位。這當中,延基在長安元年(西元701年)的東宮慘劇後被賜死,首先排除;悠緒在聖曆二年(西元699年)辭官歸隱,也不可能是他;剩下悠寧、悠暨兄弟中,悠寧官運亨通,歷任鳳閣侍郎、納言、羽林將軍、兵部和工部尚書,都是三品以上大官;這樣看起來,最有可能的就是太平公主的夫婿、武悠暨了。
武氏一家子弟,都是等到武后掌權之後才陸續入朝,在此之前就算領有官銜,也大多是地方小官或軍職,知書達禮的程度遠遠不如受帝王教育的李氏子弟,儀表上也不怎麼出色,唯有悠暨是其中的異類,文采出眾且相貌堂堂,儘管身有痼疾,反倒特別符合悠決的人設。武后為寡居的太平公主安排新駙馬時,就相中了這位侄孫,甚至不惜殺了他的元配,也要把太平公主從李姓歸入武姓,迴避之後武后登基的降黜。悠暨雖然官運不如長兄悠寧,不過也歷任過中郎將、右衛將軍、司禮丞、散騎常侍等六品職位,官階上與內衛奉御相當。
劇中的悠決對武后忠心耿耿,率領內衛鞠躬盡瘁;可實際上的悠暨,曾協助妻子參與神龍政變,所以到底是要維持悠決的忠心不二、還是回歸原型悠暨後來的叛出,就看剩下集數的劇情會怎麼走了。
只差一步就有機會成為武周朝的第二位皇帝,梁王武三思的結局卻相當悲慘。
天授爭嗣、神龍政變、景龍之變
其實這三段歷史都沒有明明白白被寫進劇情之中,不過剛好算得上是春秋道謀反的前因、後果、和餘波,而且關鍵人物之一的梁王武三思──也就是劇中的武三俞,多少也有點戲分,就再加點篇幅說一下。
「天授爭嗣」是指從天授二年(西元691年)到聖曆元年(西元698年)之間,關於策立太子一事的長年紛爭。武后於載初元年(西元690年)登基,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之後,立嗣的爭論就持續不斷。擁李的門閥重臣當然不在少數,他們認為李顯、李旦兩位曾登基為帝的高宗之子依舊位列皇嗣,李氏天下斷沒有就此改嗣之理。另一派仰武后鼻息,既然天子已經改易為武姓,那麼就該從武氏後裔中擇立太子,特別是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的呼聲最高。從漢代開始,冊封「秦/楚/齊/魏/梁」這些古國名的一字親王,向來都是晉升太子的熱門人選,比方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是秦王。
相較於韜光養晦的李氏,武氏這邊在爭奪戰中施力頗深,特別是魏王,一方面不斷策動官員或學子上書,在朝堂形成輿論戰,同時還買通僧人及相士,向篤信鬼神之說的武后灌迷湯,影射自己就是繼武后之後,能保周朝天下萬年太平的最佳儲君人選。武三思的相貌、才情、和志向都樣樣不如人,在這場政爭之中當然是倒向堂兄承嗣。可惜事與願違,用力過猛的承嗣反而招來武后的猜忌,在聖曆元年將盧陵王李顯從房州接回洛陽,復位太子,甚至還準備將都城遷回長安。種種跡象都讓承嗣認為大勢已去,灰心喪志之餘竟一病不起,同年七月病逝洛陽。
其實武三思原本一度也是武后屬意的太子人選,但是被狄仁傑等重臣勸阻,說他殺戮太重(曾經替武后殺掉一票李氏諸王)又好色貪財,絕非仁君之姿,武后採納諫言就此作罷。李顯復位之後,三思立刻屈意奉承,在求得武后首肯後,讓長子武崇訓迎娶李顯么女安樂公主,表面上是實現武后「李武連襟」的宿願,暗地裡則是押寶李氏重掌大權之後,至少能保住一家安危。神龍政變後中宗復位,武氏一族多有株連,惟獨三思一門果然相安無事。不過擅於權術的三思並沒有安分度日,私下運作媳婦安樂公主取代李重俊太子之位,反遭李重俊搶得先機,於景龍元年(西元707年)七月與多位李氏親族兄弟率羽林軍起事,衝入梁王府邸殺死武三思及崇訓等武氏親族,安樂公主恰好入宮謁見生母韋皇后逃過一劫。李重俊後來也兵敗身死,本來就無心朝政的中宗,此後任由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把持,未再重立太子。
剩下十集長度,神都小分隊來得及揪出幕後黑手嗎?
好啦,今天就先到這邊,關於《風起洛陽》的系列介紹,預計還會在全劇完結之後有一篇完食心得。有興趣的話可以先訂閱我的臉書方格子馬特市,就不會錯過相關更新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55內容數
    根據個人喜好,隨機推薦經典老電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