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出於情感認同或真正的精神嚮往,俠義道是不會滅絕的,只是現在的寫作環境,沒有獎、沒有出版社願意「賠錢」出版,讓武俠小說瀕臨滅絕,縱網路上不乏癡心寫手無悔無怨無償發表,但,就我所知,支持得下去的恐怕是億萬中選一。
相比於「永遠去不了大都版」的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2019中國新拍的電視劇《倚天屠龍記》,角色的成長、心境的舖墊與轉折,都遠勝過兩個小時長的電影,這大概是電影與電視劇先天在格式上難以彌補的差異。各界崇奉為武俠小說泰山北斗的金庸,大部頭四本《倚天屠龍記》,要想像王度廬《臥虎藏龍》那樣以電影演繹,未免強人所難,當然,《臥虎藏龍》的空前成功,必得歸功懂得如何「說故事」的李安。
今天的武俠,如何式微?
連續舉辦十年的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於2014年之後宣告停辦,再沒有一個以武俠為主軸的小說創作比賽;絕大多數出版社直接拒絕已看不見市場的武俠小說——直到金庸先生仙去,出版社忙不迭出版全套精選輯美其名紀念,把話說拆了自是「撈錢」,但我輩武俠寫作者卻等不到誰來舉辦一個以紀念為名的「金庸武俠小說獎」舉辦,到底是源起中國的「俠義道精神」已經一去不返、滅盡死絕,或著,今天的閱聽人已不再需要一部寫得好看、打得精彩的武俠故事?
若真是如此,我們不會年年見到金庸作品的翻拍和引發的話題討論,比如楊祐寧到底適不適合演喬峰。
《倚天屠龍記》最大的敗筆,就在張無忌憑藉主角光環,一路學曉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劍、聖火令武功直至20出頭歲已然天下無敵——玩過線上遊戲的讀者或可理解,張無忌已不是「福緣」值點到滿了,根本開外掛;相比之下,周芷若縱算不上正派好人,她的經歷與選擇卻更像平常人可能做的事,而更能得讀者共感。
請恕我冒所有愛好武俠的我輩中人之大不諱直言:就是因為你們過度將金庸作品奉為天神,對比之下,其他武俠小說家苦心孤詣的作品恍若無物,言武俠、必金庸,才讓武俠小說的路愈走愈窄直至今天已無路可走。
「言武俠,必金庸」有什麼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