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意識形態戰爭 (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之四﹕從 BLM 共產主義革命
一﹕BLM 的源起
「黑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的組織性出現始於一宗案件,與 George Floyd (喬治•佛洛伊德) 之死 (2020) 無關。直接相關的是發生在2012年的特雷沃恩•馬丁命案。Tryvon Martin (特雷沃恩•馬丁), 17 歲,非裔美國人,在佛羅里達州的桑福德被 28 歲的西班牙裔美國人 George Zimmerman (喬治•齊默曼) 槍殺。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春日陽一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23會員
257內容數
國際 + 政治, 還有文化論述。 政治沒有巧合; 不作預測的政治評論都是廢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春日陽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香港人翹首以待多時的香港立法會選舉終於在2021年12月19日星期日勝利舉行,愛國者候選人全面勝出,香港各界人士歡欣雀躍,恆生指數謹慎而樂觀地回應了最新局面。
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的各種措施出台後,週日 (2021年12月19日) 便正式落實「愛國者治港」綱領,港人的「中國夢」和大陸人的「強國夢」將照耀世界。
歷史上,政治正確主義者追求的是 DIE ...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 一語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冒起於美國。這是坊間的一個認識,但是是錯的,至少是誤導的 ...
世界已經走在又一個峰巔之上, 如何分析當前的這個「亂局」是問題徵結所在。
本文繼續〈決戰十日〉的脈絡,繼續解拆美國政情的混戰局面。
香港人翹首以待多時的香港立法會選舉終於在2021年12月19日星期日勝利舉行,愛國者候選人全面勝出,香港各界人士歡欣雀躍,恆生指數謹慎而樂觀地回應了最新局面。
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的各種措施出台後,週日 (2021年12月19日) 便正式落實「愛國者治港」綱領,港人的「中國夢」和大陸人的「強國夢」將照耀世界。
歷史上,政治正確主義者追求的是 DIE ...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 一語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冒起於美國。這是坊間的一個認識,但是是錯的,至少是誤導的 ...
世界已經走在又一個峰巔之上, 如何分析當前的這個「亂局」是問題徵結所在。
本文繼續〈決戰十日〉的脈絡,繼續解拆美國政情的混戰局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黃色臉孔》對市場極有意識、緊貼TA寫作,讀來像是寫給關心進步議題,卻還沒準備好面對困難對話的白人讀者的pick-me之作。主要角色塑造太卡通、粗糙、太容易被他者化,完全映照不了讀者內在的複雜思緒與社經處境糾葛,她只被用來做為「我不像那些凱倫」的靶,讓讀者始終擁有不會真的危及自我感覺的安全距離...
  當部分烏克蘭逃亡居民與士兵返國之後,2023年上半年(截至5月)光是登記在案的家暴案例就已經比22年同期增加51%,比許多人因疫情焦慮地被封鎖在家的2020還要高出三分之一。同時,戰爭爆發後的家暴受害者所面臨的處境將更加嚴峻。無論是心理上或是經濟上,這些受害者比過去更難有機會離開加害者。
Thumbnail
此篇為《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第一章閱讀筆記,內容提到影像與權力、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及透過觀看的實踐(詮釋影像、賦予意義)在當代的充斥影像的世界發揮影響力。
在任何國家裡,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受此迫害而坐牢的人,無辜的犧牲者,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所做的口述史和文字紀錄,就是活著的聲音,同時代人及其下個世代即依循這個歷史坐標,尋得恐怖政治體制的根源,並以此阻斷繼續受害和防範機制的基礎。   或許,有人不禁要問:不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沒有經歷過
Thumbnail
前言: 「當你每天看見甚麼,聽見甚麼,都由共產黨決定。那台灣距離統一,還能有多遠?一切只是不知不覺。筆者半生作為國民黨的忠誠支持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意識形態會都變成紅色?"中國必定會統一!""中國的量體那麼大,台灣根本螳臂擋車!""共產黨對台灣很好!""習近平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明君!""
Thumbnail
在通膨與唱衰的氛圍中,我收斂節儉的本性,願意促進經濟繁榮,從借書改為買書;不吃大餐改為嚐鮮體驗⋯⋯。我只是看不慣一條街道馬不停蹄再換人經營,是有那麼點拒絕蕭條。當一個城市經營不了書局,不是經營者的事,是多數人小鼻子小眼睛! 然而在意識形態驅使,我刻意每每假日都去嚐鮮,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唯一讓我詫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黃色臉孔》對市場極有意識、緊貼TA寫作,讀來像是寫給關心進步議題,卻還沒準備好面對困難對話的白人讀者的pick-me之作。主要角色塑造太卡通、粗糙、太容易被他者化,完全映照不了讀者內在的複雜思緒與社經處境糾葛,她只被用來做為「我不像那些凱倫」的靶,讓讀者始終擁有不會真的危及自我感覺的安全距離...
  當部分烏克蘭逃亡居民與士兵返國之後,2023年上半年(截至5月)光是登記在案的家暴案例就已經比22年同期增加51%,比許多人因疫情焦慮地被封鎖在家的2020還要高出三分之一。同時,戰爭爆發後的家暴受害者所面臨的處境將更加嚴峻。無論是心理上或是經濟上,這些受害者比過去更難有機會離開加害者。
Thumbnail
此篇為《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第一章閱讀筆記,內容提到影像與權力、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及透過觀看的實踐(詮釋影像、賦予意義)在當代的充斥影像的世界發揮影響力。
在任何國家裡,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受此迫害而坐牢的人,無辜的犧牲者,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所做的口述史和文字紀錄,就是活著的聲音,同時代人及其下個世代即依循這個歷史坐標,尋得恐怖政治體制的根源,並以此阻斷繼續受害和防範機制的基礎。   或許,有人不禁要問:不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沒有經歷過
Thumbnail
前言: 「當你每天看見甚麼,聽見甚麼,都由共產黨決定。那台灣距離統一,還能有多遠?一切只是不知不覺。筆者半生作為國民黨的忠誠支持者,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意識形態會都變成紅色?"中國必定會統一!""中國的量體那麼大,台灣根本螳臂擋車!""共產黨對台灣很好!""習近平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明君!""
Thumbnail
在通膨與唱衰的氛圍中,我收斂節儉的本性,願意促進經濟繁榮,從借書改為買書;不吃大餐改為嚐鮮體驗⋯⋯。我只是看不慣一條街道馬不停蹄再換人經營,是有那麼點拒絕蕭條。當一個城市經營不了書局,不是經營者的事,是多數人小鼻子小眼睛! 然而在意識形態驅使,我刻意每每假日都去嚐鮮,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唯一讓我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