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2011/3/12 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Bruckner:Symphony No.8

2021/10/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凡事都有第一次,不管最後經驗好不好,ㄧ定忘不了。
記得第一次聽馬勒,是從第一號交響曲開始聽,大概可以追溯到八年前。但之後的幾年,我只記得第二樂章,其他完全沒有印象。所以若那時問我馬勒是誰?我啊是絕對答不出來滴。
2002年,ㄧ位來自英國的指揮家擊敗所有對手接掌了柏林愛樂,他叫賽門拉圖。
這在當年可是古典樂界頭條呀,能想像天團-柏林愛樂的翩翩風采與眾多錄音嗎?如果可以那就可以體會了。
(註:拉圖已經在2018年卸任了,現任柏林愛樂音樂總監為佩特林科,接任柏林愛樂前是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
不過在拉圖上任前,曾與維也納愛樂巡迴演出過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因為聲勢如日中天,EMI唱片公司大肆宣傳手上藝人,趁勢推出實況錄音,而我也買了生平第一套貝多芬九大,約NT.1,352元。嗯,超值!後來拉圖上任柏林愛樂後的首場音樂會便指揮馬勒第五號交響曲,EMI也來個實況收錄,真是會打鐵!而我就在朋友的慫恿下,買了DVD雙包裝。
拉圖上任柏林愛樂後的首場音樂會/指揮馬勒第五號交響曲
可想而知我拿到後是多麼開心,當天回到家馬上放到音響系統來欣賞,ㄧ開始的小號獨奏,深遂的孤寂感深深吸引著我....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完整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即便當時在沙發上安穩的睡著....
拉圖指揮維也納愛樂/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很多時候我第一聽的音樂,大多在自家音響上感受,但2011年3月12日,我決定改變,然而這回也是第一次,我要來聆聽完整的布魯克納交響曲,而我決定,我要走進音樂廳欣賞。
Riccardo_Chailly
其實這場由夏伊指揮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音樂會,我等了很久。
之前萊比錫也來過台灣幾次,我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第一次是在員林演藝廳。當時演出孟德爾頌的交響曲,這樣的曲目討喜,但這次我想聽更特別的,所以選擇他們的第二場演出,也就是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而這場演出沒有中場休息,因為這曲子太長,約85分鐘,重要的是,我還沒完整聽過這部作品,而且.....票價還不便宜。

我對布魯克納的音樂是一點感覺都沒有,不像我同事,說什麼第八號交響曲有浩瀚的宇宙天體觀、宗教性濃烈等等的形容詞。
或許我不是基督徒的關係吧,對這樣的感受從來不深。但為什麼我會對布魯克納的音樂沒感覺呢?還不是因為每次聽到的內容總讓我不安、不安還是不安,甚至於覺得此人的交響曲音樂就是一直重複、重複、重複....這樣的音樂,到底還有什麼好聽的呢?
但我還是去聽了,而且還買了兩張票,帶著也跟我ㄧ樣是首度聽布魯克納的朋友一同去感受了。
這場音樂會一開始主辦單位就引領大家為日本強震罹難者默禱,之後才進行音樂會的演出。默禱完畢,指揮進場,大家可是超級期待啊!其實近一年來自己進音樂廳的次數相當頻繁,發現有些東西在音樂廳裡才能感受到,CD錄音真的只能算是一項當我們沒有音樂會欣賞時的替代品。因為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
 
(左圖/第二代萊比錫布商大廈)
最令我好奇的是一開始發現樂器擺位跟國內完全不同。
大提琴在正中間、低音提琴在觀眾席左手邊,或許這是指揮家特別因應國家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或者是編制龐大的關係而作的調整,我想更有可能是因為曲目的關係。
不可諱言的,這首交響曲編制之大也不輸馬勒的交響音樂。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包括了三把豎琴、八支法國號、三支小號與長號,以及10把低音提琴,充分將交響音樂的可能性發揮到極致!
當指揮家轉身示意樂團演出後,發出的第一個聲響,我就發現這跟在音響上聽到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之後整個國家音樂廳更是充盈著此樂團的壯麗聲線,不僅銅管音色寬闊嘹亮,大提琴的聲音就有如同一把提琴一樣統一,如柔細綿密的絲線,溫柔的包覆著身體,真讓人沉醉啊!直到最後一個音符演奏完畢之前,我並沒有因為舟車勞頓而闔上眼,反而是精神百倍!
以下連結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錄音,各位朋友可以聽聽看。
一流樂團,一流指揮,加上一流的敬業心態,我想,若經費許可,下次我還會去聽。

短評:其實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這回在台北的音色並不突出,若真要與前一個樂團布達佩斯比較起來,聲音是偏暗的....我想是他們的傳統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四季,一位喜歡做菜給家人享用的一介煮夫,靠聲音就能接案配音的穩重男聲,卻在料理中誤打誤撞領悟出人生的另番哲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