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Cake,是真的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以為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

延續我不喜歡重訓,是真的嗎?我反思自己是否已經習慣,關於忍耐著自己覺得不喜歡的事情,一邊做一邊抱怨,是否有機會透過「改變看事情的角度」,讓自己過的更自在與隨心所欲,為什麼認真生活一定要是「忍耐痛苦」的,而不能是最「簡單輕鬆」的?

raw-image

終於有勇氣來面對讓我情緒、薦骨都能毫不猶豫做出選擇的Cake。

這裡的Cake是一個代稱,象徵我在上一份工作的大魔王,身為一個有6-59親密通道的純生產者,沒有特別討厭的食物,沒有特別討厭的人,對人事物有一定程度的理想性與好奇心,算是一個相對隨和的員工,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因此,常常會接到一些吃力不討好,吃苦當吃補的業務。而Cake,原不屬於我的工作業務範圍,忽然就成為我的專案,然後成為長期固定作業,不論我是否轉換作業單位,就是一個這樣的燙手山芋,我擺脫不掉,多少個日子加班,多少個日子覺得痛苦,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它待我也不薄。

我不喜歡Cake的原因?

我不喜歡輸入端的不仔細;我不喜歡資訊端的不支援;我不喜歡背後法規的罰則與責任,覺得應該屬於法遵的規範與權責;我不喜歡交接人也不喜歡Cake,或是交接人被調走,或是不提供交接人;我不喜歡一改再改、自導自演、自己訂定管理自己的細則與簽呈,最不喜歡的是,我感覺它賴上我想跟著我天涯海角。

Cake其實對我挺好的。

因為Cake,我的考績總是不錯,甚至因此而成為主管,如果我願意,我的主管甚至動了把洗錢/KYC等相關法遵業務都給我管理的念頭。它使我感覺自己專業,業務上,有機會跟其他子公司、金控與顧問溝通;公司內,他部門高階主管一通電話打來詢問的「信任」,到自己對分公司佈達注意事項自然而然的「自信」,這些成就感是我實實在在感受到的。我本來就喜歡接受新的知識,喜歡學習,接下Cake的業務,等於幫主管搞定了山芋,自己的能力同時被看見,簡直得了便宜還賣乖,收了好處還說不喜歡它。

因為我離開Cake已經好幾個月,所以忽然間能客觀看待Cake帶給我的好處,相形之下,當初它帶給我深刻的痛苦,現在看起來也比較雲淡風輕了。包括了:

  1. 土法煉鋼、人為錯誤導致的作業風險(在每家公司都有吧~)
  2. 擔心公司被罰款,心累的精神壓力(在每家公司都有吧~)
  3. 加班!加班!再加班!(在每家公司都有吧~)
  4. 沒有選擇不做的權利(那家公司真正有?)

真的仔細的深究到底是那個環節成為不喜歡的原因,現在看起來一點兒也不深刻不重要了。我忽然意識到,當初糾結覺得心累、焦慮、失眠的原因,其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

  1. 有沒有照顧好自己,包括身體與情緒:不管情緒中心有定義沒有定義的人,都有情緒,情緒是不能被溝通的,而是接納與感受。當自己有足夠的休息後,原本的事都不是事了。
  2. 業務量是否超過自己的極限?合適的業務量才是讓自己能清晰判斷,並且效率完成業務的重點。瞭解自己,同時嘗試面對超過極限的處理方式,都在磨練自已成為一個更成熟的人,不論成功或是失敗,都會越來越靠近自己的目標。
看了看自己反思過後的文字,對著電腦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這樣的結論如果不是自己寫的,幾個月前的自己是不會接受的。鬆了一口氣,我終於和Cake和解了~

回顧與Cake相處的過程,因為努力的很用力,收穫也很豐富,但,再重來個幾百次,我想我還是會因為它而離開,因為這是跑完情緒週期後,薦骨非常有回應的事情,此刻,我想跟它和解,我想謝謝這個珍貴的經驗,謝謝這個挑戰與磨練帶給我的體驗與成就感,謝謝過程中支持我度過挑戰的人事物。Cake已經不是一個我不喜歡的業務了,我在看待它的時候,已經沒有相應的緊張、恐懼、不耐煩,而是能夠客觀的評估,它就是一種行業不可或缺的業務,如果外在條件與內在權威有回應,我將會再次考慮同類型的工作。薦骨,總是在問問題當下做出回應。

曾經讓我心生焦慮的Cake,搞不好在別人而言真的就只是「A Piece Of Cake」, 職涯很長,周圍覺得你適合,跟你自己覺得適合,如果不一樣怎麼辦?「覺得」、「應該」都是頭腦分析出來的結論,但是決定是自己的,需要回到自己的內在權威去感受,感受身體真正的意願。

能把曾經不喜歡的事情做好是一種成就。整理好再出發,我對接下來的選擇充滿期待,大家也有職涯上的大魔王嗎?如果沒有,恭喜你;如果有,你並不孤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光福利社的沙龍
201會員
224內容數
2021年開始接觸人類圖,仍記得自己一開始聽到的喜悅,還有剛接觸的困惑,化作一張張的圖,內心疑惑「我是這樣的人嗎?」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渴望,藉由課程學到了滿滿的知識,經過時間的沉澱,終於等到情緒清明,薦骨有回應,是時候可以慢慢寫出屬於自己的感受,我的探索人類圖之旅。
2025/04/20
本文分享作者面對被交付不屬於自己工作時的經驗,從情緒爆發到覺察、理解、轉化,最終選擇以平靜而堅定的方式回應。文章提及作者的人類圖設計(情緒權威黑太陽36.6),並鼓勵擁有相同設計的朋友分享經驗與情緒處理方式。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分享作者面對被交付不屬於自己工作時的經驗,從情緒爆發到覺察、理解、轉化,最終選擇以平靜而堅定的方式回應。文章提及作者的人類圖設計(情緒權威黑太陽36.6),並鼓勵擁有相同設計的朋友分享經驗與情緒處理方式。
Thumbnail
2025/03/30
二十八號研究室推出線上人類圖排盤網站,提供快速且精準的解讀,幫助使用者瞭解自身能量運作,促進自我療癒。網站忠於人類圖原始設計,不加個人詮釋,讓使用者能更純粹地認識自己。文章分享使用者體驗,說明人類圖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期待網站完整版上線。
Thumbnail
2025/03/30
二十八號研究室推出線上人類圖排盤網站,提供快速且精準的解讀,幫助使用者瞭解自身能量運作,促進自我療癒。網站忠於人類圖原始設計,不加個人詮釋,讓使用者能更純粹地認識自己。文章分享使用者體驗,說明人類圖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期待網站完整版上線。
Thumbnail
2025/01/12
文章分享作者在2024年經歷的流年通道3-60,以及在2025年即將迎來的35-36通道。作者描述了在3-60通道中面對的生存壓力、突破困境以及最終找到新機會的過程,並引述人類圖教練Ulf的解讀。文章也預告2025年35-36通道的「無常」主題,推薦Ulf的28號研究室,一個提供人類圖分析的資源。
Thumbnail
2025/01/12
文章分享作者在2024年經歷的流年通道3-60,以及在2025年即將迎來的35-36通道。作者描述了在3-60通道中面對的生存壓力、突破困境以及最終找到新機會的過程,並引述人類圖教練Ulf的解讀。文章也預告2025年35-36通道的「無常」主題,推薦Ulf的28號研究室,一個提供人類圖分析的資源。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