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觀影總回顧-經典重映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回首2021一整年的經典重映院線電影(無論有沒有數位修復),雖然數量沒有像2020年疫情剛爆發鬧片荒時那麼可觀,但仍有不少值得一看的作品輪番登場--特別的是當21世紀正式踏進第三個十年,才赫然發現許多印象中「還不算老」的電影也已邁入15、甚至20周年了。
  當現代社會資訊汰舊換新的速度愈加增快,串流平台紛紛大撒幣、推出眾多令人過目即忘的免洗電影,是否一部作品能稱上「經典」所需的年資也逐漸下降?是個蠻值得我們思考與觀察的問題。

  綜觀2021年的台灣檔期,由於美國疫苗覆蓋率上升,排隊等待上映的美商大片紛紛脫籠而出,比較沒有像2020年中華納兄弟在並沒有周年紀念意義的狀況下推出壓箱寶(如:《慾望街車》、《萬花嬉春》、《北非諜影》、《銀翼殺手》、諾蘭歷年作品等)吸引死忠影迷的狀況,僅有4月適逢魔戒二十周年/12月適逢哈利波特二十周年,推出IMAX、4DX版本召集粉絲,以及12月兩部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作品的經典重映。

  所以整年下來造就影迷福音的仍是各個獨立片商--甲上娛樂的經典副牌穩定運作並發行了《俘虜》、《郵差》、《薄荷糖》、(光點華山電影館限定之)大衛柯能堡專題《超速性追緝》、《裸體午餐》、《腦海中的橡皮擦》、《藍宇》等,並且手上還握有宮崎駿作品的重映版權,雖然至今只排映了《龍貓》,但也在過年檔期取得了不錯票房;光年映畫老闆則是憑藉自身觀影喜好和熱情,將今敏電視動畫《妄想代理人》拆成上下部推上大銀幕,其餘還有岩井俊二系列(《青春電幻物語》、《燕尾蝶》)和三部日本經典動畫(《回憶三部曲》、《吸血鬼獵人D》和《心靈遊戲》)。
  除了上述兩家比較有計畫在推重映的片商,其餘就是些零星之作--如動畫界大佬普威爾推出《千年女優》、《盜夢偵探》,完成今敏4部長片+1部電視動畫+1部編劇作品於兩年內全部登上院線之創舉;車庫搭著2020年《阿基拉》的票房熱潮,再推大友克洋的《蒸氣男孩》,可惜宣傳力度和排片量都差了十萬八千里,11月也順著金馬影展推出集國家之力4K修復完成的《魔法阿媽》,順道為即將開始製作的續集造勢;重度藝文取向的海鵬影業也推出了《竊聽風暴》、《佳麗村三姊妹》、《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天馬行空則握有阿莫多瓦這張王牌,一口氣使出《我的母親》和4部90年代作品(原本計畫六月再推80年代四部,因撞上三級警戒而一路順延到2022年2月),8月也推出《雙面薇若妮卡》三十周年紀念(雖然2016年二十五周年時已經重映過了);聯影《法蘭克》、《春風化雨》、《花神咖啡館》;台北双喜電影《第六感追緝令》、《小教父:全新4K完整導演版》;再更小的片商還有如專心於音樂電影的造次映畫為應付虧損危機趕緊推出Joy Division傳記電影《控制》、本萃電影《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水元素文創《超時空甩尾》、《手塚治虫之大都會》;也有國片修復潮如《十七歲的天空》(CATCHPLAY)、《盛夏光年》(前景,另有發行《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前情提要一大堆,以下開始我的2021經典重映推薦片單-------

11. 《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1992)/ 甲上娛樂發行
Directed by: Neil Jordan

  擅長捕捉男性柔媚氣質的Neil Jordan,早在《冥王星早餐》、《夜訪吸血鬼》之前便以《亂世浮生》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以現今角度來看,當年震撼影視學院老白男們的「大尺度畫面」和角色的性別/性向流動,可能沒什麼好稀奇的,但編導厲害之處乃在於利用峰迴路轉愛情故事間的縫隙,折射出愛爾蘭獨立運動的政治隱喻與國族認同。
  雖然調性稍嫌前後斷裂,但環環相扣的戲劇事件配上演員們恰如其分的演出,仍然使電影引人入勝又吊胃口,意象安置得當有效,結尾收束也工整而不落俗套;片中Dil表演一曲柔媚的<The Crying Game>,更不知挑釁或撩撥了多少直男的心?

raw-image

10. 《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1995)/華納兄弟發行
Directed by: Clint Eastwood

  標準的好萊塢式穩健三幕劇,將一段只持續四天卻牽掛一生的婚外情故事說得感人肺腑、可歌可泣,更利用子女後世追憶,以「觀賞故事」今昔交叉的形式,加深戀情主線之雋永。
  梅莉史翠普強大的演技和精心雕琢的台詞功不可沒,一場闡述女人對婚姻與自由戀愛的掙扎之獨白,經典到值得拿給戲劇系學生做表演練習;而這次回顧Eastwood舊作,也讓人感嘆現今續集充斥的好萊塢,真的不多創作者像他這樣用足夠的篇幅、不炫技地好好說一個富有血肉的故事了。

raw-image

9. 《魔法阿媽》(Grandma and Her Ghosts,1998)/車庫娛樂發行
Directed by:王小棣
  在同齡人裡面,我是屬於那個從未看過《魔法阿媽》的異類,很幸運第一次觀賞便是在大銀幕欣賞精緻的4K修復版,雖然對它沒有兒時回憶的情懷加分,卻仍被其純樸手工畫風散發出的過人創意給感動到--創作者對生死輪迴、鬼魂現形方式皆有獨特見解,更棒的是剽悍、獨立、喜怒不形於色的「非典型阿嬤」個性塑造(當然文英阿姨維妙維肖的配音也加了不少分)。
  值得一提的是片尾roll card不僅有王希文重新編曲的鋼琴版主題曲,修復計畫群募贊助者的名單後頭更一個個加上了家中阿嬤(或其他長輩)的姓名,算是個額外的催淚點。

raw-image

8. 《佳麗村三姐妹》(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2003)/海鵬影業 發行
Directed by: Sylvain Chomet

  可能是我看過最奇形怪狀的動畫,幾何狀誇大的人體和手繪暈染的灰暗背景線條,配上不絕於耳的復古洗腦神曲,構成了極具風格的感官饗宴。 撇開技術層面,讓它成為經典的更是埋藏逗趣風格底下的種種隱喻/諷刺/彩蛋,以一心參加環法自行車大賽的法國男孩和相依為命的奶奶視角出發,道盡了當時歐洲人心中的美國(=佳麗村)。
(不知道當初此片在奧斯卡動畫獎上輸給《海底總動員》,是因為美國人看不懂隱喻呢?還是美國人被黑色幽默激到氣噗噗?)

raw-image

7. 《控制》(Control,2007)/造次映畫發行
Directed by:Anton Corbijn

  獻給Joy Division樂迷的一曲輓歌,高對比的黑白攝影不僅使人身歷其境地體驗英國工業小鎮的蒼白和寂寥,更優雅呈現出Ian Curtis短暫生命中濃得化不開的憂鬱;創作者並未對Ian的心境做太多琢磨,或加油添醋讓他成為電影中早逝的悲劇英雄,而一直帶著距離--正如同本片改編其遺孀的著作名稱《遙遠的觸碰》(Touching from a Distance)--至於該如何去想像這份距離產生的空隙?就是去聆聽他的音樂,這是唯一能接近他的方法。
  導演始終將Joy Division的音樂放在首位、給予歌曲全然的焦點,不為成就自身作品藝術性而將之退居其次,就「音樂電影」的角度而言,是令人尊敬且滿意的作法。
  身為資深樂迷的導演Anton Corbijn,似乎將拍攝音樂錄帶累積多年的能量和美學技法一次爆發在這部長片處女作中,而傾全力演出的Sam Riley,爾後至今也沒有如此飽受讚譽的代表作品,竟和Ian Curtis流星般倏忽即逝的璀璨遙遙呼應著。

觀後感於此

raw-image

6.《心靈遊戲》(Mind Game,2004)/ 光年映畫發行
Directed by: 湯淺政明

  在「腦洞大開」已被濫用的年代,《心靈遊戲》扎扎實實撐得起如此形容。在這毫無包袱、一鳴驚人的處女作中,湯淺政明大膽雜揉2D、3D/傳統製法、電腦繪圖各種不同畫風,甚至結合真人臉孔以及通常僅出現在紙本漫畫的對話框邏輯,將小念頭或一瞬之間的靈光無限延展,搓出一場主角死前思緒漫射的腦內大暴風。(雖然意淫初戀的部分直男臭稍微重了點)
  多年後風靡全球的《蜘蛛人:新宇宙》,融合多種畫風和次元的能力與之相比,都像小巫見大巫。

raw-image

5. 《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2006)/ 海鵬影業 發行
Directed by: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共產鐵幕下偉大的慈悲人性,縝密的戲劇結構安排、已故演員Ulrich Mühe在盡忠職守與真情流露之間拉扯的偉大表演是本片成功的關鍵。
  產量不多的德國導演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在處理東西德政治歷史的切入點頗獨到--《竊聽風暴》描繪監聽人員、劇場演員與劇作家短時間內的心境變化;2018年的《無主之作》則跨距多年,以不同的現代藝術風格映照出兩德觀點,此二作一同思考觀賞可謂相映成趣。

raw-image

4. 《四百擊》(400 Blows,1959)/ 東昊影業發行
Directed by: François Truffaut

  若上述幾部還算是口碑盛傳的近代傑作,《四百擊》就真正是經典之經典了,不僅在影史中最重要電影運動之一的法國新浪潮擁有「開山作」的地位,更影響了後世無數的電影人,光憑它流傳多年的名氣便值得進場欣賞。
  事實上,就算不論巨大的名氣,《四百擊》本身的真摯動人也足以使影迷們不斷重溫--這部夾雜楚浮自傳性質的作品,卻不帶有創作者過於涉入的憤怒,而充滿對調皮使壞青少年的同理與關懷,調度小演員的功力一流;而尚-皮耶.李奧宛若能看進人心裡的眼神更是萬中選一,本片開啟此段相知相惜的多年合作情誼,也成為了影史上的著名佳話。

raw-image

3.《歡樂時光》(Happy Hour,2015)/東昊影業發行
Directed by:濱口竜介

  年初三級警戒前觀賞此片時,著實料不到年尾的《偶然與想像》會幾乎統一了檯面上眾影評的審美觀,颳起一陣「濱口旋風」。
  《歡樂時光》深刻之處不僅在於濱口利用長期的表演工作坊,帶出素人演員自然的靈光,還花上五小時的片長(於影院黑盒子中觀賞才是最正確的沉浸方式)使觀者建立與角色之間的親切感--看到後段,幾乎像成為了朋友之一,跟著劇中四位女角們共情共感。
  除了通暢的台詞、劇情和獨到的表演調度,濱口的影像敘事技巧也不容小覷--大膽拍攝「實時」情境(重心工作坊、朗讀會),並使用鏡位和剪輯抓出重點,使得畫面不冗長無聊;擅長於樸實無華的生活片刻中創造魔幻(櫻子睡著、地鐵偶遇等等),又不過度炫技。此片的確開展出他獨特且難以仿效的新電影語彙。

raw-image

2. 《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2001)/ 普威爾 發行
Directed by:今敏

人生愛片兼今敏作品中最愛,能在大銀幕觀賞實在美夢成真,必須入榜。

延伸閱讀:


1.《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ore,2011)/ 聯影電影 發行
Directed by: Jean-Marc Vallée

  《花神咖啡館》這部電影於我的啟蒙意義從筆名中便可略知一二,而隨年歲漸長、觀影經驗增多,不可否認此片有著劇情呼應對仗太工整的滿溢,和過度依賴音樂來銜接敘事的毛病,但仍不減對其主觀上的偏愛。
(對音樂之於本片的觀點可見此
  然而2021年末發生導演驟逝的悲劇,感到遺憾之餘,也慶幸身為遠在台灣的影迷,能在這一年於大銀幕重溫本片。
  
  所以行文至此,請容我將第一名的位置留給他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神沒有咖啡館的沙龍
102會員
29內容數
不會有院線片速報,出文速度慢,但字字真心誠意。 戲劇系背景,評論會著重在劇本結構和表演分析上。(以及電影的橫向縱向連結、幕後趣聞小八卦等) 討厭掉書袋,只是個電影宅,不是文青。 什麼電影都看,若要挑個熟悉題材的話是酷兒相關,國家的話是韓國。
2025/01/09
觀賞《曦曦》前,本以為是部介紹「曦曦」這名旅歐中國籍即興表演藝術家的人物紀錄片,看著看著,發現我們所見、所聞、所理解的,都是導演吳璠眼中的曦曦,再看著看著,更發現本片主軸並非僅限於「曦曦」、「吳璠」兩個點狀人物,而旨在探討「曦曦與吳璠」之間線狀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1/09
觀賞《曦曦》前,本以為是部介紹「曦曦」這名旅歐中國籍即興表演藝術家的人物紀錄片,看著看著,發現我們所見、所聞、所理解的,都是導演吳璠眼中的曦曦,再看著看著,更發現本片主軸並非僅限於「曦曦」、「吳璠」兩個點狀人物,而旨在探討「曦曦與吳璠」之間線狀的關係。
Thumbnail
2024/10/18
個人認為,《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加上《雪水消融的季節》,才算完整構成了這個創作行動,兩者缺一不可,但各自的目的及主角不同,書是為了彌補劉宸君太早離世的遺憾,令世人知悉他敏銳細膩的好文采;紀錄片則是屬於羅苡珊的......
Thumbnail
2024/10/18
個人認為,《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加上《雪水消融的季節》,才算完整構成了這個創作行動,兩者缺一不可,但各自的目的及主角不同,書是為了彌補劉宸君太早離世的遺憾,令世人知悉他敏銳細膩的好文采;紀錄片則是屬於羅苡珊的......
Thumbnail
2024/06/13
《我認為侯導電影之所以好、耐得住時間淬鍊,從來不在於劇情有多豐富,而是他如何不著痕跡地把所有人事物都放到最「對味兒」的位置上;換句話說,如此一個所有角色都言不及義、無所事事,看起來腦筋不太好的故事,要是由別的團隊來拍,該會有多難看?
Thumbnail
2024/06/13
《我認為侯導電影之所以好、耐得住時間淬鍊,從來不在於劇情有多豐富,而是他如何不著痕跡地把所有人事物都放到最「對味兒」的位置上;換句話說,如此一個所有角色都言不及義、無所事事,看起來腦筋不太好的故事,要是由別的團隊來拍,該會有多難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各式各樣的片單層出不窮,電影世界何其大,用一生可能都追尋、癡迷不完。 以下為100強的名單: 100.《鬼狗殺手 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1999) 99.《直到世界末日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1991)
Thumbnail
各式各樣的片單層出不窮,電影世界何其大,用一生可能都追尋、癡迷不完。 以下為100強的名單: 100.《鬼狗殺手 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1999) 99.《直到世界末日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1991)
Thumbnail
當我回望今年欣賞的作品時,我也發現。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相較一年365天或許微不足道,但這一天一天因為有了電影,所以每一天都變得很特別。新的一年都是新的開始,身為愛電影的人,謝謝各大創作者把新的作品、新的故事、新的人生幻化成影像帶到我們觀眾面前,咖哩聊電影2022請多多指教。
Thumbnail
當我回望今年欣賞的作品時,我也發現。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相較一年365天或許微不足道,但這一天一天因為有了電影,所以每一天都變得很特別。新的一年都是新的開始,身為愛電影的人,謝謝各大創作者把新的作品、新的故事、新的人生幻化成影像帶到我們觀眾面前,咖哩聊電影2022請多多指教。
Thumbnail
當現代社會資訊汰舊換新的速度愈加增快,串流平台紛紛大撒幣、推出眾多令人過目即忘的免洗電影,是否一部作品能稱上「經典」所需的年資也逐漸下降?是個蠻值得我們思考與觀察的問題。
Thumbnail
當現代社會資訊汰舊換新的速度愈加增快,串流平台紛紛大撒幣、推出眾多令人過目即忘的免洗電影,是否一部作品能稱上「經典」所需的年資也逐漸下降?是個蠻值得我們思考與觀察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電影院關閉成為新的日常,不論是影迷還是發行商,似乎都得重新思考「院線」之於我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電影產業就是在快速變動的時刻,尊崇「大銀幕」算是浪漫還是固執?在串流平台受眾愈來愈廣,影片上架的獲益逐漸升高時,堅持實體發行電影的獨立小片商該如何繼續生存?......
Thumbnail
隨著電影院關閉成為新的日常,不論是影迷還是發行商,似乎都得重新思考「院線」之於我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電影產業就是在快速變動的時刻,尊崇「大銀幕」算是浪漫還是固執?在串流平台受眾愈來愈廣,影片上架的獲益逐漸升高時,堅持實體發行電影的獨立小片商該如何繼續生存?......
Thumbnail
2020年適逢疫情肆虐,新電影的拍攝工作多數停擺。電影院上映了不少復刻版的經典影片,亦為2020另一番新的電影風景。
Thumbnail
2020年適逢疫情肆虐,新電影的拍攝工作多數停擺。電影院上映了不少復刻版的經典影片,亦為2020另一番新的電影風景。
Thumbnail
今年我總共看了116部電影,也是被疫情所影響,和去年比少看很多,但追的劇卻提高到20部,感覺都可以來排個戲劇前三名了(?)。以下只選今年在台灣新上映的電影,不包括重新上映電影,總共從82部片中挑選出我心中的前10名。
Thumbnail
今年我總共看了116部電影,也是被疫情所影響,和去年比少看很多,但追的劇卻提高到20部,感覺都可以來排個戲劇前三名了(?)。以下只選今年在台灣新上映的電影,不包括重新上映電影,總共從82部片中挑選出我心中的前10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