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經濟堆出的世界奇觀─從13TH看美國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距離喬治.弗洛依德,因警察執法過當致死的事件已經近一個月了,前幾天和朋友聊天得知,他布魯克林拉丁社區的住家附近,依舊每天聚集著和平示威的民眾,Black Lives Matter的議題也依舊佔據著媒體版面,是不是很難理解? 多數人心目中,崇尚自由、人權、平等的模範國家,在2020的今天依舊在為民權抗爭,黑人在美國究竟經歷了些什麼?如果你看完Netflix《13th》這部紀錄片(或在Youtube免費觀看),大概也會和我一樣吃驚,甚至懷疑,這暴虐的體制真是我們認知中的那個美國嗎?

raw-image

從奴隸到罪犯

南北戰爭結束後,憲法第13條修正法案明令禁止畜養奴隸和強迫勞役,不過因犯罪而被懲罰的”罪犯”除外,看到這邊大概就可以猜到,剛剛被解放的黑人後來的命運了。當時美國南方約有400萬個黑奴,他們不但是「私有財產」,更是南方經濟體制中重要的勞力來源,奴隸制度廢除後,經濟受到重創,白人的優越主義也無法接受,這個曾經被認為低等、不文明的種族,如今可以被「平等」的對待。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諷刺的是,當時的電影把白人刻劃成光榮的聖騎士,黑人刻劃成強暴犯、暴民,在現實生活中卻恰恰相反,成千上萬的黑人被處以私刑、吊死、殺害、鞭打、並刻上3K黨的標記。第13條修正法案沒有賦予黑人自由,只是讓他們從奴隸成了罪犯。

“在美國,一個黑人被無端打死一點也不稀奇”

黑人=罪犯的刻板印象太過於根深蒂固,導致於我們一想到這個族群,就會自動的聯想到暴力、毒品、槍枝、街頭鬥毆等,也因為這樣的連結,所以即便出現某黑人男子被警察打死的新聞,社會輿論更容易偏向執法者是為了伸張正義,除非是明顯的執法過當,例如這次的喬治·佛洛伊德事件。

把民權運動人士通通抓起來就對了

(影片約18:00分鐘處)尼克森競選團隊的原話是這樣:"我們不能立法禁止反戰或黑人,但是可以讓民眾產生嬉皮會抽大麻、黑人持有海洛英的印象,並將兩者定重罪,我們可以瓦解他們的社區、逮捕他們的領袖、洗劫他們的家園、阻止他們的會議、在晚間新聞不間斷的抹黑他們...我們知道自己在說謊嗎?我們當然知道。"

當時尼克森認為,反戰的左翼份子和黑人是國家的頭號敵人,所以有了「罪名化」這些族群的策略,進而合法地監禁這些人。這段讓我想起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為了剷除異己及鞏固威權主義的領導地位,一出現不同的聲音,就立刻暴力鎮壓,並且冠上莫須有的罪名。從尼克森、雷根、到柯林頓,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策略和口號,例如 “Tough on Crime””Law and Order””Just Say No”,強調是打擊犯罪,但事實上就是利用民眾的恐懼,區隔和汙名化黑人群體,以達到合法的逮捕民權運動領袖,和鎮壓民權運動的目的,當年的毒品戰爭,其實就是打壓黑人的手段。於是這個號稱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高比例的罪犯(美國人口比例僅佔世界的5%、監禁人數卻佔全世界1/4),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有色人種和外來移民。

私人監獄企業和白人特權

六月初推特獲得最多轉發的一條貼文說到,”我和喬治弗洛伊德都因涉嫌用一張20美元假鈔被捕。對喬治弗洛伊德,與我同齡的那個人,兩個孩子的父親,那意味著死刑。對我,則只是一段在聚會中分享的故事。這就是「白人特權」。”

raw-image

不平等的立法和執法的偏差,白人殺人輕易地解釋為自衛,黑人和移民動不動就被盤查,一點小事就被判刑,輕輕鬆鬆打造出一個穩定營利的監獄事業。除了政府固定撥給經費之外,犯人基本的日常生活,例如食物供給、健康保險、電信服務等等,都是周邊的營利項目,而且因為服務對象是「罪犯」,即便品質低落,例如提供長蛆的食物,也不一定會有人管,另外犯人=免費的勞動力,包括微軟、波音、內衣品牌Victoria Secret、還有許多運動品牌等,都曾經投資私人監獄企業,來獲取免費的勞力。

Black Lives Matter v.s. All Lives Matter

最後還是要說回BLM,這個月以來,因為Black Life Matter的運動看完《13th》這部紀錄片,和讀了幾篇文章,我才發現原來種族歧視這個誤區這麼大。紐約待了七年,碰過最直接粗暴的歧視,是在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當選不久後,被遊民指著鼻子大罵,「你這個非法移民,還不快滾去找個工作」,那時候我鴕鳥的覺得,這情況應該是暫時的,一個尊重自由、崇尚人權與平等的美國,才是「正常」的美國。不料大選將近,種族又再度成為競選操弄的議題,就像台灣每次選舉都要討論一下的族群問題,和近年香港的事,如果平日沒有接觸事件的相關背景,忙碌生活的同時,很容易被情緒轟炸的報導方式,消耗掉耐心,懶得去理解事件脈絡,進而被媒體帶偏了方向。

Black Lives Matter 說的並不是只有黑人的性命重要,而是因為黑人的處境(例如平均收入、失業率、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入監比例、階級流動率等)是所有種族中相對最弱勢的,所以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最後附上BLM小補帖,有興趣瞭解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兒的沙龍
5會員
7內容數
想寫寫一下紐約的食物、文化、和關於台灣人的一些小事。偶而也可以認真的聊聊音樂和聲音技術,最擅長的大概還是天馬行空的廢話一下自己暴躁的紐約日常。
吉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29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2020/10/29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2020/10/16
「城市」這兩個字已經不足以形容我心目中的紐約,她可以是個隨手拍張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城市」,更是一個深埋在紐約客心中的「概念」,只有親自走過一趟,在這裡活過、死過無數個回合,再輪迴重生個幾次,才得以任這城市的殘酷,淬鍊出每個人內心最深的渴望,與其說紐約是文化的大熔爐,不如說她是面若思鏡...
Thumbnail
2020/10/16
「城市」這兩個字已經不足以形容我心目中的紐約,她可以是個隨手拍張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城市」,更是一個深埋在紐約客心中的「概念」,只有親自走過一趟,在這裡活過、死過無數個回合,再輪迴重生個幾次,才得以任這城市的殘酷,淬鍊出每個人內心最深的渴望,與其說紐約是文化的大熔爐,不如說她是面若思鏡...
Thumbnail
2020/09/30
突然覺得美國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很想行李收一收回台灣的舒適圈。 自從美國疫情大爆發以來,紐約身邊的朋友,至少已經三波回台潮了,第一波是在疫情爆發初期,學校宣布停課,被趕出學校宿舍的國際留學生們,身在疫情橫行的異國他鄉,加上社會動盪,卻依然高居不下的紐約租屋價格,留學生們也只好先回台靜候通知...
Thumbnail
2020/09/30
突然覺得美國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很想行李收一收回台灣的舒適圈。 自從美國疫情大爆發以來,紐約身邊的朋友,至少已經三波回台潮了,第一波是在疫情爆發初期,學校宣布停課,被趕出學校宿舍的國際留學生們,身在疫情橫行的異國他鄉,加上社會動盪,卻依然高居不下的紐約租屋價格,留學生們也只好先回台靜候通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疫情之後,弗洛依德事件成了思潮的新擂台,既在歐美喚起久違的示威場面,也令無數陣營相互撕裂、結合,往復之間,既有白左與保守的碰撞,也充塞政治正確的再扣問。如今,針對歷史的檢討之風悄然颳起,偉人雕像一一倒下,各國的本土視角也互有激盪。
Thumbnail
疫情之後,弗洛依德事件成了思潮的新擂台,既在歐美喚起久違的示威場面,也令無數陣營相互撕裂、結合,往復之間,既有白左與保守的碰撞,也充塞政治正確的再扣問。如今,針對歷史的檢討之風悄然颳起,偉人雕像一一倒下,各國的本土視角也互有激盪。
Thumbnail
《國定殺戮日》是一個納粹法西斯的故事,嚴重違反挑戰著現在所謂的普世價值,但故事卻又有一定的寫實性,反映著不少右翼分子的極端想法。 第
Thumbnail
《國定殺戮日》是一個納粹法西斯的故事,嚴重違反挑戰著現在所謂的普世價值,但故事卻又有一定的寫實性,反映著不少右翼分子的極端想法。 第
Thumbnail
2020年5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一位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因涉嫌使用假鈔被捕時,白人警察蕭文單膝跪在佛洛伊德脖頸處超過8分鐘,佛洛伊德隨即失去知覺並被宣告死亡。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這起事件所造成的社會層面影響及此事件的改進與展望,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2020年5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一位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因涉嫌使用假鈔被捕時,白人警察蕭文單膝跪在佛洛伊德脖頸處超過8分鐘,佛洛伊德隨即失去知覺並被宣告死亡。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這起事件所造成的社會層面影響及此事件的改進與展望,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六月初因為明尼蘇達州公權力執行過當殺死一個無辜黑人的事件,引起全美對於種族與公權力爭議的抗議示威,抗議者大部分是以和平方式表示默哀,但也有行徑激烈的民眾打劫商家和物資,洛杉磯和其他40幾個城市,宣布晚上6點以後全面宵禁⋯ 不是第一次美國警察當街殺害手無寸鐵的有色族裔,上週才看一個紀錄片,20年前.
Thumbnail
六月初因為明尼蘇達州公權力執行過當殺死一個無辜黑人的事件,引起全美對於種族與公權力爭議的抗議示威,抗議者大部分是以和平方式表示默哀,但也有行徑激烈的民眾打劫商家和物資,洛杉磯和其他40幾個城市,宣布晚上6點以後全面宵禁⋯ 不是第一次美國警察當街殺害手無寸鐵的有色族裔,上週才看一個紀錄片,20年前.
Thumbnail
平等,這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假想天秤;種族,則是在天擇之後留下的結果。我們真的需要為膚色道歉嗎?
Thumbnail
平等,這是我們人類創造出來的假想天秤;種族,則是在天擇之後留下的結果。我們真的需要為膚色道歉嗎?
Thumbnail
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
Thumbnail
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
Thumbnail
 2020過了將近一半了, 除了人心惶惶的疫情還有韓國瑜被罷免之外, 還有甚麼讓你映象深刻呢? 本文中會介紹一些好書與電影, 耍費宅家不知幹嘛可以手刀收起來追蹤一波吧!! 保證回味無窮又富人生哲理. 混亂難以預測的時代, 藝術能療癒我們惴惴不安的心, 越是混亂的世界, 越要保有一顆清明心
Thumbnail
 2020過了將近一半了, 除了人心惶惶的疫情還有韓國瑜被罷免之外, 還有甚麼讓你映象深刻呢? 本文中會介紹一些好書與電影, 耍費宅家不知幹嘛可以手刀收起來追蹤一波吧!! 保證回味無窮又富人生哲理. 混亂難以預測的時代, 藝術能療癒我們惴惴不安的心, 越是混亂的世界, 越要保有一顆清明心
Thumbnail
很多主人會通報slave patrol,甚至高價聘用“私人黑奴獵手”跨州追捕脫逃的黑奴,也不求抓回來,只求追到他時當場將他虐死,純粹只想解心頭之恨,或給不聽話的黑奴一個教訓。 如此殘忍的slave patrol是美國警察的前身。
Thumbnail
很多主人會通報slave patrol,甚至高價聘用“私人黑奴獵手”跨州追捕脫逃的黑奴,也不求抓回來,只求追到他時當場將他虐死,純粹只想解心頭之恨,或給不聽話的黑奴一個教訓。 如此殘忍的slave patrol是美國警察的前身。
Thumbnail
地下鐵道,這個名詞曾出現在美國蓄奴時期,這是一個不存在的鐵道,指的是一個人道救援的地下網絡,而這個地下網絡究竟營救了多少黑人,直到一百多年後的現在仍無法確定,容我引用胡培菱的文字介紹這個背景: 由各地支持廢奴的白人或自由黑人、前黑奴串聯起來,提供中繼站、擔任聯絡人,而脫逃的黑奴多半利用半夜,由各站
Thumbnail
地下鐵道,這個名詞曾出現在美國蓄奴時期,這是一個不存在的鐵道,指的是一個人道救援的地下網絡,而這個地下網絡究竟營救了多少黑人,直到一百多年後的現在仍無法確定,容我引用胡培菱的文字介紹這個背景: 由各地支持廢奴的白人或自由黑人、前黑奴串聯起來,提供中繼站、擔任聯絡人,而脫逃的黑奴多半利用半夜,由各站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