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0.21_試讀《天堂沒有入殮師》182_202411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死亡是人自出生即一路前往的另一端,必然卻讓人畏懼,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牽絆」結束,不管是愛恨情仇,都不再有機會「繼續」,而人生往往永遠有遺憾在生命終結之後。或許也因為幾乎不會有可能死而復生,人們對於死亡,還有未知的畏懼,託言鬼魂之說,嚇壞不少人,因此身後事常常都是「專職」而為,多數時候,親人參與只是行禮如儀。


《天堂沒有入殮師》是作者,孫留仙,16歲入行入殮師9年的從業手記,是記實,是生活,更是體悟。試讀篇章:一是孫留仙在青春年少即入行入殮師的曲折,一是第一次最貼近生與死界線的經歷,是親人遠行的突如其來,身在第一線,格外能夠體會入殮對於生死陰陽的衝擊與感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的沙龍
24會員
102內容數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2025/04/27
搬新家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件?試讀稿帶來的壓抑與好奇,究竟《家弒對決》中米莉一家遭遇了什麼樣的困境?是鄰居太太、單親媽媽還是保母?各種猜測與懸念,引人入勝。
Thumbnail
2025/04/27
搬新家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件?試讀稿帶來的壓抑與好奇,究竟《家弒對決》中米莉一家遭遇了什麼樣的困境?是鄰居太太、單親媽媽還是保母?各種猜測與懸念,引人入勝。
Thumbnail
2024/12/23
《我選擇活下去》是俄羅斯作家史黛西˙克拉默(СтейС КРАМеР) 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僅在連載期間獲得600多萬筆「讚」和留言,更已在出版後售出20萬多本!《我選擇活下去》透過17歲女孩格洛莉婭的50天日記探尋繼續愛這個世界的理由,當然也可能找到的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生死原來不是一線,
Thumbnail
2024/12/23
《我選擇活下去》是俄羅斯作家史黛西˙克拉默(СтейС КРАМеР) 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不僅在連載期間獲得600多萬筆「讚」和留言,更已在出版後售出20萬多本!《我選擇活下去》透過17歲女孩格洛莉婭的50天日記探尋繼續愛這個世界的理由,當然也可能找到的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生死原來不是一線,
Thumbnail
2024/09/02
甜點的奧妙,愛情的微妙,原來這般巧妙,隨著樂音飄渺。 《在我們分手以前》,乍看書名,以為是尋常的「愛情小說」,可作者文善卻將情感流轉、甜點製作與音樂流暢,絲毫無痕的演繹鋪陳出推理的節奏,故事主線是大學音樂系裡形影不離的三人行,當情感流轉在友情和愛情間飄移時,三人同行終究為難了,於是「香蕉鮮奶油派」
Thumbnail
2024/09/02
甜點的奧妙,愛情的微妙,原來這般巧妙,隨著樂音飄渺。 《在我們分手以前》,乍看書名,以為是尋常的「愛情小說」,可作者文善卻將情感流轉、甜點製作與音樂流暢,絲毫無痕的演繹鋪陳出推理的節奏,故事主線是大學音樂系裡形影不離的三人行,當情感流轉在友情和愛情間飄移時,三人同行終究為難了,於是「香蕉鮮奶油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面對早殤,我們似乎在死亡以外永遠感受到更多的壓抑。你的餘生永遠會不時地思考,若他還在,他現在該出社會了、該結婚了、孩子該幾歲了、該退休了—阿,不知道若他沒有離開的話,我們誰會先離開呢? 我試著以一個「留下的人們」的角度去闡述一個第一次面對死亡的人,以及他的心境變化。 不會太激烈,但也絕不會太過平靜。
Thumbnail
面對早殤,我們似乎在死亡以外永遠感受到更多的壓抑。你的餘生永遠會不時地思考,若他還在,他現在該出社會了、該結婚了、孩子該幾歲了、該退休了—阿,不知道若他沒有離開的話,我們誰會先離開呢? 我試著以一個「留下的人們」的角度去闡述一個第一次面對死亡的人,以及他的心境變化。 不會太激烈,但也絕不會太過平靜。
Thumbnail
死亡是人自出生即一路前往的另一端,必然卻讓人畏懼,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牽絆」結束,不管是愛恨情仇,都不再有機會「繼續」,而人生往往永遠有遺憾在生命終結之後。
Thumbnail
死亡是人自出生即一路前往的另一端,必然卻讓人畏懼,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牽絆」結束,不管是愛恨情仇,都不再有機會「繼續」,而人生往往永遠有遺憾在生命終結之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個人在面對生死議題時的思考與感受。作者分享了對死亡的獨特見解,認為死亡並非終結,而是靈魂前往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文章挑戰了社會對死亡的恐懼觀念,並鼓勵讀者理解生命的有限性是珍惜生活的動力。同時,作者也反映了家庭間對於生死觀的不同理解與矛盾,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複雜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個人在面對生死議題時的思考與感受。作者分享了對死亡的獨特見解,認為死亡並非終結,而是靈魂前往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文章挑戰了社會對死亡的恐懼觀念,並鼓勵讀者理解生命的有限性是珍惜生活的動力。同時,作者也反映了家庭間對於生死觀的不同理解與矛盾,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複雜性。
Thumbnail
前言 追求力量,不再燃燒, 追逐的夢,漸行遠方。 放棄努力,愛恨消散, 彷彿與世隔絕的荒原。 但心裡知,絕望非終結, 畢竟生命,不只煙消雲散。 解救心靈,必有出路, 披荊斬棘,重獲光芒。 望向遠方,天空明朗, 重新信仰,找回力量。 悲傷與痛,漸漸退散, 新生的希望,蔓延擴散。 融入
Thumbnail
前言 追求力量,不再燃燒, 追逐的夢,漸行遠方。 放棄努力,愛恨消散, 彷彿與世隔絕的荒原。 但心裡知,絕望非終結, 畢竟生命,不只煙消雲散。 解救心靈,必有出路, 披荊斬棘,重獲光芒。 望向遠方,天空明朗, 重新信仰,找回力量。 悲傷與痛,漸漸退散, 新生的希望,蔓延擴散。 融入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身體的關係,開始思考「死亡」。 我並不害怕死亡,可是我害怕大家難過,我害怕失去,我們誰也沒有去過死後的世界,不論是地獄還是天堂。我每天我都想著我明天就會死去,身體每況愈下,還好看醫生後有安心許多。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身體的關係,開始思考「死亡」。 我並不害怕死亡,可是我害怕大家難過,我害怕失去,我們誰也沒有去過死後的世界,不論是地獄還是天堂。我每天我都想著我明天就會死去,身體每況愈下,還好看醫生後有安心許多。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或者更應該思考的是: 什麼才構成真正活過的條件?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或者更應該思考的是: 什麼才構成真正活過的條件?
Thumbnail
最近身邊的人不約而同的都遇到了生命的轉戾點. 同時有生也有死. 當然面對死亡是多一些. 有意想不到的,也有預想的結局. 但任何一個都是最不想面對的.
Thumbnail
最近身邊的人不約而同的都遇到了生命的轉戾點. 同時有生也有死. 當然面對死亡是多一些. 有意想不到的,也有預想的結局. 但任何一個都是最不想面對的.
Thumbnail
命是不斷地開始與結束,關係相處同樣會有聚與散,事物則有得與失。對於美好的人事物,我們好想要可以持續擁有,永遠不要分開。或許百般不願意,但是結束在自然的運作下終究會到來。 失去摯愛的痛,可能終其一生都走不出來。於是我們悲傷失落,所有美好都失去意義,覺得生命不再完整。抗拒結束,帶來混亂與失序,這時候已
Thumbnail
命是不斷地開始與結束,關係相處同樣會有聚與散,事物則有得與失。對於美好的人事物,我們好想要可以持續擁有,永遠不要分開。或許百般不願意,但是結束在自然的運作下終究會到來。 失去摯愛的痛,可能終其一生都走不出來。於是我們悲傷失落,所有美好都失去意義,覺得生命不再完整。抗拒結束,帶來混亂與失序,這時候已
Thumbnail
我想,這應該是自有記憶以來最不切實際卻是最真實的作業吧! 任何人都會遇見死亡,如同出生一般的開始,只是形式稍稍不同而已,一個是有意識的起點;另一個則是這段意識的結束,之後呢?沒人知曉。那既然不知道死後世界如何,那死亡前總該知悉這種「事情」的存在,那我們為何不談談「事情」呢? 未知的恐懼很可怕,
Thumbnail
我想,這應該是自有記憶以來最不切實際卻是最真實的作業吧! 任何人都會遇見死亡,如同出生一般的開始,只是形式稍稍不同而已,一個是有意識的起點;另一個則是這段意識的結束,之後呢?沒人知曉。那既然不知道死後世界如何,那死亡前總該知悉這種「事情」的存在,那我們為何不談談「事情」呢? 未知的恐懼很可怕,
Thumbnail
每個人都知道人生的終點是死亡,卻對死亡所知不多,而我們對未能掌握的事物總是感到畏懼和無力,因此大家都敬畏死亡,盡量不去思考死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死真的如燈滅嗎?抑或就算肉身死亡,靈魂卻永恆不滅?如果真的有靈魂存在,死後的靈魂又會去哪裏? 對於死亡,我們知道其存在卻極力迴避,但如果我們能夠深入
Thumbnail
每個人都知道人生的終點是死亡,卻對死亡所知不多,而我們對未能掌握的事物總是感到畏懼和無力,因此大家都敬畏死亡,盡量不去思考死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死真的如燈滅嗎?抑或就算肉身死亡,靈魂卻永恆不滅?如果真的有靈魂存在,死後的靈魂又會去哪裏? 對於死亡,我們知道其存在卻極力迴避,但如果我們能夠深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