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世-水經注,酈道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都受到了全面性的衝擊,產生劇烈的變化。這段時間留下的著作文獻、文物,對於後來的人們認識古代中國,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研究歷史的,喜歡《三國志》、《世說新語》。

研究文學的,喜歡《文心雕龍》、《昭明文選》。

研究信仰的,喜歡《抱朴子》、《神仙傳》。

但不管是哪一門學問,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水經注》。

注到超越本文,大概也是魏晉南北朝人士的一種嗜好了吧。

以我的學識,很難清楚的告訴你《水經注》是一本什麼樣的作品。

基本上就是中國地區的水系,透過酈道元這個人搜集文獻,加上自己的觀察理解所完成的文獻。

以地理為基礎,添加了時代性,文學性,以及各類傳說,集大成的《水經注》,對於我們理解北魏以前的中國大地,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北魏。

在北魏的史書《魏書》當中,酈道元是一個「酷吏」。

酈道元,字善長,范陽人士。

東漢時,這裡叫作涿郡,也就是劉備,盧植等人的故鄉。范陽劉放,後來在曹魏擔任一等一的大官。盧植的兒子更因此在范陽建立了影響北朝數百年的大世族。

東漢是很注重「人不親土親」概念的。

酈道元的曾祖父酈紹,是五胡十六國末年,後燕的濮陽太守。北魏南下滅燕時,酈紹大開城門投降,得了封賞。兒子酈嵩,後來也封天水太守。

雖然偏遠,也是個二千石呢。

酈道元的父親酈範,在北魏三代目拓跋燾的時候,就在太子拓跋晃的東宮辦事。但拓跋燾死時遭逢政變,經過一陣混亂,四代目拓跋濬上位,找回前朝功臣加官晉爵,酈範因而得封子爵。

六代北魏孝文帝上任後,酈範又參與南征,兵指山東無鹽。

時南朝劉宋為明帝劉彧,快滅亡了,大家都認為可以輕易取下城池。酈範就建議主將:「如果我們大軍壓境,百姓們感到害怕,一定會協助軍隊固守。我們應該要假裝撤退,施以偷襲才對。」

主將慕容白曜接受了這個提議,先退軍,後夜襲,果然輕取無鹽城。

慕容白曜本打算大開殺戒,以顯威勢,酈範又勸說:「齊人自古以來硬脾氣,我們一上來就殺人,只會讓他們更強烈反抗,應該要以德服人。」

有道理,照辦。

在酈範的進策下,魏軍更勸降鄰城,兵不血刃。

慕容白曜非常高興,對三軍宣布,今天只要有酈範在,我軍必勝!

然而,緊接著攻下第三座城後,慕容白曜表示不能採取酈範的計畫了。

酈範說,那個沈文秀投降,必然有詐。與其為了救援他而出動偏軍,不如固守此地。

白曜不明白:「你不是說要以德服人?現在幫助沈文秀不是剛好嗎?既能得城,又能立威信。」

酈範道:「沈文秀如果要保護自己的領地,主城定然不保。所以他請求我們協助,自己城內必定還有大軍。萬一我們派出的部隊,被沈文秀跟宋軍夾擊,那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就算我們幫沈文秀擊退了宋軍,到時也是他漁翁得利,怎樣都不合算的。」

這場戰爭,就是劉宋末期的「三州之亂」。

一開始,只有徐州刺史薛安都降魏,青州刺史沈文秀與冀州刺史崔道固都還在猶豫。

所以酈範才會認為,沈文秀實求自保,並非真心合作。後來也確如酈範所料,沈文秀引誘了魏軍前往,大加屠殺,轉求宋明帝原諒支援。

至此,慕容白曜索性跟朝廷建議,命酈範為青州刺史,安撫民心,對抗沈文秀。

幾年後,鎮將檢舉酈範與南朝勾結,兩人一併被召回京城。

北魏孝文帝親審此案,確認為誣告,處罰了鎮將,並嘉許酈範希望他繼續為國效力。但酈範沒有再回到青州了,病死於京師。

由於酈範是孝文帝蓋章的忠臣良吏,他的五個兒子都頗得重用。

長子酈道元,本於尚書台任職,御史中尉李彪認為他很懂法律,就把他拉到御史台。酈道元好讀書,有大志,一板一眼執行的法律,很對李彪的脾性。

後來,北魏孝文帝南征,經常不在朝廷,由李彪與李沖、元澄代理執政。

李彪是個法棍,得「法」不饒人,自然多有得罪權貴。最終李沖決定趕他下台。而檢舉李彪的頭號證人,就是他的大弟子酈道元。

這人品就可見一般了。

酈道元雖然有四個弟弟,但他跟他們的感情也都不好。

檢舉李彪,那可是打進權力核心,酈道元的官職因而突飛猛進,遷輔國將軍、東荊州刺史。

然而,法律系(誤)的酈道元在治理地方時,也是一般的得「法」不饒人。荊州的世族就很不爽,聯名上書希望把酈道元換掉,讓上谷寇氏取代。

那個,酈姓是西漢開國功臣,在山東比較有影響力。

上谷寇氏則是東漢開國功臣,在荊州的影響力就比較大。

北魏朝廷認為荊州屬邊疆,不宜節外生枝,就同意了這個提案。

不過就說了,是荊州世族看他不爽。新刺史寇治一上任,就派兵逮捕酈道元,免官押解回京,貶為平民。

脫離了帝王傳記,你才看得出來,南北朝地方世族的力量有多麼大。

而北魏七代目皇帝元恪,也不敢再復起酈道元。

還有一個原因是,酈道元此時朝中沒有靠山。李沖鬥完李彪就死了,而當年的另一個執政元澄,也被外戚高氏壓倒。

基本上,酈道元的各種著作,大概就是在這個平民時期所寫就的。

按《魏書》的說法,其實《水經》就是他自己寫了做注的。

隨著元恪過世,北魏胡太后從後宮崛起,打倒外戚高氏,元澄也重回尚書令之位。

酈道元,也得到了再次登板的機會。

一回來,就當上了首都主管河南尹。

這樣的重用,跟酈道元的驚世之作《水經注》可能非常有關。

元恪之世,北魏天災頻傳,尤以各地大水為最。而酈道元卻抱著「我懂大江大河」的作品回來任官。光是個河南尹,還算大才小用了。

沒錯,不久胡太后就下令對北魏北方邊疆諸鎮進行重新編制,命酈道元為黃門侍郎特使,持節前往。

當時叛亂已經開始了,朝廷收到當地親王報告,是這麼說的。

過去因為邊防重要,六鎮都是北魏的大族子弟以自己的部曲駐守,實為無法之地。

但隴西出身的李沖當權之後,原本地位在六鎮之下的西涼人,也有了相同的特權,大家就開始彼此角力了。

留在邊鎮,一輩子最高不過就當軍主,跟入京當大官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有些人不能入京,乾脆逃離邊鎮去胡人的地方,這就是崩壞的開始。


另方面,由於國家遷都洛陽,加強南征,對北鎮的重視降低。

派來當鎮將的,都是凡俗之輩。

應召來服役的,皆是奸險之徒。

這些人蛇鼠一窩,讓鎮民的生活越來越是艱苦。

最後國家又招安柔然,但那傢伙卻把邊鎮當成提款機。

過去李崇大人就說過,應該要免除邊鎮這種便宜行事的體制,改為州牧這樣有完整體系與治權的單位。

我們這次巡視之下,只怕這是最好的方法了。


李崇這個時候也是在協同平亂的,原本酈道元就是應該要去跟他會合。但還沒出發,六鎮就全炸鍋了。

酈道元沒有前往六鎮,改為配合河間王元琛,接手討伐中山反賊鮮于脩禮。

這是他們第二次合作。

不太妙的是,酈道元的任務是鄴城「行臺」。可以看成「行動尚書臺」的縮寫,也就是北魏為了應對各地變化,加強各地區的行政效率所設。

酈道元當過尚書郎,又做過御史,行臺沒什麼不妙的吧?

不妙的是,鄴城行臺並非新設,本為北魏鮮卑大族長孫稚所掌。而長孫稚跟元琛過去聯合作戰,就曾有嫌隙,當時的行臺也是酈道元,雙方如何能安心合作?

真是有政爭的地方,就有酈道元。

此戰魏軍大舉潰敗,酈道元的寵信也跟著內縮,重新擔當起御史中尉。

酈道元為人其實算剛直,不是他喜歡參與政爭,很會選邊站,而是過去剛好正直的一方較常勝出。

他也曾經發表過:「尚書臺官員不應由中尉定罪,宜交還御史」的言論。

但隨著朝政敗壞,他的日子就困難了。


西元527年,才當一年御史中尉的酈道元,又去舉發了親王元悅跟他的親信。

元悅就跟胡太后說,酈道元這麼厲害,不如派他去查查雍州刺史蕭寶夤有無異狀,我聽大家說蕭寶夤想要造反呢。

原本,可能只是一個想要把酈道元趕出朝廷的說詞。畢竟蕭寶夤官拜三公,歷仕三朝,更是六鎮亂起後的西方平定主力,怎麼會是反賊呢?

很不幸的是,蕭寶夤真的有意造反。

蕭寶夤私下派出親信,在途中截殺了酈道元,並且告知朝廷,御史為賊所害,關中需要戒嚴。

緊接著,蕭寶夤派兵攻打監督他的親王與將軍,在關中建國。


酈道元不是一個聖人,《水經注》也不是一本聖經。

後代考起來錯誤是也不少的。

事實上,《水經注》裡的大多數地方,酈道元應該都是沒去過的。

然而,在有限的人生中,借助前人的智慧,卻能夠帶我們去到無窮無盡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漢家男兒-avatar-img
2022/07/10
酈先生是個有趣的人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規糢戰役,都以宋的失敗而告終,史稱“鎮戎三敗”。尤其葛懷敏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城汴梁,宰相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哀嘆:一戰不及一戰。
Thumbnail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規糢戰役,都以宋的失敗而告終,史稱“鎮戎三敗”。尤其葛懷敏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城汴梁,宰相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哀嘆:一戰不及一戰。
Thumbnail
先是,唐公李淵入長安,奉代王侑為天子。然而,除了關中、河東與太原外,無人認同。 不提江都楊廣所在,便是東都洛陽,本是期盼著長安能派出援軍,當此局勢,也不能同意新天子的登基。 洛陽,本屬越王楊侗所掌。 但如今,實權早已落入八貴手中。 不能齊心協力的八大貴人,將為東部帶來新的風波。
Thumbnail
先是,唐公李淵入長安,奉代王侑為天子。然而,除了關中、河東與太原外,無人認同。 不提江都楊廣所在,便是東都洛陽,本是期盼著長安能派出援軍,當此局勢,也不能同意新天子的登基。 洛陽,本屬越王楊侗所掌。 但如今,實權早已落入八貴手中。 不能齊心協力的八大貴人,將為東部帶來新的風波。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都受到了全面性的衝擊,產生劇烈的變化。這段時間留下的著作文獻、文物,對於後來的人們認識古代中國,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研究歷史的,喜歡《三國志》、《世說新語》。 研究文學的,喜歡《文心雕龍》、《昭明文選》。 研究信仰的,喜歡《抱朴子》、《神仙傳》。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都受到了全面性的衝擊,產生劇烈的變化。這段時間留下的著作文獻、文物,對於後來的人們認識古代中國,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研究歷史的,喜歡《三國志》、《世說新語》。 研究文學的,喜歡《文心雕龍》、《昭明文選》。 研究信仰的,喜歡《抱朴子》、《神仙傳》。
Thumbnail
北朝漢人四大姓,崔王盧鄭,扶植了鮮卑北魏,結束北朝一百年來的戰亂。 其中,尤以清河崔氏為尊。 清河在什麼地方呢? 先秦至北魏,清河設郡守處,為今日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區。臨近清河的意思。 然而,本屬北朝領地的清河,在劉裕展開北伐之後,就成為了南北疆界的爭奪點。 被送到劉駿身邊的,名叫崔道固。
Thumbnail
北朝漢人四大姓,崔王盧鄭,扶植了鮮卑北魏,結束北朝一百年來的戰亂。 其中,尤以清河崔氏為尊。 清河在什麼地方呢? 先秦至北魏,清河設郡守處,為今日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區。臨近清河的意思。 然而,本屬北朝領地的清河,在劉裕展開北伐之後,就成為了南北疆界的爭奪點。 被送到劉駿身邊的,名叫崔道固。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產生了二十幾個王國,政權更迭不休的亂世。同時也是中國史上異樣精彩的時代。 它沒有三國那樣史料單純,也沒有戰國那樣難以考證。 亂世帶來的文學、史學、哲學宗教的蓬勃發展,透過文物流傳至今,當屬魏晉南北朝最為豐碩。 從曹丕篡漢之後的三百多年間,堪稱盛世的兩大時期,都出現在北朝。 共治的意思。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產生了二十幾個王國,政權更迭不休的亂世。同時也是中國史上異樣精彩的時代。 它沒有三國那樣史料單純,也沒有戰國那樣難以考證。 亂世帶來的文學、史學、哲學宗教的蓬勃發展,透過文物流傳至今,當屬魏晉南北朝最為豐碩。 從曹丕篡漢之後的三百多年間,堪稱盛世的兩大時期,都出現在北朝。 共治的意思。
Thumbnail
北鎮是什麼? 台灣最北的淡水小鎮? 抱歉,現在的舞台是中國,時間為南北朝。 鎮,是鎮守的意思。 作為地方單位,指得就是駐軍維持治安的地方。 比方這段。 「以豫州刺史鎮許昌,秦州刺史鎮上邽,荊州刺史鎮豐陽。」 中國本土法令所及之處,兩漢以來為郡縣制。也就是州轄郡,郡轄縣……層層往下。 這不沒事嗎?
Thumbnail
北鎮是什麼? 台灣最北的淡水小鎮? 抱歉,現在的舞台是中國,時間為南北朝。 鎮,是鎮守的意思。 作為地方單位,指得就是駐軍維持治安的地方。 比方這段。 「以豫州刺史鎮許昌,秦州刺史鎮上邽,荊州刺史鎮豐陽。」 中國本土法令所及之處,兩漢以來為郡縣制。也就是州轄郡,郡轄縣……層層往下。 這不沒事嗎?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文學蓬勃發展到爆炸的時代。特別是關於史書著作,更是百花齊放。 開玩笑,東漢末年分三國,西晉亡後十六國,大家的平均壽命是五十歲。 五十歲就是有立國期安定期跟衰敗期。 不像那種二十年之內的,立國走到頂峰就崩盤。 國史的需求,在這兩百年內大幅的提高,是吧? 不過那是官方的事情。 哪招?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文學蓬勃發展到爆炸的時代。特別是關於史書著作,更是百花齊放。 開玩笑,東漢末年分三國,西晉亡後十六國,大家的平均壽命是五十歲。 五十歲就是有立國期安定期跟衰敗期。 不像那種二十年之內的,立國走到頂峰就崩盤。 國史的需求,在這兩百年內大幅的提高,是吧? 不過那是官方的事情。 哪招?
Thumbnail
1. 東西魏與北齊北周 2. 北周統一華北 3. 佛教三武一宗法難
Thumbnail
1. 東西魏與北齊北周 2. 北周統一華北 3. 佛教三武一宗法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