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26_試讀《武林舊事 卷一 青城劣徒》111_20210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話說《武林舊事》雖說是最接近金庸之風,讓人念念不忘的武俠小說,但對於多年未練功的讀者而言,順暢輕快的故事節奏與自然而然的「出奇不易」,比起熟悉與回憶,更吸引人的是意想不到鋪陳,一路「追劇」慢慢發現,這部武俠小說也和主角一樣「深藏不露」。

在書中周遊各大武林派別拜師學劍,總因資質「駑鈍」而屢遭「退學」的古劍,是串起《武林舊事》的樞紐,雖說習武之道初顯「灰澀」,卻也因此得以結識情同手足的友伴和受到敦厚長者的關懷教導,即便最終還是難脫「青城劣徒」羞憤跳崖,這崖下的精彩大約追過武俠大劇的讀者,都很有共鳴,他日的武林高手從來都不是今日眾人公認的習武長才,而「深墜」之後的無限延伸才是武俠小說往後精彩的開始,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曾經的「青城劣徒」孤九敗登場,而他卻對一再被鄙視、欺辱的古劍,「驚」為天人,這讓人想起書中青城派掌門的振奮之策,將徒眾們依劍術比試區分等第「能力分班授課」,有種聯考世代的即視感,也對應出古劍只是不適合這樣的習武模式,但武林各派別墨守成規的教導態度,致使一再錯失雕琢璞玉的機會。

這次新書試讀的文本是《武林舊事‧卷一:青城劣徒》,是作者賴魅客創作的《武林舊事》系列四卷之一,之後預計陸續出版:《武林舊事‧卷二:亡命江湖》、《武林舊事‧卷三:太白試劍》、《武林舊事‧卷四(完):決戰皇城》,卷一就像是個引子,不僅讓讀者「開鑿」璞玉,更強烈想一同經歷「雕琢」漸至發光。

十五年終磨一劍
《武林舊事》再現
最接近金庸之風、最讓人念念不忘的武俠小說!
金庸之後最經典的武俠

【故事簡介】
青城派少年古劍,因資質愚鈍,飽受挫折,儘管學劍勤奮,却始終不得要領,在一次與峨眉派的比劍中,輸給一個學劍不久的小孩,師父邱廣平盛怒之下,一陣耳光將之打聾。
這場挫敗促使掌門商廣寒將百餘名年輕門徒,依個人程度重新分配分至九個支門,古劍被分到最弱的「彩鹿門」,更飽受排擠,所幸有機會跟青城派最有名望的師叔公貝遠遙學文習武,然而就在貝遠遙死於「慕名帖」之約後,古劍即被逐出師門。
萬念俱灰的古劍,跳崖尋死不成,反遇當世第一高手狐九敗。脾氣古怪的狐九敗發現古劍有種特別的解劍天賦,想引導其自創劍法一決勝負,否則只能死其劍下......。

【作者簡介】
賴魅客
一個平凡的金庸迷,不自量力的嘗試寫一篇轟動武林的小說,寫了好久好久,驀然回首,却見劍客凋零,擂台冷落,幾度想退隱江湖!
感謝多年來不斷鼓勵與支持的讀友,讓我得以打起精神再度提劍獨舞。如今完稿了,總算給自己一個交待;也是對舊時代的浪漫,留下一個深深的鞠躬。
曾經在網路時代拜讀過賴魅客《武林舊事》前十八章的讀者,都心心念念著後續,卻因不可以抗拒因素突然撒手而去,留下一串省略號,卻讓讀者的心一直懸在那裏。很多人找他,卻蹤跡全無。

而現在賴魅客帶著《武林舊事》系列四卷完結的大結局回來了!
奇幻基地預計出版:
《武林舊事‧卷一:青城劣徒》
《武林舊事‧卷二:亡命江湖》
《武林舊事‧卷三:太白試劍》
《武林舊事‧卷四(完):決戰皇城》
眾所期待的賴魅客《武林舊事》迎來大結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的沙龍
24會員
99內容數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2025/04/27
搬新家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件?試讀稿帶來的壓抑與好奇,究竟《家弒對決》中米莉一家遭遇了什麼樣的困境?是鄰居太太、單親媽媽還是保母?各種猜測與懸念,引人入勝。
Thumbnail
2025/04/27
搬新家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件?試讀稿帶來的壓抑與好奇,究竟《家弒對決》中米莉一家遭遇了什麼樣的困境?是鄰居太太、單親媽媽還是保母?各種猜測與懸念,引人入勝。
Thumbnail
2024/12/23
《我選擇活下去》是俄羅斯作家史黛西˙克拉默(СтейС КРАМеР) 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僅在連載期間獲得600多萬筆「讚」和留言,更已在出版後售出20萬多本!《我選擇活下去》透過17歲女孩格洛莉婭的50天日記探尋繼續愛這個世界的理由,當然也可能找到的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生死原來不是一線,
Thumbnail
2024/12/23
《我選擇活下去》是俄羅斯作家史黛西˙克拉默(СтейС КРАМеР) 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僅在連載期間獲得600多萬筆「讚」和留言,更已在出版後售出20萬多本!《我選擇活下去》透過17歲女孩格洛莉婭的50天日記探尋繼續愛這個世界的理由,當然也可能找到的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生死原來不是一線,
Thumbnail
2024/10/21
死亡是人自出生即一路前往的另一端,必然卻讓人畏懼,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牽絆」結束,不管是愛恨情仇,都不再有機會「繼續」,而人生往往永遠有遺憾在生命終結之後。
Thumbnail
2024/10/21
死亡是人自出生即一路前往的另一端,必然卻讓人畏懼,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牽絆」結束,不管是愛恨情仇,都不再有機會「繼續」,而人生往往永遠有遺憾在生命終結之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金庸、古龍,向來是武俠小說中的兩座大山⋯⋯
Thumbnail
金庸、古龍,向來是武俠小說中的兩座大山⋯⋯
Thumbnail
無常,一種持續變動生滅的人生觀,即是《武林舊事》的核心思想。不確定性與未知感,總是伴隨著生命與世界,無可遁逃。而單由古宏劍恢復本來名姓的古劍來看,就帶著一份用心,一方面是去除了宏大,回復原貌本真裡,體悟到再偉大的劍客仍然也都是一名普通人。
Thumbnail
無常,一種持續變動生滅的人生觀,即是《武林舊事》的核心思想。不確定性與未知感,總是伴隨著生命與世界,無可遁逃。而單由古宏劍恢復本來名姓的古劍來看,就帶著一份用心,一方面是去除了宏大,回復原貌本真裡,體悟到再偉大的劍客仍然也都是一名普通人。
Thumbnail
話說《武林舊事》雖說是最接近金庸之風,讓人念念不忘的武俠小說,但對於多年未練功的讀者而言,順暢輕快的故事節奏與自然而然的「出奇不易」,比起熟悉與回憶,更吸引人的是意想不到鋪陳,一路「追劇」慢慢發現,這部武俠小說也和主角一樣「深藏不露」。
Thumbnail
話說《武林舊事》雖說是最接近金庸之風,讓人念念不忘的武俠小說,但對於多年未練功的讀者而言,順暢輕快的故事節奏與自然而然的「出奇不易」,比起熟悉與回憶,更吸引人的是意想不到鋪陳,一路「追劇」慢慢發現,這部武俠小說也和主角一樣「深藏不露」。
Thumbnail
不論是出於情感認同或真正的精神嚮往,俠義道是不會滅絕的,只是現在的寫作環境,沒有獎、沒有出版社願意「賠錢」出版,讓武俠小說瀕臨滅絕,縱網路上不乏癡心寫手無悔無怨無償發表,但,就我所知,支持得下去的恐怕是億萬中選一。
Thumbnail
不論是出於情感認同或真正的精神嚮往,俠義道是不會滅絕的,只是現在的寫作環境,沒有獎、沒有出版社願意「賠錢」出版,讓武俠小說瀕臨滅絕,縱網路上不乏癡心寫手無悔無怨無償發表,但,就我所知,支持得下去的恐怕是億萬中選一。
Thumbnail
然而,以我這個年紀來讀《六合槍》,總有種聽那一首老歌〈多情總為無情傷〉的味道,情懷滿滿,但總之是老去的聲音。老歌好不好呢?老歌自然是好的,原唱于千惠的版本不差,而費玉清的翻唱或許更為人所知,老歌新唱也不會是問題,真正要命的是,原原本本就是一首老歌,卻竟以為是全新的音樂,那才是令人驚駭欲絕的部分吧。
Thumbnail
然而,以我這個年紀來讀《六合槍》,總有種聽那一首老歌〈多情總為無情傷〉的味道,情懷滿滿,但總之是老去的聲音。老歌好不好呢?老歌自然是好的,原唱于千惠的版本不差,而費玉清的翻唱或許更為人所知,老歌新唱也不會是問題,真正要命的是,原原本本就是一首老歌,卻竟以為是全新的音樂,那才是令人驚駭欲絕的部分吧。
Thumbnail
在我的文化潛意識裡,每個人家裡書房的書櫃最上一層,都應該安放著一套精裝版的金庸全集。讀或不讀無所謂,供奉起來即可,就像家裡安個文昌帝君,保家裡的文化氣質長存。
Thumbnail
在我的文化潛意識裡,每個人家裡書房的書櫃最上一層,都應該安放著一套精裝版的金庸全集。讀或不讀無所謂,供奉起來即可,就像家裡安個文昌帝君,保家裡的文化氣質長存。
Thumbnail
從射鵰到飛狐(上) /梁哈金     《射鵰英雄傳》還有甚麼可講的呢?每個金庸迷都可以倒背如流,各種分析簡直不能用「汗牛充棟」來形容,而是如佛經說的「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但既然前面說了《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就無可避免又要講《射鵰》。   書劍和碧血,金庸都用了「少年英雄成長故事」
Thumbnail
從射鵰到飛狐(上) /梁哈金     《射鵰英雄傳》還有甚麼可講的呢?每個金庸迷都可以倒背如流,各種分析簡直不能用「汗牛充棟」來形容,而是如佛經說的「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但既然前面說了《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就無可避免又要講《射鵰》。   書劍和碧血,金庸都用了「少年英雄成長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