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經濟堆出的世界奇觀─從13TH看美國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距離喬治.弗洛依德,因警察執法過當致死的事件已經近一個月了,前幾天和朋友聊天得知,他布魯克林拉丁社區的住家附近,依舊每天聚集著和平示威的民眾,Black Lives Matter的議題也依舊佔據著媒體版面,是不是很難理解? 多數人心目中,崇尚自由、人權、平等的模範國家,在2020的今天依舊在為民權抗爭,黑人在美國究竟經歷了些什麼?如果你看完Netflix《13th》這部紀錄片(或在Youtube免費觀看),大概也會和我一樣吃驚,甚至懷疑,這暴虐的體制真是我們認知中的那個美國嗎?
Netflix Documentary

從奴隸到罪犯

南北戰爭結束後,憲法第13條修正法案明令禁止畜養奴隸和強迫勞役,不過因犯罪而被懲罰的”罪犯”除外,看到這邊大概就可以猜到,剛剛被解放的黑人後來的命運了。當時美國南方約有400萬個黑奴,他們不但是「私有財產」,更是南方經濟體制中重要的勞力來源,奴隸制度廢除後,經濟受到重創,白人的優越主義也無法接受,這個曾經被認為低等、不文明的種族,如今可以被「平等」的對待。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諷刺的是,當時的電影把白人刻劃成光榮的聖騎士,黑人刻劃成強暴犯、暴民,在現實生活中卻恰恰相反,成千上萬的黑人被處以私刑、吊死、殺害、鞭打、並刻上3K黨的標記。第13條修正法案沒有賦予黑人自由,只是讓他們從奴隸成了罪犯。
“在美國,一個黑人被無端打死一點也不稀奇”
黑人=罪犯的刻板印象太過於根深蒂固,導致於我們一想到這個族群,就會自動的聯想到暴力、毒品、槍枝、街頭鬥毆等,也因為這樣的連結,所以即便出現某黑人男子被警察打死的新聞,社會輿論更容易偏向執法者是為了伸張正義,除非是明顯的執法過當,例如這次的喬治·佛洛伊德事件。

把民權運動人士通通抓起來就對了

(影片約18:00分鐘處)尼克森競選團隊的原話是這樣:"我們不能立法禁止反戰或黑人,但是可以讓民眾產生嬉皮會抽大麻、黑人持有海洛英的印象,並將兩者定重罪,我們可以瓦解他們的社區、逮捕他們的領袖、洗劫他們的家園、阻止他們的會議、在晚間新聞不間斷的抹黑他們...我們知道自己在說謊嗎?我們當然知道。"
當時尼克森認為,反戰的左翼份子和黑人是國家的頭號敵人,所以有了「罪名化」這些族群的策略,進而合法地監禁這些人。這段讓我想起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為了剷除異己及鞏固威權主義的領導地位,一出現不同的聲音,就立刻暴力鎮壓,並且冠上莫須有的罪名。從尼克森、雷根、到柯林頓,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策略和口號,例如 “Tough on Crime””Law and Order””Just Say No”,強調是打擊犯罪,但事實上就是利用民眾的恐懼,區隔和汙名化黑人群體,以達到合法的逮捕民權運動領袖,和鎮壓民權運動的目的,當年的毒品戰爭,其實就是打壓黑人的手段。於是這個號稱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擁有全世界最高比例的罪犯(美國人口比例僅佔世界的5%、監禁人數卻佔全世界1/4),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有色人種和外來移民。

私人監獄企業和白人特權

六月初推特獲得最多轉發的一條貼文說到,”我和喬治弗洛伊德都因涉嫌用一張20美元假鈔被捕。對喬治弗洛伊德,與我同齡的那個人,兩個孩子的父親,那意味著死刑。對我,則只是一段在聚會中分享的故事。這就是「白人特權」。”
不平等的立法和執法的偏差,白人殺人輕易地解釋為自衛,黑人和移民動不動就被盤查,一點小事就被判刑,輕輕鬆鬆打造出一個穩定營利的監獄事業。除了政府固定撥給經費之外,犯人基本的日常生活,例如食物供給、健康保險、電信服務等等,都是周邊的營利項目,而且因為服務對象是「罪犯」,即便品質低落,例如提供長蛆的食物,也不一定會有人管,另外犯人=免費的勞動力,包括微軟、波音、內衣品牌Victoria Secret、還有許多運動品牌等,都曾經投資私人監獄企業,來獲取免費的勞力。

Black Lives Matter v.s. All Lives Matter

最後還是要說回BLM,這個月以來,因為Black Life Matter的運動看完《13th》這部紀錄片,和讀了幾篇文章,我才發現原來種族歧視這個誤區這麼大。紐約待了七年,碰過最直接粗暴的歧視,是在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當選不久後,被遊民指著鼻子大罵,「你這個非法移民,還不快滾去找個工作」,那時候我鴕鳥的覺得,這情況應該是暫時的,一個尊重自由、崇尚人權與平等的美國,才是「正常」的美國。不料大選將近,種族又再度成為競選操弄的議題,就像台灣每次選舉都要討論一下的族群問題,和近年香港的事,如果平日沒有接觸事件的相關背景,忙碌生活的同時,很容易被情緒轟炸的報導方式,消耗掉耐心,懶得去理解事件脈絡,進而被媒體帶偏了方向。
Black Lives Matter 說的並不是只有黑人的性命重要,而是因為黑人的處境(例如平均收入、失業率、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入監比例、階級流動率等)是所有種族中相對最弱勢的,所以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最後附上BLM小補帖,有興趣瞭解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avatar-img
5會員
7內容數
想寫寫一下紐約的食物、文化、和關於台灣人的一些小事。偶而也可以認真的聊聊音樂和聲音技術,最擅長的大概還是天馬行空的廢話一下自己暴躁的紐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吉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論是疫情,或是George Floyd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都在在顯示出美國對於種族議題和醫療公衛的忽視,和系統性的漏洞,從三月22日,紐約正式宣布暫停開始,各種生活中的大小事,無一不預告著,等著我們的是個多麼動盪的未來。 "這裡沒有隨處可見的軍隊,只有一眾勇敢爛漫的紐約客。"
無論是疫情,或是George Floyd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都在在顯示出美國對於種族議題和醫療公衛的忽視,和系統性的漏洞,從三月22日,紐約正式宣布暫停開始,各種生活中的大小事,無一不預告著,等著我們的是個多麼動盪的未來。 "這裡沒有隨處可見的軍隊,只有一眾勇敢爛漫的紐約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