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溫節﹕凱爾特的午夜新年(後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接續薩溫節﹕凱爾特的午夜新年(前篇)

上一篇我們看過凱爾特人在古時如何慶祝薩溫節,發現他們在年末進行狂歡活動之餘,也會認真處理一整年下來的生活、政治、經濟及學術相關的實務。作為凱爾特人的其中一支後裔,愛爾蘭人在他們的島嶼上發展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薩溫節習俗,將之帶到美國這個文化大融爐,萬聖節最後演變成一個眾鬼喧嘩、猛鬼出籠的熱鬧節日。

那麼,現今仍然在 10 月 31 日以薩溫節為名慶祝的人,他們這一天又是怎麼過的?


本文目錄

5. 新異教徒的再演繹
6. 凝視時間的三面骰
7. 同場加映﹕FAUN〈Walpurgisnacht 瓦普吉斯之夜〉


如果喜歡我寫的東西,歡迎滑到下方免費拍手五次賞我 LikeCoin,或以月付形式 每月賞我一杯咖啡 ,謝謝您!



(五)新異教徒的再演繹

現代異教主義(Contemporary Paganism)的傳統概念源自二十世紀中期的英國,其根源和相關儀式的起源可追溯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信奉者以古老的宗教儀式為基礎,從中汲取靈感,再造出一種新興的異教主義。現代異教主義在浪漫主義盛行、秘密結社崛起、儀式性魔法整合、人們重新檢視古老眾神等不同因素的推動下,於 1800 至 1940 年間「正式」嶄露頭角,其時出現的異教元素後來發展成為新異教主義(Neo-paganism)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制訂儀式的影響尤甚。

除了向古老的宗教儀式取經外,新異教徒還受到現代的共濟會原則、高階儀式魔法、神智學(Theosophy)主張[8] 等概念影響,締造出專屬於該團體的習俗或觀念。因此,各個新異教教派之間的信仰和儀式可以有諸多分歧,信徒可以個人或團體身份參與重要的慶典,參與形式可謂多元且自由。


raw-image

他們以年輪(Wheel of the Year)來劃分一年之間的八個節慶,分別是﹕薩溫節(10 月 31 日;北半球日子,下同)、聖燭節(2 月 1 日)、火焰節(5 月 1 日)、收穫節(8 月 1 日),以及在凱爾特節慶的基礎上添加慶祝冬至(約在 12 月 21 日)、春分(約在 3 月 21 日)、夏至(約在 6 月 21 日)和秋分(約在 9 月 21 日)的儀式。

薩溫節對大部分新異教徒來說是很重要的節日,與薩溫節有關的重要概念包括﹕


  • 舊的一年在這一天完結,新的一年接著開始,世界踏入黑暗的半年
  • 受凋零的自然環境影響,較容易接觸另一個世界,因此適合悼念死者、向祖先致敬
  • 這是一個總結一年成績的好日子,適合進行自省及自我調解
  • 由上一點延伸至驅除負能量,準備開展新一年


由此可見,新異教徒的薩溫節依然保留了傳統薩溫節的核心概念,但教派與教派之間慶祝薩溫節的形式不盡相同。以下是一個經過整合的版本﹕


1. 前置準備

  • 討論分工(準備裝飾、工具、食物,決定主禮者)
  • 研究主題及探討方式(一般都會選兩個,例如﹕悼念死者和驅除負能量)
  • 視乎需要進行綵排


2. 開場儀式

  • 主禮者們以女神和男神之名,用代表四大元素的鹽、水、火和香薰淨化舉行儀式的地點
  • 主禮者們向參與者解釋當天的流程
  • 主禮者們一邊劃下魔法之圓,一邊頌讀宣言,儀式將會在受保護的圓圈內進行


此乃神聖之圓的邊界,
跨越世界的線,
任何負面能量都無法穿越、
提供保護的圓。


  • 眾人呼喚四大方位及喚醒元素精靈,然後在北方、東方、南方和西方分別放下鹽(土)、香薰(風)、蠟燭(火)和一碗水(水),過程會按需要吟頌詩文


噢,北方之塔的守護者
古老的土之精靈
我在此圓之中召喚您
守護此圓並將您的力量貫滿其中。
歡迎來到我們之中,噢,土之元素。
(風、火、水元素相同)


  • 眾人呼喚女神和男神的名字,希望祂們運用力量確保儀式順利進行


歡迎黑伊西絲、黑卡蒂、凱瑞德溫、波瑟芬。
於此時加入我們吧。以良善、慈悲
及神聖力量之名,讓您的護佑遍及全年,
用您的智慧、力量和善意保佑我們,
言即如此[9]!
(男神相同,名字換成阿努比斯、赫密士、科爾努諾斯和黑帝斯)


  • 眾人一起呼喚並創造一股推動儀式進行的能量,至始完成開場儀式


3. 探討主題

主禮者通常會用說教的方式去闡述選定的主題,然後參與者分享對這個主題的看法或經歷,最後大家一起念誦一段相關的儀式禱文。


4. 散場儀式

將開場儀式所做的一切倒過來再做一遍,以感謝男神、女神蒞臨儀式開始,接著感謝四方精靈,最後在一聲鈴聲響過後,撤走魔法之圓的邊界。整場儀式完結之後,他們會舉行一場宴會,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下吃喝、交流。


我們感謝您,阿努比斯、赫密士、科爾努諾斯和黑帝斯,
因您以您的智慧、力量和善意於今受祝福之日
看顧我們。
如您願意可逗留,如您非要亦可走。
讚頌、再會!


噢,古老的水之精靈
我感激您蒞臨此處
如您願意逗留,可與我們相伴
如您非得離開,願力量與您同在。


魔法之圓開啟了
但永不破裂。
歡慶我們相聚
歡慶我們離別
歡慶我們重聚!





在理解現代新異教徒大概如何慶祝薩溫節之後,我們來看看農牧神樂團(FAUN)的新作〈Halloween〉。Oliver 在幕後影片〈FAUN - Halloween (Making Of)〉中透露,主線故事是樂團成員透過收集不同的物品對大自然進行獻祭,並在黃昏時分與三位女巫一起慶祝薩溫節。

為了在夏末冬初重獲新生,他們先向元素求援。在 MV 可見成員分成三組,Oliver 和 Stephan 拜訪煉金術士,獲得三份魔法奄列(他們自己說 der);Reudiger 和 Niel 在土堆裡找到一把鑲著寶石的匕首;Laura 和 Adaya 在樹林中找到藥草。他們帶著獻祭物品與女巫會合,點起篝火慶祝,最後請求角神協助他們在薩溫節重獲新生。


Louis(影片中戴頭套的煉金術士,也是 MV 的哥德風服裝設計者)﹕Oliver 從我這裡買了一份「奄列」。

Oliver(吃著麵包夾起司)﹕三份魔法「奄列」。他讓我剪了一束自己的金髮,換成三份「奄列」,然後每位女巫各自將一份掛在頸上。

我﹕Wha-?????

來源﹕FAUN - Halloween (Making Of)


再細看歌詞提及的各種習俗,如﹕為亡者點燭、祝福先賢、驅除噩運、獻上元素、重獲新生,可見這首歌本身就是農牧神樂團的薩溫節儀式。因此,在片尾的致謝名單之中,角神(the horned god)才單純以角神(the horned god)這個名字出現其中。

我認為這位角神是凱爾特神話中掌管動物、豐產、狩獵與冥界的神祇科爾努諾斯(Cernunnos)[10]。新異教徒在薩溫節儀式中將祂與其他男神並列,祂掌管的部分特性也與薩溫節的重要概念脗合。


〈Halloween〉歌詞﹕
【歌詞】Faun - Halloween/萬聖夜


現代人投身新異教主義的原因眾多,但最深層的原因是他們無法從主流宗教得到靈性上的滿足。

在蘇格蘭高地獨自居住的 Tonks Brown 是一位現代白女巫(white witch,只施展善咒的女巫),她擁有一把女巫掃帚,養著一隻美麗的黑貓。她也不諱向別人坦誠自己是女巫、會施行巫術、信奉異教。在教會學校遭到霸凌的經歷,讓她在 12 歲便投身異教尋求慰藉,並意識到大自然就是她的「教堂」。她無意宣揚異教或與他人爭論,但會毫不猶豫地為女巫此一身份挺身而出,破除大家的刻板印象,釋除疑慮。

對 Tonks 來說,萬聖夜(或新異教徒的除夕夜)是一個練習異教咒語或巫術的日子。

她一整年都在栽種和風乾各種藥草,例如﹕鼠尾草、迷迭香、百里香,以便在薩溫節念誦咒語的時候焚燒,為屋子進行淨化儀式。她會在蠟燭上灑上不同的香油和藥草,甚至在蠟燭刻上用於施咒的符號。她也會在蕪菁上雕出可怕的臉,放在屋外驅鬼。這個行為呼應了愛爾蘭人提著蕪菁燈籠外出的萬聖夜習俗,這樣持有人在換取靈魂蛋糕的時候,不會受到惡靈騷擾。


raw-image

Tonks 選擇在萬聖夜獨自施咒,她認為施咒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還沒有心理準備與其他女巫分享。她會在睡房中設立祭壇,身穿長袍(有時全身赤裸),在祭壇上放置代表四大元素的植物(土)、香薰(氣)、蠟燭(火)和水,然後點燃放進炭鍋裡的(藥草)咒語,用兩把儀式之刃進行淨化及除靈,在平和、寧靜的氣氛中踏入新一年。

Tonks 的剖白揭露進行異教儀式的人(或現代女巫)比想像中多得多。

新異教徒所呈現的嶄新宗教觀和儀式,取自他們對古老宗教最有共鳴的部分。他們得以透過新異教主義在這個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傳承著已失落的魔法技藝。古代凱爾特與近代愛爾蘭的薩溫節經由新異教徒之手,以別樣的姿態重生,亦持續演變著。


(六)凝視時間的三面骰

薩溫節落在一個充滿變化的時間點,過去和現在與快將到來的未來交接,一切尚未可知。-- Ronald Hutton


在歐陸旅行的時候,有時會訝異於冬季日照時間是如此短暫,好像起床沒多久,還沒完全亮透的天色便再度變得陰沈,跟夏季晚上八、九時才日落一比,冬季很自然被視為黑暗籠罩的時分。

在還沒有電力的年代,人們能夠接觸的光線來源只有火堆,他們也倚賴這個「黑夜太陽」來裹腹、驅散寒意和面對未知的恐懼。在混沌之中,人們對時間的概念似乎遭到了顛覆,過去、現在、未來短暫糾纏在一起,在火堆裡凝結成一團難以描摹的白煙。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這個世界進入了一個飄浮狀態。沒有甚麼事情是篤定的,沒有甚麼生活方式是不變的,沒有把握不受病魔纏繞、落下長久的後遺症。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場人類對抗未知疾病的戰爭,我卻認為這是引爆國際局勢未爆彈的其中一條導火線。

我們不知道 2022 年會發生甚麼事,「黑暗的半年」還會持續多久,但要相信準備得宜,「光明的半年」終將到來。

願所有冤魂安息,願我們拋卻去年的疑慮,擁有面對新一年艱苦挑戰的勇氣。



同場加映﹕FAUN〈Walpurgisnacht 瓦普吉斯之夜〉



人們在每年的 4 月 30 日慶祝瓦普吉斯之夜至翌日 5 月 1 日。

這是一個現代歐洲和斯堪地那維亞節日,其根源是凱爾特文化的貝爾丹火焰節(Beltane),經由中世紀天主教的轉化政策,與紀念聖沃爾普加(Saint Walpurga)封聖的概念融合,並與德國的五朔節(May Day)連結在一起。

貝爾丹火焰節的慶祝時分臨近春夏,標誌著日照時間將會變得愈來愈長,凱爾特人在當天慶祝萬物再生,不少傳統習俗與薩溫節相似,因此新異教徒視之為「第二個萬聖夜」。

正因同樣取材自凱爾特的四大節慶,〈Halloween〉和〈Walpurgisnacht〉的 MV 有許多可以互相呼應的地方。前者走黑暗的哥德路線,對應凜冬將至的艱難時刻;後者走明亮的春夏路線,對應萬物甦醒的萌芽時分。無論是黑暗,還是光明,凱爾特人似乎都能從中找到「重生」的元素,並大肆慶祝一番。

2020 年原本預定在瑞典城市 Lund 舉辦的瓦普吉斯之夜,在超過一世紀後首次因新冠武肺而取消。官方在舉行慶典的中央公園放置了一噸的雞糞肥料,阻止人群聚集。若非如此,一般參與慶典的人次可達三萬人,證明瓦普吉斯之夜對當地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官方出動到氣味那麼可怕的東西也是不擇手段了)。



註釋

8. 神智學協會(Theosophical Society)﹕又稱證道學協會,在 1875 年由 Madame Helena Blavatsky 於美國紐約創立,是一個高度重視隱秘、成員會舉行魔法儀式的秘密結社,活躍於英國。神智學協會的格言是「沒有比真理更高階的宗教(There is no religion higher than the truth)」。Madame Blavatsky 表示創辦協會的目的是「以永恆的真實為本,將所有宗教、教派和國家匯聚在一個普世的道德體系之下(to reconcile all religions, sects and nations under a common system of ethics, based on eternal verities)」。下方可見神智學協會的標誌由印度宗教的宇宙原音「唵」、著名的古老宗教及煉金術符號「銜尾蛇」、常見於印度宗教的「卍」字符號、猶太教的「大衛之星」及古埃及宗教的生命符號「安卡」組成。

raw-image


9. 言即如此(So mote it be)﹕我流中譯。「So mote it be」意為「應當如此 so must it be」,是玫瑰十字會成員和新異教徒常用的一句儀式結語,有點類似天主教的「亞孟」、基督教的「阿門」。

10. 科爾努諾斯(Cernunnos)﹕凱爾特文化中的角神(horned god),掌管野地和野獸,是人類與自然的協調者,原始部落和獵人的守護者。祂的形象通常是頭上長角的留鬚者,角上或頸上戴著一種傳統的凱爾特金屬項鍊(torc),有時直接拿在手裡,身邊圍繞著各種動物。由於缺乏相關資料,我們對凱爾特角神的理解並不多,據說現今學術界統一以「科爾努諾斯」來指稱凱爾特神話中失去名字的角神(們)。Faun 在 2003 年的出道專輯《Licht》中,收錄了一首獻給科爾努諾斯的作品〈Cernunnos〉。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羽卒的沙龍
54會員
67內容數
本出版專題以介紹異教民謠及相對小眾的另類音樂為主。 異教民謠作品的靈感多來自各國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文學作品,可單純當作充滿異域風情的音樂欣賞,也可視為一種歷史和文學的活化,以音樂作為傳播媒介,讓大家對古老土地的人事物產生興趣。 透過疏理作品內容進行自我學習之餘,也與大家分享這些富有特色的音樂。
羽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4
「Fimbul-」是冰島語的字詞,繼承自古北歐語。這個字詞有「威武、強大、偉大」的意思。在現今,這個作為前綴使用的字詞已經過時,在從前亦不常使用,多數只能在古老的詩詞中找到。身為主播的 Danheim 大概直接將這個字詞當作一個獨立詞語使用,故「Fimbul Radio」可粗略譯作「偉大的電台」。
Thumbnail
2023/01/14
「Fimbul-」是冰島語的字詞,繼承自古北歐語。這個字詞有「威武、強大、偉大」的意思。在現今,這個作為前綴使用的字詞已經過時,在從前亦不常使用,多數只能在古老的詩詞中找到。身為主播的 Danheim 大概直接將這個字詞當作一個獨立詞語使用,故「Fimbul Radio」可粗略譯作「偉大的電台」。
Thumbnail
2022/04/06
那些瑞典民間故事述說的死亡方式五花八門,行兇者有心高氣傲的年輕人、嫉妒妹妹的女孩、一言不合便宰了兄弟的男孩、獨自手刃多名宮廷侍臣的小女孩,以及濃烈的愛意。在這些血腥又醜陋至極的縫隙之中,藏著凡人無法擺脫的貪嗔癡,就讓 Garmarna 撥弄著民謠樂器,以迷人的瑞典語為你娓娓道來。
Thumbnail
2022/04/06
那些瑞典民間故事述說的死亡方式五花八門,行兇者有心高氣傲的年輕人、嫉妒妹妹的女孩、一言不合便宰了兄弟的男孩、獨自手刃多名宮廷侍臣的小女孩,以及濃烈的愛意。在這些血腥又醜陋至極的縫隙之中,藏著凡人無法擺脫的貪嗔癡,就讓 Garmarna 撥弄著民謠樂器,以迷人的瑞典語為你娓娓道來。
Thumbnail
2022/02/23
身為荷蘭人卻專注於創作跟北歐有關的音樂和故事,是因為 Kati 在北歐文化中找到共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感讓她感到如此親切,北歐地區的自然風情及歷史為她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這一層緊密連結成為她創作的基底,她希望能把自己對北歐的忠實情感傳達出去。
Thumbnail
2022/02/23
身為荷蘭人卻專注於創作跟北歐有關的音樂和故事,是因為 Kati 在北歐文化中找到共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感讓她感到如此親切,北歐地區的自然風情及歷史為她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這一層緊密連結成為她創作的基底,她希望能把自己對北歐的忠實情感傳達出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源於古凱爾特的薩溫節是巫師曆法中最重要的節日,標誌著自然的休眠與靈性的反思。在這「巫師新年」中,許多巫師通過儀式來清理過去與設定新目標。此外,薩溫節與當代萬聖節的關聯也顯示出其深厚的文化根基。本文將深入探討薩溫節的起源、象徵意義及相關活動。祝你也能在這神祕季節中找到平靜與重生的契機。
Thumbnail
源於古凱爾特的薩溫節是巫師曆法中最重要的節日,標誌著自然的休眠與靈性的反思。在這「巫師新年」中,許多巫師通過儀式來清理過去與設定新目標。此外,薩溫節與當代萬聖節的關聯也顯示出其深厚的文化根基。本文將深入探討薩溫節的起源、象徵意義及相關活動。祝你也能在這神祕季節中找到平靜與重生的契機。
Thumbnail
如果您正在尋找適合2024 年的薩溫 儀式和傳統,那麼繼續閱讀,我們將與您分享身為巫術修行者的知識。 如果您是萬聖節的愛好者,或許已察覺到萬聖夜有著特殊的氛圍。即便在我實踐巫術前,也總能感受到能量的變化,而這正是因為 10 月 31 日同時也是薩溫( Samhain),一個意義深遠、能量強烈的
Thumbnail
如果您正在尋找適合2024 年的薩溫 儀式和傳統,那麼繼續閱讀,我們將與您分享身為巫術修行者的知識。 如果您是萬聖節的愛好者,或許已察覺到萬聖夜有著特殊的氛圍。即便在我實踐巫術前,也總能感受到能量的變化,而這正是因為 10 月 31 日同時也是薩溫( Samhain),一個意義深遠、能量強烈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巫者(薩滿)的修行方式與傳統宗教的差異。巫者不抗拒生活中的誘惑,並且相信一切出現的原因;他們能在艱苦環境中保持道德標準,並尋找真理的折射。相對於宗教的禁忌,巫者的修行更具彈性和包容性,文章中也提及愛爾蘭詩人葉慈對於基督教與玄學祕術的雙重信仰,展現不同修行方式之間的共通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巫者(薩滿)的修行方式與傳統宗教的差異。巫者不抗拒生活中的誘惑,並且相信一切出現的原因;他們能在艱苦環境中保持道德標準,並尋找真理的折射。相對於宗教的禁忌,巫者的修行更具彈性和包容性,文章中也提及愛爾蘭詩人葉慈對於基督教與玄學祕術的雙重信仰,展現不同修行方式之間的共通性。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這薩滿靈性世界裡,時間似乎停滯了,在古老的火神慶典的儀式中,這是部落非常放鬆的時刻;在火神祭典的光影中翩翩起舞,與宇宙共鳴的時刻,靈魂超越了肉身的桎梏,或許能聽見火焰的呼喚,感受到神祇的存在,彷彿回到了宇宙誕生之初,見證著生命的永恆輪迴。 �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這薩滿靈性世界裡,時間似乎停滯了,在古老的火神慶典的儀式中,這是部落非常放鬆的時刻;在火神祭典的光影中翩翩起舞,與宇宙共鳴的時刻,靈魂超越了肉身的桎梏,或許能聽見火焰的呼喚,感受到神祇的存在,彷彿回到了宇宙誕生之初,見證著生命的永恆輪迴。 �
Thumbnail
薩滿信仰是一種分佈於北亞、中亞、西藏、北歐和美洲的巫覡宗教,薩滿被認為是掌握神祕知識,有能力進入「人神」狀態,具有預言、治療和屬靈世界溝通的能力,還能旅行到屬靈世界。在中國的傳統始於史前時代,並在滿族和西藏地區盛行。目前,滿族地區、鄂溫克族地區、南北韓等仍有保持著薩滿信仰的情況。
Thumbnail
薩滿信仰是一種分佈於北亞、中亞、西藏、北歐和美洲的巫覡宗教,薩滿被認為是掌握神祕知識,有能力進入「人神」狀態,具有預言、治療和屬靈世界溝通的能力,還能旅行到屬靈世界。在中國的傳統始於史前時代,並在滿族和西藏地區盛行。目前,滿族地區、鄂溫克族地區、南北韓等仍有保持著薩滿信仰的情況。
Thumbnail
薩溫(Samhain)是開始,也是結束,通常被視為女巫的新年,此時也是我們的世界與靈界之間的界線最薄的時候。   在所有的巫術八大慶典中,薩溫節是最強大和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這是我們紀念生命/死亡/重生週期的時刻,構成了我們所知道的年度之輪和所有自然的基礎。巫術施行者明白,死亡與生命都是循環的階段
Thumbnail
薩溫(Samhain)是開始,也是結束,通常被視為女巫的新年,此時也是我們的世界與靈界之間的界線最薄的時候。   在所有的巫術八大慶典中,薩溫節是最強大和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這是我們紀念生命/死亡/重生週期的時刻,構成了我們所知道的年度之輪和所有自然的基礎。巫術施行者明白,死亡與生命都是循環的階段
Thumbnail
​​​​​​​​​​​​​在「認識聖徒魔法的淵源(一)」我們知曉了聖徒的起源,「認識聖徒魔法的淵源(二)」則要來開始認識聖徒是如何融入在地的文化信仰的。這邊我採取的是瑪律伯勒觀點,其實在過往的時代,人們會向神靈獻祭物品進行祈禱,在過往時代的祭司不僅需掌握醫藥與巫術外,也需掌握對於神靈與儀式。
Thumbnail
​​​​​​​​​​​​​在「認識聖徒魔法的淵源(一)」我們知曉了聖徒的起源,「認識聖徒魔法的淵源(二)」則要來開始認識聖徒是如何融入在地的文化信仰的。這邊我採取的是瑪律伯勒觀點,其實在過往的時代,人們會向神靈獻祭物品進行祈禱,在過往時代的祭司不僅需掌握醫藥與巫術外,也需掌握對於神靈與儀式。
Thumbnail
自古以來,在知識與科學不普及的年代裡,人們的生活與大自然的一切息息相關,他們從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觀察出規律的變化,也深深相信有著無形力量在操控著自然環境的一切。 因此,信仰就出現了。
Thumbnail
自古以來,在知識與科學不普及的年代裡,人們的生活與大自然的一切息息相關,他們從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觀察出規律的變化,也深深相信有著無形力量在操控著自然環境的一切。 因此,信仰就出現了。
Thumbnail
桃野六合依舊帶著笑意,雖滿眼含春卻散發著寒氣,黑威卡學系重視古老血統的傳承和施行神諭的權利,神喻便是信仰,世上沒有比信仰更強大的力量,也沒有比被信仰驅使的更強大的武裝,他曉得這學院不過是三十三天界最基本體系,身為年輕式神本來就沒必要在這跟低級的妖者討價還價,無耐此地的學長制讓每個氏族起了互相牽制
Thumbnail
桃野六合依舊帶著笑意,雖滿眼含春卻散發著寒氣,黑威卡學系重視古老血統的傳承和施行神諭的權利,神喻便是信仰,世上沒有比信仰更強大的力量,也沒有比被信仰驅使的更強大的武裝,他曉得這學院不過是三十三天界最基本體系,身為年輕式神本來就沒必要在這跟低級的妖者討價還價,無耐此地的學長制讓每個氏族起了互相牽制
Thumbnail
- 以《洛陽伽藍記》所載胡僧為例 二、西域民族早期信仰 幾乎所有人都有信仰,縱然有人強調他什麼都不信仰,但是他已經信仰了「什麼都不信仰」的信仰,因此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有信仰,個人如此,民族也然。 初民社會對大自然晴雨雷電風雪均不甚瞭然,均認為暝暝之中有主宰者,因而產生萬物有靈之泛靈信仰.
Thumbnail
- 以《洛陽伽藍記》所載胡僧為例 二、西域民族早期信仰 幾乎所有人都有信仰,縱然有人強調他什麼都不信仰,但是他已經信仰了「什麼都不信仰」的信仰,因此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有信仰,個人如此,民族也然。 初民社會對大自然晴雨雷電風雪均不甚瞭然,均認為暝暝之中有主宰者,因而產生萬物有靈之泛靈信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