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街頭的公共垃圾桶為何越來越少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近1、20年曾經來過日本的觀光客們應該有注意到街頭上的公共垃圾桶越來越難見到,難不成垃圾桶被人偷了?當然不是被偷,不過,現在的日本社會,還真的有人會偷似乎沒什麼價值的東西,連店家門前的花盆、小裝飾都有人拿走。甚至神社的【賽錢箱】(中文:功德箱)也有人敢在神靈面前動手偷錢。

曾經的東京街頭也是到處可見垃圾桶,直到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散佈事件發生後,全國多處車站內的垃圾桶被封閉,才陸續減少。其後,曾經重新放置,在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後又再次開始封閉垃圾桶。

raw-image

以下列舉減少理由

防恐

雖然在日本很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這麼說也不太正確,無差別殺人事件也算是一種,近年發生不少件),謹慎的日本人為了防止恐怖份子利用垃圾桶藏匿毒氣、炸彈等危險物品,開始減少戶外的垃圾桶設置數量。


處理可疑物品,浪費車站工作人員及警察資源

因為有過前例,毒氣事件之後各家鐵道公司廣泛宣傳如在車站內發現不明可疑物品,希望乘客不要自行動手查看,盡快報告工作人員讓他們來處理。車站工作人員通常會通報警察,一起處理可疑物品。一般情況下,大部份都不是什麼危險物品,但是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raw-image
防疫對策

乘客沒有包好使用過的口罩,隨手就丟進公共垃圾桶,增加工作人員染疫的風險。


家庭垃圾

日本的家庭垃圾有很嚴格的分類規定,而且每天可以丟棄的垃圾種類也不盡相同,有時錯過丟棄時間需要等下輪時間到來。有些人嫌麻煩,偷偷將家裡的垃圾拿到外頭的垃圾桶丟棄,公園、便利店的公共垃圾桶就是他們最好的目標。儘管這些地方的管理人員貼出標語告知,不要將家庭垃圾丟到這裡,只是屢禁不絕,防不勝防。最後就是封閉公共垃圾桶;便利店會將設置在店外的垃圾桶改放店內。

raw-image
野生動物翻撿廚餘垃圾

日本有很多野生烏鴉,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都會區更多。因為人們丟棄的廚餘多,烏鴉基本依靠這些廚餘過活,而且他們生性聰明,懂得打開垃圾桶蓋翻找。即使是綁緊的垃圾袋,烏鴉也能啄破,找出他想要的食物。散亂一地的垃圾又會引來其他野狗、野貓等野生動物覓食。沒有更好的方法解決這樣的問題,只好訴諸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撤掉這些戶外的公共垃圾桶。


節省經費

設置了垃圾桶,必然需要人員定時清理,清潔人員的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加上疫情緣故,人們減少外出,各個交通運輸公司收入大幅減少,像撤掉垃圾桶頂多造成旅客稍有不便,卻能節省經費,肯定優先刪減。


外出時產生的垃圾,日本人怎麼處理呢?

其實日本人在這一點做的很好,很值得稱讚。大多數人會將垃圾帶回家或帶到公司再分類丟棄。

據我的觀察,這點應該跟日本人個性中的從眾心理有很大關係。當目所能及的範圍內,沒人亂丟垃圾,其他人也會跟著效法。搭自動扶梯就是很明顯的從眾心理,前一個人站在扶梯左邊,後續緊隨而來的人也會跟著站在左邊。即使是東京人習慣了站左邊,到了大阪,他也會很自然跟著前面的人站右邊。你沒看錯,這兩地的習慣不一樣,大阪人習慣站右邊。不知為何,這兩個地方有對抗情節,常常互相看不順眼,連自動扶梯的站位都相反。

當街頭的垃圾桶越來越少,日本人難道不會抱怨這樣很不方便嗎?當然會抱怨,不過也只是口頭上說說,在社群媒體上互相抱怨一陣子就消停。要他們放下手機,出門上街遊行抗議,可能這次撤掉垃圾桶事件的份量還不夠重,近2年雖然有疫情的緣故,大型抗議遊行非常少見。在疫情發生前也已經很少看到了。


時髦的攜帶型垃圾袋

話說,有人覺得不便,就有人認為這是商機。有廠商推出隨身攜帶的垃圾袋,雖然要價不菲,詢問的人卻不少。或許有人認為,隨便拿個不用的塑膠袋來裝垃圾不就結了,何必再花錢買這種東西。也許這是某些消費者的特徵,只要能解決他的痛點,外表設計也夠時髦,他們非常願意掏錢購買。

raw-image


2022/01/16 pos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元小科的沙龍
75會員
100內容數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元小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個人親身體驗,具體介紹日本公立小學的家長會內容以及特別規定。
Thumbnail
2025/04/23
個人親身體驗,具體介紹日本公立小學的家長會內容以及特別規定。
Thumbnail
2025/03/25
移居日本的外國人也可以擺路邊攤,提供另一種極低成本的創業思路。
Thumbnail
2025/03/25
移居日本的外國人也可以擺路邊攤,提供另一種極低成本的創業思路。
Thumbnail
2025/02/26
實際案例解說何謂“過度體貼的日本做法”
Thumbnail
2025/02/26
實際案例解說何謂“過度體貼的日本做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朋友之間開始流傳著一個重複出現的訊息「有垃圾就快點掉丟」。這不是因為年末要清除舊物,而是「都巿固體廢物徵費(俗稱:垃圾徵費)」快要來了。相比起日本、南韓和台灣,香港談垃圾收費已經說了十幾年,終於在明年4月1日開始實施。
Thumbnail
最近朋友之間開始流傳著一個重複出現的訊息「有垃圾就快點掉丟」。這不是因為年末要清除舊物,而是「都巿固體廢物徵費(俗稱:垃圾徵費)」快要來了。相比起日本、南韓和台灣,香港談垃圾收費已經說了十幾年,終於在明年4月1日開始實施。
Thumbnail
在台灣開車或走路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的駕駛習慣及交通現況這麼的不文明不按照規定,路邊紅線停車是每天貪圖方便人們的習慣,一直到現在都還可以看到逆向及雙黃線超車的狀況,每次開車我都要盡可能的避開路上三寶,畢竟在台灣要學會避開這些不理性的麻煩,曾經出過一次車禍,對方無照駕駛及超速,事後還可
Thumbnail
在台灣開車或走路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的駕駛習慣及交通現況這麼的不文明不按照規定,路邊紅線停車是每天貪圖方便人們的習慣,一直到現在都還可以看到逆向及雙黃線超車的狀況,每次開車我都要盡可能的避開路上三寶,畢竟在台灣要學會避開這些不理性的麻煩,曾經出過一次車禍,對方無照駕駛及超速,事後還可
Thumbnail
近期台北市長「蔣萬安」先生提出增設路邊垃圾桶,議題一出正反兩方展開激烈的唇槍舌戰,前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認為這是在走「環保回頭路」,台北好不容易建立的街頭整潔回到原點。 有部份民眾擔心增設垃圾桶後會將家中垃圾丟至路邊垃圾桶,垃圾在垃圾桶旁堆滿成垃圾山。有人說路邊垃圾埇是便民政策,觀光客或走在路上想丟
Thumbnail
近期台北市長「蔣萬安」先生提出增設路邊垃圾桶,議題一出正反兩方展開激烈的唇槍舌戰,前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認為這是在走「環保回頭路」,台北好不容易建立的街頭整潔回到原點。 有部份民眾擔心增設垃圾桶後會將家中垃圾丟至路邊垃圾桶,垃圾在垃圾桶旁堆滿成垃圾山。有人說路邊垃圾埇是便民政策,觀光客或走在路上想丟
Thumbnail
一向很替消費者著想的各家鐵道公司為何陸續取消設置垃圾桶,乘客手上的垃圾可以丟向何處?
Thumbnail
一向很替消費者著想的各家鐵道公司為何陸續取消設置垃圾桶,乘客手上的垃圾可以丟向何處?
Thumbnail
從南部來北部已經一個月了,很多事情漸漸地習慣了,但有些事情剛遇到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跑到另一個國家了。 1.專用垃圾袋 2.人很多 不管是百貨公司、圖書館、公園、捷運,甚至是路邊的早餐店,人真的多到我有點想逃避。 3.人之間的距離縮小(易碰撞...) 或許是因為人多、空間小,所以就更容易發生碰撞...
Thumbnail
從南部來北部已經一個月了,很多事情漸漸地習慣了,但有些事情剛遇到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跑到另一個國家了。 1.專用垃圾袋 2.人很多 不管是百貨公司、圖書館、公園、捷運,甚至是路邊的早餐店,人真的多到我有點想逃避。 3.人之間的距離縮小(易碰撞...) 或許是因為人多、空間小,所以就更容易發生碰撞...
Thumbnail
家裡英國人去倒了垃圾回來,一臉不可置信地分享剛剛拎了兩大包垃圾到社區專屬的垃圾集中區,正巧遇上清潔公司的工作人員們正在整理,就要他直接將回收垃圾丟進一般垃圾的子車中。過程中他不斷強調那是回收垃圾,對方卻表示因為他的整包回收垃圾是裝在垃圾袋中就是一般垃圾,並強硬指使他將其丟進一般垃圾子車中。
Thumbnail
家裡英國人去倒了垃圾回來,一臉不可置信地分享剛剛拎了兩大包垃圾到社區專屬的垃圾集中區,正巧遇上清潔公司的工作人員們正在整理,就要他直接將回收垃圾丟進一般垃圾的子車中。過程中他不斷強調那是回收垃圾,對方卻表示因為他的整包回收垃圾是裝在垃圾袋中就是一般垃圾,並強硬指使他將其丟進一般垃圾子車中。
Thumbnail
「丟垃圾」這件事一直困擾我許多年,直到我再也忍受不住下定決心克服它,才解決這一有苦難言的宿疾,不過因為我對垃圾的敏感也讓我在這一波經濟不景氣的倒閉風中避免踩到地雷幸運地逃過一劫。 把驕車當垃圾車 十幾年前,一般人找工作總是往大都會擠,畢竟那裡工作機會比較多。而我畢業後卻因緣際會的從大都市來
Thumbnail
「丟垃圾」這件事一直困擾我許多年,直到我再也忍受不住下定決心克服它,才解決這一有苦難言的宿疾,不過因為我對垃圾的敏感也讓我在這一波經濟不景氣的倒閉風中避免踩到地雷幸運地逃過一劫。 把驕車當垃圾車 十幾年前,一般人找工作總是往大都會擠,畢竟那裡工作機會比較多。而我畢業後卻因緣際會的從大都市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